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现状的实证研究
——以上海市S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

2022-10-15龚丹

大学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思政

龚丹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上海 201400

课程思政自被提出之日起,就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生命力。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在课程思政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核心、关键和难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理念,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抓手。推进课程思政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对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有重要的作用。

一、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现状

上海市在高校中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整体改革领航高校建设,各高校都在着力推进学校课程思政的纵深发展。为了更好地了解高校实际推进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笔者在上海市S 高校开展了实际调研,针对专业课程思政课堂实施情况一共向S 高校的本科学生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00份。同时,针对专业课程思政的相关延伸性问题对8位教师进行了访谈。

(一)学生与教师在专业课程思政实施中的基本情况分析

1.问卷调研的基本数据分析

(1)研究对象的背景分析。首先了解研究对象目前的基本情况,对研究群体的总体背景有基本的认知。具体的调研对象基本信息详见表1。

依据表1 可知,调研对象中男性学生有258 人,占比64.5%,在总体数量上有较大的比重,也符合该高校以工科见长、男性学生较多的特点。从调研对象所在的年级看,大三年级人数最多,为123 人,占比30.8%;总体来看,四个年级人数分布较为均匀,大一年级填写的人数稍少。从调研对象的政治面貌上看,绝大部分学生为共青团员,人数达353人,占比88.25%。

(2)专业课实际思政元素的占比分析。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既要“盐溶于汤”,又要让学生能够实际感受和体悟。因此,本研究对教师在课堂中一些外显行为进行了占比统计,详细的信息可见表2。

从表2 可以发现,在“课堂上有关价值观的话题、素材等占总课堂教学内容的比例”一项的调查中,“20%~30%”和“10%~20%”占据了样本数据的一半份额,占比分别是26.8%和24.8%。在“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同时是否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案例”一项的调查中,“较多结合”的频数是198,占比达49.5%,几乎占样本数据的一半。在“教师在教学中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一项的调查中,“明确表达”的频数是265,占比66.3%。可见,大部分教师都会向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3)学生对专业课程思政的态度分析。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需要了解学生对这一课堂内容的接受程度,详细的调研数据详见表3。

依据表3可知,在“您对于课堂学习中涉及的时政类话题的态度”一项的调查中,绝大部分学生是比较关心的,“比较关心”的频数为235,占比58.8%;“很感兴趣”的频数为93,占比23.2%。在“专业课的学习对您个人成长、综合素养的影响”一项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比较重要”和“非常重要”,“比较重要”的频数为186,占比46.5%;“非常重要”的频数为182,占比45.5%。

(4)不同类别学生对专业课程思政态度的分析。为探讨不同性别的学生对专业课程思政的态度是否有差异,笔者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具体结果详见表4。

通过表4 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的统计量结果可以发现<0.01,说明性别和对待专业课程思政的态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该题项选项的设置为:很感兴趣、比较关心、不确定、不太关心、不关心,赋值分别为1—5分,通过比较不同性别的平均数,可以看出男生对于时政类话题的感兴趣程度显著高于女生。

为探讨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专业课程思政的态度是否有差异,笔者进行了卡方检验,具体结果详见表5。

通过表5进行的百分比同质性卡方检验的统计量结果可以发现>0.05,这说明年级和对待专业课程思政的态度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时也说明学生所在的年级不会对他们对待专业课程思政的态度造成影响。

为探讨学生自身政治面貌对专业课程思政的态度是否有差异,笔者进行了卡方检验,具体结果详见表6。

通过表6进行的百分比同质性卡方检验的统计量结果可以发现>0.05,这说明学生自身的政治面貌和对待专业课程思政的态度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2.开放性访谈文本的质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数据背后的故事以及在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做法和过程,笔者访谈了不同学院的8名教师,遵循研究伦理和被访谈者的要求,将访谈者姓名做匿名化处理,具体的访谈对象编码可见表7。

从表7中可以了解本次研究被访谈者的基本信息及编码情况,以访谈对象“H1”为例,第一个字母H 代表的是受访者的姓氏拼音首字母,后面数字1 至8,代表的是不同的学院。

(1)有关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准备。在专业课上开展课程思政,必然要有前期的教研准备工作,在明确实施课程思政后,学院相关班子成员进行了教学的顶层设计,教师们为此进行了不少研讨。

