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株内生真菌Talaromyces sp.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活性

2022-10-14薛欣怡冯昀铠廖清楠胡雪琼刘亚月

广西植物 2022年9期
关键词:红树质子产物

薛欣怡, 张 翼,2,3, 冯昀铠, 廖清楠, 胡雪琼, 刘亚月,2,3*

( 1. 广东海洋大学 食品科技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88; 2.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海洋医药研发中心, 广东 深圳 518120; 3. 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34 )

红树林是一组多样化的耐盐植物,其主要生长在亚热带、热带地区的海洋和陆地交汇处,与木本植物、动物、相关微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等构成了受周期性潮汐影响为特征的红树林生态系统(Ancheeva et al., 2018)。由于其特殊的生态环境,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形成了一个以真菌和细菌为主的活跃的微生物群落(Maduranga et al., 2018)。而红树林真菌来源的次级代谢产物多具有骨架新颖、生物活性多样等特点,已成为具有药理活性的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自Poch和Gloer(1989)第一次研究红树林来源的真菌的代谢产物开始,到2021年为止,研究人员已经从325株红树林真菌中发现超过1 387个新的化合物,占海洋真菌代谢产物的25%(Chen et al., 2022)。新化合物结构类型涵盖聚酮、萜类、生物碱、多肽等,并且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细胞毒性(Li et al., 2021)、抗菌(后文等,2021)、抗氧化(Yurchenko et al., 2021)、卤虫致死(Law et al., 2021)、抗炎(Chen et al., 2021)、酶抑制剂(Xiao et al., 2012)等。进一步统计发现,这些化合物来自69个不同种属的红树林衍生真菌,包括、、和等。

sp.作为新天然产物的生产者之一占比2%,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红树内生微生物真菌属,属于散囊菌目发菌科蓝状菌属,多从土壤、植物、海绵等中分离,已报道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Nicoletti et al., 2018)。如中山大学佘志刚课题组李翰祥等(2011)从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来源的次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4个新的化合物talaperoxides A-D,其中化合物B和D对人肿瘤细胞株MDA-MB-435、MCF-7、HepG2、PC-3和HeLa均具有良好抑制效果,IC值在0.70~2.78 μmol·L之间。刘凡等(2010)从红树植物秋茄()来源内生真菌spZH-154次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5个已知化合物穗花衫双黄酮、天精、癸二酸A、大黄素和3,6,8-三羟基-1-甲基呫吨酮,以及2个新化合物,并评估了所有分离化合物的抗菌和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发现癸二酸A和大黄素均具有较好的抗菌和体外细胞毒性。卫白等(2021)从e相关的培养物中分离出两种新的azaphilone类化合物talaralbols A-B,活性测试表明tararalbol A在RAW264.7细胞中显示出一定的抗炎活性,在浓度为10 μmol·L时的抑制率为31.0%。

杨叶肖槿()作为传统的民间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等热带海岸地区,在我国则主要生长于广西、广东和海南等沿海一带,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田艳等,2003)。《新华本草纲要》记载:其性苦、寒;全株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Gritto et al., 2015)。2006年印度学者在对312只小鼠的研究实验中发现,其树皮提取物具有降低胆固醇功能和增强记忆的活性(Vasudevan & Parle, 2006)。Changwong等(2012)在对杨叶肖槿植物提取物研究中分离得到了五个萘醌(mansonone C-H),AChE抑制活性结果表明,mansonone E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IC值为(23.5 ± 6.4)μmol·L]。因此,以药用红树植物杨叶肖槿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出AChEI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杨叶肖槿是一类高等植物,具有生长周期长、资源有限、活性物质含量低等特点,这为新药的发现增加了难度。而内生真菌由于与宿主植物长期共处,其产生的药用活性成分可能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且具有可人工大规模、循环发酵培养,生长周期短等特点,即可有效的解决红树植物的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又能够产生丰富多样和活性显著的化合物,已成为海洋活性先导化合物的主要来源(Eam et al., 2021)。

