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何而美?缘何而歌?
——上海市青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动机与影响要素研究
2022-10-14○刘昊
○ 刘 昊
一、研究背景
合唱,作为国民美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合唱百年,起源于学堂乐歌,服务于民族独立与抗战,踌躇于文革特殊时期,推进于改革开放后,繁荣于21世纪的发展,其发展过程与民族独立、政治教化和爱国歌颂紧密相连。与西方合唱根植宗教的传统不同,合唱艺术在我国大众心中被赋予了“群众歌咏”与“高雅艺术”的双重属性。一方面,以齐唱或较简单的二声部演唱爱国歌曲为主要形式的“群众歌咏”,强调群体参与性,往往通过人声的力量演绎歌曲的气势,呈现“歌颂性”高于“艺术性”,“旋律美感”高于“多声部美感”的特点;另一方面,作为“高雅艺术”的合唱源自中世纪的基督教音乐,追求纵向和声美感和音质丰厚、圆润的听觉效果。演唱该类作品往往需要良好的读谱能力、音准训练、具备统一的发声方法等。由此,我国合唱正以其“群众歌咏”和“高雅艺术”两种身份折叠、糅合于“大众化”“政教化”“艺术化”的多元概念中。
基于我国合唱概念的多元化,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合唱现状及发展的忧思。从合唱团①本研究中的“合唱团”属于广义的群文(群众)合唱团的范畴,具体指不隶属于某专业音乐团体、院校,团员不以合唱作为职业(或音乐专业相关课程)和主要收入来源的合唱团,涵盖老中青幼四个群体,在当代语境中,人们更愿意将这样的合唱团约定俗成地称作“业余合唱团”,与“专业合唱团”相并列。参与群体的年龄分布来看,除了大中小学校,我国目前合唱团的“中坚力量”绝大部分为中老年人,呈现老龄化趋势②赵彤:《江苏以导向性赛事促进合唱艺术多元发展——兼谈中国合唱艺术的多元特征》,《艺术百家》,2018年,第6期,第116-121页。;从合唱团运营的规范性来看,虽各地合唱节与比赛纷纷林立,合唱的参与人数和表演场次远远多于其他音乐的形式,但整体水平并未相应提高,“合唱”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在提高公民素养功能方面不可比拟的普及性优势并未得以充分体现③华山:《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解析——从合唱比赛的繁荣说起》,《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58-60页。。我国歌咏运动火热开展与合唱艺术演唱水平整体偏低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政治教化功能与人文美学没有较好地得到协同统一,我国作为高雅艺术的合唱正处在曲高和寡的困境④刘媛媛:《论“业余合唱团”和“歌咏运动”在群众娱乐活动中的社会性价值》,《音乐创作》,2014年,第2期,第146-147页。。
上海是学堂乐歌的发源地,中国群文合唱的高地。上海市几乎每个社区至少拥有一支老年合唱团,人们在团队中可以结识朋友、充实生活,但曲目选择在生理条件的制约下,音域受到限制,题材也具有一定局限性,一般以红歌为主。在全国范围内,有严格的面试招募制度,配备专业的指挥,并定期举办音乐会、持续发展下来的“业余合唱团”,即便在上海,其数量也是非常有限的。⑤此观点在作者于2020年7月12日对上海市音乐家协会合唱委员会前秘书长王铁龙老师的采访过程中得以核实。可喜的是,近十多年来,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涌现出了一批新生代“业余”合唱团,这些团队往往由指挥系毕业的专业人士担任指挥和核心运营者,团员主要由从事各行各业的非音乐工作者构成,他们普遍拥有较好的教育背景和体面的工作,非但未“老龄化”,反而正值青春,团队坚持排练、制定严格的音乐会计划,在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开创出以合唱艺术凝结文化、表达趣味、抒发生活的人文氛围。不仅如此,上海还涌现出了现象级的网红合唱团,在艺术诠释中融入年轻人对生活不拘一格的理解,用“阳春白雪”的形式讲述“下里巴人”的内容,引发了合唱界的“出圈”效应,出现了合唱音乐会一票难求的局面。
这群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后、成年于21世纪初,被称作千禧一代的都市青年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多数与音乐无关,往往同时承担着社会和家庭责任,有着一定的生活压力,这类人群在工作之余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合唱团,与老年人群体参与合唱相比在城市中呈现出了不一样的人文气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美育向纵深推进的视域下具备特殊的学术研究价值。他们为什么会在非常有限的闲暇生活中将“合唱”纳入自己的生活?过去的音乐经历如何?对我国合唱教育及发展有何见解与期待?基于上述现象与问题,本文使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在上海业余合唱团中选择具有先锋与示范意义的3个团队及其20名团员进行研究,建立起合唱参与动力模型后,通过扩大样本后的规模性问卷调查,了解该群体参与合唱团的动机及影响因素,探究其音乐实践体验与成年后持续参与终身音乐学习、形成稳定兴趣的关系,了解其对我国合唱发展的理解和当下的音乐生活与态度。
二、文献回顾
(一)国际研究现状
