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魏盛乐地区佛教瓦当考略

2022-10-13庞一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

收藏与投资 2022年9期
关键词:瓦当佛教文化佛像

庞一飞(1.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2.内蒙古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一、盛乐地区佛教瓦当简述

北魏是由中国东北少数游牧民族—鲜卑族建立的王朝,北魏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今天内蒙古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地区的嘎仙洞,后伴随着拓跋鲜卑的南迁,定都盛乐,盛乐地区就是今天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附近。在这一时期伴随着佛教东传和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佛教通过河西走廊和北魏道武帝西征北凉的事件也影响到了盛乐地区。北魏统治者大力推崇佛教,这一点突出体现在带有佛教文化元素的陶制品上。陶制品是当时人们最常用的生活品,而佛教文化也在陶制品中有非常多的体现,如含有佛教元素的瓦当,笔者称其为佛教瓦当。

伴随着北魏佛教文化的传播,盛乐地区的居民开始使用带有佛教文化元素的建筑构件来装饰房屋。瓦当俗称瓦头,用来装饰房屋,防止房屋漏水,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这种房屋建筑的构件最合适来表达佛教文化,因此这一时期平城出土了大量的莲花纹瓦当。因为盛乐地区离平城地区较近,又是拓跋鲜卑的故都,所以这种带有佛教文化元素的瓦当也在盛乐地区大量出现。研究北魏盛乐地区的佛教瓦当,对于深入探究北魏盛乐地区佛教文化发展的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北魏瓦当盛乐地区的佛教瓦当多出土于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托克托县云中古城。

二、盛乐地区佛教瓦当类型学分类及时代分析

北魏盛乐地区出土的佛教瓦当,根据瓦当面纹内容可分为莲花纹瓦当和佛像纹瓦当。莲花纹瓦当特点是瓦当中心雕刻有莲花纹图案,外围饰有联珠纹、弦纹,纹理清晰,中心莲花呈绽放姿态。佛像纹瓦当的特点是瓦当中心雕刻有一释迦牟尼佛像或弥勒佛像,瓦当外围饰有联珠纹、弦纹,中心佛像姿态各异,独具匠心。

(一)北魏莲花纹瓦当

莲花纹瓦当是佛教在东亚传播和普及的标志之一,很早就得到研究。莲花是佛教文化中最重要的艺术性纹饰,是佛教的八宝之一。佛教文化与莲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观音坐莲”中的“莲”指的就是莲花。北魏大兴佛教文化后,在瓦当上雕刻莲花纹图案成了当时房屋建筑风格的一种潮流。

图一 A式重叠花瓣瓦当托克托县云中古城出土瓦当拓片及标本号

图二 B式分散花瓣瓦当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出土瓦当拓片及标本号

北魏自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到平城,再到孝文帝拓跋宏(元宏)迁都到洛阳,中间有将近百年的历史。笔者探究了北魏这一时期盛乐地区的莲花纹瓦当演变规律。按莲花花瓣的重叠性进行分类,可分为A式重叠花瓣瓦当和B式分散花瓣瓦当。在A式重叠花瓣瓦当中,莲花纹瓦的莲花花瓣相互重合。在B式分散花瓣瓦当中,莲花纹瓦当的花瓣不重合,且莲花花瓣之间有一定间隔。

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发掘出的莲花纹瓦当多为B式分散花瓣瓦当,托克托县云中古城发掘出的莲花纹瓦当多为A式重叠花瓣瓦当。根据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发掘报告和托克托县古城村古城遗址发掘报告,综合分析托克托县云中古城出土的莲花纹瓦当在造型、做工方面比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出土的莲花纹瓦当成熟,造型更加精美。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出土的莲花纹瓦当较为简约,是北魏早期莲花纹瓦当的雏形,托克托县云中古城的莲花纹瓦当出现了三叶重叠花瓣,偏重于北魏中晚期。

(二)北魏佛像纹瓦当

北魏佛像纹瓦当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瓦当中心雕刻有一释迦牟尼佛像或弥勒佛像,佛像外围装饰有一圈莲花花瓣,莲花花瓣外围有一圈联珠纹。目前盛乐地区出土的佛像纹瓦当均为托克托县云中古城出土。《托克托文物志》(下)中记载了两件北魏佛像纹瓦当,根据佛像纹瓦当当面佛像的造型分为两式,分别为A式释迦牟尼佛像纹瓦当和B式弥勒佛佛像纹瓦当,分别如图三和图四所示。

