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历史文化片区更新提升的方法和路径探索
——以重庆市磁器口片区为例

2022-10-12刘静波王海力汪先为刘加维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9期
关键词:磁器城市更新片区

刘静波,王海力,熊 俊,汪先为,刘加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庆 401121)

0 引言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首次将“城市更新”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标志着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在城市更新对象中,历史文化片区是一类特殊地区,除了常见的城市问题外,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鲜明的风貌特色。如何做好城市历史文化片区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主城沙坪坝区嘉陵江畔,始建于宋代,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是重庆古城的缩影和象征,被赞誉为“小重庆”。经历复杂的历史变迁,以古镇为核心的3km2片区内,沉淀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聚集了多元的城市功能,也带来了诸多城市问题,城区、景区争地矛盾也越来越突出。2018年,古镇年游客量已达到1 200万人次,景区严重超载。

随着《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的全面开展,市委、市政府对磁器口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扩容提质、整体打造优质资源的工作要求。不同于以往“穿衣戴帽涂脂抹粉”的更新方式,在区政府支持下,项目团队贯穿了从规划设计到更新提升实施全过程。研究以重庆市磁器口片区更新提升项目为例,通过规划、设计、实施全过程的跟踪服务,探索城市历史文化片区更新的方法和路径,以期为其他地区的历史文化片区更新项目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域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磁器口片区坐落在重庆市主城区中部槽谷,面积约2.83km2,涉及石井坡、覃家岗、磁器口、童家桥4个街道,涵盖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景区、康明斯发动机厂、磁器口古镇景区、金碧街、特钢厂等区域。片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共有市级文保单位1处、区级文保单位11处、未定级文物3处、历史建筑2处、传统风貌建筑672处,涵盖了人居文化、商贸文化、革命文化和工业文化。

但是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人车交通复杂,新老风貌失调,功能业态单一,发展和保护割裂,城区和景区割裂,城市和景区并没有融合发展。通过整体梳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

1)行不畅——交通混杂,设施滞后,步行环境欠佳。片区内已形成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的路网结构,但由于体系不完备,支路较为缺乏,微循环网络不完善,导致主次干道系统同时承担交通性出行和服务性出行,客流高峰日一旦出行拥堵,难以分流。部分道路步行空间过窄,表现为仅有单侧人行道,双侧均无人行道。

2)看不得——新老风貌协调不足,环境品质有待提升。建筑高度管控不足,新建小区高度管控不够,对背后山体遮挡较为严重,且破坏了原本“大山小镇”的天际线。部分区域建筑风貌杂乱,民居建筑私搭乱建严重,部分老旧建筑缺乏维修。街道内侧电线、电缆裸露,市政通信管网、消防设施对环境破坏较大,影响街道整体景观。

3)品不到——文化体验方式单一,文化空间面临挤压。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景区和磁器口古镇景区的文化体验以参观为主,缺乏深度体验的功能业态和空间场景,对文化的传承不具有可持续性。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大多处于消极利用或废弃闲置状态,比如重庆工业之母特钢厂、历史人文汇聚之所凤凰山等区域,未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价值。

4)留不住——旅游产品单一,品质不高,旅游配套不足。集中体现在磁器口古镇,过度的商业开发导致商业空间侵占文化空间,文化感知度较低。在商业业态上,以餐饮、零售、休闲类业态为主,住宿、文创、娱乐类业态较少,且各类业态产品相对单一,品质不高,文化体验场景、高品质消费场景、夜间旅游产品严重不足。

5)停不下——有限的游览空间难以匹配大量的游客。集中体现在磁器口古镇,人流量巨大,但空间局促,景区承载能力饱和,亟需扩大游览空间。滨水空间保护和利用不足,很多岸线被建设占用,亲水性差,防洪安全问题突出。根据社会调查,磁器口古镇景区42%游客认为在大磁器口片区应建设公园或广场,61%本地居民认为公园绿地不足,大部分认为应该建设公园或广场。

