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2-10-12刘江桥

江苏高教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文部国际化计划

刘江桥

(三江学院 外国语学院,南京 210036)

一、日本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涵和难点

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日本政府21世纪学校教育的基本策略。为此,日本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各级学校的国际交流,积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文部科学省于2014年制定了《全球人才培养计划》,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日本大学的国际化水准,为各项国际教育计划提供经费支持[1]。

依据该计划对“国际化人才”的解读,所谓“国际化人才”主要是指兼备以下三大要素的高端人才:具备高水平的语言、沟通力;精神上具备积极性、挑战性、协调性、责任感及使命感;除对于不同文化具备一定的理解力及高度的自我认同感外,还必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及发现解决专业性课题能力、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媒体应用能力等。日本人才培育委员会认为,“国际化人才”是指在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同行进行跨文化交际时,首先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文化、历史背景及价值观不同而产生摩擦时,能够站在双方的立场进行思考,找出问题之所在,并加以有效沟通、解决问题的人才[2]。此外,“国际化人才”不仅能紧跟时代,还须有挑战精神,尤其要对各国的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性等具有浓厚的兴趣等。

如图1所示,日本国际化人才培养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学生教师来源的多样化、国际化,教学语言及课程的国际化,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化。各高校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推进是由近及远,先从国内走向亚洲,继而面向全球。高校的国际课分别按照学生交流、教师交流、课程及项目交流、语言教育交流等设定目标计划,进行逐项推进。国际人才培养不同于高校的国际化,关键在于是以学生教育为中心,贯穿各级教育的教师国际化、国际课程教学、交换出国留学等计划,强调对内提升国民对多元文化的认知与包容,对外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民及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图1 日本国际化人才培养指标体系

传统上日本的人才供需主要是高校输出毕业生后,多数由民企为受教育者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就业保障,民企对吸引各类人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民企参与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如今这种人才培养、供给机制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調查显示近九成的日本高校认为今后人才的国际化是最为重要的,如果年轻人就学期间对前往国外留学或就业不感兴趣,那么终将被全球化社会所淘汰。政府为改变部分学生的惰性,政府虽大力推动国内外大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以培养能够积极面对国际挑战的能力。但国际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各个学校和地区不尽相同。各校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中想去欧美国家留学的居多,但申请补助难,确保留学生活安全和支付高昂的学费是现实问题;国外大学专业吸引力弱,部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弱,学生参与意愿不高,缺少锻炼的机会,留学也只能是为将来就业考虑;聘请外国教员名额有限,外国教员扩充后无法辞退日方教师,教师与职员的整体能力需要提升;交换留学的宿舍不足;与交换校之间的联络不通畅;组织结构改革困难,大学支援力度不够;申请计划时,将目标设定在中等水平可能申请方案通不过,为了通过将目标定得很高,最后往往无法兑现;各专业的课程相对固定,再设立英语教育中心就比较困难等等。各个高校在政府的指导下,缓慢思考解决各种困难的方法,并逐步有所突破。

二、日本实施的国际人才培养政策

(一)全球人才培养计划

该计划是2012年由文部科学省和日本学术振兴会共同实施的政策之一,主要是通过政府财政援助配合日本高校推进国际化教育,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竞争力。该计划选出具有培养国际化人才能力且有特色的大学为示范校,供其他高校学习参考。全球人才培养计划将选拔的高校具体划分为“全校推广式”和“特色推广式”两类。从报名申请的152所高校中,选出“全校推广式”高校11所,“特色推广式”高校31所,共计42所大学进行资助。“全校推广式”方案是以大学整体作为实现目标制定的,该类型高校需要成为对其他大学具备一定的引领、表率作用的模范校。日本政府希望大学由此形成“名校前导、普校尾随”的良性竞争局面。获得立项资助的大学具体有:北海道大学、东北大学、千叶大学、御茶水女子大学、国际教养大学、国际基督教大学、中央大学、早稻田大学、同志社大学、关西学院大学、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特色推广式”是指针对高校内部的特定专业或研究方向来实现国际化目标的方案。获得立项资助的主要有筑波大学、东京工业大学、一桥大学、九州大学等31所高校[3]。

该计划对积极推动语言能力教育和促进国外留学的大学,最高每年提供高达2.6亿日元的补助金,援助期长达5年之久[4]。被选中立项资助的高校,严格执行文部科学省计划的精神与具体要求内容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尝试,包括积极开展国际课程、引进小班化培养机制、设立留学奖励制度等。但对其他未立项资助高校的带动作用如何,尚有待观察。

(二)政企合作国外留学援助制度

该制度由文部科学省于2013年制定,如文部科学省网站标题“飞翔吧! 留学JAPAN”所宣扬的那样,其目标是将日本赴国外的留学生人数扩展到12万人。政府和企业合作创建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尝试,目标是加速培养经济产业界以及社会各领域所急需的国际化人才。该制度的宗旨是推荐日本大学生赴国外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留学期间的“跨文化体验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学生可以自己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明确目标,积极培养参与国际交流的能力,并且能够将自身的经验与新文化相结合从而获得新的能力。实践活动主要采取企业实习、社会调查、社会活动、专题学习等方式和世界各国的社会接轨。

