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性别差异的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与BMI关系研究*

2022-10-12丰志强尹文强李翠玉陈钟鸣李秋莎

中国卫生统计 2022年4期
关键词:自测性别差异量表

丰志强 尹文强 孙 艳 李翠玉 陈钟鸣 李秋莎

【提 要】 目的 描述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与BMI现状,进一步探讨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与BMI间的性别差异。方法 选取1219名高血压患者,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高血压人群健康状况进行测量,使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人群差异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和BMI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总分为(73.71±4.87)分,且男性自测健康水平高于女性。BMI正常组的自测健康总分及子量表得分均高于体重过轻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体重相比,体重过轻对男性(β=-2.26,P<0.001)和女性(β=-1.59,P<0.001)自测健康水平均有负向影响,超重(β=-0.90,P<0.01)和肥胖(β=-2.14,P<0.001)均对女性具有负向影响,而肥胖(β=0.63,P<0.05)对男性有正向影响。结论 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和BMI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在未来高血压干预过程中应适当考虑基于性别差异的相关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持续增加,高血压已被确定为我国第二大健康危险因素,每年造成约200万人过早死亡[1-2]。研究表明,肥胖与各种代谢异常密切相关,随着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患病率均有所增高[3]。

有效识别和分析居民健康状况与BMI间的关系对于保障和维护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自测健康评定量表(multiple-item self-rated health measurement scale,SRHMS)基于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等特点,能够比较直观、全面地对人群健康进行测量[4]。因其条目精炼、易于实施和管理,被众多研究者应用于人群健康测量的实践中[5-6]。现有相关研究多针对全人群展开,本研究基于高血压人群自测健康与BMI的关系,描述高血压人群自测健康与BMI相关现状,分析其性别差异,以期为高血压人群健康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本研究运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4月在日照市四个县(区)中随机抽取岚山和五莲两县(区),并在每个县(区)随机抽取8个街镇,共计调查16个街镇。本研究采用课题组自制问卷进行调查,以18岁以上的居民为调查对象(排除认知功能有障碍者),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健康相关行为、身体特征、慢病患病情况、以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等内容。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4457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4390份,有效回收率为98.5%。本研究以该次调查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高血压患者共计1219名。

2.体质指数

体质指数(BMI)由护士测量身高和体重进行计算。调查对象被要求脱鞋测量身高。BMI标准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对中国人推荐分类标准[7],具体包括:<18.5kg/m2为体重过轻,(18.5~23.9)kg/m2为体重正常,(24.0~27.9)kg/m2为超重,≥28.0kg/m2为肥胖。

3.血压测量

血压测量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进行,在调查对象静坐15分钟后,使用标准水银血压计进行3次血压测量,每次测量之间休息60秒,取最后两次读数的平均值用于分析。本研究中纳入的高血压患者定义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在未使用任何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现场测量收缩压SBP≥140 mm 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 Hg,或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者[8]。

4.自测健康评定量表

本研究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调查对象进行健康自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由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3个子量表组成,共48个项目。量表总分和3个子量表分值的理论最高值分别为440、170、150、120,理论最小值均为0分。量表总分和子量表得分通过换算得到终得分,终得分=(实际得分/理论最高分)×100。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健康状况越好。对该量表进行信效度分析。信度分析显示,该量表的总体Cronbach′ s α系数为0.946,生理健康子量表、心理健康子量表和社会健康子量表的Cronbach′ s α系数分别为0.882、0.899和0.915,均大于0.8;总量表分半信度为0.824,三个子量表的分半信度分别0.709、0.863和8.838,均大于0.7,说明该量表信度较好;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对该量表的效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主要拟合指标RMR=0.048、RMSEA=0.057、IFI=0.914、CFI=0.914、TLI=0.905等均符合标准;9个潜变量的平均方差提取值(AVE)分别是为0.522、0.623、0.712、0.651、0.598、0.644、0.636、0.610、0.612均大于0.5;潜变量的复合信度(CR)分别为0.882、0.907、0.908、0.901、0.911、0.844、0.874、0.884、0.825,均大于0.8,说明SRHMS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5.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进统计学分析,使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人群差异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和BMI的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基本情况

所调查的1219名高血压患者中,男性394人(占32.3%),女性825人(占67.7%);小于40岁66人(占5.4%),40~59岁740人(占60.7%),60岁以上413人(占33.9%);教育水平方面,小学及以下409人(占33.6%),中学715人(占58.7%),高中或中专86人(占7.1%),大学及以上9人(占0.7%);居住地为农村552人(占45.3%),城市667人(占54.7%);年收入小于一万五千元的774人(占63.5%),在一万五千元到两万五千元的187人(占15.3%),大于两万五千元的258人(占21.2%);吸烟208人(占17.1%),不吸烟1011人(占82.9%);饮酒272人(占22.3%),不饮酒947人(占77.7%);进行体育锻炼433人(占35.5%),不锻炼786人(占64.5%);主动减少盐的摄入679人(占55.7%),未采取行动540人(占44.3%),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高血压患者社会人口学状况[n(%)]

