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航工程船舶防台安全实践与探讨

2022-10-16路晓明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珠江水运 2022年18期
关键词:锚地分包商海事局

路晓明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海域风浪特性分析

我国南海海域及台湾海峡台风危害频发。该地区海浪特点是风浪大,每年6-11月为该地区台风季。影响该海域的台风主要有两个发源地:一是在中国南海海面由热带低压发展成的台风(称土台风),这类台风一般影响范围小,只有几百公里,但发展快、风力强、移动快、破坏力强,特点是时间急、移动方向多变,由于发展是不完整的,故没有明显的台风征兆。一般风力在8到11级,常预报不超过8级,但登陆时有12级,破坏力极大。二是菲律宾以东的太平洋海面,那里生成的台风穿过吕宋岛后进入南海,并多以西北到偏北方向扑向广东沿海,这类台风大多数为强台风,一般风力都达到十级以上,移动方向较少改变。综上所述,南海及台湾海峡海域处于台风高发区,所以做好船舶防台安全工作是港航工程建设中的重点管理内容。

2.风浪对船舶船员工作及船舶安全性的影响

当船舶航行受到台风的侵袭时,船速低于风浪速度,而船舶处于浪间,涌浪乘势而上,造成拖拽现象,此时容易使船尾淹没。反复的拖拽力产生巨大的水流流压,易造成船舶螺旋桨及尾轴损坏。在台风来袭的风浪中,涌浪会拍击船舶,涌上船体甲板,会损伤甲板上的设备,如绞缆机、锚机等,使设备扭曲变形,同时甲板上的活动物件,如地令、紧固件,也可能被风浪卷走。如发生水密门漏水,海水进入舱室,影响极为严重,对船舶安全非常不利。

同时由于船舶受风浪的反复拍击拖拽,会造成船舶摇晃及内部振动,此时,船员容易晕船、头昏眼花,船员工作的注意力下降,心理上的恐慌增加,严重影响船员作业能力及船舶操纵性能。如遇到交叉和复杂的航道,加上风雨交加的视线障碍,交叉的船舶非常难以保持足够的通航安全距离,因此船舶极易引发通航安全事故。

3.船舶防台安全措施

台风带来的巨大海浪及能量,会对船舶性能、航行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应对台风确保船机和人员安全是船上工作者的终极目标。应对台风危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以“预防为主,对抗为辅”的方针,所以须及时做好船舶防台的准备工作。重点为以下三项:一是保证船舶本身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二是通讯气象信息数据的掌控,对可靠的台风数据信息进行及时搜集统计分析;三是操作性强的船舶防台应急预案,三点相辅相成,才能说是完成船舶防台安全管理工作。

3.1 如何有效保证船体本身的强度和稳定性

做好船舶检查是一项重要任务。台风来临前,要开展经常性检查和防台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形式,经常性是指日常检查,组织船舶单位和船员对船舶的操纵、系泊、锚缆、救生、通讯、拖带等设施进行全面系统的隐患排查,根据船舶检查情况制定改进措施,及时落实整改,保证船舶良好适航性能。而台风来袭专项检查除了对过往问题复查,重点对船舶适航状态、各种活动件、锚链筒及水密、船上设备、人员值班、应急预案等进行系统排查,细化到人员在岗情况,船舶备足防台期所需的燃、润油及淡水、生活必需品,海图防台锚地位置标记及活动设备的清理加固。要确保船舶在任何情况有足够的浮力存储。通过以上两种检查,双重保障船舶安全性能,保证船舶防台可靠稳定。其次,船舶应具备合理的配载和捆绑措施,船舶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满足船舶稳定性的要求。确定合适的配载,要充分考虑船上物件及风浪因素,并结合船舶安全手册的要求,确保船舶稳性在一个有利的范围内,防止船舶倾覆或活动物件发生碰撞引发船体结构设备损坏。

3.2 信息搜集

船舶想要提早做好防台工作,首要搜集台风的数据,掌握台风风向、风力、气压,及运行路径,专人观测记录,并在海图上标记绘图台风轨迹;其次,密切抄收天气预报、海警发布的安全信息,与地方气象部门签订合作协议,第一时间掌握政府机构的气象资料。对收集的资料,在相信的基础上比对分析。将观测的气象资料与其他船舶提供或气象局发送的信息对比,结合自身经验,以“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准则,严谨与科学的分析,对不准确的气象预报资料进行补充,绘算出台风移动速度、强度变化、风圈位置及偏向和航行船舶的航速、位置及航向进行动态比较,得出科学判断,从而采取动态防台,实时研判采取哪种避台、抗风措施和办法,有效应对。

3.3 港航项目船舶港内防台应急预案的实践

船舶防台工作分为三个时期:台风前的工作、台风期间和台风过后的工作。台风前的工作,即台风预报在72小时内到达本施工区域,工程项目召开防台会议,组织分包商开展防台准备工作,停止施工,制定船舶调遣计划,落实船舶防台措施及应急物资,并派人到锚地了解泊位情况;当台风预报48小时内到达本施工区域,全体船员做好防台加固,收集天气预报,并做好记录,掌握台风动态。分包商督促与检查船舶完成防台布置任务,落实进入锚地准备工作。船舶的所有设备必须处于适航状态;当台风预报24小时内到达本施工区域,船舶按照防台部署进入指定防台锚地,按要求完成抛锚定位。船舶设定值班人员24小时不间断巡视,观察掌握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台风期间的工作,需要分包商密切与各船舶联络,及时了解防抗台风动态。同时及时向各施工船舶传递项目部下达的指令,并向项目部汇报船舶防抗台风情况。所有避台船舶应加强值班,船长、轮机长亲自坐镇指挥。项目部保持与政府部门、海事局、建设单位及内部联络的畅通,船舶保持与海事局交管中心、项目部的通讯畅通。

