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七一”纪念文章与党的形象塑造研究
——以《解放日报》为考察对象

2022-10-14赵宇晨

关键词:解放日报纪念革命

孙 云,赵宇晨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1]92十八大以来,形象建设已成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良好的政党形象,不仅关系到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与拥护,更关系到国家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抗战时期,为破除党外谣言和巩固党内外团结,中国共产党以“七一”纪念文章为载体塑造正面形象。近年来,“七一”纪念日作为学界探究的焦点,已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对“七一”纪念日确立的时间及过程进行历史考证[2-4];二是以“七一”纪念活动为研究对象,探索“七一”纪念日的开展形式和开展经验[5-7];三是以“七一”纪念文章为研究对象,探索建党话语的百年变迁与逻辑里路,其中以《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的成果较多,较少选用《解放日报》作为考察对象[8-9]。因而,此篇文章以《解放日报》中的“七一”纪念文章为考察文本,探究中国共产党在“七一”纪念文章中的形象呈现及塑造方式,这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开展形象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七一”纪念日与党的三类形象塑造

中国共产党的形象从总体上可划分为历史形象、政治形象和组织形象三种类型,但在抗战时期,这三类形象均遭到破坏,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部分报刊媒介的不实报道,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形象和政治形象造成负面影响;二是中国共产党党内存在的思想顽疾,严重损害了党的组织形象。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需要通过纪念“七一”来塑造自身的历史形象、政治形象和组织形象。

1. 在回顾党的历史中塑造历史形象。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革命阶段的历史是纪念“七一”的重要一环,“是建党纪念得以展开的基础”[10]764,为中国共产党重塑历史形象提供了有力支撑。抗战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形象一度遭到破坏。在土地革命时期,一些报纸报刊歪曲、捏造不实新闻,致使部分民众和党外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存在误解。至抗战时期,为争取革命前途和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需要破除谣言,重塑正面的历史形象。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回顾党的光辉革命历程,发表“七一”纪念宣言,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历史贡献作出正确评价。1938年6月24日,党中央发布《中央关于中共十七周年纪念宣传纲要》,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形象作出明确论断:“中共过去的十七年即是为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而艰苦奋斗的十七年。”[11]22“七一”纪念宣言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阶段的历史定下基调,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民权自由和民生幸福不懈奋斗的光辉历史形象。

2. 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维护政治形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面对部分报刊对马列主义真理性的抨击和质疑,中国共产党通过发布“七一”纪念讲话,维护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形象。例如,1943和1944年,中国共产党在“七一”纪念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列举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具体实例。这些讲话一方面维护了马列主义的理论权威,宣称“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找出抗战的正确道路与抗战的正确政策,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以人类最先进的革命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着”[12];另一方面以中国共产党丰富的革命实践为例证,阐述“中国革命的规律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革命实践中所发现所提炼的”[13]18,以此表明中国共产党已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政治形象。

3. 在肃清思想顽疾中提升组织形象。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规范党员行为,提升组织形象,关键是整顿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思想。抗战时期,党内思想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抗战爆发后,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至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党员人数已达121万[14]。这就需要统一党内思想,确保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二是抗战前期,党内长期存在的错误倾向以及不良作风问题仍未得到纠正,造成党内思想混乱,破坏了党组织的整体形象。为肃清思想顽疾,中国共产党依据不同“病因”对症下药。针对党内存在的一些非无产阶级思想,中国共产党通过在“七一”纪念日发表感言,对非无产阶级思想表示坚决抵制。例如,1942年7月1日,陈毅在感言中提到要“坚决反对把资产阶级式的民主主义传染到党内,反对把第二国际党内的极端民主化的小资产阶级的浪漫的习气滋生在党内”[13]20。针对党内存在的错误及作风问题,党中央组织“七一”座谈会讲述党克服左右倾错误倾向的实践经历,号召党员干部反省自己、检查思想、改进工作,“扫除以往在时局与政策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及糊涂观念,掌握正确的政治方向”[15]532。通过肃清思想顽疾,既统一了党内思想,又改善了党员队伍的整体形象,进而提升了党的组织形象。