2 更新方法

2.1 坚持问题导向,整体谋划精准切入

1)整体谋划,多方式梳理问题,系统观生成项目。以片区整体为研究对象,运用城市体检方法评估大磁器口片区,初步研判城市问题。通过实地踏勘、入户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居民、商家、游客“急难愁盼”问题,修正研判方向。通过与历届保护规划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部门座谈研究,汇聚多方建议和诉求。最终形成五大问题、22个子项问题,为精准施策提供扎实基础。树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动城区景区共生共荣的更新思路,挖掘片区潜力空间,构建“体检为根、规划为干、专项为枝、项目为叶”的“树形”项目生成工作方式(见图1),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对功能业态、交通组织、开放空间、城市风貌、配套设施5个重点领域系统施策,形成1套更新导则与项目计划,为不同阶段开展更新提升项目实施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和设计指引,逐步优化完善片区城市功能和解决城市问题。

图1 构建“树形”项目生成工作方式

2)精准切入,通过功能转换实现空间价值整合。在分析交通拥堵问题时发现,紧邻古镇北侧的磁童路承担大量过境交通是导致城区景区割裂、古镇入口区长期拥堵的主要原因。

通过交通模型论证,联通凤凰山隧道和拓宽劳动路后,可以分流磁器口大量过境交通压力。于是对磁童路进行步行化改造,以空间织补方式,连通马鞍山和清水溪,扩大古镇步行区并整合古镇周边功能板块,以扩大景区的方式对磁器口自古以来“一江两溪三山四街”山水格局实现整体性保护(见图2)。

图2 通过磁童路步行化改造,实现片区整体性保护

这样通过组织区域交通道路的方式,分流过境交通和到达交通,磁童路步行化实施后扩大步行区范围,有效提升了景区容量,疏解了古镇拥挤人流,为居民和游客创造了安全舒适的开敞空间,解决了景区交通杂乱拥堵问题,从而实现了片区空间价值整合与功能提升(见图 3)。

图3 磁童路步行化改造前后对比

2.2 坚持文化引领,厚植场所文化基因

1)系统性梳理,构建片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城市更新意味着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现代文化的审视与反思、对未来文化的培育与展望。立足区域研究片区历史文化演变发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片区历史沿革和文脉资源进行全面梳理,梳理历史文化遗留资源,构建片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探索内涵与外延、传承与创新“双并举”的有机更新模式。

依托遗存历史资源和潜力空间,塑造“最红岩”“最创意”“最民俗”“最国际”“最文艺”5个主题鲜明的文化功能区,挖掘潜力空间,结合区政府、新华社、“红岩在线”等文旅开发企业和公众意见设想,策划一系列特色项目,传承文脉,彰显价值。目前1949大剧院、磁后街、青瓷坊等已相继落成,丰富了片区文化体验,实现了景区提档升级,提升了城市活力。

2)创造性传承,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磁童路步行化改造采用符合新时代功能特质的现代风格,挖掘古镇历史典故和生活记忆,分段打造可停留、可观赏、可游乐的街道场景,塑造古镇客厅的新时代风情。新旧共生,和而不同,更加突出了古镇历史年轮。利用磁童路和磁正老街不同断面尺度,以空间留白的方式预留了场地功能弹性,可以承载多元民俗活动,扩展了原来古镇老街不能实现的活动功能,传承了磁器口烟火气息。

挖掘文化价值,营造古镇文化体验新场景。重庆1949大剧院项目位于歌乐山红色文化景区和磁器口景区交界处,原本规划为居住地块,通过片区整体规划策划后变为文化产业功能,建成投用后将成为重庆红色文化体验的新名片(见图4)。

