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平市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分级预报研究

2022-10-12四平市气象局巩宪伟王冰王梓木王佳琦

内江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低层四平市中度

◇四平市气象局 巩宪伟 王冰 王梓木 王佳琦

本文利用2014-2015年常规观测资料、四平市逐日AQI资料、四平市逐小时PM2.5、PM10、O3、NO2、CO、SO2资料,对四平市中度以上污染预报指标、四平市空气污染气象条件方程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降水、低层温度暖脊、低层逆温、风速、相对湿度与四平市中度以上污染天气密切相关;统计分析秋冬季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物理量指标,并构建分季节四平市空气污染气象预报方程;通过对2016年进行试报,四平市逐日AQI正确率为75%,逐3小时正确率为62%。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014~2016年四平市轻度污染以上天气占34%,多次出现大范围持续三天以上的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指数(AQI)甚至突破过500上限,给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已引起各级政府、社会公众和媒体的极大关注。就四平地区而言,重污染天气预警提前量和预报准确率与政府决策、灾害防御及大气防治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为进一步加强重污染天气的预报预警业务,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依据,本文将依据物理量指标建立预报方程,实现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分级预报,为空气质量预报、重污染天气预警提供有利依据。

2 重污染天气物理量指标探究

本文对与重污染天气密切相关的气象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找到四平市重污染天气的预报指标。通过文献资料和相关性分析,本文最终确定降水、低层温度暖脊、低层逆温、风速、风向、相对湿度为指标统计基本物理量,下面将一一对其进行阐述。

2.1 降水

2014~2015年共出现35次中度以上污染天气中,其中出现降水的一共6天,降水量在0.1mm-7.4mm之间,其中超过1mm的一共是3天,仅仅从日降水量和日AQI对应来看,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可言,但分析AQI大于200的时次与降水的对应关系可知除2014年11月8日在降水期间小时AQI在200以上,且无明显起伏外,其它中度以上污染天气都是在降水就呈现下降趋势,或者之后几个小时后开始下降。由此可见,降水是导致空气质量转好的因素之一。

虽然降水是空气污染物消除的一个有利条件,但需要注意的是,降水前却往往也是逆温天气较易出现的天气形势,当遇到此种情况时,判断好降水开始时间是关键因素。

2.2 低空暖脊

对中度污染以上天气低层有无暖脊按海平面气压场进行了分类,如表1所示:在统计的35天当中,两层都有暖脊的(包含较强的和较弱的)有30天,占到了绝大多数,仅850hpa有暖脊的有1天,仅925hpa有暖脊的有2天,两层都无暖脊的有2天,可见低层有暖脊是中度以上污染天气的有利指标,有一层以上有暖脊的占到总数的94%,两层都有暖脊的占到了总数的85%,在仅仅有一层暖脊或无暖脊的情况下,以低压系统影响,首要污染物为PM10的占大多数,且主要出现在春季,在预报中需引起注意。两层都有暖脊可视为中度污染以上天气发生的指标之一,有一层以上有暖脊同样需要引起注意。

表1 2014-2015年四平市中度以上污染天气对应海平面气压场系统(次)

2.3 逆温

如表2所示,(925hpa-1000hpa)、(850hpa-925hpa)两层都存在逆温的有8天,(925hpa-1000hpa)存在逆温的有11天,(850hpa-925hpa)存在逆温有5天,两层均无逆温现象存在11天,有逆温的占到了总数的70%,所占比例不足以成为预报指标。为此,统计无逆温天气的规律,发现其中有6天,虽然无逆温现象,但两层之间的温度差在1℃上下,其它5次完全无逆温现象的5次发生在夏季,受到低压系统影响,首要污染物分别为PM10和 O3-8h。可见,在秋冬季节,(925hpa-1000hpa)、(850hpa-925hpa)中有一层存在逆温现象,或有一层温差小于等于1℃,可以为预报指标之一。

表2 2014-2015年四平市中度以上污染天气低层逆温(天)

2.4 相对湿度

统计发现,在35天当中,AQI大于200的时次,相对湿度区间跨度较大,未找到较为理想的预报指标,但可提供参考值,统计发现,当首要污染物为PM10时,相对湿度都较小,基本在50%以下,当首要污染物为PM2.5时,相对湿度跨度较大,从22%-91%。总体来讲,湿度发生概率较大区域在70%-90%之间。

PM10为首要污染物时参考指标为相对湿度小于50%。PM2.5为首要污染物时参考指标为相对湿度70%-90%之间。

2.5 风力

对35天中度污染以上天气按照风力行了统计,如表3所示:统计发现,0-1.5米/秒占到了总数的26%,1.5-3.2米/秒占到了总数的43%,3.2米/秒占到了总数的31%,大于3.2米/秒的11次中,有7次为PM10为首要污染物和2次O3-8h为首要污染物,因此只有两次是PM2.5大于3.2米/秒。

表3 2014-2015年四平市中度以上

秋冬季,中度污染以上的25天中,有24次风力小于3.2米/秒,占到了总数的96%。因此,这个风力值可以作为秋冬季中度污染以上天气的指标之一。

3 重污染天气方程建立

基于上述指标集,方程选用降水、低层暖脊、逆温、风力作为变量因子,经过多次拟合,最终确定方程如下:

不利于空气污染物扩散:(空气污染气象条件3-4级)

a:无降水;

b:850hpa有暖脊;

c:925hpa有暖脊;

d:RH>70%;

e:T(850hpa-925hpa)>-2;

f:T(925hpa-1000hpa)>-2;

g:V<4m/s。

非常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污染气象条件5-6级)

a:无降水;

b:850hpa有暖脊;

c:925hpa有暖脊;

d:RH>70%;

e:T(850hpa-925hpa)>0;

f:T(925hpa-1000hpa)>0;

g:V<2m/s。

4 预报检验

通过方程对2014~2015年中度以上污染天气进行回报,秋冬季PM2.5中到重度污染天气准确率88%。预报效果较好,但实际应用中会出现空报和漏报现象,因此总体的预报准确率会比单纯拿中度以上进行回报要低。

利用四平市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系统对2016年11月~12月进行预报试验,趋势正确率为77%,其中四平市共发生中度以上污染天气5次,对应预报不利于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的为5次,过程均有所体现,但持续时间有所偏差,逐日正确率为75%,逐3小时正确率为62%。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中度以上污染预报指标、四平市空气污染气象条件方程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降水、低层温度暖脊、低层逆温、风速、相对湿度与四平市中度以上污染天气密切相关。

(2)以降水、低层温度暖脊、低层逆温、风速、相对湿度为基本物理量统计各季节空气污染气象条件指标,并构建分季节四平市空气污染气象预报方程。

(3)通过对2016年进行试报,四平市逐日AQI正确率为75%,逐3小时正确率为62%。

猜你喜欢

低层四平市中度
小米手表
Change and constancy: Reflections on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in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Western Literary Classics
2017年春季四平市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关于低层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的要点及控制措施探讨探索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四平市全力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住宅楼层影响寿命
低层高密度住宅设计探讨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