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氧混合仪面罩吸氧与鼻导管吸氧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效果

2022-10-17王琴

医疗装备 2022年18期
关键词:血气面罩导管

王琴

上饶市广丰区人民医院 (江西上饶 334600)

新生儿窒息作为引起新生儿死亡及呼吸循环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难以进行正常自主呼吸的情况[1-2]。一旦新生儿被确诊为窒息,应立即进行人工通气复苏,以改善窒息情况,以免诱发并发症。当前临床针对新生儿窒息通常采取鼻导管吸氧的方式进行人工通气,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窒息症状。但受到患儿窒息严重程度、治疗耐受性等因素的影响,经鼻导管吸氧的效果往往难以满足个体化需求[3]。空氧混合仪面罩吸氧混合纯氧与空气,可对纯氧与空气的比例进行调节,当前已在临床人工通气复苏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空氧混合仪面罩吸氧与鼻导管吸氧在窒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窒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各34例。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胎龄38~42周,平均(40.26±0.30)周;体质量2.7~3.8 kg,平均(3.12±0.18)kg。对照组19例,女15例;胎龄38~41周,平均(40.29±0.32)周;体质量2.8~3.7 kg,平均(3.08±0.15)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4]中新生儿窒息的相关诊断标准;胎龄在38~42周;患儿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悉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先天性呼吸道发育不良。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鼻导管吸氧:协助患儿取侧卧位,垫高头部15°~20°并固定,氧气流经湿化器后依次连接氧导管与鼻导管,随后将鼻导管插入患儿单侧鼻腔,插入深度1 cm,并用胶带固定,双侧鼻腔交替插管,每12小时交替1次,调节氧气流量在1.0 L/min左右,氧流量浓度在25%~40%。

观察组采用空氧混合仪[企晟(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SLKY-001型]面罩吸氧:协助患儿取平卧位,垫高头部15°~20°并固定,结合患儿面部大小选取合适尺寸的面罩,确保面罩大小刚好能够扣住患儿整个头部,且边缘平整;为患儿佩戴好面罩后,控制氧流量5~8 L/min,空气流量6~12 L/min,氧气浓度21%~100%;在吸氧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患儿经皮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适当调节各参数,同时应注意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定时更换管路。

两组均持续吸氧10 h至5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窒息改善时间。(2)比较两组吸氧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分别于吸氧前及吸氧48 h后抽取患者的桡动脉血2 ml,采用血气分析仪(济南童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BG-800E型)测定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3)比较两组肺部感染、气道黏膜干燥及轻度氧中毒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窒息改善时间

观察组窒息改善时间为(4.02±0.95)h,短于对照组的(6.62±1.2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11,P=0.000)。

2.2 血气分析指标

吸氧前,两组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氧后,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因缺氧出现宫内窘迫或于分娩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出生后1 min内未能建立规律呼吸而出现的症状[5-6]。窒息作为临床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能会导致呼吸衰竭、缺血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当前临床通常采取持续正压吸氧的方式改善新生儿窒息,以鼻导管吸氧最为常见,操作简单。但不同患儿对氧浓度的需求存在差异,经鼻导管吸氧难以满足患儿的个体化需求[7]。因此,临床仍需寻求有效的吸氧方案。空氧混合仪作为一种供氧设备,能够满足患儿对吸入气体的要求,可按照比例混合纯氧与空气,并经正压进行供氧,能够有效控制氧气浓度,获得较为理想的吸氧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窒息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氧后,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提示,针对窒息患儿应用空氧混合仪面罩进行吸氧能够获得较好效果。相关研究亦表明,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在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气指标方面具有较好的效用[8]。混合空气的吸氧方式使患儿在吸氧的同时能够吸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进而对呼吸中枢系统造成刺激,有利于患儿自主呼吸功能的改善。

若吸入气体中的氧浓度分数过高,则易导致高氧血症,对机体各脏器均可造成损伤,尤其以肺损伤最为常见,进而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空氧混合仪将氧气、空气混合,能够避免单一鼻吸氧出现的吸入气体中氧浓度分数过高的情况,利于降低肺部感染与氧中毒发生风险。同时,面罩式的吸氧方式可为患儿模拟正常的呼吸环境,利于减轻其气道黏膜干燥的情况,改善预后。此外,空氧混合仪面罩吸氧的方式可在患儿呼吸过程中提供正压,有利于保护气道的完整性,还可降低气道阻力,促使肺泡重新充气,进而提升氧合功能,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是鼻导管吸氧吸入气体中的氧浓度分数过高所致。

综上所述,与鼻导管吸氧相比,空氧混合仪面罩吸氧改善新生儿窒息的效果较好,利于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缩短窒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仍应扩大样本容量进行深入的实践与研究,以不断了解空氧混合仪面罩吸氧的优势,充分发挥其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血气面罩导管
医用弹性导管定长切割系统研制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体位干预对机械通气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
LED面罩,创造有吸引力的面貌
LED 面罩,创造有吸引力的面貌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黑珍珠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
身边的便携式火灾救生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