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病轨迹(ClTM)护理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的应用效果

2022-10-13黄春凤杨妙玲侯慧芬广东省遂溪县人民医院广东湛江5243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9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评分冠心病

黄春凤,杨妙玲,侯慧芬(广东省遂溪县人民医院,广东 湛江 524300)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冠心病发生的可能也随之增加。冠心病作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发病原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阻塞有关,临床以心绞痛、呼吸困难、憋闷感等为主要表现[1]。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功能退化严重,加之发病后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2]。因此,应给予有效护理干预,纠正患者存在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生活质量提升。本文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展开分组研究,给予试验组患者慢性病轨迹护理,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入院时间为2021年4月-2022年12月,采用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最小年龄62岁,最大年龄90岁,平均年龄(73.39±5.34)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病程(3.07±1.02)年,文化程度:7例小学,14例初中,12例高中,7例大专及以上。试验组男25例,女15例,最小年龄63岁,最大年龄92岁,平均年龄(73.58±5.42)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病程(3.24±1.24)年,文化程度:6例小学;12例初中,15例高中,7例大专及以上。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心电图、动脉造影检查均确诊为冠心病;②患者各项资料齐全;③认知功能正常;④年龄超过60岁。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疾病者;②脏器功能严重不全者;③免疫功能缺陷者;④急性心肌梗死者;⑤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⑥病情危重者。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入院后护理人员将冠心病相关知识讲解给患者,嘱咐其多注意休息,加强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及活动指导。出院前加强患者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出院后有关注意事项,嘱咐其按照约定时间复查,详细记录患者联系方式,做好定期随访工作,并依据患者心理状态予以心理疏导。给予试验组患者慢性病轨迹护理,具体内容如下:其一,成立慢性病轨迹护理小组。开始护理前成立医护协助小组,小组成员包括1名护士长、1名主治医师、1名心理咨询师以及3名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工作以加强患者健康指导,做好入院评估工作为主,对患者实施统一管理,组织患者开展健康知识宣教,做好出院随访工作。主治医师工作以协助护理人员调整用药剂量,指导康复训练等工作为主。护士长工作以搜集文献资料,组织护理人员开展患者随访工作,统计好相关数据为主。心理咨询师工作以评估患者心理变化情况为主,依据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予以心理疏导。其二,入院初期护理。护理人员将健康宣教手册发放给患者,采取多元化方式将冠心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讲解给患者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护理人员耐心倾听患者倾诉,用通俗易懂语言,及时解答患者疑问。其三,治疗过程中护理。治疗过程中,做好下床活动、饮食及不适症状等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树立正确自我观念,告知患者养成良好健康行为的作用。针对伴有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应多给予心理疏导,耐心倾听患者倾诉,多给予情感支持。其四,稳定期护理。稳定期健康宣教内容包括生活方式、复查、运动以及饮食等,将提高睡眠质量方法,调节情绪方法告知给患者,嘱咐患者按照约定时间返回医院复查,做好随访工作,可采取上门随访或者电话随访方式。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每月进行1次上门随访,充分考虑患者具体状况对随访频次进行调整。其五,共享决策。护理人员将治疗方式告知给患者,治疗方式包括药物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联合治疗、药物治疗等。将治疗方法具体情况,治疗期间采取护理措施以及有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宣教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文化程度。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个人喜好及价值观,依据患者个人喜好及价值观,制定下一阶段护理方法与治疗方法,待患者许可后,进行下一阶段治疗。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对治疗方案进行更改。

1.3 观察指标 抑郁、焦虑评分: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估应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完成,分别于护理前与护理后进行评估,患者得分超过50分提示有抑郁、焦虑,患者评分越高提示心理状态越差。

症状评分:两组患者症状评分评估应用SAQ(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分别于护理前与护理后进行评估,内容为心绞痛发作状况及心绞痛稳定状态,总分100分,患者评分越高提示症状控制越好。

自我效能评分: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评估应用GSES(自我效能表),分别于护理前与护理后进行评估,总分40分,患者得分越高提示自我效能感越强。

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评估应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II,分别于护理前与护理后进行评估,总分20分,患者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

护理满意度: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估应用我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表,总分100分,评价项目为护理流程、护理服务态度等,十分满意:患者得分超过85分;满意:患者得分70-85分;不满意:患者得分低于70分。十分满意率+满意率=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各项数据对比均应用统计学软件完成,应用软件为SPSS25.0统计学软件,t用于对比护理前与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症状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χ2用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当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抑郁、焦虑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均改善,试验组改善效果明显,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症状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试验组症状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试验组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试验组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不同方式护理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多种因素均可引发该疾病,如血压、肥胖、血脂、年龄等[3]。这些因素导致患者脂质代谢异常,引发动脉堵塞,阻滞血流,最终引发心绞痛[4]。临床以憋闷感、压迫感等为主要表现,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5]。冠心病多发于老年群体,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冠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6]。

药物治疗冠心病初期,起效慢且效果不佳。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采取手术治疗方式,以改善患者血供[7]。然而,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短期内无法治愈[8]。患者发病后无法剧烈运动或者从事重体力劳动。患者接受治疗产生的治疗费用,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此外,部分患者因疾病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治疗依从性降低,导致患者不配合医护人员,使治疗难度大大增加[9]。因此,有必要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措施。有研究指出,加强护理可促进治疗效果提升[10]。传统护理内容以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护、做好用药护理与饮食护理为主,难以满足患者需求[11]。

慢性病轨迹模式作为全新的一种护理模式,于1991年提出,该护理模式指出,慢性疾病会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特定时期疾病变现特征也存在差异[12]。因此,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疾病状况提供针对性、个性化护理干预,延长患者寿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13]。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干预后试验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提示慢性病轨迹护理可纠正患者负性情绪。慢性疾病轨迹护理按照护理计划开展护理工作,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过加强心理疏导,纠正患者负性情绪[14]。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自我效能评分、生活质量在护理前比较,均无差异,护理后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慢性疾病轨迹护理通过加强心理宣教、健康宣教及放松训练等,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缓解患者症状,促进生活质量提升。此外,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试验组较对照组高。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患者予以慢性病轨迹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纠正其存在的不良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促进护理满意度提升。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评分冠心病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双周最佳阵容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双周最佳阵容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