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进印学两君子

2022-10-13徐建成

民主 2022年8期
关键词:印泥印谱刻刀

□徐建成

西泠印社,名闻遐迩。社内曾有两位治印大家,都是民进人。一位是张鲁庵,1954年加入民进。另一位是高式熊,1956年加入民进。两人皆是寓居上海的印坛耆宿,也同为篆刻大师赵叔孺的入门弟子。两人是师友关系,并与众多书画、印学名家交游甚密,享有很高的名望。

2019年,高式熊驾鹤仙去。上海民进人深为怀念。因为高式熊在世时,只要对社会有益的事,他总是热心肠,来者不拒,有求必应。各种慈善义拍、公益活动中,总能见到他的身影。他不顾年迈,奉献付出,时时刻刻体现民进人特有的谦逊修养与君子风范。晚年时,高式熊还了却了一大心愿,那就是解决了一项国家级技艺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鲁庵印泥”的保护传承问题。

说到印泥,乃中国文房四宝之外的另一宝,也是传统文人赋魂艺术作品的点睛、信诺之宝。印泥制作是一种独门功夫。众所周知,市场上所卖的普通印泥往往稠薄不匀,色泽不鲜,为金石书画名家不屑。最为遗憾的是,采用普通印泥所盖的印鉴,留在宣纸上几年之后,要么褪色,要么油性化开,污毁作品本体乃至影响作品价值。采用“鲁庵印泥”所盖的印鉴,长久不走色。民国时期,印泥制作曾有“南张北徐”之雅誉,南张即为“鲁庵印泥”创始人张鲁庵,而北徐即为擅长宫廷印泥制作的徐正庵。诸多艺术名家包括齐白石、张大千,在创作时都曾长期使用过“鲁庵印泥”。

张鲁庵(1901—1962年),又名张鲁盦,原名锡诚,字咀英,宁波慈溪人,是赵叔孺的主要子弟之一。他出身于中药经营世家,设参行药铺于沪杭,是杭州中华老字号药铺“张同泰” 的第五代大掌柜。不过,青年时代的张鲁庵,兴致并不在经营上,而是寻求传统艺术之道。他初从赵之琛,后改宗邓石如,兼法古玺汉印,刻治作品皆有法度。1927年定居上海后,他潜心师从赵叔孺习印。

张鲁庵在赵叔孺亲授下学习篆刻的同时,开始收藏江浙皖一带刻印名家的印章以及书画名家珍藏或使用的印章,还花重金收集历代各种印谱。有一次,他从绘画大师吴湖帆手中,收购到清代金石大师陈介祺辑录的《十钟山房印举》(残缺严重)时,一次性就花了四百大洋。他的这一收藏癖好几乎达到了“飞蛾扑火”的境界,却在身后全部捐献给了西泠印社。据统计,他共收藏捐赠的善本印谱有433部,秦汉官私印、明至近代篆刻家刻印有1524方,可以说,他无私地为国家的金石文物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

除了收藏印章印谱和篆刻治印外,张鲁庵还有两项绝技令人称道:一是改良篆刻刀具;二是创制“鲁庵印泥”。

常言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治印者最依赖的一件工具是刻刀。传统钢制刻刀,硬度明显不足,最大的弊端是每刻一方印章就需磨一次。一把刻刀的优劣直接影响印章创作刀功的自由度发挥。张鲁庵先是采用碳素钢制作刻刀,赠给同门师兄弟,得到认可。但是,后来他发现碳素钢刻刀也有缺陷,不能得心应手用于刻制坚硬的牛角等材料。于是,又尝试使用风钢。当时产于英国的风钢价格极高,由他制作完成的风钢刻刀,不但锋利无比,而且式样美观,可以一次刻制犀角等印章十余方而依旧锋刃不卷,堪称刻刀中的极品。

早在杭州生计经营时,张鲁庵就已经开始关注印泥制作并自行试制。由于得不到制作秘诀,没有取得成功。定居上海后,他又开始自行研制,并下决心一定要突破技术和配方的两大难题。于是,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文友一起分析油料、颜料、艾绒、朱砂等印泥原料和配比,经过无数次的实践,终于研制成了独具配方的“鲁庵印泥”。这种印泥在民国时期上海的市场时价要达到每两十二大洋,十分稀贵。

