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家庭教育的实践逻辑与进路
——基于助推理论的视角

2022-10-14王阿舒徐强强

关键词:助推家庭成员共同体

赵 露,王阿舒,徐强强,3

(1.新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2.天水师范学院 学校办公室,甘肃 天水 741000;3.天水师范学院 发展规划处,甘肃 天水 741000)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时代使命与个人诉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工作会议中提出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并将其写入党章。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家国情怀、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列为家庭教育的内容[2]。至此,家庭教育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家事”上升为“国事”。

“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性工程。”[3]家庭、学校、社会交往、大众传播、政治符号等社会化媒介,在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4]。与宏观的社会教育和专门化的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空间上的全方位和时间上的终身性之双重特点,是“人之初”的基础教育和持续一生的终身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更直接、更具体、更深刻、更持久的影响,对塑造家庭成员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引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探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有效融入家庭教育,成为了家庭教育的应然选择与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诉求。而现阶段,学界鲜有家庭教育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研究。从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来看,以高校、学校教育、民族地区等居多[5]。与此同时,家庭教育中也存在着教育观念、方法、内容等方面的问题。如现实中,家长自身的言行失范、专制教育、棍棒教育、夫妻不和等,都会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6]。基于此,强调“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的助推理论,为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家庭教育的实践逻辑与进路提供了分析视角。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国家意志而言,新时代家庭教育的培育、铸牢方式应是基于个体认知规律的潜在“助推”、柔性熏染和教化。在家庭教育的具体场域内采取多样化的行为引导策略来激发个体的内生动力,是将“要我铸牢”变为“我要铸牢”和“我能铸牢”的实践进路。

一、助推理论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家庭教育的可能

(一)助推理论内涵释义

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和法学家卡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在《助推:如何做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Nudge: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and Happiness)一书中,正式提出“助推理论”,将人们在选择时的背景环境称为“选择框架”[7]13。作者认为助推是在不影响人们自由的情况下,对选择框架(即决策环境)的一种干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自觉地做出更好的选择[7]7。

“助推理论”有两大假设:一是现实人是社会人,受自身及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其决策并非总是理性的;二是社会人的非理性决策会受到决策环境的影响及控制。它们源自人类固有的两种思维方式,即丹尼尔(Daniel Kahneman)在《思考,快与慢》中所称的“直觉思维系统”和“理性思维系统”[7]23。“直觉思维系统”是“自主而初始的印象和感觉”,是依赖直觉、无意识的思考系统,即快思考。“理性思维系统”是需要主动控制、有意识进行的思考系统,即慢思考。正是“直觉思维系统”和“理性思维系统”的区分(见表1),解释了人们非理性行为的原因。正因为人类认知系统的不完善,显示了干预人们行为的可能性与着力点。

表1 两套认知系统[7]24

助推理论强调“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即在保证人们选择自由的同时,选择设计者基于社会、个体利益,利用带有强制色彩的温和专制主义来引导人们的决策和决定。选择设计者的职责便是帮人们创造更优的决策环境(选择框架)[7]4-6。助推理论认为,良好的选择框架有6个原则,即默认选项、动机、预计错误、理解权衡、反馈、结构性复合选择(即简化选择框架)[7]119。

(二)助推理论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家庭教育的可能

人类思维系统并不完善,总会不由自主地用反应更快更直接的“直觉思维系统”做选择,在认知和动机上存在着不足,如思维惯性、损失厌恶、短视等,因而会做出许多不理性的行为[8]。“纵观国内外两个大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依然面临着众多风险与挑战,敌对势力瓦解、分化、阻挠、破坏国家统一、主权完整的阴谋也从未放弃。”[9]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10]。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需要教育,更需要决策环境的助推、引导。家庭教育的优势决定了其奠基、巩固社会和学校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成果的重要地位,是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持续性中坚力量。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家庭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家庭教育的助推、引导来聚合、激发中华儿女的凝聚力、家国情怀、责任担当。