图四 B式弥勒佛佛像纹瓦当托克托县云中古城出土

图三 A式释迦牟尼佛像纹瓦当托克托县云中古城出土

A式释迦牟尼佛像纹瓦当,保存完整,整体呈棕灰色,现藏于托克托县博物馆。当面直径15、厚1.5厘米,1994年于云中古城出土。此瓦当为圆形,当面中心童子部分凸起。瓦当中央凸起的释迦牟尼佛像,造型独具特色,体态丰腴,腹部成半球状,面部脸颊成方形,鼻梁高耸,额头隆起,双目向前直视,双耳低垂,高发髻,项有一条“U”字形的项圈,双手托举项圈,胸部袒露,双肘与项圈呈“M”形,给人以视觉之美。释迦牟尼佛像神态端庄、柔和、亲切,双臂宽厚有力,既表现出佛像的庄重神圣之美,又给人平易近人之感。释迦牟尼佛像外围有十一瓣凸起的莲花花瓣,十一瓣莲花花瓣呈圆环状平均分布在佛像外围,将释迦牟尼佛像环绕。十一瓣凸起的莲花纹花瓣间隔当中还有成三角形的小花瓣,最外环装饰有联珠纹,联珠纹与莲花花瓣之间有一道弦纹。

B式弥勒佛佛像纹瓦当,保存完整,整体呈黑灰色,出土年份不详,现为私人收藏。当面直径11.5厘米、厚1.3厘米,云中古城出土。此瓦当为圆形,当面中心图案为一弥勒佛像,光头垂耳,细眉微目,鼻子呈凸起的三角形状,双手托举项圈,举于胸前,双肩多有纹路,应为服饰褶皱,项圈呈“U”字形,胸部袒露,佛像外围有一圈宝装莲花纹花瓣,花瓣外围有一圈弦纹,弦纹外围有一圈空心联珠纹。

这两件佛像纹瓦当形制与平城地区的莲花化生童子瓦当形制十分相似,据此推断这两件瓦当的制作年代应为平城时代,即大致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

三、盛乐地区佛教瓦当所反映的历史

(一)北魏时期佛教的兴盛

北魏中期,佛法兴盛,沙门昙曜等人在北魏文成帝时很受器重,昙曜大兴佛法,开凿云冈石窟。在这一时期,人们普遍崇佛信佛,许多房屋建筑构件装饰也融入了非常多的佛教元素。人们把瓦当表面用莲花图案装饰,一方面因为莲花与佛教关系密切,在佛法的教义里佛与莲花密不可分,后世高僧更是把莲花视为佛教的象征,例如隋代的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中处处提到莲花,明末的蕅益大师更是在《法华玄义节要》中提出“以莲花譬喻佛法界迹本二门”的观点,另一方面因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具有清白、高尚的美德,这与佛教所宣传的人不能受外界污秽的影响,要清净苦修的观点不谋而合,所以很多寺庙会用莲花纹瓦当来装饰房屋。盛乐古城、云中古城在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之后,来到了边疆地区。边疆地区出现了佛教遗存,足可见北魏佛法传播之广,影响之远。

(二)盛乐地区与平城地区佛教的交流

在盛乐地区云中古城出土的佛像纹瓦当与平城出土的莲花化生童子瓦当基本相似,证实了两地之间佛教的交流。在盛乐地区云中古城也发现过十六国时期的铜佛造像,说明十六国时期盛乐地区就有佛教文化的传入。之后伴随北魏平城地区佛教的兴盛,两地的佛教文化真正融为一体,盛乐地区完全接受了平城的佛教文化。北魏时期,两地的文化早已不分彼此,交流和融合成为时代的主题。盛乐地区逐步由游牧文化转变为农耕文化,在盛乐地区生活的鲜卑人逐步接受了汉族百姓的生活习俗和思想文化,佛教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

(三)佛教的本土化、中国化历程

拓跋鲜卑民族在佛像纹瓦当(莲花化生童子瓦当)的制作手法上并没有依据中国民间传统的佛造像方式,如结跏趺坐式或像昙曜五窟那种立佛样式,而是将鲜卑草原民族的风格融入释迦牟尼的佛造像之中,在瓦当面上勾勒出栩栩如生的莲花花瓣和正气凛然的释迦牟尼像。北魏佛像纹瓦当中的释迦牟尼像,双臂健硕,脸型方正,具有典型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外形特点,北魏的工匠们抛弃了早期“犍陀罗样式”的造像风格,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北方游牧民族的风格融入佛造像,迎合了北魏统治者的需求,也符合当时北魏广大民众的审美。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历经三国、两晋的发展,在南北朝时期大放异彩,特别是在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在公元398年迁都平城之后,佛教在我国北方大为兴盛。在这一时期,从印度传过来的传统佛教艺术表现形式—“犍陀罗艺术”,早已满足不了广大民众对于佛教文化的需求,不符合民众的传统审美观念,民众们更加需要一种本土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来重新诠释佛教文化,于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从印度传来的佛教文化在中国开始有了独特的造像形式。

四、结语

北魏这一民族大融合的时代,生活在盛乐地区的各民族通过佛教这一载体相互交流。佛教瓦当仅仅是当时盛乐地区佛教文化的一小部分,但这小小的佛教瓦当不仅反映了盛乐当地百姓们的精神信仰,而且是盛乐地区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特殊象征。

猜你喜欢

瓦当佛教文化佛像
汉代瓦当纹饰所见社会信仰之一二
瓦当响当当
佛像面前的 菩萨
贵定县城镇建设与阳宝山佛教文化的发展初探
佛教与中华文化发展渊源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试论儒家孝道思想对佛教文化的影响
佛像面前的菩萨
追寻一种即将消失 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