二、“七一”纪念文章与党的三类形象塑造

发表纪念文章是中国共产党在“七一”纪念日中的一个形象塑造方式。据统计,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日报》上发表过29篇“七一”纪念文章,发布时间主要集中在1941年至1945年的6月和7月,内容包括“七一”社论5篇、个人纪念文章11篇、纪念大会报道10篇、“七一”贺电3篇,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可以看出,1943年《解放日报》发表的“七一”纪念文章最多,达12篇。究其原因,主要与1943年的国内外形势有关。1943年5月,共产国际解散。党中央根据局势变化,指示该年的抗战六周年纪念的宣传重点(1)1943年的“七一”与“七七”为共同纪念。,应集中于“我军在敌后坚持抗战之英勇壮烈,并说明我们之所以能够坚持的原因”,要求“各战略根据地负责同志均须做文章”[16]343。晋绥军区政治部也指出:“纪念中共二十二周年应以共产国际解散为中心,联系中共二十二年来的奋斗历史,向全体指战员作深入普遍的教育。”[17]在此指导方针下,1943年《解放日报》刊登了一些领导人的纪念文章,如毛泽东的《英勇斗争的二十二年》、刘少奇的《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朱德的《七一志感》、林伯渠的《举起马列主义的旗帜前进》、吴玉章的《共产党改造了我的思想》和王稼祥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纪念共产党二十二周年与抗战六周年》。这29篇纪念文章运用不同方式塑造了党的历史形象、政治形象与组织形象,总结起来可归为以下三种:

表1 《解放日报》“七一”纪念文章篇数统计表

1. 创设历史语境,塑造历史形象

“七一”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程息息相关,故要放置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考量:

一是创设艰苦奋斗的历史语境。1941年中共中央发布《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要求“在党外要深入宣传中共二十年来的历史,是为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历史。”[18]140基于这一指示,一些纪念文章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历程,创设了中国共产党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仍艰苦奋斗的历史语境。1943年发布的《中国共产党与政权》叙述了党在三个革命阶段中遭遇了巨大的国际变化与残酷战争,最终锻炼成为“广大群众性的战斗的党”[19]。而在同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战争》中,提出中国共产党虽“在最艰苦困难的环境中,仍然创造了自己的战略战术”[20],塑造了中国共产党虽处于极其残酷的战争环境,仍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历史形象。

二是创设荣辱与共的历史语境。“七一”纪念文章将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置于同一历史进程中,创设荣辱与共的历史语境。《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将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成败历程视为一体。“中国共产党二十年来的胜利,乃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共同的胜利”“它(指中国共产党)的成败就是中华民族的成败,它和中华民族是血肉不可分的,因此谁要爱护中华民族、希望中华民族的发展,他就必须爱护中国共产党,帮助中国共产党的发展。”[21]因此,朱德号召党员“在这一天好好温习一下党的历史”,从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与全国人民同休戚共荣枯,永远生存在一起”[22]。在这一语境下,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共同处于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历史形象。

2. 设立“他者”形象,维护政治形象

抗战时期,敌人为分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污蔑中国共产党在边区的理论与实践“破坏抗战”“破坏国家统一”“不适合于中国民族的解放”[12]。为澄清谣言和维护政治形象,中国共产党设立“他者”形象,使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代表者与国家统一的维护者。

“七一”纪念文章将中国共产党视为中华民族的代表者,将党的反对者视为中华民族的敌人,即为“他者”。纪念文章同时阐明,这类敌人之所以“反对中国共产党”,是因为“他们深知只有中国共产党,是他们的心腹大患,才能致他们的死命”,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能够在一切历史时期,永远为当时最革命的政治目标而坚决地进行革命战争,反对当时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21]这些表述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同敌人作斗争的坚定决心和无畏的革命精神,又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统一立场,增强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一体感和凝聚力。