助推理论所提供的选择架构可以有效规避人们在认知和动机上存在的不足,引导其朝着合适的方向行动[9]。助推理论最早由英国引入公共政策领域,我国主要运用在政府公共服务[11]、道德建设[12]、教育[13]等领域。助推既不使用“胡萝卜”鼓励某种行为的发生,也不使用“大棒”打击和阻碍某种行为,而是利用个体认知特点,设计“隐性”、巧妙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引导个体纠正、预防认知偏差,使其做出更符合社会、个体利益的决策。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旨在通过各种干预措施及政策条令,以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深化民族团结,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4]。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家庭教育,正是基于个体认知规律,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将行动强化、暗示和提醒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动机、协作和决策的过程,进而助推家庭成员爱国、团结、担当,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助推理论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家庭教育,原因有三。

首先,从认知维度看,助推理论符合个体认知、行为决策的基本规律,即关照了个体的直觉思维系统和理性思维系统。个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感知是伴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要素组成的认知过程。家庭中,不论是青少年儿童,还是长辈老者,都是现实生活中非完全理性的社会人,会受到自身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家庭这个以血缘为纽带的生活环境中,家庭成员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往往比在任何人为环境中所受到的影响更有针对性、情感更强烈、认知更深刻、行为习惯更稳固。因此,助推理论与家庭教育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干预策略都需要基于个体的认知规律。

其次,从情感维度看,助推理论是利用“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行为。家庭教育既是一种直接的“显性”教育活动,也是一种接受家庭环境熏陶的“隐性”教育活动[15]。家庭教育是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生活实践随时随地进行的,往往是寓于生活之中,在无意之中进行[16]。不同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弱规范性,以浸润性教育为主,多是柔性的熏染和教化,而非刚性的命令与威慑。同时,弱规范并不是没有规范,自由主义也不是无限的随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家庭教育是在爱国、团结、担当的基本内容框架下,设计温和的潜在“助推”方式,以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再次,从行为维度看,助推理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家庭教育的目的一致,都是为了引导个体做出更加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选择。问题源于行为,行为源于选择。助推通过选择框架的设计,影响个体直觉思维系统所产生的潜意识,进而实现预期目标,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过程。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是国富民强的保障。对个体而言,也只有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认同社会的主流文化,认同国家的核心价值和意识形态,才能成为一个自我完善、精神自由、行为得体的人[17]。因此,引导家庭成员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家庭及成员获得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与助推理论引导个体做出更优选择的目的具有一致性。

换言之,助推理论要素(助推者、干预策略、决策环境、被助推者、预期效果)与家庭教育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素具有一致性。家长作为助推者,遵循家庭成员认知特点,通过“隐性”“显性”的教育情境,潜移默化的干预、引导个体纠正、预防认知偏差,从而使被助推者(家庭成员)做出更符合社会、个体利益的决策,达到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预期目标(见图1)。

图1 助推理论视角下家庭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用图

二、助推理论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家庭教育的逻辑

人类认知系统存在局限,而人的认知局限以及贪婪、冲动、惰怠等特性并不能完全通过强制或激励得到解决,此时基于决策者的认知规律,采取经由选择框架的助推策略达成更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决策结果,是现实而合理的。助推理论强调选择设计者在改变人们动机和行为时要符合人类行为决策(包括道德决策)的基本规律,即人的决策是直觉思维系统和理性思维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1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既有其客观物质性基础,又具有主观能动性[18]。家庭教育要做的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做出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确决策。

(一)家庭教育是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力量

基于助推理论假设,社会人的决策受自身和环境影响并非总是理性的。正确的意识从开始出现到确立有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第一课。家庭是人们生存生活的地方,是个体生存、成长、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是联通个人与社会的纽带和桥梁,是个体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基础;是人的思想成熟、精神成长、价值观形成的基础[16]。家庭教育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强烈的感染性、鲜明的针对性、天然的连续性、固有的继承性、内容的丰富性、方法的灵活性等优势[19]。家庭教育通过碎片化的时间、非连续性的教育事件、日常生活的教育资源、因材施教的契机,在传统美德的传承、人伦情愫的厚植与家国情怀的培育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都无法比拟的。

