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河流域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探索
——以怀远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例

2022-10-14赵伟

水产养殖 2022年9期
关键词:淮河流域生物资源水生

赵伟

(怀远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安徽 蚌埠 233400)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指为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遗传育种价值的水产种质资源的主要生长繁育区域,依法划定并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水域、滩涂及其毗邻的岛礁、陆域。水产种质资源是水生生物资源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承载基础。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对其进行就地保护的有效方法,在渔业生态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护区内水产种质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保护。

1 淮河流域保护区建设

原农业部自2007—2017 年对全国批复的11 批次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共计535 处,水域总面积达1 560.79 万hm。其中地处淮河流域境内有42 处,分布河南、安徽、江苏、山东4 个省份,占全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7.85%,水域总面积达163 328.53 hm,占全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1.05%,占淮河流域面积(27 万km)的0.60%。至此,我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已初步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已满足数量的基本需求。

2 存在的问题

2.1 保护区管理职责不分明

淮河流域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均由地方农业行政部门管理,大部分都是2 块牌子1 套人马,同时承担渔业渔政执法工作职责和水生生物养护工作,编制内人员少,职能多,导致保护区管理效果不能达到最佳状态。部分管理人员缺乏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相关知识,难以系统性开展水生生物物种保护工作。

2.2 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水域管理涉及渔政、水利、电力、环保、国土、交通等多个部门,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存在“信息孤岛”现象;水生生物保护归属农业部门管理,部门间责权交叉过多,如在保护区设置界址碑等永久性标志物时,需多部门协调,手续烦琐,易造成公地悲剧。

2.3 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

随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淮河流域保护区沿岸及邻近水域的人类活动强度增大,特别是航道整治、水利工程建设等涉渔工程的开展,不仅影响水域生态环境,造成生态系统改变,生境破碎化,而且威胁水生生物的安全,使保护区无法发挥其保护功能。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4 全面系统的基础调查资料缺乏

淮河流域近40 年未开展过系统全面的水生生物资源调查。2022 年以来,淮河流域保护区加大了水域水生生物资源的调查工作力度,但这些调查工作大多零星、分散,调查规范和监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淮河流域保护区“家底”现状不清晰,已成为影响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有效开展的“瓶颈”。

3 管理措施

3.1 多措并举,强化保护区建设

为适应“十年禁渔”形势下保护区管理要求,管理部门自筹资金,在保护区主要生境水域安装红外热成像与可见光双视频远程监控系统6 座,对保护区重点生境“全环节、全时段、全天候”监控;强化执法能力建设,新购置执法船3 艘,结合保护区渔民转产转业,组建退捕渔民巡护队,加强保护区日常巡护管理。

积极与涉水管理部门沟通,建立信息共享渠道,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同时与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通过两法衔接、行刑相连、联络协调,进一步健全完善保护区“两法衔接”工作机制,加大违法捕捞的打击力度,2018—2020 年移交非法捕捞涉刑案件7 起15 人。

3.2 摸“家底”,建立监测评估体系

保护区管理部门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近3 年共协助接待科研人员40 余次;充分利用涉渔工程生态补偿基金,开展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系统性、长期性监测和评估工作,为科学管护保护区提供决策依据,同时积极推进土著鱼类生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2019—2022 年,落实水生生物资源监测资金120 万元,有效建立了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和评估体系,保护区内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高的水生生物天然基因库得到有效保护。

3.3 平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统筹深度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怀远保护区位于淮河和涡河交汇处,城区发展和保护区管护矛盾突出。为协调解决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在城区沿淮河岸带,建设占地182 hm怀远滨淮省级湿地公园和占地44 hm怀远老鼋塘湿地公园,集居民休闲娱乐和湿地修复保护于一体,成为城市的保护缓冲区,最大化程度减少城市发展对保护区的负面影响,并将保护区优质的生态景观资源反哺给城市,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着力生态补偿措施的落实。为深入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稳定生态补偿资金投入,保护区管理部门加强涉保护区工程监督管理,积极跟踪落实涉渔工程生态补偿资金,将增殖放流、生境修复等生态补偿措施落到实处。2019—2022 年,落实生态补偿资金832 万元。累计投放117 个鱼巢单元,总面积约3 510 m,有效维护保护区鱼类的天然增殖。

3.4 走出去,形成广泛共识

猜你喜欢

淮河流域生物资源水生
基于REOF的淮河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互助
一个农民的四季
金华市农产品伴生物资源化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关于克隆与生物资源的若干思考
安徽省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黄河三角洲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第四纪古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