纪念文章还通过揭露敌人的阴谋来破除政治谣言,将中国共产党塑造为国家统一的维护者形象。抗战时期,敌人为分裂统一战线,常制造“共产党捣乱”“八路军、新四军游而不击,不听指挥”等政治谣言[23]571。在“七一”纪念文章中,中国共产党揭露了敌人的阴谋,指出他们假借国家统一的口号,污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是“封建割据”[12]。通过揭露他们的阴谋,中国共产党不仅阐明了事实真相,获得社会各界的同情与支持,还能使民众辨明中华民族的敌人以及国家统一的破坏者,从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统一真正的维护者。

3. 运用群众视角,刻画组织形象

“七一”纪念文章从群众视角出发,刻画中国共产党为民谋福的组织形象,以表现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与拥护。1943年《解放日报》曾刊登一封左权县麻田村党支部写给党中央的祝贺信,信中以抗战前后的民众生活作对比,突出中国共产党为民谋福的伟大形象。“抗战前,我们街上有许多乞丐,村中大多数农民都处在饥饿死亡线上,现在呢,我们看不见一个没有饭吃的人,减租减息交租交息实行后,各阶层人民更加团结。过新年和元宵节,我们农村中百分之九十都吃到半斤肉,这种现象是过去没有的。这些利益都是党给我们的,没有党中央及毛泽东同志正确的领导,我们是不会有这样幸福生活的。”[24]信中借群众之口讲述中国共产党带给民众的切实利益,拉近了党群距离,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可亲、可感、可信的程度,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谋福”的组织形象。

此外,《解放日报》还刊登了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评价,展现中国共产党“为民谋福”的组织形象。在《边区被服局织布热烈纪念“七一”》一文中,一个河南难民说:“在边区,政府早就和大家一起来准备防荒,我们可以度过荒年的。”[25]在群众真情实感的叙述中,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共同防荒、共抗灾年,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与组织优势,使民众在政策施行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群众利益的政党,以此增强边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三、“七一”纪念文章与党的具体形象呈现

在“七一”纪念文章中,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形象、政治形象与组织形象更加具体化,在历史形象上表现为“三民主义”的继承者,在政治形象上表现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笃行者,在组织形象上表现为人民群众的代表者。

1. “三民主义”的继承者

如前所述,中国共产党在前十七年所呈现的历史形象是为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而艰苦奋斗的形象,而民族独立、民权自由和民生幸福是“依据三民主义对中国共产党十七年历史的基本定调”[10],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使命担当。在《解放日报》中,“七一”纪念文章通过回顾历史,将中国共产党塑造为“三民主义”的继承者形象。

从“七一”纪念文章中探查中国共产党在1925年至抗战时期有关民族、民权、民生的政策与实践,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是“三民主义”的真正继承者。在民族方面,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立领导了三个阶段的革命战争:“一、领导了二五——二七年的大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二、领导了十年苏维埃运动;三、团结全民族领导着今天的抗日战争。”[26]为了民族大义,中国共产党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就倡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长期致力于维护国内团结。“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共产党首先倡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力主和平解决,为了民族大义,中国共产党不咎既往,这种惊天动地的义举,给了日寇和汪逆精卫的阴谋以粉碎的打击,铺平了团结抗战的道路。”[27]在民权和民生方面,中国共产党为民权自由和民生幸福开展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民主实践。在抗战前,中国共产党已形成了适应中国革命实际的理论和政策,这些理论和政策“具体表现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各个历史时期向全国人民所提出的基本政治方向,也表现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21]。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主张把“三民主义”作为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在敌后根据地坚持和发展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提出:“抗日需要一个坚固的统一战线,这就需要一个共同纲领……共同纲领是什么呢?这就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共产党在八月二十五日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23]367周恩来也提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信仰,三民主义是统一战线的政治纲领。”[16]562在这一纲领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民主实践。“政权是三三制的民主政权,武装是人民的武装,土地问题上实行了减租减息和交租交息,经济问题上实行了组织合作和发展生产,军民关系上实行了拥政爱民和拥军优属,在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方面只要合于抗日与民主的原则是完全给予自由的,人权是有保障的。”[28]由此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三民主义”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2. 理论联系实际的笃行者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三大优良作风之一,这一优良品质同样体现在“七一”宣传工作中。在《解放日报》中,“七一”纪念文章着重宣传中国共产党先进的理论及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将中国共产党塑造为理论联系实际、走在时代前列的笃行者。

