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生视角探究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导师科研团队的建设

2022-10-14邓志敏代芳芳程艳香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18期
关键词:课题组助力问卷

邓志敏 代芳芳 程艳香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武汉 430060

近年来,研究生培养模式逐渐从单一导师制演变为导师科研团队制,即由一位导师带领着整个科研小组进行研究生的培养,研究生既是科研团队的贡献者,也是这种培养模式的受益方[1]。美国早在19世纪末结合英国和德国的研究所制度后,开创了基于导师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2]。而国内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且尚未成熟[3]。多年来,国家虽不断深化着研究生教育改革,并在招生选拔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是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仍有待优化。

因此,本研究以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专业型研究生(专硕)为例,从学生视角出发探究当前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进而优化导师团队建设,以期为学院和导师培养高质量的医学研究生人才提供启发。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在临床医学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在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18—2020级专业型研究生中开展了关于“课题组科研实况调查”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7份,收回有效问卷207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利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该问卷的定量数据部分进行信度检验,得到Cronbach’s α系数为0.71,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进行问卷效度分析,得到本问卷效度为0.88。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问卷中包含单选、多选、比重和问答等多样化题型,问卷围绕研究生与导师间交流情况,课题组对个人科研助力占比,课题组团队建设等进行设置[4]。

2 结果与讨论

2.1 基本情况

目前国内高校对专硕的培养计划要求专硕研一新生在第一学期进行专业课程学习,而后逐渐接触实验室相关操作,本研究研一新生占62.32%(129/207),意在调查他们刚接触导师科研团队时的直观感受,进而客观反映团队建设中待改进的地方。但为避免偏颇,本研究还纳入38名研二和40名研三研究生。

2.2 信息交流

问卷统计显示,66.18%(137/207)研究生所在课题组内学生总数大于5人,其中29名研究生所在课题组内甚至超过20名学生。此外,72.95%(151/207)的研究生表示和导师间交流极少,64.25%(133/207)的研究生表示在科研中遇到问题时,不会首要向导师寻求帮助,在组内和同门交流最多。

很显然,低频、不畅的信息交流普遍存在于导师和研究生之间。一方面是专硕的培养相比科硕更侧重于临床规培轮转,压缩了与导师日常沟通交流的时间,但归根溯源是近年来如火如荼的研究生扩招行动使硕导和研究生比例失衡,部分导师科研团队内学生数量庞大,导师无法兼顾到每一位学生。此外,有些导师身兼数职,除临床工作和硕士生导师外,可能还担任行政职务、教学任务、社会任职等。这些使得团队内部信息交流不畅,反馈无法及时传达的现象时有发生。

2.3 科研助力

在回答“您觉得您所在课题组对您的科研帮助有多大”这个量表题时(表1),统计显示,113位研究生觉得从课题组中获益颇多(打分>3),主要科研助力来源是同门和导师。与此同时,45.41%(94/207)的研究生认为课题组提供的科研帮助不大(打分≤3),深究后发现,有69票归结到课题组实力,甚至有25位认为导师不重视科研导致获得的科研助力大打折扣。从“您和导师间的一般交流内容”的调查结果中可见(图1),导师在科研大方向上提供了很多帮助,但提供的科研细节助力确实是相对薄弱的。

表1 研究生从课题组中获得的科研助力调查表

图1 研究生和导师间交流内容比重图

中国医学研究生教育中采取课程与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主要特点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研的同时需学习研究生课程[5]。与学术型研究生(学硕)相比,专硕研究生需要额外花费大量时间在临床各个科室进行轮转规培,这大大压缩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6]。这份问卷62.32%(129/207)是研一新生,他们对于基础科研学习不深,知识储备薄弱,对于实验课题把握不足,而导师往往只在课题设计上提供大方向的指导意见,在科研细节上提供的帮助较少,这使得他们获得的科研助力大打折扣,打击了科研热情。

2.4 导师科研团队建设

2.4.1 研究生课题根据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的培养计划,2020级研究生应在2021年6月之前完成研究生开题报告和开题答辩。调查发现,直至问卷截至止2021年3月1日,55.04%(71/129)的研一新生表示并未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可能部分科研团队对学生科研不够重视,未及时督促进度落后的学生。

2.4.2 科研成果传递与科研创新性50.24%(104/207)的研究生表明自己所在的课题组没有建立公共知识共享平台,还有67位同学认为他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连续性较差,取决于课题组申请到的基金项目,另有39位表明其所在团队科研方向几乎没有什么连续性,较小概率能继续传递下去。由此可见,目前大多数医学研究生培养团队尚未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可供团队每一位成员上传和下载的资料和数据存储平台,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还使得部分团队的研究课题连续性差,无法深入。这提示,若能搭建可持续发展平台,有效地实现知识的传递,将整个课题组科研内容做大做强,对于研究生课题选题存在重大意义。