方贞伊基于Citespace系统,以“choral music or choir or group singing”作为主题词,梳理了2000—2019年WOS核心合集文献库中美国以“合唱”作为主题词的相关文献,通过关键词共线图谱可视化分析指出,近20年来,以合唱团和参与者为中心的群组,与以曲目、响应、男性、行为为中心的群组共同构成了美国合唱研究的两大研究热点。⑥方贞伊、刘雯:《合唱的社会学与心理学视角》,《人民音乐》,2020年,第2期,第88-92页。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进一步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community choir”为主题词,在WOS核心合集中进一步搜索20年间有关社区合唱团的西方文献与研究动态,共筛选出198篇英文文献,关键词共线网络图谱如下(见图1)。我们看到,图谱中呈现出大小不同的节点,除了与合唱紧密联系的音乐、歌唱两个关键词外,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社群、参与等作为高频词汇凸显出来,这印证了前人研究结果,西方关于社区合唱团的研究视角与“合唱”研究保持一致,体现出往社会学与心理学方向偏移的趋势。
图1 2000—2020年WOS核心合集库“社区合唱”为关键词的共现图谱
在关注合唱团员方面,国际研究视角涉及团员的性别差异、心理因素、年龄构成、对外部环境的响应、演出焦虑、参与的收益与意义等多个领域。与本文研究主题一致的文献分布情况主要涉及成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动机与需要、加入合唱团的收益与意义两个方面。Wilson将美国人参与社区合唱团的动机归纳为包括“文化传承需要”“个人发展需要”“健康需要”等在内的八种需要,并指出,影响成年人持续加入该团的因素主要来自五个动机:精神动机、审美动机、教育动机、情感动机和社会动机。⑦S.R.Wilson.Community Choir: What Motivates People to Join, Stay, and Sing? A Mixed Method Research Study(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Victoria, 2011.Coffman在《新音乐教学手册》中指出,通过关于论题“参与社区音乐团队的不同阶层与职业人群的动机”得到的大量实证分析与数据来看,美国成年群体中女性更倾向于参与合唱团而男性更倾向于加入管乐队,并将人们参与音乐的原因大致分为个人动机、社会动机和音乐动机三大类型。⑧D.D.Coffman.Adult Education.In R.Colwell and C.Richardson (Eds.), The New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sic Teaching and Learning.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199-209.Clift和Hancox则是在大学生本科群体中通过两项实证研究调研了参与合唱团的大学生感受到的歌唱的益处,确定了与合唱相关的六大益处,分别是:(1)促进身体健康;(2)有益于呼吸和姿势;(3)社交;(4)精神;(5)情绪;(6)免疫系统。⑨S.Clift and G.Hancox.The Significance of Choral Singing for Sustaining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Findings from a Survey of Choristers in England, Australia and Germany.Music Performance Research, 3(1), 2010, pp.79-96.Joseph和Southcott调研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始于2008年名为“幸福与老龄化:维多利亚社区、艺术与多样性”的项目,通过对该项目中较为活跃的5个社区合唱团10年的跟踪观察,运用解释现象学的方法,报告了音乐参与群体与感知到的幸福的关系。合唱团为老人们提供了音乐学习的机会,大家在歌唱中提升了凝聚力,获得了个人和集体方面的成就感。⑩D.Joseph and J.Southcott.Music Participation for Older People: Five Choirs in Victoria, Australia.Research Studies Music Education, 2018(40), pp.283-296.南佛罗里达大学音乐学院华人教授Victor Fung围绕老年人参与音乐与其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参与美国南部某社区合唱团与某社区兰草乐团的62位老年人的混合研究,总结出美国老年人参与音乐团队学习音乐的主要形式,记录了老年人在团队中的诸多感受,并得出音乐使人愉悦、提高生活质量、丰富社交、促进生理心理健康的结论。⑪C.Victor Fung and Lisa J.Lehmberg.Music for Life: Participa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Senior Citizens.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Jane Southcott和华人学者Sicong Li的研究将视角探入到了我国更为具体的单位:唐山老年大学开设的歌唱课程,研究者试图通过某个案研究,用解释现象学(IPA)的方法来进一步理解:中国城市老年人为何选择学习音乐,研究得到了5个相应主题:情绪健康、身体健康、精神健康与学习新事物、音乐偏好和分享音乐。⑫Jane Southcott and Sicong Li."Something to Live for": Weekly Singing Classes at a Chinese University for Retire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2018, vol 36(2), pp.283-296.