家庭教育是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持续性力量。家庭教育如同空气无处不在。“幼儿受于家庭之教训,虽薄物细故,往往终其生而不忘”[20],讲出了家庭教育对人的终身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父母和子女在价值观和政治态度上具有显著相关性,存在代际传承[21]。个体在家庭中接受着“人之初”的影响和教育,同时这种影响和教育又为个体后续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奠定基础,并持续终身。因此,与宏观的社会教育和专门化的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无论从时间跨度、空间广度、教育对象还是教育内容来看,在品德教育、价值观形成方面都是持续时间更长、涉及范围更广、涵盖内容更全、更易被个体接受的教育形式。

(二)家庭教育是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

基于助推理论假设,社会人的非理性决策会受决策环境的影响及控制。家庭作为个体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对政治制度认同和价值观形成具有基础性影响。家庭不仅是一种符号、一处场所,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家庭教育是传播主流价值观,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

首先,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点。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一切教育的第一场所,并在这方面负责情感和认识上的联系及价值观和准则的传授。”[22]家庭教育是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对个体而言是满足其生存、发展的途径,也是其习得行为规范、价值伦理,适应社会过程的基点。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形成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什么要铸牢,如何铸牢的第一场所,是学校、社会开展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础。

其次,家庭成员既是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未来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者。个体良好习惯、稳定行为的形成,需要通过反复训练、不断重复得以强化。家庭成员之间共同生活的全过程,也是家庭成员相互间长期观察、互相了解和系统教育的全过程。每一个人习惯、思想观念、品质、生活方式的形成,都与我们所受的长久的家庭教育和家庭影响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为,需要融入家庭教育,在家庭场域中通过特定的资源和规则进行形塑与铸牢,需要通过家庭教育提供共同的信仰、价值、心理因素等精神层面的给养和美好生活等物质层面的保障,以共同催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一致性和自觉的相互认同,激发内生动力。

(三)家庭教育是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柔性助推

家庭教育不是以剥夺个人自由思考的能力为前提,也不是以强硬的灌输为目的,而是要培养家庭成员的理性,让家庭这一以感性见长的场所也能充满理性的光辉,情理兼容[23]。家庭教育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利用柔性的助推来引导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更加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选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由主义”,即家长尊重子女的认知规律、主观能动性,尊重子女自由地去选择自身感兴趣的事;二是“温和”,即家庭教育强调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情感教育,而非任何形式的棍棒教育或利益刺激;三是“专制主义”,作为助推主体的家长有理由去努力影响子女行为,使其更加幸福。因此柔性地助推不是无限度的自由主义,而是在符合国家、社会、个体利益框架下的自由选择。

(四)家庭教育优势是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助推策略

“人们的选择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而总是在一定的背景环境之下进行的,即选择框架无处不在。”[11]针对具体的助推行为有多种不同的助推方式分类。如Blumenthal-Barby等将其分为激励、默认、情感、规范、启动、承诺等六类;Hagman等将其分为亲自我、亲社会两类[24];周延风等将其分为启动型助推、显著型助推、默认型助推、社会型助推四类[25];郭佳良将其分为信息的简化与框架化、物理环境的变化、默认策略的更改、社会规范的使用[26]。家庭教育相较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启蒙性、感染性、体验性、针对性、示范性、连续性等优势,为家庭成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时机、教育资源和实践场域。遵循助推理论六原则,家庭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有六种助推策略:默认型助推、激励型助推、即时型助推、理解型助推、互动型助推、协同型助推。

综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家庭教育的实践逻辑,即不采用强制或明显经济刺激的教育方式,在人们无意识的情况下通过对选择框架(决策环境)的设计来引导人们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见图2)。