台风过后,在当台风灾害得到有效控制时,项目部防台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发布应急响应解除的指令,由分包商通知船舶。之后,各船舶转入常态管理,视风浪情况选择返航。同时分包商迅速统计上报经济损失和总结经验教训,并做好复工前的检查,修复损坏的设备设施,保证设备安全性能,安全复工。

结合防台应急预案和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防台工作流程见图1。

图1 防台工作流程图

4.港航建设工程船舶防台实践经验探讨

4.1 根据实际量化防台具体要求并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突风、土台风、不是正面登陆且风力不大的台风,是不是需要到防台锚地避风是困扰船舶防台不可回避的问题。海上情况瞬息万变,要有多手准备。根据地区防台锚地形式及船舶配备变化情况,为了应急方案更具备可操作性,根据实际去明确一个可以量化的台风指标,并应取得海事部门的认可。所以船舶防台应急预案的编制经历了一个艰辛、繁重的过程。因为这项工作需要多家单位、部门的协同配合和广泛参与。既要有科学的预见性,又要有切实的可操作性,结合项目建设发展变化和经过项目多次防台实践经验,不断完善船舶防台应急预案。预案不是躺在文件柜里应付检查的工具,每次影响项目的台风生成,都按照预案去执行,发现哪里不完善就去修订,这样才形成了项目实施中后期良好的循环,台风来临时各部门都能按部就班开展工作,条理清晰,政府部门来检查也能轻松面对,任何外部因素都不影响防台工作有序开展。

4.2 达不到预案启动级别的做法

在建设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强对流天气或未进行编号的小型热带风暴,此类极端天气达不到应急预案启动级别,而此类极端天气往往是事故频发的诱因,所以特殊情况必须特殊分析,采取预防措施:一是通过下发通知文件,在未启动预案的情况下详尽的布置防御措施;二是通过网络发布分包商落实事项,并监督反馈落实情况;三是通过船机安全管理员专项检查,来防御此类极端天气。

4.3 强化海事部门联动

对于建设工程船舶而言,服从地方政府和海事局的安排,就近原则,及早进入防台锚地是船舶防台的关键。但由于港口或施工海域附近船舶较多、锚地面积小、船舶船型等问题,能够及时进入的防台锚地并不容易,所以需要强化海事部门的互联互动,主动与地方海事局各级管理部门建立联系,报备防台方案并征求海事局的意见,和海事局一起进行船舶安全检查和防台检查,对海事局的提醒和指导细化成表,反馈处置情况并形成总结,做到互通有无,并派出有经验、专业的船舶管理人员协助海事局开展防台工作,积极主动为海事局排忧解难,在有限的锚地资源下,结合锚地功能区划,针对船舶种类、大小、吃水等综合考量,积极配合将项目船舶尽早拖运或行驶到抛锚区,船舶便得到可靠的防台保障。

4.4 建立船舶防台核心体系

防台预案落实情况发现,分包商防台预案停留在应付检查,落实不到船舶。分包方包办防台预案编制,防台执行过程主体责任不清,造成船舶防台工作大打折扣,防台预案与实际严重脱节。防台期间,实际上每艘船舶都是独立的责任主体,海事局也是针对每艘船舶。分包商采取布置任务的办法,只是发指令给船舶去锚地,船舶并没有防台预案,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因此,转变观念,深入到船舶,协助分包商落实每条船制定防台预案,关注到船舶防台的每个细节。建立船舶防台核心体系,细化每艘船舶防台责任表,明确每艘船舶为防台的主体责任方,规定每艘船舶均要制定适合各自船舶特点的防台应急预案,分包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员登船去协助船长完成防台预案编制,使船舶防台工作真正落地。

4.5 专业船机人才的配备

防台目标是“人机”的安全,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人”,同时船舶设备不同于其他陆地设备,其管理的专业性更强,外租船舶的管理员、船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业务素质差和思想老化的问题,所以管理层负责船舶安全管理,担负着一线预警、巡查和应急处置的重要任务,更需要具有可靠的船舶管理业务水平。因此,要加强项目船舶专业管理人员的配备,聘任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船舶管理者,会有效提升船舶防台管理。在港航建设项目中,曾采取过外聘退休船长配合项目专职船机管理员,新老结合,以“传帮接带”的做法,充实船舶安全管理团队经验,效果显著。

4.6 充分发挥船舶分包商管理经验和作用

对于项目建设而言,分包商不仅承担着大量实际施工任务的实施与策划,而且是项目规章制度的具体执行单位,分包商也是总承包商与一线作业人员之间的桥梁,只有通过分包商才能最终将安全措施落实到作业人员,所以充分发挥分包商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选择经验丰富的分包商进行合作,创建良好的安全体系,杜绝“以包代管”,提高分包商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是防台安全的重要保证。

5.结语

建设工程船舶防台安全工作不是一项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根据一线船舶防台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因船制宜,逐步深化改进与落实,不断创新实践,总结经验,才能起到防台减灾效果。

猜你喜欢

锚地分包商海事局
长江江苏段港口锚地现状及发展建议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新一代卫星AIS验证载荷”成功发射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公布第二批可在线办理的电子证照清单
天津港船舶定线制与优化锚地规划的思考
中方将在渤海执行军事任务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六、七、八号锚地启用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六、七、八号锚地启用
实地考察强交流
浅析国际EPC项目分包商结算的精细化管理
工程建设企业如何做好施工分包商的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