(二)国内研究现状
用“合唱”作为关键词在CNKI中国知网输入“2000—2020”的时间跨度,能够检索出1646篇中文文献,其中,期刊论文1025篇,学位论文121篇,会议论文15篇。有关“合唱”的论文发表趋势显示,自2010年开始,文献数量呈现跳跃性递增趋势,到2019年达到高峰,这说明“合唱”领域的论题在近十年间越来越受到音乐学者的关注。
结合关键词的频次分布(见图2、图3)数据我们看到,我国关于合唱研究的视角,多集中在排练中的作品解析、声乐训练、指挥法、教学策略等音乐本体方面;学校教育阶段最关注的是小学时期的合唱,而青年群体,甚至是合唱参与度最高的老年群体均不在高频词之列。
图2 中国知网以“合唱”作为关键词检索的词频分布
图3 中国知网以“合唱”作为关键词的共现图谱
进一步将“合唱”细化到“业余合唱”领域,检索到107篇论文,相关研究视角的重心与“合唱”领域也保持正向一致,关注于合唱作品、训练技巧及指挥,有少量文章表达了对业余合唱的出路、管理模式的心得体会与个人见解等,其中涉及中老年的论文14篇,高校群体5篇,没有看到以青年为主体视角而切入的研究。以“合唱”作为篇名、关键词、摘要(简称篇关摘)兼全文出现“业余”字段在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进行检索,看到期刊《人民音乐》在2000—2020年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内容涉及对我国重大合唱事件的述评、作品品鉴、对合唱指挥界代表人物及团队的推介、对合唱理念的思考和对国外合唱发展及教学经验的介绍与借鉴等。在现有文献中,有部分硕士论文关注到了音乐作用于人的社会学价值,以实验调查的方法,结合定量分析调研了我国部分城市成年群体参与社区音乐活动或合唱团的情况,试图了解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参与社区音乐类团体或合唱团的群体的特征、参与团队的收益等。在成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研究中,除了关注老年群体,也有少数学者将视角聚焦在了更为年轻的社会人群,但普遍为优秀合唱团队的经验总结与归纳。
三、基于扎根理论的模型构建
(一)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作为质性研究方法之一,是由社会学家Glaster等学者提出的,该方法鼓励研究者不预先进行逻辑演绎的假设,在原始数据资料收集的过程中进行数据分析,从数据的归纳与演绎中建构代码和类属,并在每个分析阶段不断比较,进而在数据中建构理论、推动理论的发展。⑬〔英〕卡麦兹:《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边国英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由于该方法的系统性和灵活性,扎根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学、心理学等研究中,常常用于探索与归纳某一个现象的原因。
本研究按照扎根理论提出的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选择性编码、理论饱和度检验这样的步骤分析上海青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动机因素,试图演绎归纳出我国都市青年人参与合唱的动力与影响因素模型。
(二)研究对象
由于上海市业余合唱团众多,合唱团水平处于不同的发展层级,考虑到高质量的业余合唱团是合唱队伍的先锋力量,在上海乃至中国城市合唱文化发展中具有代表和方向性意义,为了更好地聚焦和分析,本研究依据以下条件选择了三支在上海市走在前列、具有引领和示范意义的合唱团作为典范案例,条件如下:
1.成立超过10年并妥善运营的业余合唱团体;
2.配备专业指挥;
3.定期排练并制定相应演出计划;
4.团员构成以职场青年为主;
5.在团员招募过程中严格设置声乐演唱、视唱练耳等面试环节。
经上海市合唱协会老师和业内专家推荐,结合研究者的个人经验,主要依据目的性抽样方法确定了三支合唱团队。(见表1)
表1 扎根理论抽取的三个合唱团样本介绍
在与各团队负责人取得联系与沟通,获取合唱团参与人员结构的信息后,遵循目标性抽样原则,在访谈对象的选择方面,在合唱团中进行有目的的筛选,选择没有获得过音乐类高等教育文凭、踏入社会(或仍在高校就读)并不主要从事音乐类工作的青年进行访谈,再由该团员推荐身边符合访谈条件的个体通过滚雪球抽样的方式进行,根据质性研究中用于访谈目的的样本数量应大于12个⑯N.K,Denzin and Y.S,Lincoln(Eds.) Handbook of Qualititive Reseach 3nd.Thousand Okas, CA: Sage, 2005.的限定,最终产生15名受访对象。(见表2)
表2 访谈人员基本信息举例
为了方便信息的查找与追溯,对每一位受访者进行编码,编码由2个字母和1个汉字组成,字母代表团队,汉字代表受访者⑰其中有一位受访者同时参与此次调研的两个合唱团,标注为E/C施。。
(三)数据收集与处理
