APP下载

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测度及障碍因子分析

2022-10-17吕剑平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甘肃省绿色水平

王 霞,吕剑平

(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问题[1]。继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生态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绿色生产,2017年,党中央出台《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后续中央一号文件就“农业绿色发展”做了重要指示;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继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重点要求。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模式与最佳选择[2]。

近年来,学者们对“农业绿色发展”不断进行探索,农业绿色发展内涵也得到深化。罗必良[3]指明农业绿色转型实质上是农业生产由高产量向追求高质量转变;涂正革等[4]认为农业绿色发展主要体现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高生产效率两方面;胡子明等[5]指出只有生态化、绿色化的发展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农业绿色发展指数测算方面,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综合评价法、参数估计等方法对其不同范围展开测评[6-8],部分学者对全国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空间差异及其收敛性进行了探究,发现各区域农业绿色生产水平东西差距有扩大趋势,经济高效发展与环境友好两维度地区差异最大[9]。评价丰富了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领域,但由于概念理解、评价方法的差异,目前还未形成完全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且针对西部地区涉足较少。是什么导致各地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产生差异?于法稳[10]表明,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就是对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中国水土资源本身在数量上不足,加之源自工业、农业污染导致的水土资源质量下降,都严重影响着中国农业的绿色发展,解决好该问题是推动我国农业绿色生产的根本。如江西省面临着较大的经济效益优势不够与内部资源利用不充分的制约,粗放型农业生产所遗留的问题严重阻碍着农业向绿色转型[7],该现象存在于大多数农业大省。以上研究表明,制约不同区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其受地区资源禀赋、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所导致。

农业绿色发展不只为市场与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农产品,更重要的是缓解甘肃省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制约,形成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新格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甘肃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其资源与环境问题与整个西北地区发展联系紧密,影响着西北地区农业绿色转型进程。然而,现有文献对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问题研究较少,为了解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的最新情况,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尝试构建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分析探讨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其区域及空间差异以及阻碍各地农业绿色转型的障碍因素,为甘肃乃至西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构建指标体系

“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要义是统筹协调农业发展的经济、环境、社会和生态效益,即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质量高效,突出强调农业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农产品均要实现绿色化。”因此,本文依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可量化、合理性原则,在《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基础上,参考魏琦[9]和张乃明[8]的测度体系,利用专家评分法,剔除无效指标后结合甘肃省特殊情况,最终构建适宜于当前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其包括环境保护、生态治理、资源利用及高效发展等四个一级指标及所包含的20个二级指标,详见表1所示。

表1 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1.1.1 环境保护层指标。绿色是农业的本色,农业绿色发展的内在属性就是对环境友好。化肥、农药与农膜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然而,其过度使用会导致环境受到污染,作为农业大省,甘肃省受农业面源污染威胁严重,部分地区启动“化肥、农药施用量负增长”等措施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因此,化肥、农药与农膜使用强度是衡量环境污染的有效指标;而家禽牲畜的粪便、作物种植的农田排水与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农业废水,其中包含大量氨氮、化学氧化物和其他有色物质,比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对水体污染更加严重,故使用单位产值农业氨氮、化学需氧量排放率等农业清洁生产情况来评价农业绿色发展环境保护程度。

1.1.2 生态治理层指标。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农业的建设,这也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根本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农业发展模式必须积极向循环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转换。湿地不仅能够保证生物多样性,且可调节气候,提供食物、工业原料与药材能源,自然保护区又是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屏障,因此选取湿地、自然保护区占有率作为生态保育的评价指标;由于甘肃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治理一直以来是甘肃省生态优化的重要任务,故而生态造林、水土流失治理水平及森林覆盖率是体现甘肃省生态治理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

1.1.3 资源利用层指标。农业绿色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考虑农业生产中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利用程度,这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特征。耕地和水资源作为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保证农业顺利生产的基石,甘肃省虽有黄河、黑河、渭河等9个水系,但水资源分布不均,降雨量少等依旧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必须保证有效灌溉,推广节水灌溉;耕地的退化、优质耕地数量的减少对农业绿色生产无疑是巨大障碍,若通过增加复种指数来提高产量,长时间以来会使得土壤酸碱度失衡,土地肥力下降,并非长久之计,且违背可持续发展理念;同理,农业机械的投入与农业用电是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推动力,但粗放式的投入适得其反,资源消耗过大,成本增加。