图2 家庭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逻辑图

三、助推理论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家庭教育的实践进路

助推理论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家庭教育的实质是,家长基于助推的理念与策略,借助个体行动情景重构的方式来潜移默化地引导个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性认知、认同,进而帮助个体自主、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家庭教育优势与助推理论六原则,通过浸润“我是谁”的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激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内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加强“防微杜渐”的针对性教育、强化双向互动的示范教育、巩固融会贯通的连续性教育等策略,是助推家庭成员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

(一)默认助推:浸润“我是谁”的中华民族身份认同

启蒙教育助推家庭成员对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首先,家庭教育代代相传,是将“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子女心中的启蒙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对中华民族身份的理性认同,“我是谁”的启蒙教育,是家庭成员对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逻辑起点,是各民族和谐团结,交流交往交融的保障。“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27]其次,对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需要遵循个体的认知规律,进行认同培育。这种培育即对中华民族国族身份的家庭浸润、社会教育和生活实践,是通过家庭习得、社会灌输、经历体验、自觉意识而实现的认同,是一个从家庭、家乡、地区而渐次放大到国家认同层面的文化心理养成过程[28]。家庭成员对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从家庭这一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中,通过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化、培育、熏陶而启蒙。因此,为人父母,不仅应履行好抚养义务,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自身修养,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子女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认同,确立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情感归属,关注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事业中。

(二)激励助推:激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

情感教育助推家庭成员激活家国情怀。首先,家庭是日常生活中情感最为浓厚、最为真挚的场域,更容易引发家庭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共振。中国人历来重视家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家教家风得以传承、弘扬。传承家国意识,陶冶爱国情操,是中国人的基本意识和一贯遵循。新时代,家风家教的内涵与时俱进,凸显国家、社会和公民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了家庭、公民的价值追求,良好家风的时代诉求。家国情怀寓于中国家庭教育之中,其基本价值伦理以及由此生发的热爱祖国、团结友爱、责任担当等优秀品格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度契合。其次,重大事件是激活家庭成员爱国动机的教育契机。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爱国是一种直觉的、无私的和难以界说的本能情感”[29]。家国情怀天然地、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中华儿女的潜意识之中。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是激活中华儿女炽热爱国情感的重要教育时机。“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中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30]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不断增强,是激活中华儿女真挚家国情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教材。因此,在家庭这一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中,家庭教育要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谐、平等、爱国、诚信”等家国情怀、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化、培育、熏陶,厘清个人、家庭、国家之间唇齿相依的利益关系,将自身命运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命运密切黏合。

(三)理解助推:内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

体验教育助推家庭成员的责任担当意识。首先,“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日常生活,让人们在日常实践中去感知它、领悟它”[31]。家庭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方式的灵活性、路径的多样性,更容易做到具体形象、机动灵活、情感共鸣,适合个体的心理特点,个性化的情感关怀与潜移默化的道德熏陶更易于为子女所接受,更易于诱导子女在具体情境中自己去领悟、理解抽象的理论、观念,把外在的启发教育转化为内在的自我教育。通过这一内化,有利于家庭成员更准确地树立人生理想,把握社会角色定位,在面对诱惑与选择时,能更加坚定地做出合理选择。其次,家庭教育不仅为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富的教材,更提供了践行场域。通过“知行合一”的体验教育不断塑造、影响家庭成员的道德品格、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培养家庭成员自觉为国分忧解难的责任意识和自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道德品质。“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32]中华儿女正是在携手共御外辱、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过程之中,体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处事态度和担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家庭教育的过程,就是家庭成员形塑和内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家庭教育要通过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理想追求的引导,助推家庭成员将个体对家庭的责任延伸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