1962年,张鲁庵临终时,将“鲁庵印泥秘方”托付给亲密挚友高式熊,叮嘱其务必将“鲁庵印泥”的制作工艺传承下去。

高式熊(1921—2019年),宁波鄞县人,是翰林太史高振霄之子。父子二人皆受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高式熊在20岁时拜入印坛巨擘赵叔孺 、王福庵门下,他比张鲁庵小20岁,与张鲁庵算是两代人,但恰恰又是同门的师兄弟关系。1947年,27岁的高式熊加入西泠印社,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社员。自打那时起,高式熊在印学研究、印泥制作方面又拜张鲁庵为师,得其真传。1955年秋,他俩在上海筹组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社,邀约同道集体合作刻成《鲁迅笔名印谱》。1961年4月8日,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宣布成立,会址暂位于四明村的高式熊寓所。1962年,张鲁庵病逝,高式熊悲痛万分。为了遵嘱张氏捐赠全部收藏印章印谱之遗愿,高式熊曾在张家闭门居间整理,尽心竭力联络,可谓厥功甚伟。西泠印社专门为张氏这批捐品开辟了一个专室陈列展示,以资纪念。

而传至手中的“鲁庵印泥”,如何传承下去,高式熊却经历了心酸与无奈。因遭逢世事变故,“鲁庵印泥”被迫停制封存。春回大地后,经年迈的高式熊奔走呼吁,“鲁庵印泥”才被再度唤醒。2008年,“鲁庵印泥”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令人惋惜的是,“鲁庵印泥”原有的多种配方在此时已经散佚,下落不明,仅存“鲁庵印泥49号秘方”成为“鲁庵印泥”唯一传世的“血脉”。2012年,时年92 岁高龄的高式熊与张鲁庵之子张永敏一道商定,把仅存的“鲁庵印泥49号秘方”和部分张氏研制实物又一次无偿捐给了国家。两代人两次捐赠之举,殚精竭虑地把“中国印”的传统瑰宝捐献给了国家,其高风亮节令人感佩,颂为佳话。

中国的文房四宝业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的锁起来了,有的供起来了,随着传承人的故去也就失传了。而“鲁庵印泥”通过高式熊的呼吁与捐赠,实现了一条生产性保护与传承的探索之路,实属幸事。

现如今,在高式熊的人才发现与培养下,李耘萍 、高式熊的女儿高定珠、高式熊挚友符骥良(1926—2011年)的儿子符海贤已经成为“鲁庵印泥”第三代的代表性传承人。同时,还在上海静安区设立了技艺传习所,已编撰出版了《鲁庵印泥制作技艺》《海派书法篆刻与鲁庵印泥》《鲁庵印泥如何保养》《鲁庵印泥如何进一步发展保护》等成果,并与学校、社区合作,把传统技艺推广到社会大众,取得了积极成效。

古人云:“古人制器尚用,不惜所费,故制作极备,非若后人苟且。”当前,很多传统技艺专事绚丽,孰不知目不识古,毫无韵物之彩,现代人见闻不广,因此不会辨识传统技艺的精巧惟妙与博大精深。

高式熊为了保持“鲁庵印泥”制作技艺的严肃性和完整性,在传承实践中始终强调“良知”,用料精挑细选,工艺完全手工,要求近乎苛刻。“鲁庵印泥”所用之油叫伏油,必须是大伏天里晒三年的蓖麻油,晒成像茶汤的颜色一样。朱砂必须选自贵州、四川和湖南交界的地方,不能用其他一般的朱砂,而且要磨得极细,如粉尘一样可以扬起来,再用伏油拌匀。艾绒一定要用福建漳州的种植物。为了防控污染、减少污染,印泥制作工序要分地点进行、分批次生产,由此确保印泥的产量基本上每年维持在五公斤左右。

“鲁庵印泥”的复活,圆了高式熊多年的心愿。而高式熊的辞世,也标志着印坛一个时代的落幕,因为他是最后一位离开人世的1949年前入社的早期西泠印社成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绝艺,“鲁庵印泥”制作必将不遗余力得到保护,并传诸久远。两位前辈的君子风仪也将永驻民进人的心中。

猜你喜欢

印泥印谱刻刀
常州龙泉印泥:昔日贡品 今日精粹
刻刀风骨:秦胜洲作品选
趣图
趣图
特殊的“古籍”
昂贵的“印泥”
麦积山石窟艺术印谱
——王明亚篆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