1.1.4 高效发展层指标。高效发展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目的。首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必须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从由“量”取胜,转变为更加注重优质安全绿色的高品质“甘味”农产品供应到“质”“量”共赢,因此用地区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拥有量来表现其发展情况;推动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向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发展集约式农业,运用农业多功能性延长农业产业链,选取土地生产率与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情况衡量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另外,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恩格尔系数是反映甘肃省农村居民通过农业绿色生产经营使得经济收入变化与生活水平改善情况被广泛认可的评价指标。

1.2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年鉴》《甘肃农村年鉴》《甘肃发展年鉴》以及甘肃省各市州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环境统计公报》等,其中某些指标数据通过基础数据计算可得,部分缺失数据由移动平均法、回归插补法等计算补充。

1.3 研究方法

1.3.1 熵权法。为消除指标原始数据不同量纲对评价的影响,首先使用极差法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

为保证熵值计算的实际意义,对原始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向右平移0.000 1个单位,消除0值的影响。

计算第j项指标的输出熵Ej:

求第j项指标的变异度:

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

综合评价得分:

1.3.2 障碍度(Obstacle Degree)模型。障碍度模型是由因子的贡献度与偏离度两要素所反映的,因子贡献度Wj是指各因子对整体目标的贡献程度即影响程度的大小,本文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的大小;因子偏离度Ij是指各二级指标与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目标之间的差距,即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二级指标数值与1的差。具体计算公式为:

O值越大,说明该项指标对农业绿色发展的阻碍作用越强。

2 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运用熵权法测度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总体水平及环境保护、生态治理、资源利用与高效发展等四个层面一级指标的评价分值,结果如图1所示,2005—2019年,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发展态势向好,尤其自2014年开始增长明显,总体综合评分从2005年的0.324 6到2019年的0.795 9,增加了0.471 3,年均增长0.031 4。其中,一级指标评价水平存在一定差异。2014年之前,甘肃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保护层面评分呈直线下降趋势,化肥、农膜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使得农业生产对环境破坏比较严重,自2015年起,此现象逐步得到缓解,到2019年,甘肃省农业污水氨氮为零排放,化肥与农药施用强度较2014年相比也分别下降了21.8%、49.2%,农膜的回收使得其利用率大大提高。生态治理层面,甘肃省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生态治理,大力开展生态保护、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致力于水土流失与荒漠化治理,到2019年治理面积达957.47万公顷,并持续加大自然保护区与湿地的保护力度。生态治理是衡量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2019年甘肃省生态治理层面得分0.288 7,在一级指标的四层面中排名第一位。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在资源利用层面的评分略微下降,这是由于甘肃省是资源相对比较匮乏的农业大省,但自2014年开始在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的作用下,其得分一路回升,资源有效利用率不断上升。随着农村居民收入与土地生产率的不断提升,甘肃省农村居民从事多样化农业生产,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绿色农产品需求增加。15年来,甘肃省农业绿色高效发展水平稳中有进,经济发展从高速向高质量转变。

图1 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

3 甘肃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测度

2019年,甘肃省14市(州)农业绿色发展各有优势。从农业绿色整体发展水平来看,酒泉市位居首位,其综合评价得分为0.641 5,远高于末位的临夏州,两者综合评分相差0.360 9,其余发展较好的还有甘南州、庆阳市、兰州市、天水市及陇南市,其综合评分都大于平均得分0.437 2。环境保护层面,甘南州>白银市>兰州市>金昌市评分排名靠前,临夏州与嘉峪关市对于环境保护还需加强。酒泉、甘南、庆阳、陇南、张掖市就生态治理效果显著,这得益于该地区生态治理过程中,生态造林和安南坝、尕海、裕河、祁连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水土流失治理做出的贡献。资源利用方面,除甘南州、兰州市、陇南市、定西市、酒泉市等整体综合评分皆良好之外,武威市农业资源节约程度亦较高,得分0.135 1,位列第二。高效发展属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一级指标体系中权重最高,其得分高低代表了某地区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经济效益,金昌、嘉峪关两市在高效发展方面相较于其他三方面表现较好;相反,总分位于前列的甘南州发展效率却有待进一步提升。

运用ArcGIS 10.6软件,采用自然断点法将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分划分为三个等级,结果如表2所示,酒泉市与甘南州农业绿色水平属较高水平。酒泉市在生态治理与高效发展上优势突出,近年来酒泉市大力打造农业品牌战略,瓜州蜜瓜、敦煌葡萄等登记为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并利用戈壁荒滩实施戈壁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数量达90多个,积极推广蔬菜生产基地,形成产销一体化的经营体系,成为全国最大的戈壁农业生态示范市。甘南州作为甘肃省最大的畜牧业基地,在环境保护、生态治理与资源利用方面自古以来表现优异,致力于打造全域无垃圾、无化肥、无塑料、无污染、无公害的“五无”高质量发展之路,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的“甘味”牦牛及其他甘南畜产品产销体系已逐步完善,政府也在给予地标农产品更多的政策支持,使其走向更加广阔的空间。

