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人造肉的那些事儿

2022-10-13林宽雨

新教育 2022年27期
关键词:人造肉人造肉类

文/林宽雨

在当今社会各种高科技的助力下,很多东西都出现了人造版本,比如人造色素、人造棉花、人造皮革、人造钻石等等。这其中有一样东西,贪吃的人格外关注,它就是人造肉。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人造肉的那些事儿。如果你对人造肉还不是很了解,就赶快往下看吧!

人们研制出来的人造肉

人造肉的两大“门派”

人造肉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通过人为的操作生产的肉,目前,根据制造方法的不同,人造肉主要分为两大类:

No.1素肉

素肉其实并不是真的肉,它是一种以大豆蛋白、花生蛋白等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通过膨胀挤压的方式加工而成的一类食物。素肉虽然不是真的肉,但它在现代先进加工技术的帮助下,经过定形、蒸煮、炒炸等加工程序,在形、色、味等方面都和肉类比较接近。对于那些想吃肉又怕变胖的人来说,素肉就是最理想的食物。目前这种人造肉已经被一些厂家制成成品摆上了货架。

No.2培育肉

培育肉和素肉不同,培育肉的血统很纯,尽管和传统肉生产的方式不同,但它也是真的肉。培育肉的原料是动物身上的干细胞,制作方法简单来说就是人们通过一些先进手段先从动物身上提取出干细胞,然后让这些干细胞在特定的环境中和特别照顾下慢慢“长大”,最后成长为可供人们食用的肉类。因为这种人造肉研制技术难度大且成本高,目前距离大规模制造还比较遥远。

人造肉的成长史

虽然近几年我们才在各大媒体上看到关于人造肉的报道,但事实上人造肉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据说,早在1916年英国人格雷弗就提出利用蛋白质生产肉替代传统肉的观点;20世纪50年代,美国化学家用豆粕制造出素肉并申请了发明专利;1985年我国长春市工程食品研究所相继提交了“植物蛋白纤维丝机”“全脂大豆素肉制造方法”两个有关人造肉的专利申请,助力人造肉发展;2013年世界上第一块人造牛排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生物工程学家马克·波斯特手中诞生……

世界上第一块人造牛排

随着人造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近几年的人造肉得到了很多大型企业的青睐。2016年,美国加州成立了一家名为“无鳍食品”的公司,此公司以生产人造蓝鳍金枪鱼肉为主要业务;2019年由比尔·盖茨投资的“超越肉类”公司上市;在此之后,肯德基、必胜客、星巴克等大型企业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人造肉。在国内,珍肉食品、百草味、金字火腿肠等也相继推出了人造肉食品。

人造肉诞生的意义

虽然人们在人造肉的研制上已经采用了很多先进的科技和设备,但不得不说人造肉在口感上依然和传统肉有差距,并且研制难度也要比饲养家禽大很多。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还要费这么大力气研制人造肉呢?答案主要有三点:

▶缓解未来的肉类危机

据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8亿,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们对肉类的需求量也会大幅增加。如果只依靠传统肉类供应,可能会出现肉类供应缺口,进而引发肉类价格大幅上涨,而人造肉的出现,则可以很好地填补肉类的需求缺口,确保肉类市场价格的稳定。

未来传统肉供应可能会出现缺口

▶保护环境

如今我们生存环境的恶化有一部分原因是各种污染环境和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排放,其中就包括人们饲养的家禽排放的气体。据统计,如果用目前生产的人造肉代替传统肉,能减少大约90%温室气体排放。所以,研制人造肉也有利于地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人们健康饮食

和传统肉相比,人造肉具备零胆固醇、零激素、零抗生素等优点,可以降低一些疾病出现的概率,很符合现代人们健康饮食的需求。

人造肉能否代替传统肉

虽然人造肉有诸多优点,但想要取代传统肉走上普通家庭的餐桌也没那么容易。因为和传统肉相比,人造肉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

◎口感和味道

目前还没有企业能生产出和传统肉的口感、味道完全一致的人造肉,很多企业生产的人造肉甚至还带有较浓的豆子的味道,口感和传统肉相比也差了很多。

◎价格

如果人造肉的价格低廉,或许也能弥补味道和口感上的不足,被更多人接纳,但事实恰恰相反,人造肉的价格一点都不亲民。尽管随着技术的成熟、专用设备的增多,人造肉的生产成本有了大幅下降,但目前人造肉的价格依旧在传统肉之上。

因为人造肉自身的一些不足,目前人造肉在市场上受欢迎程度并不高。据统计,2018年人造肉占全球肉类市场的份额仅为0.02%。虽然目前人造肉的市场占有率很低,但相信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产量的提升,人造肉应该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也许有一天人造肉真的能取代传统肉成为餐桌上的肉类主角。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猜你喜欢

人造肉人造肉类
波黑肉类进口远超出口
《肉类研究》核心期刊宣传
3D肉类打印机
无中生有人造木
MEAT 2.0
人造肉也有高盐高油风险
“人造肉”或将被端上餐桌
会呼吸的人造树叶
疯狂编辑部之人造惊魂夜
人造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