进一步对已有自己课题的58名2020级研究生课题来源调查发现他们中32位的课题是由导师指定的,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深入的。仅有32.76%(19/58)名研究生表示他们的课题是由自己挖掘且不脱离课题组研究主线的。这从侧面反映了专硕研究生普遍存在的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在本科生阶段的科研训练不足,另一方面也受限于导师的精力,无法指导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导致创新动力不足。

2.4.3 成员管理和竞争氛围17.87%(37/207)研究生认为所在课题组团队管理较差,同时,10.14%(21/207)研究生觉得组内成员过于利己,竞争意识过强,团队凝聚力差。在对课题组氛围的打分调查中,207位研究生的平均分仅为3.2分,这说明大部分人所在课题组竞争氛围偏差。究其原因,部分导师对团队没有合理管理,团队公共事务无人承担,部分同学浑水摸鱼,一味地投机取巧。此外,研究生扩招也加重了团队内部过度竞争。

2.4.4 组会交流关于组会频率的调查结果显示,1周1次、2~3周1次和依据导师日程安排三者的占比相差不大(34.3%、30.92%和28.5%),大部分组会内容安排为课题进度汇报和文献阅读分享,只有6.28%(13/207)研究生表示所在课题组组会频率大于1次/月。此外,128位表示所在课题组在新冠疫情期间还坚持开设线上组会进行知识共享。抗疫期间“云组会”对每一位研究生培养及导师团队来说有重要的意义[7]。组会文献汇报交流作为一种知识传承的形式,在交流中不仅输出还巩固了知识,促进教学相长。每一位成员都在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种正反馈无疑激活了团队内部的良性竞争。

3 结论和建议

由以上的结果可知,目前各大高校采取的基于导师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能较好地给予研究生一定的科研助力且促进团队内部的合作交流,但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例如团队成员和导师间信息交流不畅、课题组给予的科研细节助力少、部分团队管理混乱、科研成果无法有效传递等问题。针对这些,以下提供了4点可行的建议,以促进专硕导师科研团队的建设。

3.1 畅通师生交流渠道

由先前的问卷调查可知,团队内部师生间信息交流不畅普遍存在,如何在导师精力有限的前提下,解决团队内部信息交流不畅现状,实现师生间密切且有效有针对性的交流已成为团队建设的一项必修课[8]。积极鼓励导师与学生之间通过现代化交流平台如微信、QQ等进行更深入的平等的交流[9],充分利用导师工作之余的碎片时间,提高交流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交流过程中导师应摈弃教师的权威观念,尊重学生的学术个性,因材施教,关心学生在科研方面或者生活方面的需求,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不是以命令式语气榨取学生的利用价值和对科研的热情[10]。由于疫情影响无法面对面交流,线上组会无疑是师生交流的有效渠道,鼓励师生都定时定期积极参与交流活动,从而畅通师生交流渠道。

3.2 建立高效管理体系

在现今的医疗市场环境中,要提高团队和研究生个人的竞争力[11],高效的管理体系对于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这要求导师知人善用,根据每一位研究生的能力和长处安排不同的职责,力求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责任到人[12]。清晰职责,使每个人都能发光发热,培养个人对团队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建立高效的团队管理体系同时要求充分发挥团队内部师徒模式优势,实现传帮带功能,给予研究生更多的科研助力,从而显著提升团队的核心凝聚力。

3.3 打造公共科研平台

对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团队来说,知识分享是至关重要的[13-14]。团队公共科研平台包括交流平台和存储平台。交流平台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定期的线下组会、线上会议、交流沙龙及团队聚餐。每位研究生都应定期在交流平台进行进度汇报,遇到问题时提出来与团队其他成员群策群力,及时调整研究方向,确保项目顺利开展。此外,还应将每次的交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保存至公共的存储平台(如百度云盘),便于成员随时进行吸收消化和知识回顾。

3.4 把握导师角色

为了使团队稳步运行,导师不需要教会每一位“船员”(学生)如何“划桨”(做科研),而应把握好团队这艘大船的前进方向,提供良好的资源和平台为这艘大船提供动力。对于一个需要长足稳定发展的科研团队来说,学生研究课题的一定创新性和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无疑至关重要,而平衡创新性和逻辑一致性的角色则由导师担任。导师应牢记自己作为“掌舵手”的使命,利用自己对于科研热点和前沿的把握,在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中指点迷津,这样才能快速提升培养优质研究生的效率和建立稳定前行的科研团队。

国家正大力推进深化医学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文章从学生视角探究了基于导师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顺势提出通过畅通师生交流渠道,建立高效管理体系,创立公共科研平台,把握导师领导作用这四个方面着手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平稳运行的科研团队的建议。且2018年教育部指出“新医科”建设新兴医学和智慧医学,在这个背景下,许多导师团队开始寻求跨专业联合培养学生[15],本研究显示,34.30%(71/207)研究生所在科研团队中应用了跨专业联合培养模式,未来这种培养模式可能成为新的趋势[16]。

猜你喜欢

课题组助力问卷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助力成功七件事
基层工商联职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四川省非重点贫困县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以夹江县“插花式”精准扶贫为例
以“绿色+文化”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以乐山市为例
课题组成员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