表2 甘肃省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

除临夏州、嘉峪关市处于较低等级外,其余各地区农业绿色水平全部属于中等发展水平,差异较小。陇东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平凉市得分有待继续提高,距前一名武威市还差0.052 3,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平凉市必须开启绿色发展模式,多层次利用农业资源和提高土地生产率,借助自然资源禀赋积极发展特色粮果蔬等农产品,尽早转型成为高水平农业绿色发展区(表3)。

表3 甘肃14市(州)农业绿色发展水平

4 障碍因子的识别与分析

根据前文所构建的障碍度模型,本文将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中各二级指标作为影响农业绿色发展的因素,利用前期所获数据进行测算,分别得到影响甘肃省14个市(州)位于前五的障碍因子及其障碍度,如表4所示,阻碍甘肃省14个市(州)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障碍因素各有所异,但其中一些障碍因子同时阻碍着多个地区的农业绿色发展。

表4 甘肃省各市(州)排名前五的障碍因子及障碍度

在各市(州)排名前五位的障碍因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X12(8次),X20(6次),X16、X4、X5(均5次),X1、X3、X13、X15(均4次)。由此可见,灌溉是否有效影响着甘肃多地的绿色农业发展进程,陇东地区需借鉴河西灌溉模式可取之处,结合自身地理条件改善农业灌溉基础设施,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地势平坦区域尽量减少漫灌、淹灌等地面灌溉方式;优质农产品是绿色农业的成果,天水、庆阳、定西、兰州等市利用拥有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优势,继续打开其知名度,临夏、甘南、武威、张掖、平凉要充分挖掘各自的地理优势,发展“甘味”农产品。研究发现,收入阻碍着定西、陇南、甘南等地区向发展绿色农业转型的脚步,政府应从不同收入结构入手,推动绿色农业与经济发展共进,积极促进居民幸福感提升;而陇南、天水、临夏州三地应加强农业废水处理,抑制秸秆焚烧与农户参与秸秆机械化还田时行为与意愿产生悖离,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农业绿色生产进程的抑制。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各地须倡导绿色生物农药、有机肥使用,尤其大量种植玉米的张掖、武威更起到农膜回收利用示范作用,进一步减少化肥农药等导致的面源污染,并有效利用现代农业机械,为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清除障碍。

甘南州与临夏州,酒泉市与嘉峪关市虽两者之间相距都较近,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却相差不小,嘉峪关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在于,除面临与酒泉市同样的部分农业生产要素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外,嘉峪关市主要以冶金、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可利用耕地面积少、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对绿色农业发展的障碍度均较大;对于临夏州来说,2019年还未完全摆脱贫困,生态治理、环境保护水平较低,但2020年临夏州已经开启了种植业结构调整、观光旅游农业的农旅产业融合新模式,临夏州农业绿色发展的壮阔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得分从2005年的0.366 1到2019年的0.777 6,评分提升0.411 5,表明15年来甘肃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上不断上升,2014年之后评分呈直线增长趋势表明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显著的良好发展态势。

5.1.2 从2019年各市(州)农业绿色生产水平来看,酒泉市、甘南州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位列前茅,尤其生态治理效果明显、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而临夏州、嘉峪关市发展相对较缓,其他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处于两者之间。

5.1.3 甘肃省各区域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空间差异不大,但高水平发展区域总面积较小,大部分区域农业绿色生产只处于中等水平,嘉峪关市、临夏州须加紧步伐,早日迈进绿色农业更高水平的生产行列。

5.1.4 阻碍各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障碍因素不同,但大多地区受有效灌溉率、地标农产品认证、资源利用效率和面源污染等障碍因子的影响较大。

5.2 建议

5.2.1 转变传统生产理念,加快农业高效发展脚步。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与同为农业大省的山东、河南、内蒙古等相比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8]。对于生态环境要治理与保护措施共举;就农业资源而言,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向资源节约型农业转型,争取早日将甘肃省建设成为绿色农业发展水平领先省份。

5.2.2 统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工作,加强政府监管与支持力度。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规划,如在河西走廊地区实施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戈壁滩上持续打造设施装备先进、产品特色鲜明且生态友好的戈壁农业;酒泉市、甘南州应继续做好带头作用,临夏州要奋起直追,在提高经济发展效率的同时加强绿色农业发展。

猜你喜欢

甘肃省绿色水平
绿色低碳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张水平作品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作家葛水平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做到三到位 提升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