图4 磁童路步行化后的节日场景

2.3 坚持绣花功夫,小尺度渐进式更新

1)精细化设计,提升品质彰显巴渝风貌 摒弃大拆大建模式,不拆一栋传统民房,建立“分类型、抓要素、塑节点”的微更新方法体系,分类型清理建筑风貌不协调要素,以菜单式手法更新门窗、店招、栏杆等外立面构件,沿用传统建造工艺,用石栏杆替换现状混凝土、铁质栏杆,更换破损老石板,凹凸不平处采用人工凿刻的方式微修补。清洗墙面,规整各种管线,整治不协调构筑和景观,保护历史文化景观,彰显传统巴渝风貌(见图 5)。

图5 传统风貌建筑改造提升对比

在磁童路步行街中,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铺装、家具、标识系统,以细节体现文化品质。改善支巷环境闲置空间,形成居民日常休闲活动与游客沉浸式体验的共享院坝。改造古镇内的废弃建筑为综合便民服务站和公厕,增加共享便民设施,改善居民日常生活服务水平,丰富公共交往场所。

2)适应性措施,提升街区综合防灾能力 古镇在每年7~8月份面临洪水威胁,为延续“水进人退,水退人进”的古镇滨江生活场景,结合防洪水位线分布,分层引导功能业态,增设高压水枪点快速清淤,联合街道办完善应急疏散组织机制,形成滨江空间弹性利用模式。

现有防火标准会破坏古镇风貌,针对古镇存在的消防隐患,联合消防专业团队量身制订系统整治方案。利用现有巷道划分防火控制区,采用增厚、分隔的防火墙替代传统风火墙,外墙涂料、线网材料采用高等级消防材料;清理、整改老旧线路,对重餐饮设施采用电加热方式;灭火方面,在古镇制高点设置高位水池,储蓄消防水源,设置9处消防水炮,利用支路、车库空间完善消防通道,增补智慧消防及安全管理系统,“防”“消”结合,系统提升消防安全。

2.4 坚持共同缔造,建立机制包容共进

1)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在区政府的统筹组织下,成立磁器口提档升级指挥部和方案技术审查委员会统筹协调片区更新项目,构建多方参与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运作,多元路径推进片区提升。先期国有平台公司实施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创建环境,提升空间价值。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发挥企业自身优势,采用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实现功能提档升级。同时制定长效机制,鼓励现有个体商户改善经营形象,提升经营业态功能。

2)以人民为中心,共同缔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形成景区、商家、居民自治共建新模式,改善原住居民日常生活水平。项目前期设计方案过程中通过社区工作坊、入户沟通及主题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广泛的公众参与,充分征询意见,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更新建成后同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编制专项维保资金管理办法,实现居民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成果共享。

3 反响与意义

从2020年8月首批工程施工开始,规划师和建筑师不间断驻场,协调方案动态改进,历经400多天施工,整治房屋256栋,改造地面景观共计70 000m2。

2021年6月29日,沙坪坝区在步行街集中举行“七开”仪式,七大项目同时启幕,千年古镇磁器口的焕新亮相,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同时也得到了住户、商户和游客的一致认可。

2021年11月,磁器口古镇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2年1月初,磁器口街区获评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月,磁器口作为优秀案例入选《重庆更新发展报告》。

大磁器口片区整体提升是重庆市实施城市提升行动计划以来第一次系统性、全局性的片区综合提升,是历史文化片区城市更新的有益尝试和实践,对重庆市全面落实城市更新行动具有借鉴意义。

4 结语

城市更新作为城市发展中必经的重要过程,既能促进地方当下的活力和繁荣,又能守护、延续地域文化,构建和强化地方认同。对原有的城市特色资源要素进行精心的维育与更新,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拆除或者面目全非地改造,要形成独特的空间触媒效应,吸引新的人口与产业涌入,给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形成良性的复兴循环。磁器口片区近三年的更新实践,为重庆提升城市面貌行动积累了案例,也为全国实践历史文化片区城市更新行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猜你喜欢

磁器城市更新片区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磁器口的C面
磁器口古镇:把旧时光还给老街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创新又贴心
官宣:临港新片区管理49条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新”在哪里,“特”在何处 ?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城市更新
蓝光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