在“七一”纪念文章中,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被叙述为三部分。一是马列主义革命理论,相关纪念文章将马列主义称为最先进的革命科学,“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找出抗战的正确道路与抗战正确政策,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以人类最先进的革命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着。”[12]吴玉章在《我和共产党》中表示:“中国有了人类最进步的革命理论——马列主义。”[29]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天下为公”“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刻苦耐劳,艰苦奋斗”“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等传统精神。三是丰富的革命经验,包括从别国革命吸收的经验和党自身的革命经验。中国共产党不仅吸收了世界各国工人运动的宝贵经验,还领导过“三次连续不断的全国性的革命战争”[30],经历了战争的胜败和各方面的考验,从中获取了非常丰富的革命经验。

尽管中国共产党精通马列主义革命理论,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极其丰富的革命经验,但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将其束之高阁,而是把理论尽可能地融于实际、指导实践。其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指导革命实践。马克思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1]11周恩来曾说:“中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32]中国共产党凭借马列主义革命理论这一“先进武器”,创造了解放被压迫民族的伟大奇迹。“什么力量制造出这种奇迹的呢?没有别的,只是由于我们忠实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事实,掌握了马列主义理论的武器。”[19]其二,党中央所继承并发扬了的“中国历史积累下来的优良传统”,也被用于教育党员干部,使“极大多数都成为优秀精神的干部”[22]。例如,党员干部发扬“天下为公”的传统精神,摒除私利并自觉纠正宗派主义的狭隘思想;中国共产党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实干担当,正是“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这一传统精神的真实写照。其三,中国共产党所拥有的革命经验也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极大作用。中国共产党依据长期残酷的斗争经历创造了独特的战略战术,即“在敌人显然强大与革命势力的时候,采取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在革命势力日益发展,革命军队日益强大的时候,逐渐转到正规的战略战术”。这种马列主义的战争指导原则,是“中华民族取得胜利取得解放所必须的”[20],为我党在复杂困难的战争环境中夺取胜利提供了必要保障。由此观之,“七一”纪念文章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底蕴深厚、久经磨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笃行者形象,增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3. 人民群众的代表者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人民的力量。《解放日报》在创刊之初就曾这样谈到:“本报之使命为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33]因此,中国共产党注重将自身形象与人民大众相连,塑造出人民群众的代表者形象。在“七一”纪念中,这一形象的塑造集中在党员和党组织两方面的形象。

党组织形象塑造的关键在党员,党员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毛泽东曾说:“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16]391因而共产党员在“七一”纪念文章中通常表现为“忠于职守”“勤俭节约”“不怕牺牲”“洁身自好”的人民公仆形象。《中国共产党与政权》塑造了党员“忠于职守”“勤俭节约”的形象。“我们的政权,没有特殊的统治阶级,只有服从人民利益的公务人员。这些政权工作者,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他们只知克己奉公,忠于职务,从来不计较个人的享受与地位。像我们政府中一个只拿几元津贴,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的这样的公务人员,在其他的政权机关中是难以想象的。”[19]《“七一”志感》塑造了共产党员“不怕牺牲”“洁身自好”的形象。文章讲述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数十万将士不怕牺牲,“在前方天天与强敌誓死搏斗,早置生命于度外”;而做军事工作以外的同志皆“洁身守法,自觉地根绝了损公利己的卑污思想,有纪律地进行各种建设工作”[22]。通过“七一”纪念文章彰显党员干部一心为公的崇高精神,塑造了中国共产党无私无畏、廉洁奉公的整体形象,增进了人民对党组织的信任与尊重。