政企合作国外留学援助制度以就读于日本的大学、研究生院、高等专科学校、技术专修学校等的在校大学生为对象,对其在国外就读的费用提供一定程度的奖学金补助。为了提高留学的质量,授助制度要求学校给学生提供留学前后的各种研修和实习活动、留学后继续学习以及留学生交流场所等方面的信息。在有的学科比如理工科系、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相关的经济资助,让他们可以去发达国家或其他国外顶尖大学进行留学,政府希望这些留学生回国后能够活跃在日本各个行业,成为未来各领域能够发挥领导力的人才,从而大力提升日本的科研创造力。接受援助的学生回国后需要积极展现他们留学的成果,以证明国家援助对他们完成国外学习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三)超级全球大学计划

文部科学省在2014 年发表了超级全球大学计划(Super Global University Program,简称SGU),该计划的目的是日本的顶尖大学要进行世界级的研究,并成为领头羊带动其他大学提升国际化水准,促进日本各大学彻底进行国际化和大学改革,强化日本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该计划补助金有两种形式,其一是“领头型”,另一是“提升型”。“领头型”资助的对象是原本就具有世界高水准研究能力的大学,目标是挺进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强。目前获得“领头型”资助的大学有13所,包括千叶大学、东北大学、北海道大学等,每个学校可分别获得4.2亿日元的补助。

“提升型”资助对象主要是尚未具有世界水准研究能力,但过去办学业绩良好的高校。获得“提升型”资助的大学共24所,包括筑波大学、琦玉大学、神户大学等,每个学校可获得1.72亿日元的补助。超级全球大学计划的目的是使日本的大学在全球化环境下,具备广范围的吸引力与竞争力。日本政府希望通过此计划可以带动国内更多的大学积极应对全球化发展。该计划对日本高中升学以及大学课程的设置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高中毕业生若想要进入已参与该计划的大学,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英文能力。因此,外语能力的水平测试随之变得愈加重要,很多大学甚至已将其视为入学申请的必要条件之一[5]。

三、日本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政策分析

(一)国家层面——政府主导

日本政府积极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早在2012年内阁就召开政府工作会议,由内阁官房长官主持,召集各大臣具体讨论了如何推动“全球人才培养计划”战略。因为很多日本的企业已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所以希望大学能够提供更多的国际化人才。2012 年的全球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的政企合作国外留学援助制度、2014 年的超级全球大学计划均为政府主导下制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在2015年日本政府提出了走向未来的国际人才培养计划,倡导在日本建立“超级全球大学”,借此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迈上新的台阶。这些政策促使更多的大学生有目的地奔赴世界各国留学,回国后已经活跃在日本的各行各业,说明政策已经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培育各领域国际化领军人才的效果。

(二)制度层面——规范详细且严谨

从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的政策内容来看,具体的政策决定都经过了学者专家会议讨论。国际人才培养计划分类、大学申请、审查过程、经费分配、审查标准和其他相关内容都有严格、细致的规定。通过申请立项的大学,文部科学省会在第三年做中期检查,分别赋予S、A、B、C、D 五个评定等级。

(三)高校层面——大学灵活制定落实标准

日本高校根据文部科学省对“国际人才”的界定,结合国家政策具体制定了各自的落实标准。在信息、资源提供方面,建立国际化人力资源发展中心,积极充实相关方面的图书资料。在课程上扩充国际对标课程,通过网络连接与国外名校建立直接的教学联系并定期开设云端研讨会。在教学实践方面,积极安排学生去跨国企业、国际组织实习以形成国际化的择业观。

让不同大学、不同专业都能够摸索出适合自身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办法,形成各自完整、规范的制度体系和实行办法,大学各自制定国际化人才培育愿景。各校都有其愿景规划,其中最主要的是希望逐步扩大交换留学生的人数。有的高校希望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选择的留学对象国家、提倡第二专业双学位教育。有的希望接收更多的国外留学生。有的计划开设一半以上的外语教育课程。有的计划增设留学生宿舍。还有的希望扩大国际化合作规模,向学生提供更多国际交流活动。

(四)环境层面——营造国际化环境和扩大国际视野

日本高等教育国际人才培养的对象以全体学生为主,但也有部分内容针对低年级及国际交流相关专业的学生。主要是让有实力的大学充当领头羊的角色,各学校都遵照执行文部科学省制定的相关计划。各个高校营造国际化环境和扩大国际视野所采取的模式不尽相同,有的在推动全英语教学的“顶峰课程”计划,提升课程的国际通用性,有的采取精英小班教学模式等。规划一般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部分,在推进过程中,各高校都在积极争取文部科学省的立项经费资助。行政体制方面强化国际交流中心、留学生支援中心的地位,校内文件实施电子化、双语化等。

四、日本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结论与启示

(一)教育行政主管方面

日本各大学均积极配合文部科学省的政策,努力推动国际人才培养。一流大学发挥带头作用,引领学术发展,其他各大学亦在包括学生教育、国际教育、国际化研究、教师国际化等层面加强校园国际化建设,设法增加与国外大学交流的机会,使学校形成培养国际人才的环境。我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相关政策时,除了由上而下推动之外,也要征求各大学意见,以收双管齐下之效。

