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病治疗仪联合优质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10-17贾文君

医疗装备 2022年18期
关键词:治疗仪乙型肝炎肝病

贾文君

江西中医院大学附属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6)

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患者进行乙肝病毒检测的结果为阳性,且病程多在6个月以上。该病的临床症状为乏力、恶心、腹胀等,不仅会对患者的肝脏造成损伤,还易引起机体炎症反应,对肝功能产生重大的影响[1]。治疗期间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对改善肝功能及预后状况十分必要。优质护理模式强调综合多方面因素对患者进行干预,可引导患者正确服药及饮食,保持健康的心态,但是在改善机体微循环及肝功能方面效果不理想。肝病治疗仪可利用非药物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通过促进患者微循环,调节肝功能,且不会对机体造成创伤[2]。基于此,本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摸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22~68岁,平均(40.79±5.36)岁;病程6~11个月,平均(8.25±1.33)个月。对照组男20例,女21例;年龄21~69岁,平均(40.82±5.23)岁;病程6~12个月,平均(8.56±1.37)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经肝功能检查、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等确诊;无语言或认知功能障碍,可与医护人员正常交流。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肝病;合并心肺肾器官功能异常;合并精神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具体见下。(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健康宣传图册,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主要治疗方法,重点强调该病的传染性,以提高患者认知水平;注意对病房环境等进行消毒,但不可过分引起患者恐慌。(2)生活指导: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定期接受检查,多吃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3)心理疏导: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倾听患者的烦恼,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引导患者放平心态,不要过分自卑或焦虑。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肝病治疗仪(杭州大力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DSG-Ⅱ型)干预:按照治疗仪说明书及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患者取平卧位,用肝病治疗仪照射肝、胆、脾等部位,距离治疗部位15~20 cm,以治疗时患者感觉舒适为宜,将模式调至“全调制/全功率”,30 min/次,1次/d,治疗完成后需等待3~5 min后方可移动设备,连续干预30 d。

1.3 观察指标

(1)干预效果: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趋于正常;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缓解,肝功能指标均无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肝功能指标:干预前后分别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9 ml,以3 000 r/min速度离心处理15 min后,取上清液,采用酶偶联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采用重氮盐法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3)生命质量:干预前后分别采用SF-36简明健康状况量表(36-item short-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两组生命质量,内容包括躯体功能、躯体角色、疼痛、总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卫生8个领域,共36个条目,总分为100分,评分与患者生命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干预前后生命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起病较为隐匿,可通过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播,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可出现肝脾肿大、肝区疼痛、恶心、厌食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患者还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家庭成员或其他社会接触对象,给其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3-4]。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部分男性患者可出现乳腺增生、勃起障碍等表现,女性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血清ALT、AST、TBIL水平比较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患者可出现月经失调或闭经等症状,故尽早对该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干预非常必要[5]。

研究发现,优质护理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使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疾病,还可指导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促进患者康复;但单纯应用优质护理难以较好地改善患者肝功能,不利于快速缓解其临床症状,效果不够理想[6-7]。肝病治疗仪可通过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产生波形不断变化、连续及间断相结合的治疗波,并利用红外线照射的方式调节患者肝细胞膜的通透度,增加肝脏血流量,调节机体微循环,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8]。ALT、AST、TBIL等均为诊断病毒性肝炎及中毒性肝炎的重要指标;当患者肝脏组织发生病变时,此类物质的酶活力将大幅度增加,并在患者血液中大量释放,导致患者血清ALT、AST、TBIL水平升高[9]。肝病治疗仪可加快患者肝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血管内活性物质的新陈代谢,进而改善肝功能各项指标;此外,肝病治疗仪还可与患者机体产生生物电相互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促使纤维细胞再生,从而增加机体组织对药物的吸收力[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肝病治疗仪联合优质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肝功能,促进患者受损肝脏的恢复。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表明肝病治疗仪联合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其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肝病治疗仪联合优质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其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治疗仪乙型肝炎肝病
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在喉癌术后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肝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整体护理干预在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肝病切勿以肝补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