本研究使用Nvivo11软件对青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动机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巴尼·格拉泽和安塞姆·施特劳斯⑱A.Strauss and J.Corbin.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Newbury Park: Sage, 1990, pp.84-93.提出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和操作流程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
研究从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8月30日,对15位上海青年进行线上深度访谈,每次访谈时间平均为45分钟,最终获得文字资料125,871字。问题主要包括:(1)参与合唱团的经历,工作后仍然决定要参加合唱团的原因;(2)从小到大校内外学习音乐的情况,印象深刻的人或者事;(3)家庭对学习音乐的支持;(4)读谱能力的建立,对首调与固定调读谱的看法、合唱偏好;(5)参与合唱团的收获与阻碍;(6)感受到的上海合唱的现状与发展。访谈全程录音,并将录音转化成文本材料,对其进行编码。
1.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将资料打散,进行分解、提炼、概念化以及范畴化的过程,具体做法为:反复阅读原始资料,在充分熟悉、理解访谈材料的基础上,保持开放的态度,逐字逐句进行比较与分析,将所有原始访谈记录中存在交叉、重复的原始概念进行提炼和归纳,最终实现概念的类属化。根据该原则,本研究剔除了频率小于3的初始概念,得到253条原始语句、52个相应的初始概念和28个范畴。(见表3)
表3 上海市青年人参与合唱团的动机与影响因素开放式编码示例
2.主轴式编码
主轴式编码的目的是为了提炼、整合数据,将开放式编码中得到的代码进行归类,形成新的排列方式。开放式编码是将数据归纳为不同等级和类型的代码,到了主轴式编码阶段,是进一步辨别与研究高度相关的现象与概念,将副范畴的属性与维度建立联系,进而归纳与整理,形成对应的主范畴的过程。最终,本文获得了8个主范畴。(见表4)
表4 主轴式编码所得主范畴与副范畴的对应关系(部分举例)
3.选择编码
选择编码,又称作核心编码,是为了进一步系统地理解各个范畴之间的关系,使其内在的逻辑以及关系具象化,这个阶段要从主范畴中挖掘出核心的范畴,将各种相关的变量归纳到一个理论框架中⑲N.R.Pandit.The Creation of Theory: A Recent Application of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Qualitative Report, 2(4), 1996.。通过对以上8个主范畴的主轴分析,结合原始数据的比较分析和个人的思考,将核心类属确定为“青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动力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概括研究中涌现出的范畴与概念,围绕这一核心类属,建立起青年参与合唱团的动力因素模型:心理需要(psychological needs)——音乐素养(musicianship)——城市情境(city cultural environment),简称为PMC动力模型。家庭支持、校外音乐学习投入、校内合唱经历是形成个体心理需要和音乐素养的影响因素。其中,心理需要是青年人参与合唱团的内驱动力,直接作用于个体形成稳定音乐兴趣,促使其选择在进入职场(或大学)后持续参与合唱实践,是个体参与合唱团的内生动力;音乐素养是青年人加入合唱团的基本动力与必备条件;城市人文环境是个体参与合唱团的情境动力;教师影响、指挥影响与同辈影响对形成个体稳定的音乐兴趣起调节作用,其结构如下:
图4 上海青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动力和影响因素结构模型(PMC)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理论饱和”通常理解为“没有新的类别或者主题出现”,其目的在于验证研究所提取的概念与范畴以及相互关系的足够程度。为了验证关系结构模型的饱和度,本研究另行采访了5位参与合唱团的青年人士,并随机选取其中3位访谈对象进行编码,结果没有产生新的类属,主范畴内部也没有出现新的概念和关系。从原则上说,本研究得到的范畴编码和动力因素模型可以通过理论饱和度检验。
四、基于模型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一)问卷框架与量表设计
1.问卷框架
结合扎根理论推导出的PMC动力模型与结构图表,在前期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生成了拟面向参与上海市合唱团青年群体的问卷调研结构,共包含6个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PartⅠ:人口统计学信息;
PartⅡ:团员过去学习音乐的校内外经历与参与合唱团的直接心理感受;
PartⅢ:合唱素养自我评估、读谱习惯与合唱偏好;
PartⅣ:感知到的在青少年时期学习音乐的成长支持以及在上海感受到的艺术人文环境;
PartⅤ:参与合唱团的心理需要的强度。主要从审美需要、精神需要、知识需要、健康需要、个人价值实现需要、心理疗愈需要六个维度进行测量;
PartⅥ:感知到的当下我国城市青年合唱团发展可能遇到的阻碍等。