(四)即时助推:加强“防微杜渐”的针对性教育

针对性教育助推家庭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性认知。首先,知子莫若父。父母对子女爱的更深切、了解的更全面,美好期盼更强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时刻关注着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价值观、接受方式、个人特点等,使家庭教育更容易从家庭成员的实际出发,因材、因地、因时施教,“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子女成为具有完善人格、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人。其次,家庭教育不仅对子女思想意识等问题抓得准、抓得及时,还可以做到通过适当的教育内容、方法,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新时代,中华民族新长征路上所面临的风险、困难、考验以及挑战是前所未有的,既有来自国际上的“围追堵截”,又有来自国内的“干扰迷惑”;既有人民利益、主权利益、发展利益等错综复杂的矛盾,又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千头万绪的难题[33]。基于人的认知系统的不完善,家庭成员存在被错误言论、信息误导,做出非理性决策的可能性。每一个家庭成员之间都有着天然的联系,他们彼此拥有其他人无法取代的信赖感及共同生活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或者物来进行及时引导教育[34]。因此,家长要不断正清教育观念、完善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中充分发挥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情感真挚等优势,传递积极情感,有的放矢,“防微杜渐”,引导家庭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性认知。

(五)互动助推:强化双向互动的示范教育

示范性教育助推家庭成员双向滋养,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性认同。首先,家庭中每位成员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者,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者和践行者。在家庭教育中,既要重视子女接受父母教育和影响的重要性,也要重视子女对父母教育的反馈过程。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对子女价值观、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也在影响着家长对新时代主流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这一双向滋养的作用,也是子代对亲代道德哺育的反馈,尤其在边疆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家庭中显得尤为突出。普遍接受现代教育的少数民族子女成为了影响其家长了解主流价值观的中坚力量,成为了少数民族家长认知、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窗口。其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者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品质对受教育者来说非常重要,这些综合素质不仅决定了受教育者的行为举止,也决定了教育者在家庭这样的场所,以怎样的榜样和精神面貌影响受教育者。进一步说,亲子关系以血缘为纽带,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相互之间情感的感染性越强,感化作用就越大。也就是说,家庭成员之间强烈的情感感染性,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影响着家庭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践行,还会在家庭成员间潜移默化地产生较强的示范作用,不断深化影响,相互影响。因此,这种双向互动的影响,使家庭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了极大地扩展,展现出“教学相长”、共生共长的局面。教育对象也不再局限于子女,而是扩展到代际之间,涵盖了年老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掌握能力不足的、文化水平较低的所有家庭成员。

(六)协同助推:巩固融会贯通的连续性教育

连续性教育助推家校社教育融会贯通,形成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合力。首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在个体的价值观念、品德的内化与外化过程中,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具有集中性、系统性、广泛性、正式性等特点,但缺乏对受教育者产生持续影响的环境。家庭作为个体日常生活的居所,承载着衔接、传递、转化教育资源及教育成果的功能,是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形成教育合力的最有效的桥梁。家庭教育无疑是使课本、课堂以及文字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向每个人现实生活的实践场。家庭教育通过把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融入日常生活,贯穿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过程,有效奠基、衔接、巩固社会及学校教育的成果。其次,家庭是个体的日常居所,家庭教育像空气一样时刻熏陶和教育着家庭成员,从而形成整体、持续、有效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遇物则诲,相机而教,在纷繁复杂的日常生活中,为家庭成员提供着更利于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内容与契机。不论是共游圆明园、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爱国主义教育、共看《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等爱国影片的理想信念教育,还是舍小家为大家,抗疫、救灾、团结互助的责任担当教育等,都是家庭教育为家庭成员创设的爱国、团结、担当的决策环境,即助推理论中的选择框架。因此,家庭教育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奠基、巩固社会和学校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成果,塑造家庭成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发挥引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的重要作用。

总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得以形成,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家庭在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助推策略干预个体行为,切入点看似小巧,但抓住了“问题源于行为,行为源于选择”的本质,因而能发挥以“小”拨“大”,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35]。基于助推理论,将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家庭传统美德相结合,融入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之中,渗透于家庭教育的全过程之中,通过对选择框架的设计来影响家庭成员行为选择背后的认知因素,是引导家庭成员自愿、自觉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策略。

猜你喜欢

助推家庭成员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挖掘灵渠文化 助推灵渠申遗
爱的共同体
加速打击犯罪 多维助推复工
身体传送带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家庭成员的排序 决定孩子的格局
健全五种机制 助推人才兴检
合阳“两团一队”助推乡村振兴
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