2.自测健康状况

调查对象自测健康总分为(73.71±4.87)分,生理健康得分为(74.80±5.97)分,心理健康得分为(71.75±6.35)分,社会健康得分为(74.25±5.32)分。分别对不同性别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得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自测健康总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得分均高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得分情况(Mean±SD)

3.不同BMI水平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得分情况

高血压患者BMI状况如表3所示,其中体重过轻84人(占6.9%),正常350人(占28.7%),超重598人(占49.1%),肥胖187人(占15.3%)。从不同BMI分组的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得分来看,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不同BMI分组的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正常组的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总分及子量表得分均高于体重过轻组、超重组和肥胖组。

表3 不同BMI分组的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得分情况

4.不同性别的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与BMI关系情况

如表4所示,通过三个线性回归模型对不同性别的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与BMI关系进行探究。模型1和模型2分别对男性和女性自测健康与BMI关系进行分析,并将性别、教育水平、居住地、年收入、是否吸烟、是否饮酒、是否锻炼以及是否主动减盐作为控制变量。结果显示,与正常体重相比,体重过轻对男性(β=-2.26,P<0.001)和女性(β=-1.59,P<0.001)自测健康水平均有负向影响,模型2中超重(β=-0.90,P<0.01)和肥胖(β=-2.14,P<0.001)均对女性具有负向影响,而肥胖对男性影响有正向影响(β=0.63,P<0.05)(模型1)。为进一步对性别差异进行分析,在模型3中将性别和BMI作为交互项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不同BMI指数在男性和女性之间效用存在的差异。

表4 自测健康与BMI关系的线性回归分析及性别差异

讨 论

本研究基于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与BMI之间的关系,对其性别差异进行了分析。参与调查的高血压患者的自测健康总分为(73.71±4.87)分,男性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总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得分均高于女性。对不同BMI分组的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得分差异分析后发现,BMI值正常组的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总分及子量表得分均高于体重过轻组、超重组和肥胖组。

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相较于肥胖,相关研究对体重过轻与自测健康关注相对较少。基于现有的研究显示,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较低的BMI指数可能对健康的负面影响更大[9]。本研究发现体重过轻对男性和女性的自测健康均有负面影响,这与既往研究一致。体重过轻也会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如骨质疏松、贫血、免疫力低下等,研究还发现体重过轻与饮食失调(如神经性厌食症)或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有关[10]。这说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减肥过程中避免盲目追求过低的体重,应将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先前基于全人群的研究已经发现自测健康和BMI之间呈现U形关系,即体重正常人群自测健康水平较好,体重过轻、超重和肥胖人群自测健康水平较差[11],这与本研究基于高血压人群回归分析的发现略有不同,本研究发现体重过轻、超重和肥胖均对女性的自测健康有负面影响。体重过轻对男性有负面影响,但肥胖对男性的自测健康有正向影响。一般来说,超重和肥胖与自测健康水平呈负相关[12-13]。此外,就高血压人群而言,高血压常伴有其他并发症,如糖尿病、中风、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影响其生活质量,导致整体健康状况不佳[14]。

本研究基于高血压患者的分析发现,肥胖对不同性别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存在差异,肥胖对男性自测健康产生正向影响,对女性产生负向影响。分析其原因,认为在高血压相关并发症对健康的负面影响之外,女性相较男性更容易受到身体形象或体重问题的影响,在工作和生活上女性往往受到体貌形象“以瘦为美”社会文化语境产生的压力,从而影响其对健康水平的认知[15]。从男性角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中,男性肥胖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社会对男性肥胖的容忍度往往较高[16]。此外,“快乐肥胖(jolly fat)”假说认为肥胖以及相关饮食习惯能够保护人们免于焦虑和抑郁,从而更加“健康”[17-18]。考虑到本研究使用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健康的测量不仅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男性肥胖高血压患者对自我健康的认知可能通过该假说部分解释。

本研究有局限性。首先,不同的研究出现不同的结果可能与BMI分类标准不同有关,也可能与使用的健康测量工具不同有关。已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健康意识,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使高血压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产生错误的认知,影响其自测健康水平[19]。其次,高血压患者的自测健康和高血压相关信息是基于自我报告,从而可能导致回忆偏倚和报告偏倚。最后,自测健康和BMI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其他疾病也可能影响自测健康(癌症、精神疾病、代谢紊乱等),本研究考虑了尽可能多的混杂因素,并通过护士向受访者询问他们过去的疾病史并将此类人群排除在外,但是仍存在一些未知因素。在后续研究中,将考虑纳入更多潜在因素来纠正可能的偏差。

综上,在考虑自测健康与BMI的关系时,不可忽视低体重对健康的危害。针对男性和女性不同的特点,在干预过程中应适当考虑基于性别差异的高血压干预措施,全方位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自测性别差异量表
不同任务类型中性别差异对外语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知识点自测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一年级上册10月学习能力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