其中,着重使用7点量表作为工具测量团员参与合唱团的体验、成长支持、上海市人文环境、音乐素养和心理需要。校内外音乐学习经历通过时间等距量表来调研。
2.量表题项生成与设计
由于国内现有文献中尚没有较为成熟的参与合唱团群体的动机或影响要素相关量表工具,本研究在对各变量多个维度进行题项设计的过程中,在充分考虑我国合唱教育环境与本土文化语境背景下,广泛阅读、借鉴了文献综述中西方学者使用过,并在信效度方面得以检验的题项作为量表开发的参照,结合扎根理论的研究资料进行量表题项的设计与开发。主要涉及的核心概念有构成“心理需要”“音乐素养”“合唱参与体验”“成长支持”“城市人文环境”和“音乐素养”的若干子类属,其操作化定义与题项描述、来源如以下范例。(见表5)
表5 精神需要(心理需要模块)的操作化定义、测量题项及来源
3.样本选取和内容信度检验
(1)样本选取
根据Kline的建议,实验样本的理想数量应是估计参数项目的10倍或更多㉓何敬堂:《大众参与乒乓球运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2019年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190页。。本问卷最终确定的测量条目总和是44项,结合专家的经验与建议,希望将样本数量放到12倍左右,以期望获得合理的发放范围。
正式问卷的样本发放从2020年11月30日开始,至2021年1月10日结束,分两批进行:一部分面向上海市职场青年为主体的合唱团,全面覆盖扎根理论中选择的三个样本合唱团;另一部分发往上海市高校,考虑到上海部分高校设有音乐类相关专业,发往高校的调查问卷全部面向无音乐相关专业团员参与的大学合唱团,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为了实现问卷数据的有效性,借助问卷星后台或请团长、声部长等主要负责人发放奖励性红包。为了避免答题者多重刷问卷、问卷回答敷衍等现象,借助问卷星(企业版)后台对数据进行了实时监控与筛选,如,在问卷设置操作中进行了答题次数限制,主要体现为“同一IP地址只可回答1次”;又如,题项中既选择了“音乐专业”又选择了“非音乐专业”的答题视作无效问卷;回答时间在120秒以内的问卷㉔本问卷的预计答题时间为300—800秒。视作无效等。在研究者的老师、朋友及学生的帮助下,本问卷实际发放问卷618份,有效回收558份。
(2)内容信度检验
本文采用内部一致性指数,即克隆巴赫系数对问卷诸变量的信度进行验证,以保证问卷数据的有效性。表6显示了青年人参与当下合唱团心理需要所涉及调研题目的信度检验,六个心理需要维度的Cronbach's Alpha值均大于0.7的标准。接着对每个题目进行检验,题项的校正的项总计相关性均大于0.3,并且所有题目的项已删除的Cronbach's Alpha值均小于总Cronbach's Alpha值。按照上述方法,问卷中其他变量条目经检验也符合此标准,代表可靠性较高,可接受此问卷量表。
表6 心理需要信度检验表
(二)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本研究接受调研的青年群体中,职场社会人占45.52%,在校大学生为54.48%;性别比例中,接受问卷调研的男女比例为40.86%与59.14%,此数据与一般情况下合唱团女多男少的现状特征基本吻合。整体样本平均受教育水平较高,本科学历者占比最多,其次是硕士研究生,博士比例为5.38%。所有接受调研的团员中,获得过(或正在攻读)音乐相关大专以上文凭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2.58%;在非音乐专业人士中,参加过大学艺术特长生选拔考试或者符合选拔标准的占20.79%;69.53%的团员表示自己没有上述音乐类基础。多数人为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音乐爱好者,他们中职业分布最密集的行业是国企、机关事业单位,其次为外企和民企员工。数据显示,72.23%的团员未婚,月平均收入(或大学生家庭月平均收入)在1万——2万区间的人群居多,为中等收入家庭。
2.过去校内外音乐教育经历的基本描述
样本揭示了80后、90后一代在上海生活的青年人接受大中小学校内外音乐教育的基本情况。
(1)大中小学校内合唱团参与情况
分别有58.05%、51.25%的青年人表示自己在小学阶段、中学阶段或多或少地参与了合唱团的训练,在小学阶段参与合唱团5年以上的比例较之中学阶段高出5.74%。
参与合唱团的情况进入大学阶段有了明显的提升,84.23%的青年表示自己在大学阶段参与过合唱团,其中,34.77%的青年参与大学合唱团时间达到了3年以上。这说明高校合唱类社团是塑造个体稳定音乐兴趣和培养音乐素养的关键时期,其合唱美育的氛围对个体踏入社会,建立音乐学习终身化意识的影响更为重要。
(2)校外音乐教育经历
在校外音乐学习的经历中,与参与校内合唱团的比例类似,超过半数的青年表示自己加入了校外合唱团或校外音乐类社团,其中,17.2%的人群参与校外合唱团达到5年以上。
颇为亮眼的是课外私教课的学习情况。62.01%与61.65%的青年表示自己在课外接受钢琴教育与声乐教育,其中35.13%的人群学习钢琴时间超过了5年,这一数据远远超过了声乐学习5年的比例14.34%,另有44.09%的人群在校外学习了除钢琴、声乐以外的乐器,15.05%的青年在校外学习其他乐器时间超过了5年。
3.参与合唱的体验