“我们寻找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这个作为突破口,从专业热爱之情、爱国主义情感、专业责任意识这三个核心准备(H1)”。“我们组建了专业课程思政领航团队,先在一门课上进行建设,现在已经把这门课建设成荣誉课程,我们将这个建设成果推广到了其他专业课(H5)”。“对专业课进行总体设计,从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剖析,教学准备包括发掘元素和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包括渗透教学和依附知识,教学效果包括记忆固定和价值内化(C3)”。

通过访谈可见,基本上大部分学院都建立了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建设团队,团队成员也会定期组织有关于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探讨,有不少教师会根据自身授课的情况以及自身对课程思政的理解进行一定的课程内容加工和整理。

(2)有关专业课程思政的开展方式。专业课程思政在课堂中以何种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否细致地渗透到课程的专业知识点之中,学生又会对此有何种反馈,这是专业课程思政最为重要和关键的问题。

“我的授课总体来说可以用‘师时史势’四个字来概括。‘师’指的是师长楷模,我会结合课程内容,用我们身边的优秀教师作为例证;‘时’指的是时事热点,比如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本专业可以做的贡献;‘史’指的是发展史料,比如我们专业发展的历史沿革和特色定位;‘势’指的是发展趋势,比如国内、国际目前行业的现状等(P6)”。“我将课程思政教学与OBE工程教学理念相结合,撰写了很多典型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进行思想碰撞,之后再进行总结分析(M2)”。“我将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了整合,比如说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为补充(Z4)”。“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内化,我使用了过程化考核的方式,将学习的知识点拆解,具体每一个知识点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我都会提前公布,学生需要自行在课程中自选跟进每个知识点的达标(Z7)”。

通过访谈可以了解到,根据不同的课程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同的课程内容也会运用到不同的教学素材和考核方式。

(3)有关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反思。专业课程思政是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完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于自己的授课也有不少心得体会。

“我上这门课收获很多,首先是不少学生和我反馈他们更有兴趣了,也会去主动学习一些知识,为他们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然后是我本人,能够将教书和育人高度统一起来,很有成就感(H1)”。“高水平课程教学是高质量课程思政的前提,要在正常教学过程中实现‘无痕化’的课程思政,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不断探索,在主动引导的同时让学生不觉得是在说教,也不能喧宾夺主(S8)”。“专业课程思政经常是片段化的,我们缺少系统化的内容,要回归到我们的育人目标,在尊重专业教学和知识体系的提前下,进行系统的规划(M2)”。

通过上述的访谈可以了解到,目前的专业课程思政如果从单独的课程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更多的教师反馈和传递的信息是,专业课程思政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践反思和更为系统的顶层设计。

(二)学生与教师在专业课程思政实施中的现实变化

通过上述的调研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作为教书育人关键力量的教师群体,还是教学过程中处在主体地位的学生,都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

1.学生群体普遍对专业课程思政有兴趣

一是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现象增多。在调研问卷的分析中,基本上所有的调研对象都对专业课程思政的内容表示关心,同时也认为专业课程思政对其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在对专业课教师的访谈中,教师也都纷纷反映,把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紧密结合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很多学生开始自主进行课程的学习和课外知识的拓展。这样的改变,不仅使学生化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而且是思政育人在促进专业教学上的成功。

二是专业认同加深,社会责任感增强。在调研问卷中,关于学生在课堂中比较关注的方面,其中时政话题、社会生活、专业内容、国家文化这四个方面都是大部分学生所选择的,可以看出,学生想了解自己的专业与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在访谈中,通过授课教师了解到,有不少学生在自己的课程论文中提到对专业的认可,以及对专业中所要求的职业伦理认识的提升,包括在课程实践中所表现出的专业责任感和认同感。

三是文化自信坚定,爱国情怀植入人心。在调研问卷中,除专业知识学习外,关于在专业课上最大的收获这一问题,有近半数的学生选择了增强文化自信、增强爱国情怀这两个选项,这说明在文化爱国情感层面的渗透,专业课程思政还是有一定贡献的。在访谈中,也有不少教师提到他们结合现实实例,例如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一些药品的作用功效、医院病房的呼叫装置、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造等进行授课,学生深受感动。

2.教师群体反思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相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到,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是专业课程思政的核心力量,教师队伍对专业思政课的不断研发才是课程思政实施的源头活水。