本研究以1株红树植物杨叶肖槿来源内生真菌sp. YX-001为研究对象,采用PDB培养基对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并综合运用硅胶、凝胶柱层析、HPLC和重结晶等分离手段和MS、1/2D NMR、X-Ray单晶衍射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拟探讨以下2个问题:(1)红树植物杨叶肖槿来源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丰富性及主要结构类型。(2)红树植物杨叶肖槿来源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作为AChEI的潜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内生真菌sp. YX-001分离自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植物杨叶肖槿的根部,采用真菌ITS引物(ITS1和ITS4)对其DNA序列进行扩增(Yong et al., 2008),所得的碱基序列提交到NCBI网站,在Genebank中用Blast进行相似性分析,鉴定为sp.。该菌株的碱基序列同时也已提交至Genbank(登录号:MN826194),现保存于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海洋药物研究所。

PDB培养基:分别称取500 mL马铃薯汁,20 g葡萄糖,5 g蛋白胨,20 g海盐,加纯水定容至1 L,灭菌30 min(压力1×10Pa),备用。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试剂:碘代硫代乙酰胆碱(acetylthiocholine iodide, ATCI, 批号:DA0048)、AChE(批号:C3389)、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批号:A1933)均购买于美国Sigma-Aldrich公司;5, 5′-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dithiobisnitrobenzoic acid, DTNB, 批号:D8130),购买于Ruibio公司;其他实验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仪器:霉菌培养箱和生物安全柜,购自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器械厂;WFH-201B多功能紫外透射仪,购自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Agilent X射线单晶衍射,铜靶、1260 Infinity Ⅱ高效液相色谱仪,购自美国Agilent公司;R-300旋转蒸发仪,购自上海爱朗仪器有限公司;Epoch2酶标仪,购自美国BioTek公司;薄层层析版(GF)、柱层析硅胶(200~300目),均购自青岛凯邦;ODS色谱填料,购自日本YMC公司;Sephadex LH-20,购自瑞士GE-Healthcare Bio-sciences公司。

1.3 研究方法

1.3.1 发酵与提取 将菌株YX-001冻存管置于培养箱过夜活化(温度28 ℃、湿度80%),再将菌种接种到预先灭菌的PDB培养基中摇床培养3~4 d(100 r·min),待菌落孢子形成后将种子液接种至含有400 mL培养基的1 L锥形瓶内进行培养,共接种50瓶,总共发酵培养20 L,于室温下,静置培养30 d。

发酵液经纱布过滤,获得菌丝体和菌液;其中菌丝体用等体积的甲醇浸泡3次,菌液则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减压浓缩,分别获得甲醇提取物与乙酸乙酯提取物,将其合并后,再次将粗提取物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减压浓缩获得粗浸膏。

1.3.2 分离与纯化 将粗浸膏溶解,加入等体积的硅胶拌样,而后通过正相硅胶柱进行初步分离,以正己烷、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和甲醇为洗脱剂依次洗脱后,收集得到其中4个组分(Fr. 1~Fr. 4)。各组分经TLC检测后,合并Fr. 2和Fr. 3(记为Fr. A)。对Fr. A进行正相硅胶柱层析,用正己烷-乙酸乙酯(体积比为90∶10、70∶30、50∶50、25∶75、0∶100)梯度洗脱,收集得到5个组分(Fr. A-1~Fr. A-5)。组分Fr. A-4经正相硅胶柱,用二氯甲烷-甲醇(体积比为50∶1、20∶1、10∶1、5∶1、1∶1、0∶1)梯度洗脱,收集得到8个组分Fr. A-4-1~Fr. A-4-8。将组分Fr. A-4-4通过半制备HPLC分析,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85∶15),流速为2 mL·min,相应获得化合物(= 18.5 min,7.5 mg)和(= 23.8 min,2.5 mg)。组分Fr. A-4-5通过半制备HPLC分析,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90∶10),流速为2 mL·min,相应获得化合物(= 18.5 min,3.6 mg)。组分Fr. A-3经Sephadex LH-20凝胶柱(洗脱剂为甲醇/二氯甲烷=1∶1,),分离得到化合物(6.6 mg)。组分Fr. A-2经硅胶柱层析,以正己烷-二氯甲烷(体积比70∶30、50∶50、25∶75、0∶100)梯度洗脱,获得4个组分Fr. A-2-1~ Fr. A-2-4。将组分Fr. A-2-4经Sephadex LH-20凝胶柱(洗脱剂为甲醇/二氯甲烷=1∶1,)洗脱,获得化合物(2.6 mg)和(9.6 mg)。Fr. A-2-1置于常温下静置一段时间,待溶剂挥发后得到针状晶体,而后用正己烷洗涤3次,获得化合物(17.5 mg)。Fr. A-2-3以二氯甲烷-甲醇为溶剂进行重结晶,得到的晶体再分别用正己烷和氯仿洗涤3次后,获得化合物(5.7 mg)。Fr. A-5置于常温下静置一段时间,待溶剂挥发后得到白色固状不溶物,而后用甲醇洗涤3次,获得化合物(9.7 mg)。