青年高度认可在求学阶段参与合唱的直接体验对自己的影响,其中“合唱排练与演出过程中体验到多声部融合带来的美感”分值最高,其次是“舞台上演出体验到一种自我价值实现感”,再次是“合唱团参赛获奖时体验到一种荣耀感和成就感”。这说明,合唱排练和演出过程中带给学生的听感美感胜过合唱比赛带来的荣誉感。政府或学校举办各种形式的合唱比赛与展演只能是学生音乐学习与实践的载体,扎扎实实、规律性的合唱教学与实践,从音乐本体出发,聚焦学生多声部听觉训练和美感体验的合唱教学才是青少年参与、学习、感受、体验合唱艺术的真正要义所在。
4.成长支持
青年人感受到的学校支持、家庭支持、校外支持强度依次递减。在学校美育支持的3个内部测量变量中,“学校定期举办音乐艺术活动或相关比赛”数值最高,其次是“学校音乐教师的专业引导”,再次是“学校提供了满足学生要求的音乐教学与实践场所”。这3个题项的矩阵平均分都在5.0以上,超过了家庭支持均分4.71和校外支持的矩阵平均分4.68。该数据辅证了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在落实过程中的显性效果。
5.感受到的当下合唱环境与城市文创环境
合唱环境主要是聚焦上海青年人为主体的合唱团的艺术追求、风格特色与艺术水准,数据显示,74.19%的人群认可或完全认可受到“当下在上海参与的合唱团的艺术水准”的影响而参与合唱团;75.63%的人群认可或完全认可受到“当下参与的合唱团所选曲目的审美特色”的影响。由此可见,青年人关注合唱团排演曲目的选择与审美标准,合唱团在声音技巧、情感处理、音准塑造等方面展现出的艺术水准是吸引该群体加入团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数据显示,分别有82.07%的受访者完全认可“上海开放包容的国际化格局与浓郁的人文艺术氛围”以及“上海高水准的场馆资源、音乐团队与人才资源”影响着自己参与合唱团的行为。比较合唱环境与文创环境2个维度共同构造的题项矩阵平均分,城市经济发展与动能得分最低(分值5.66),城市高水准的表演场馆、音乐团队与人才资源得分最高(分值6.03)。
6.读谱习惯与自我评估的音乐素养
(1)读谱习惯
调研数据显示,青年使用固定唱名法的人群最多,22.58%的人表示自己固定调、首调唱名法均会使用,仍有16.13%的人群不习惯读谱法,凭听力记忆旋律。
(2)自我评估的音乐素养
39.43%的青年表示自己“非常熟练”使用简谱,该比例略高于非常熟练使用五线谱的情况,多数青年人认为自己声乐技巧、音准与节奏把控力、表现力和多声部听觉能力处在“较熟练”的水平,总体而言,自我评估的音乐素养较高,但相对而言,对声乐技巧最不自信。
7.上海青年群体参与合唱的心理需要
通过研究看到,学生通过校内外音乐实践养成了稳定音乐兴趣,成年后产生了继续参与以合唱为载体的音乐实践的多个维度心理需要。
(1)“情绪自由”:青年人通过参与合唱获得精神的富足
最近我们团员聊起来说,来合唱可以实现一种“情绪自由”,这在成年世界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可能比“财富自由”更宝贵… …(EC高)
在精神需要方面,49.46%的人群认可或完全认可“精神与宗教是共通的,合唱能够在精神上指引自己实现类似宗教感的意义”;81.72%的人群认可或完全认可“音乐是超越一切宗教、流派、民族等文化意义的载体,我选择合唱可以获得精神方面的富足”。这很好地印证了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哲学观,说明以合唱为载体的音乐美育具有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陶冶性情、完善人格的价值与功能。
(2)“听觉瑜伽”:青年人通过参与合唱享受听觉的美感
参与的体验比聆听的体验肯定更好,有点儿像做瑜伽,所有人帮助你完成一个动作,大家努力就是为了共同去完成一个更好的目标。这很难得,不同行业的人因为喜欢音乐聚到一起。(BG许)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合唱从个体读谱演唱、声部内统一到多声部协调与平衡,再经由集体的二度创作最终完整呈现作品,不仅给参与者带来听觉美感体验,而且发挥了个体的想象力,带来审美享受。70.25%的青年人认同或完全认同“作为一个表演者,我在合唱中体验到的美感比听众或旁观者要来得强烈”。
(3)“继续学习音乐”:青年人通过参与合唱进一步了解音乐文化与多元世界
现在钢琴退化了,但是嘴巴和耳朵没有停下来,建立了很好的认知。我每周起码花三个小时去读谱,没事的时候希望把谱子拿出来看一看,脑子里面出现一些音响,很烧脑,但也很享受,这是一种乐趣。(CH裘)
在中小学阶段积累了一定基础音乐素养的前提下,成年后进入大学或社会通过参与合唱团进一步提升音乐技能,丰富音乐类知识与人文视野的“求知需要”是青年人群继续参与合唱团的心理需要重要维度之一。78.49%的人群表示认同或完全认同“合唱团让我理解自己的声音,提升声乐技能”,50.9%、83.51%的人群完全认同“合唱为我提供了一个接触多元音乐风格和语言的环境”“合唱可以拓展我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力”,该数据反映了青年人对在音乐人文学科领域进一步提高的强烈渴求和驱动力。
(4)“相互成全”:青年人通过参与合唱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
初中那次比赛,当时正好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排演厅,再加上当时的音响,我第一次对音色有了那样的认知,很美好。合唱不仅对自己,也是对集体,是一种相互成全。(CH杰)