一是教研探讨和教学反思频率增加。通过组建专业课程思政领航团队,建立专业课程思政荣誉课程、示范课程、重点课程,逐步推进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在建设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计划、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来体现思政教学的要求,在制度上保证专业课程思政的开展。同时,教师进行多次研讨,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探讨修订更高水平的教案辅助教学的开展。每一次课程结束后,教师都会进行教学反思,而且反思的频率越来越高,从而更好地规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师生互动频率和质量得到提升。大学影响理论提出师生互动是影响学生发展成果的重要指标,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自我收获感知与满意度,同师生互动的频率和质量紧密相关。教师在实施专业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适当加强了与学生的互动,同时增强了这种互动的黏性,不再是简单的提问式、压力式互动。与此同时,师生互动的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不单是教师可以作为互动的发起者,学生也可以作为互动的发起者,在这样师生互动频率和模式的优化下,师生之间互动的质量也有所提升。

二、目前实施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专业课程思政现实状态的分析不难发现,目前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和概念尚未厘清

实施专业课程思政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课程思政的内涵和概念,如果没有弄清楚什么是课程思政,后面的一切教学工作都无从谈起。课程思政是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叠加或者复合,明确这一概念要从四个方面着眼: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原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背景。在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不少教师将专业课程的职业能力素养或职业伦理简单地等同于专业课程思政,这样较为狭义的理解不足以去完成课程思政这一项系统而宏大的工程。职业能力素养或职业伦理,它本就是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应有之义,而不是附加品。

(二)课程思政缺乏整体规划与设计

从课程论的角度看,课程思政本身就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在制度上有一个较为完善的顶层设计,否则在专业课程思政开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偏离方向。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专业课程思政的开展是某位教师或某几位教师的“头脑风暴”,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出现片段化、碎片化的现象。同时,有部分教师在进行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会时不时地依靠教学灵感等较为不确定的因素,这也会导致课程讲授过程中思政元素的缺失。出现上述的这些问题,大部分是因为没有一个系统且具有指导性的专业课程思政的规划和设计。

(三)课程思政中思政环节的评价存在空白

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中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进行评价是很关键的部分,即便我们经常称课程思政是“盐溶于汤”,但这并不代表着不需要对课程思政进行评价。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专业教师会忽略对学生思想政治状态是否有提升这个问题去做评价,同时也没有把这一环节作为整个课程评价考核的内容。这样的评价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就缺少了一个必须的保障条件,不利于专业课程思政的纵深发展。

三、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在调研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以思政学科为主的多学科开发团队

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我们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同每一门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结合起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在这样的条件下,就需要聚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师和各个专业的教师,首先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师为实施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师厘清课程思政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其次,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当下应及时学习的思政理念,对专业课教师进行相关的学习培训和内容解读;最后,专业课教师将各门课程中涉及的思政元素与思政学科教师进行沟通、融合。

(二)学校各部门合力推动课程思政顶层设计

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在每一门专业课上都有很全面的体现,正是因为如此,就要在专业课程思政中做到突出和深入,要考虑到整体课程的逻辑结构、学科的专业特征、学生的学段特征等,做好整体的规划和设计,至少要保持同一门课程即使由不同教师推进也能保持课程的同步性和一致性。因此,需要集中学校各部门的力量,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考虑,对整个专业教学中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拆解,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的结合,而不是简单地在专业教学中挑选某个模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添加。

(三)推动多评价主体的思政环节评价体系建立

对专业课程思政进行评价可以推动教学的改进、设计以及制度体系的完善。由于思政课程的复合性,在设计评价时首先需要全面考虑评价的主体,包括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其次要完善评价的维度,不同的评价主体所侧重的评价方向不同,评价所占的赋值也不同,形成一个最终的评价细则和结论;最后,要注意对评价过程的把握,多关注学生纵向的发展而非横向比较,注意评价方法的综合使用,比如评价表法、档案法、事件法等。高校必须通过多方面、系统周详的规划,建立一个符合院校、符合学生的评价体系。

四、结语

专业课程思政是贯彻三全育人的重要方式,应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联合学校各部门力量构建专业课程思政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建立好专业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可以聚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智慧与力量,汇聚教师资源进行专业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从而推动专业课程思政的纵深发展。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英语笔记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