1.3.3 AChE抑制活性测试 利用文献报道的Ellman’s比色法(Kaufmann et al., 2011)对各单体化合物的体外AChE抑制活性进行了测定。样品用甲醇溶解,配制成浓度为200 μmol·L的溶液,备用。采用倍半梯度稀释法对样品进行稀释后,加入96孔板中,每孔100 μL,待挥干后。再依次往每孔中加入DMSO 1 μL、PBS 49 μL、0.2 U·mL的AChE 10 μL和DTNB 20 μL,置于培养箱(37 ℃)培养10 min后,加入20 μL的底物ATCI,继续孵育20 min。最后通过酶标仪测定溶液在处的光密度值,每组设3个平行。实验对照组:将AChE酶溶液换成等体积的BSA溶液,其他同实验组。空白组:不加入待测样品,其他同实验组。空白对照组:不加入待测样品,其他同实验对照组。本实验阳性对照为盐酸多奈哌齐(Paleacu et al., 2002)。通过下述公式计算化合物对AChE的抑制率后利用Origin 9.1计算各单体化合物的IC值。

抑制率= [(-)-(-)]/(-)×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的鉴定

菌株YX-001经rDNA的ITS序列测定,测序结果如下:

CTTCCGTAGGTGAACCTGCGGAAGGATCATTA

CCGAGTGAGGGCCCTCGCGGCCCAACCTCCCACCC

TTGTCTCATATACCTGTTGCTTCGGCGGGCCCACCG

GGGCCACCTGGTCGCCGGGGGACGTCTGTCCCCGG

GCCCGCGCCCGCCGGAGCGCCCTTTGAACCCTGAT

GAAGATGGGCTGTCTGAGTGATATGAAAATTGTCA

AAACTTTCAACAACGAATCTCTTGGTTCCGGCATCG

ATGAAGAACGCAGCGAAATGCGATAAGTAATGTG

AATTGCAGAATTCCGTGAATCATCGAATCTTTGAA

CGCACATTGCGCCCCCTGGCATTCCGGGGGGCATG

CCTGTCCGAGCGTCATTTCTGCCCTCAAGCACGGCT

TGTGTGTTGGGTGTGGTCCCTCCGGGGACCTGCCCG

AAAGGCAGCGGCGACGTCCGTCTGGTCCTCGAGCGT

ATGGGGCTCTGTCACTCGCTCGGGAAGGACCTGCG

GAGGTTGGTCACCACCACATCTTTTTTACAAGGTTG

ACCTCGGATCAGGTAGGAGTTACCCGCTGAACTTA

AGCATATCAATAAGCGGAGGAA

图 1 化合物1-9的结构式Fig. 1 Structures of compounds 1-9

首先从NCBI数据库中选择与菌株YX-001序列相似性较高的已有序列,而后进行BLAST比对,结果发现前20条序列全部属于sp.,其相似度为99%~100%,覆盖率为99%~100%。最后利用MEGA 7.0构建进化树(Sudhir et al., 2016)(图2),进化树结果进一步表明YX-001属于sp.。

