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在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特征

2022-10-17林宙李红兰李如红

医疗装备 2022年18期
关键词:腹膜腹腔螺旋

林宙,李红兰,李如红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影像科 (福建泉州 362000)

恶性腹膜间皮瘤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少见的腹膜肿瘤,起源于腹膜间皮、间皮下层组织,以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最为常见。其特征为肿瘤沿腹膜表面呈弥漫性、侵袭性生长,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水、腹胀以及腹部包块等,可引起消化功能异常甚至造成肠道病变。病因学研究显示,恶性腹膜间皮瘤的发病与患者接触石棉或放射性物质密切相关[1]。目前,临床尚未对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最佳治疗方案达成共识,其中以全身化疗与姑息性手术最为常用,但这些治疗

高于MS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较为理想的一致性(Kappa=0.497),MRI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786);表明采用MRI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效能高于MSCT。

综上所述,MSCT与MRI在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与MSCT相比,MRI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更高,可为临床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45例疑似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21~85岁,平均(55.6±3.9)岁。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疑似为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5];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且均接受腹部螺旋CT扫描;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不能配合检查或CT图像质量不高;合并其他部位急慢性感染;伴有凝血功能异常;患有精神疾病;临床资料或检查资料不完整;妊娠期女性。

1.2 方法

仪器选用GE Optima CT660 64排螺旋CT,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嘱其将双手举至头顶,选择头先进模式,扫描范围为膈顶至盆腔,设置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280~320 mAs,扫描层厚为5 mm,层距为5 mm,重建层厚为1 mm,对患者进行扫描;待平扫结束后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剂选用碘海醇注射液[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95,规格 100 ml︰30 g(I)],经患者肘静脉团注80~120 ml,注射速率为3.5~4.0 ml/s,在注射完毕后25~30 s、55~60 s、150 s进行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延迟期扫描;获取原始影像数据并将其上传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由我院2名高年资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诊断,若初步诊断结果不一致,需讨论协商后明确最终诊断结果。

1.3 评价指标

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螺旋CT诊断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灵敏度[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及准确度[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假阴性)×100%],并分析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患者的CT影像特征。

2 结果

2.1 螺旋CT诊断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效能

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45例疑似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患者中明确诊断39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螺旋CT诊断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灵敏度为94.87%(37/39),特异度为83.33%(5/6),准确度为93.33%(42/45),见表1。

表1 螺旋CT诊断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结果(例)

2.2 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CT影像特征

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CT影像特征显示,病灶主要分布于腹膜、大网膜以及肠系膜,多表现为大结节或团块状增厚,边缘多不规则,侵犯腹腔脏器风险以及淋巴结肿大率较低,淋巴结无环形强化表现,腹腔内可见不同程度的积液征象,见表2。

表2 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CT影像特征

3 讨论

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腹膜恶性肿瘤,其临床症状表现缺乏特异性与典型性,易与腹膜转移癌、结核性腹膜炎等腹膜疾病混淆,极易误诊,延误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结局造成不良影响[1,6]。目前,影像学检查仍为腹膜恶性肿瘤的首选辅助诊断方法。螺旋CT因具有操作简单、检查快速、可重复检查、动态增强等优势而被广泛用于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诊断中[7]。

本研究结果显示,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螺旋CT诊断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灵敏度为94.87%,特异度为83.33%,准确度为93.33%;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CT影像特征显示,病灶主要分布于腹膜、大网膜以及肠系膜,多表现为大结节或团块状增厚,边缘多不规则,侵犯腹腔脏器风险以及淋巴结肿大率较低,淋巴结无环形强化表现,腹腔内可见不同程度的积液征象。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病灶典型生长特征为沿腹膜表面广泛性生长,极少累及腹腔外器官,若发生局部淋巴结肿大,则有一定风险引发上腔静脉阻塞或压迫重要脏器,从而表现为相应的症状与体征,部分患者以恶性肠梗阻、急性肠穿孔等急腹症为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同时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在病情进展过程中还会出现副肿瘤综合征、血小板增多、肿瘤相关血栓、Coombs阳性溶血性贫血、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结合本研究结果分析认为,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主要表现为腹膜、大网膜、肠系膜的不均匀增厚,或广泛分布的腹膜结节、团块,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一般伴有少量至大量不等的腹腔积液,但很多特征极易与结核性腹膜炎、腹膜转移癌混淆[8]。不同类型的腹膜恶性肿瘤在病变分布方面可能与腹腔内液体走向、聚集情况密切相关,如左侧结肠旁沟处存在阻挡膈结肠韧带,右侧结肠旁沟处则可直达膈下间隙,且结肠旁沟深而宽,右侧腹膜位于肝脏外侧,因此腹膜以宽带样增厚、均匀增厚表现最为常见,表现为越接近原发灶则腹膜增厚现象越显著[9]。在腹膜形态学改变方面,结核性腹膜炎以腹膜均匀增厚或小结节病灶为主,病灶边缘较为光滑,而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表现为腹膜、大网膜、肠系膜的不均匀增厚,或广泛分布的结节、团块状腹膜结节,边缘多不规则,增强后可见病灶明显强化,表明病灶形态及边缘在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与结核性腹膜炎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10]。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为沿着腹膜表面匍匐生长,较少出现远处转移。在淋巴结肿大方面,腹膜转移癌患者普遍存在腹腔内局部或广泛的淋巴结肿大,并以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而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患者则更多表现为淋巴结轻中度增大或无明显变化,因此淋巴结的变化亦可作为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与其他恶性肿瘤的鉴别要点[11]。

综上所述,螺旋CT诊断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效能较高,临床可根据病灶形态学特点、边缘表现等特征实现对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鉴别诊断。

猜你喜欢

腹膜腹腔螺旋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上皮钙黏素在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术中术后如何防止腹腔粘连
国内首个腹膜假黏液瘤治疗规范发布
人类的内脏是简单堆在肚子里的吗?
顺铂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奇妙的螺旋
腹腔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