青年群体表示合唱排练与实践也是展示个人才能、收获满足和成就感的载体。声乐或乐理基础良好的团员可以为相对音乐素养薄弱的团员充当小老师,带领大家开展分声部排练,并分享自己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有效经验。也有团员承担了团队管理和运营的部分工作,在音乐会的筹办过程中,从主题策划、曲目选择到可能涉及的外文作品翻译、团刊制作、宣推、新媒体运营等,团员之间的各种分工协作都为团队的建设贡献了智慧。近70%的青年表示同意或完全同意“我的歌唱与音乐能力可以在合唱团中帮助其他团员”,51.26%的团员同意或完全同意“在合唱团我可以承担一些团队管理或建设方面的相关工作,带给我成就感”。
(5)“心灵避难所”:青年人通过参与合唱舒缓压力、疗愈身心
我非常需要它来冲淡生活的痛苦感。不管是参加什么,周末我总需要与朋友聚一聚,来缓解一下平时的压力,上班真的很疲劳,合唱对我来说就是避难所。(BG梁)
青年群体加入合唱,不仅受到精神层面、审美方面和求知、价值实现方面的驱动,也出于对舒缓身心压力的需要。中西方多个研究论证了参与合唱舒缓身心、改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的价值与功能。在本研究中,43.37%的受访人群表示“合唱对我而言是一种放松和解压”,63.08%的人群对“无论我平时感觉有多糟糕,合唱可以让我忘记一切”表示认可或完全认可。
(6)“循环呼吸”:青年人通过参与合唱结交朋友、收获友谊
我们合唱团员之间,有一种交情叫作“循环呼吸”。我该换气,你来顶上,保证声部间的行进,这是合唱有魅力的地方,一个声部挂在那儿,大家一起来… …(EC俊)
青年表现出了通过合唱结交朋友、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社交需求。85.02%的人群表示认可或完全认可“合唱能够为我提供一个与他人相互学习的机会”,69.9%的受访者表示认可或完全认可“在合唱团我可以结交很多朋友”。
综上,问卷调研的数据表明,合唱是音乐美育的重要载体,在成长阶段接受了大中小学校内外音乐教育,进而对音乐产生稳定兴趣的青年人群受到精神、审美、求知、价值实现、解压、社交这六种维度的心理需要的驱使,主动在成年后继续参与合唱团,显示出合唱终身教育的时间轴线在青年节点展现出的蓬勃生命力。
8.感受到的阻碍合唱发展的要素
合唱好像在老百姓心中的第一印象,就是爷爷奶奶爱听的歌曲,排成几排,穿着拖地长裙,大家很统一这种。(CH平)
合唱在不同人眼里是不一样的,有些领导觉得合唱就是统一士气,人很多,气势很足,其实很多时候是齐唱。电视台有时候录合唱,也没办法像在音乐厅,导演更多就是强调视觉、表演这些,有些都是假唱,前期录音合成上去… …(EC天)
在扎根理论研究中,团员们说到一些参与合唱实践过程中的细节,表达了自己对于城市文创管理部门与领导者、执行者是文化艺术发展的守门人、把关者的观点,主要涉及百姓对合唱艺术所持有的固有印象与陈旧观念,城市文化管理部门对“合唱艺术”与“群众歌咏”在概念上容易产生的混淆不清和认知偏差,城市电视台媒体等对合唱的功能定位等。
如此观念上的滞后与概念上的混淆是普遍存在的。上海市音协合唱委员会前秘书长王铁龙老师的博客中专门撰文《在中国,合唱是被误解最深的高雅艺术》剖析合唱在我国百姓观念中的误区,指出我国合唱概念“大家合在一起唱就是合唱”“群众歌咏就是合唱”的误读观点,并犀利地指出“我国学校应试导向下青少年音乐教育的边缘化”“一些组织过多从政治层面推广合唱活动”“一些电视台过度娱乐化的误导”是形成合唱观念混淆、误读的原因所在㉕参见上海音乐家协会合唱委员会前秘书长王铁龙先生赠予作者的王铁龙网易博客内容汇编,博文标题“在中国,合唱是被误解最深的高雅艺术”,2011年12月28日。。
在调研中,59.14%的青年受众认同或完全认同“大众认为‘合唱’就是‘红歌大合唱’的观念固化”,57.35%的受众认同或完全认同“城市文化管理部门(或管理者)对合唱艺术缺乏正确认知”。
通过扎根理论的访谈,问卷罗列出了阻碍城市业余合唱团发展的八项可能缺乏的因素,分别是指挥、作品、场地、资金、演出机会、听众、国民音乐素养、城市文化管理者的认知,加之前文提到的学校合唱教育的问题,其矩阵平均分的对比数据如下:(见图5)
图5 上海青年群体感受到的阻碍合唱发展的要素矩阵分布
数据显示,“国民整体音乐素养尚需提高”“大中小学音乐学科素养未能得到体系化发展”“大中小学合唱教学与实践不能面向全体”这三项处于较高水平,另外,“资金缺乏”“城市文化管理部门(或管理者)对合唱艺术缺乏正确认知”“排练场地缺乏”也是矩阵中分数较高的题项。原上海音乐家协会合唱专业委员会会长、指挥家萧白老师在回应美国指挥家关于“中西方合唱的差异”问题时,如此精辟回应“你们的合唱是唱给上帝听的,我们过去的合唱是唱给敌人听的”㉖参见上海音乐家协会合唱委员会前秘书长王铁龙先生赠予作者的王铁龙个人网易博客内容汇编,博文标题“唱给上帝听与唱给敌人听”,2012年10月22日。。确实,与诞生于教堂的西方合唱相比,中国合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抗日救亡的工具性载体,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着重要的凝聚功能,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国际的交流与文化的更迭,中国合唱正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人们在听觉审美上的需求向纵深推进,对合唱涤荡心灵、陶冶性情的内在价值正在加速觉醒。