图 2 YX-001菌株系统发育树Fig. 2 Evolutionary tree of YX-001

2.2 结构鉴定

化合物浅黄色粉末,EI质谱显示分子离子峰为431 [M]。H NMR 谱图给出了1个氨基质子信号10.12,8个芳香质子信号7.85 (dd,= 7.8, 1.1 Hz, 1H),7.64 (m, 1H),7.42 (m, 1H),7.40 (dd,= 7.6, 1.0 Hz, 1H),7.17 (m, 1H),7.12 (m, 1H),7.07 (td,= 7.6, 0.8 Hz, 1H)和6.94 (dd,= 8.0, 1.4 Hz, 1H),1个孤立质子信号6.19 (br s, 1H),1组亚甲基质子信号3.57 (d,= 13.7, 1H)和2.43 (d,= 13.7 Hz, 1H),3个甲基质子信号2.60,1.07和0.86,均为单峰,3个双键烯烃质子信号5.90 (dd,= 17.3, 10.8 Hz, 1H),5.11 (d,= 10.8 Hz, 1H)和5.10 (d,= 17.3 Hz, 1H)以及1个羟基质子信号4.08。C NMR谱图中显示有25个碳信号:包括3个酮羰基碳信号170.0,168.8和166.4;3个甲基碳信号22.8,23.1和23.9;2个连杂原子的碳信号88.3和81.5;1个亚甲基碳信号40.7;2个sp杂化的季碳信号57.6和40.7;14个成对出现的sp杂化碳信号。HMBC谱图中(图3):H-2′和C-1′,C-5′有相关;H-4′和C-1′,C-2′有相关;H-5′和C-3有相关;H-10和C-2,C-3,C-11有相关;H-2″和C-1″有相关;H-5和C-3,C-7,C-9有相关;H-6和C-5,C-7有相关;H-8和C-7,C-9有相关;H-18和C-15,C-20有相关;H-20和C-19,C-21有相关;H-21和C-14,C-16,C-19有相关;以及氨基质子和C-11,C-12,C-18有相关。结合文献发现,该化合物的核磁数据与已知化合物asterrelenin(Li et al., 2005)的核磁数据一致,因此鉴定化合物为已知化合物asterrelenin。

图 3 化合物1的HMBC相关示意图Fig. 3 HMBC correlations of Compound 1

化合物浅黄色晶体,EI质谱显示分子离子峰为373 [M]。通过对比H和C NMR数据可知(表1),化合物和具有相似的骨架结构,除了化合物比少一个羰基碳信号170.0和一个甲基信号23.9和2.60,但多1个质子信号4.39。通过检索文献(Kimura et al., 1982),确定化合物为已知化合物aszonalenin。

表 1 化合物1和2的1H和13C NMR数据表 (500/125 MHz, DMSO)Table 1 1H and 13C NMR data of compounds 1 and 2 (500/125 MHz, DMSO)

化合物为白色晶体,EI质谱显示分子离子峰为374 [M]。通过培养首次成功获得了化合物的单晶,而后利用铜靶X-Ray单晶衍射技术确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图4),其单晶数据如表2所示。结合单晶结构和分子量可知,化合物的分子式应为CHO。但是分析H和C NMR谱图可知,碳谱中只给出21个碳信号,包括3个酮羰基碳的信号210.2,208.1和197.7;一组成对的烯烃碳信号163.0和122.3;3个甲基碳信号31.2,13.4和12.2;以及13个sp杂化的碳。对比单晶结构,缺少2个甲氧基碳信号,增加1个酮羰基碳信号(表3)。氢谱中也只有1个孤立的烯烃质子信号5.61;3个甲基质子信号2.11,0.94和0.49;以及17个在高场区域(1.49~2.79)的质子信号,无甲氧基质子信号。通过检索文献发现,其核磁数据与已知化合物Pregn-7-dien-3,6,20-trione ()一致(Lee et al., 2020)。查阅文献可知,化合物上的双甲氧基结构不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容易脱去,自动氧化成羰基(Gurst et al., 1973)。因此,我们推测化合物在溶液中化学结构发生了转变,C-3上的双甲氧基会脱去,自动氧化成羰基,生成高度氧化产物Pregn-7-dien-3,6,20-trione ()。通过检索文献,确定化合物为已知化合物cladosporisteroid C(Pang et al., 2018)。