在经费使用上鼓励各大学发挥办学特色,拓展国际竞争力。重点支持年轻教师,使年轻教师在跨学科和新学科的国际学术研究中能够主动扮演主力角色。提升国际化人才教育,首先需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例如去国外留学有学费昂贵、宿舍不足等问题。要持续追求国际化,培养国际人才,需要政府和企业在经费方面多给予支持。我国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在经费上提供更多支持,让更多的贫困学生能够走出国门体验国际化教育。

在教育政策制定上,提高留学生的理解度和满意度。日本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为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广泛听取了留学生对国际人才培养的愿景、政策、经费资源、课程资讯、交流合作、环境设备、师生素质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学生持续参与学习的愿望,进一步扩大国际化视野。这点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二)高校的运作方面

大学要积极为学生争取留学奖学金,和国外大学签订留学交换协定,为学生提供留学机会,帮助大学生出国学习。设置专业课程将国内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进行混合教学,营造相互学习的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开设全英语课程,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和国际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日本各大学几乎都强调开设全英语课程,在追求国际化的过程中,积极拓展国际交流。比如,和国外大学签订教学合作及科学研究等相关协定等。营造大学校园国际化的良好环境,也是学校行政与教学工作的重点。日本各大学在鼓励师生出国交换留学、从事科研的同时,也积极地吸纳国外学生或学者来日本交换留学或共同研究,相互取长补短。我国的大学也可参考这种模式,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使大学校园形成良好的国际交流氛围,推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制定国际化人才发展的中长期计划,拓展师生国际视野,提升学术声誉。日本早在2012年就制定了全球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各大学积极培养国际化人才。2015 年提出走向未来国际人才培养计划,倡导建设“超级全球大学”,促进大学国际人才的培养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希望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再上一个新台阶。日本各大学也都表示会贯彻文部科学省的政策积极推动国际化办学,学校的对外交流中心或国际教育中心将国际化列入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短、中、长期目标计划中,并制定努力的目标。我们也可以依托“双一流”建设,制定着眼未来的国际化人才发展计划,以提升高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

学校行政部门在推动国际人才培养工作上,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理解度与满意度。在学校推动国际人才培养工作上,日本相关部门会召集留学生征询他们对各项政策的理解度和满意度,作为今后国际人才培养及确定未来发展方向的依据。国际人才培养是高校办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国家竞争力的体现,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解度及满意度也是我们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三)教师方面

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钻研,深化国际合作的同时指导学生积极拓展海外交流。日本各大学都希望师生的国际化水准有所提升,例如通过增聘外籍教师,加强英语授课,实现专业的国际化培养。大学设定计划从全世界召集并培养具有世界水准的优秀学生。今后教师要在学术界得以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学习钻研,精益求精,深化国际合作,才能在国际上立足,培养好学生。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国际交流能力。

教师要重视产学结合,学以致用,指导学生海外学习与就业。日本文部科学省与各大学为了培养国际人才,提高国际化水准,鼓励学生双向交流。例如顶尖大学需要有足够的科研经费预算、较高的国际化水准。大学还要投入经费促进教师活跃于国内外学术领域,从事跨国性的研究。大学教师要学会合理安排经费预算,重视产学研结合,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大学教师要关心学生所想,配合学校完成国际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日本大学为了让制定的国际人才培养计划更加周全、更具可行性,会充分考虑学生反映的各种情况和需求,而将学生学习成效作为最高目标落到实处并非易事。

(四)学生方面

大学鼓励学生积极规划学习生涯,吸收国际经验,强化自身的国际化能力,拓展海外就业渠道。相应大学完善出国留学政策,使学生毕业时具有国外拓展业务的能力,在校期间能够具备留学经历。

鼓励学生强化自我认同感、提高专业及语言能力,通过海外学习扩大国际视野,发挥创造才能。学生在具备一定工作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自身的认同感;拥有国际视野的同时,也不可妄自菲薄,应在对自身认同的基础上积极求新求变。学生应充分了解国际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实践。

总之,日本政府和高校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相继与国外的大学、国际机构、政府机关、跨国企业等进行合作与交流,逐渐改变师生的固有意识,适应按照国际化观点逐渐改善教育和科研活动,不断推进有利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育和科研活动。在完善的政策鼓励与充足经费的支持下,日本政府支持高校培养超越国界、在各领域能够充分发挥才能的国际人才,满足社会及产业需求的政策已经展现出显著的成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界正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随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影响持续扩大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推进,在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良好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经济贸易的全球化进一步要求高等院校培养更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6]。

培养国际化人才水平的高低、国际间竞争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取决于政府与高校制度创新与管理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主动搭建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合作平台,引进国际高水平师资及学术资源,通过跨国界、跨学科的教育合作交流,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跨学科研究能力,提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作为培养主体的学生要充分了解国际人才培养的内容,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拓展国际视野,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文部国际化计划
聚焦港口国际化
秋日美景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活动预告
日本:推进免费幼儿教育
西藏当惹雍措地区旅游地质资源评价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