中国共产党不仅注重党员形象,还着力塑造人民大众的党和政权形象。以往一些政权在建立后,压迫人民、剥削人民、凌驾于人民之上,终被人民和历史所抛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一改这些政权的弊端,将中国共产党视为广大人民的党。“我们的政权,改变了过去一切政权阶级压迫的事实,真正地成为人民自己的政权。”[19]“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一天起,就和中国广大人民血肉相连,结合成一体,我们的党既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党,同时也是中国广大人民的党,党和人民大众永远是分离不开的。”[22]基于这一形象,人民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事业视为自己的事业,增强了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结 语

在抗战时期,因时局的需要,“七一”纪念文章有较为明确的革命性和指向性,文章内容着重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伟大成就、使命担当和高尚品质,帮助中国共产党塑造了积极正面的历史形象、政治形象和组织形象,消除了党外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误解,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内部的凝聚力及人民对党的认同程度,其所塑造的形象及塑造方式,对当今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仍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新时代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延续先辈作风,勇担建党大任,既不忘塑造历史、政治、组织这三类形象,又转变新方式、注入新内容,赋予这三类形象新的时代意义和使命担当。

1.开展党史教育,深化光荣伟大的历史形象。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形象也不尽相同,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领导者形象、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倡导者形象、新时代的中国梦引领者形象。抗战时期,在“七一”发布纪念文章,有助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树立领导者形象。在新时代发展阶段中,中国共产党延续纪念“七一”的光荣传统,在纪念期间发布相关文章,并在这一过程中创造性地使用党史教育这一形式,有助于民众科学认识和正确评价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引导民众“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34],从而使民众在历史事件中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形象的认识,使其自觉同歪曲、丑化党的历史形象的虚无主义者作斗争。

2.运用新媒体技术,塑造“为民惠民”的政治形象。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民惠民”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坚守与初心。“为民惠民”这一政治形象作为中国共产党在群众路线中的实际运用,它不是“面子工程”,而是需要通过实实在在的群众政策来体现。但若要人民了解党的群众政策,也离不开媒体的宣传教育。在抗战时期,党报党刊“是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最锐利的武器”[18]126,是中国共产党在“七一”期间宣传群众政策的有效手段,帮助中国共产党塑造亲民、爱民、为民的政治形象。如今,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纸媒已远不能满足信息化的需求,“七一”纪念文章的发布也不能只依赖报纸报刊,而是要更多地以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兴媒介为传播平台,宣传中国共产党在教育、医疗、脱贫攻坚等方面的惠民政策及优异政绩,使民众在实际生活中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人民作出的杰出贡献,由此形成对中国共产党“为民惠民”这一政治形象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3.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良好的组织形象。“要建设一个最好的党,最基本的是需要有很多好的党员。”[35]党员的形象不仅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整体形象,也关系到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和评价。中国共产党人向来具有争当先锋模范的优良传统,为了更好地评选出模范标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对模范共产党员的标准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在抗战时期,共产党员应表现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23]522由此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涌现于党组织的队伍中,帮助中国共产党塑造忠于职守、勤俭节约、不怕牺牲、洁身自好的组织形象。在新时代,共产党员应发挥在“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36]。因此在“七一”纪念文章中,中国共产党既要弘扬、学习党史上模范党员的先进事迹及崇高精神,同时也要着重宣传当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事迹和高尚品质,在全党形成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进而构建良好的政治形象。如此,才能不断赢得群众的拥护与信赖,强化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权与政策的认同,厚植党的执政之基。

猜你喜欢

解放日报纪念革命
纪念九一八
特别的纪念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忘不掉的纪念
中国的出行革命
《解放日报》与纪念十月革命的话语建构(1941—1946)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延安时期博古党报思想探究
舒群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