图 4 化合物3的单晶ORTEP图Fig. 4 Perspective ORTEP drawing of Compound 3

表 2 化合物3的单晶衍射数据表Table 2 Crystal parameters of Compound 3

表 3 化合物3和3a的13C NMR数据表 Table 3 13C NMR data of compounds 3 and 3a

化合物白色粉末,EI质谱显示分子离子峰为414 [M]。经EI分子数据库检索为sitosterol(Prinsen et al., 2014)。与文献数据对比一致,确认化合物为已知化合物sitosterol。H NMR (400 MHz, CDCl):5.29 (m, 1H), 3.68 (m, 1H), 3.41(d,= 5.7 Hz, 1H), 2.24~2.32 (m, 2H), 1.84~1.98(m, 2H), 1.59~1.90 (m, 8H), 1.47~1.57 (m, 3H), 1.13~1.53 (m, 13H), 1.01 (m, 1H), 0.98 (s, 3H), 0.90 (dd,= 6.1, 1.8 Hz, 3H), 0.87 (t,= 6.8 Hz, 3H), 0.84 (d,= 6.3 Hz, 6H)。

化合物白色针状晶体,EI质谱显示分子离子峰为396 [M]。TLC分析发现该化合物在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1时,值约为0.3,且有紫外,浓硫酸-香草醛溶液下呈现紫黑色。通过与已知化合物麦角甾醇(Mishra et al., 1996)的TLC指纹特征进行比对,故确定化合物为ergosterol。H NMR (400 MHz, CDCl):5.59 (dd,= 5.6, 2.5 Hz, 1H), 5.35~5.44 (m, 1H), 5.16~5.32 (m, 2H), 3.55~3.65 (m, 1H), 2.42~2.50 (m, 1H), 2.22~2.31 (m, 2H), 2.04 (m, 3H), 1.28~1.85 (m, 3H), 1.04 (t,= 6.2 Hz, 4H), 0.91~0.97 (m, 7H), 0.80~0.98 (m, 8H), 0.72~0.84 (m, 3H)。

化合物白色固体,EI质谱显示分子离子峰为210 [M]。C 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11个C,包括2个甲基碳信号15.1和11.5;2个酰胺碳信号169.0和164.7;以及7个sp杂化碳信号。H NMR谱中则给出了一个活泼氢信号6.20 (1H, br s);2个甲基质子信号0.89和1.08;以及在高场区域(1.19~4.23)的11个质子信号。通过与文献对比(Chen et al., 2012),确定化合物为已知化合物cyclo-Ile-Pro-diketopiperazine。H NMR(CDCl):6.20( br s, 1H), 4.09(dd,= 10.0, 6.5Hz, 1H), 3.75~3.80(m, 1H), 3.64~3.72(m, 1H), 3.49~3.57(m, 1H), 2.36~2.46(m, 1H), 2.00~2.08(m, 1H), 1.92~2.00 (m, 1H), 1.90~1.98(m, 1H), 1.82~1.94(m, 1H), 1.52~1.60(m, 1H), 1.19~1.31(m, 1H), 1.02(d,= 7.0 Hz, 1H), 0.92(d,= 7.0 Hz, 3H);C NMR (CDCl):169.0, 165.3, 63.2, 58.5, 45.7, 39.9, 29.1, 24.5, 22.1, 15.5, 11.2。

化合物白色粉末,EI质谱显示分子离子峰为197 [M]。通过对比化合物和的C和H NMR谱图发现,两者核磁数据几乎一致,除了后者比前者在高场区域少1个C信号,以及少了2个质子信号。因此,结合文献核磁数据(Yap et al., 2021),确定化合物为已知化合物cyclo(-Pro-Val)。H NMR(acetone):6.78 (s, 1H), 4.15(t,= 8.0 Hz , 1H), 3.98(br s, 1H), 3.55(m, 1H), 3.40 (ddd,= 12.0, 8.1, 3.5 Hz, 1H), 2.52(m, 1H), 2.36(m, 1H), 1.95(m, 2H), 1.85(m, 1H), 1.11(d,= 7.0 Hz, 3H), 0.95(d,= 7.1 Hz, 3H);C NMR (acetone):170.3, 165.6, 60.7, 59.7, 45.3, 29.1, 29.0, 22.9, 18.8, 17.0。