结 论
本文通过走进上海这群“有时间通过合唱去浇灌爱好”的青年群体,看到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音乐教育的稳步发展,折射出新一代父母对音乐教育作用于全人培养的价值认可以及社会力量参与音乐教育的蓬勃兴起,验证了合唱作为我国音乐教育重要载体的功能与价值。综合对数据文本的讨论与分析,结合不断的思考与推衍,归纳出以下观点:
1.学校教育阶段基本音乐素养的建立和面向人人理念的落实是合唱美育终身化的前提
通过问卷调研我们看到,青年普遍感知与反映出的是学校音乐教育中“合唱团队不能面向人人”以及“学校教育音乐核心素养培养路径偏离”的问题。这说明合唱没有作为第一课堂载体面向全体,当下所展示出的合唱教育成果不能如实反映我国合唱教育的现实。华丽聚众的群文合唱类展演活动或比赛固然能够让有机会参与比赛或经由选拔的孩子感受到荣誉与凝聚感,但这样的赛事或组织往往是临时组成、为赛而赛,缺乏教学目标与内容层层递进的阶段性,学生的音乐知识、读谱能力等势必不能实现稳扎稳打、步步推进,课堂中缺乏系统设计和有效评价的歌唱教学也只能沦为齐唱的浅层次体验,长此以往,合唱听众培育的断层终究会在不远的未来让即便当下生机勃勃的表演团队丧失生命力。
2.校内外音乐老师与合唱指挥的能力、对团队的付出及其展现出的对音乐的热爱与才能是学生形成良好音乐审美力的引路人
团员普遍认为自己青少年音乐学习的道路上,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角色除了家长,还有校内外音乐教师以及合唱团参与过程中遇到的指挥。受访者强调老师在乐器技能教授的同时融入对音乐与人文的理解以及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的教授比单一的技能学习更具吸引力。一方面,老师的教学方法、策略和热情成为了学生爱上音乐、持续参与音乐活动的催化剂;另一方面,让团员感到敬佩的合唱指挥的自身艺术修养、人格魅力也是激发团员产生继续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持续参与合唱愿望的重要因素。
3.器乐学习作为音乐学习的隐性载体在合唱团中凸显出来
合唱虽以“唱”为显性载体,但颇有趣味的是,更多受访者在青少年时期积累的是乐器学习经验,本研究反映出乐器学习比声乐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在成年后参与合唱。在乐器学习类别中,钢琴学习占比最大,成为该群体走上热爱合唱、主动参与合唱实践之路的重要影响因素,家长在乐器学习方面的适度坚持和投入成就了青年人成年后参与合唱的稳定兴趣。
4.面向市场的合唱文化敦促专业音乐院校在艺术与管理方面的复合人才培养
在我国,除了大学生合唱团、企业职工合唱团、依托政府街道这类有场地支持以及资助来源的合唱团,在民政相关部门或音协合唱委员会作为独立单位注册的合唱团若要在社会中维持正常运转,获得持久生命力,不仅需要在市场经济中持续推出音乐文化产品,而且也面临着自负盈亏、人员流动大的现实。这时候,作为合唱团运营的总舵手——合唱指挥常常既是作品风格的确定者、音乐演绎训练的总导师,又是合唱音乐会宣传企划的艺术总监、资金的募集者、全体团员和声部的管理者。这种情况下,若要通过定期举办音乐会、推出票务,产生市场经济效应,合唱指挥及其带领的管理运营团队对合唱演出文化市场的判断、敏锐度、品牌形象的经营与推广能力则被提到了与音乐曲目选择、排练质量把关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5.合唱良性生态发展需要创作者的观念解放及其与表演团队的声求气应
在问卷调研中,过半受访者表示认同“大家喜爱的合唱作品缺乏”是阻碍当代城市业余合唱发展的要素之一。我们看到受访者反映出的对适合该群体演唱的当代中国原创合唱作品的强烈期待。作为专业从事合唱写作的作曲家,包括歌词创作人从更为广阔的社会学、人类学意义进行创作与思考,不仅在艺术技法方面,而且在内容方面,解放观念、多样探索,创作出更为多元的合唱作品显得迫切而需要。
6.城市人文艺术氛围和国民合唱观念的重塑是城市合唱发展的保证
在扎根理论调研过程中,青年群体普遍反映了个体参与合唱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外界对于合唱观念认知偏差或混淆不清的情况,该现象也被问卷“青年人群感受到的合唱发展的阻碍”中的调研数据证实。形成对合唱概念错误解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合唱在我国民族独立发展语境中,其“群众歌咏”形式作为凝聚民心、鼓舞士气的功能与价值在较长时间内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我国合唱文化中的“群众歌咏观”不仅广泛存在于普通百姓的成长环境中,也存在于广大知识分子、部分城市文化艺术管理者和执行者的既有意识中,大家普遍认可群众歌咏的社会价值,但也同时呼吁建立艺术合唱观念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城市文艺的发展敦促国民滞后的合唱观念自上而下的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