化合物白色粉末,EI质谱显示分子离子峰为189 [M]。H NMR给出了2个甲基质子信号3.85和3.75;1个孤立的烯烃质子信号7.65;以及4个芳香质子信号7.99 (dd,= 7.8, 2.0 Hz), 7.71(ddd,= 8.5, 6.8, 1.6Hz), 7.35(m), 8.23 (dd,= 8.1, 1.3 Hz)。C NMR谱中给出了11个碳信号,包括1个羰基碳170.3;2个甲基碳57.5和40.0;以及8个成对的烯烃碳信号。通过与文献对比,确定化合物为4-methoxy-2-methylisoquinolin-1-one(Smetanina et al., 2017)。H NMR(400 MHz, DMSO):8.23(dd,= 8.1, 1.3 Hz, 1H), 7.99(dd,= 7.8, 2.0 Hz, 1H), 7.71(ddd,= 8.5, 6.8, 1.6 Hz, 1H), 7.65(m, 1H), 7.35(m, 3H), 3.85(d,= 1.39 Hz, 1H), 3.75(s, 3H);C NMR (100 MHz, DMSO):170.3, 142.1, 138.9, 131.4, 131.2, 125.8, 125.6, 122.2, 116.3, 57.5, 40.0。

化合物白色粉末,EI质谱显示分子离子峰为158 [M],经EI分子数据库检索为allantoin(Liu et al., 2020),分子式为CHO。与文献核磁数据对比一致,确认化合物为已知化合物allantoin。H NMR (400 MHz, DMSO):10.41 (s, 1H), 8.00 (s, 1H), 6.89 (d,= 7.6 Hz, 1H), 5.67 (s, 2H), 5.34 (d,= 8.1 Hz, 1H);C NMR (100 MHz, DMSO):173.5, 157.4, 156.4, 62.7。

图 5 化合物3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成化合物3a的反应Fig. 5 Oxidation reaction of compounds 3 to 3a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2.3 AChE抑制活性测试结果

化合物-的AChE抑制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和均对AChE显示出一定的抑制活性,IC值分别为81.5、105.8 μmol·L,其他化合物不显示明显的抑制活性(IC>200 μmol·L)。

3 讨论与结论

目前,国内外对红树植物杨叶肖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本身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上,但尚未见对其来源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的有关报道。本研究综合运用硅胶柱层析和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手段,首次对杨叶肖槿来源内生真菌sp.YX-001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共从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包括6个含氮类化合物asterrelenin ()、aszonalenin ()、cyclo-Ile-Pro-diketopiperazine ()、cyclo(-Pro-Val) ()、4-methoxy-2-methylisoquinolin-1-one ()和allantoin (),3个萜类化合物 cladosporisteroid C ()、sitosterol ()、ergosterol ()。查阅文献可知(Chen et al., 2022),在红树林真菌代谢产物中,生物碱和萜类化合物均是红树林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主要结构类型,分别占比12%和19%,仅次于聚酮化合物(63%)。同时,生物碱及萜类化合物均是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的一类天然产物。查阅文献可知:化合物-与具有一定的抗炎(Wardecki et al., 2015;Kurano et al., 2018;Lee et al., 2021)、抗虫(Meza-menchaca et al., 2019;Pramanik et al., 2020)、抗真菌(Choub et al., 2021)、抗癌(Vo et al., 2020; El-Sherif et al., 2020)、抗高血压(Chen et al., 2014)等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和的生物活性暂未见报道;化合物目前只被报道不具备明显的抗菌活性及细胞毒性(Eamvijarn et al., 2013; May et al., 2016)。本文首次对上述化合物的AChE抑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和显示一定的AChE抑制活性,IC值分别为81.5、105.8 μmol·L。本研究结果进一步佐证了杨叶肖槿的树皮提取物的记忆增强功能(Solomon et al., 2015),同时表明红树植物杨叶肖槿来源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开发成为新的AChEI的潜力。因此,本论文的研究为抗AD新药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源菌,为进一步开发与再利用红树植物杨叶肖槿来源内生真菌资源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红树质子产物
红树林诞生记
会“上”树的鱼
会“上”树的鱼
对部分子碎裂为质子的碎裂函数的研究
品梅
时代的流行产物
几种盐溶液中质子守恒的推导及其应用
美联储加息的产物研究
物质构成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化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