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向设计在体育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
——以小学体操大单元教学为例

2022-10-12吴桥葛越野李尔敏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表现性体操证据

吴桥 葛越野 李尔敏

(1.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30061;2.安徽省合肥市育新小学,230041)

Grant Wiggins和Jay McTighe在逆向教学设计理论中提出,单元在逻辑上应该从想要达到的学习结果导出,而不是从我们所擅长的教法、教材和活动导出。这清晰地道出了单元设计的“初心”与“使命”。然而,根据近期对体育教师体育大单元教学以及部分文献资料的观察分析,发现单元构建中以“内容导向”和“活动导向”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对“目标引领内容”在体育大单元教学中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往往停留在对内容和活动的简单肢解。体育大单元教学是建立在“预期结果—评估证据—设计教学”基础上的预设推导。本文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理论,试图借助于该理论的预设推导原理,寻找出体育大单元教学中“由学习目标至学习内容”的思维路径与操作方法,以为广大体育教师参考借鉴。

一、体育大单元教学逆向设计的依据

逆向教学设计理论的设计程序可分为: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其中,学习预期结果是以学习目标的确立为先决条件的,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预期结果将无法界定,有效的教学设计更无从谈起。为了确保学习评价合理准确,需提前制订能够反映学生表现特征的行为表现标准,即评估证据。评估证据是测评学生对课程目标达成程度的依据,直接指向学习目标。学习体验和教学应与评估证据高度匹配,确保学生通过这些体验,能够表现出与评估证据相对应的行为。

体育大单元教学逆向设计是逆向教学设计理论基础上的学科具体化。在具体操作前,首先要弄清楚2个问题,即其包含哪些要素;各要素间的关系是什么。在Wiggins和McTighe关于逆向教学设计理论的设计程序,并结合Stiggins关于表现性评价的研究基础上,笔者认为体育大单元教学逆向设计主要包含单元学习目标、单元表现性任务、单元评估证据、单元活动群、课时学习内容5个要素。单元学习目标是单元教学的指向,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依据。表现性任务是为了检测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而设计的任务,一方面是学生课程核心素养形成的具体场域,同时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关键情境。单元评估证据是根据课程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结合学生在任务中的具体表现而获得的。表现性任务的完成需要若干个分任务的支撑,这些分任务间呈结构性关联,而分任务的完成则依赖于一定数量的活动群得以实施。授课教师在此基础上,最终拟定出可实施、可操作、针对性强的课时学习内容。

二、小学体操大单元教学逆向设计的操作流程

体操运动属于专项运动技能系列的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儿童身体认知、空间认知、运动认知、稳定性控制和基础体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小学三年级体操大单元教学为例,阐述该大单元逆向设计的具体操作流程。流程包含4个步骤: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制订表现性任务与评估证据、设计单元活动群、明确课时学习内容。

(一)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上接教育目的、课程标准、教材文本,下达学生学习的结果,是指导、引导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枢和图式。在制订单元学习目标时,首先应依据现行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水平进行分析,确定单元学习目标。确定单元学习目标时,应把握“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表现+表现程度”的基本范式。在实际操作中,采用三维叙写的方式呈现,行为主体一般可以省略。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体操类运动(水平二)的学业要求描述为“做出所学体操类运动项目的基本动作和简单组合动作,并把所学体操类运动知识与技能运用到游戏和展示中”。因此,可以将学习目标中关于专项运动技能的目标定位为“在指定的游戏等情境中,完成3个以上动作组合并合理衔接”,以三年级第1学期体操大单元学习目标为例,可设计如下。

1.通过聆听观察、示范讲解、观看比赛等活动,建立动作表象,准确说出所学体操内容的相关动作术语,列举出体操运动的育人价值。

2.通过聆听、观察及体验,能够独立、稳定、连贯地完成单个体操动作;通过高度、速度、姿势、与物的关系等运动概念的学习和探究,能够结合所学动作进行创编与展示;在指定游戏等情境中,完成3个以上动作的组合并合理衔接;发展平衡、力量、灵敏及协调等体能。

3.通过对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及意义的学习,养成安全运动的意识,并在活动中及时给予同伴帮助与保护。

4.在教师和同伴的引导及鼓励下,积极参与学练,情绪表现稳定,勇于克服困难,展示自我。

(二)制订表现性任务与评估证据

单元表现性目标确定后,表现性任务与评估证据则是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任务一般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做的事情,具有特定的目的性。表现性任务则是紧扣学习目标而设计的特定任务,旨在引发学生的表现行为,从而收集学生的表现证据,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表现性任务与评估证据在过程上共生共存,在结果上共同促进。Sally Berman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当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评价高度一致时,能够有效促进学习。他提倡将学习者置于真实情境中,通过完成表现性任务及表现习得事实、概念和技能。据此,体育大单元表现性任务与评估证据的设计一般可分为如下4步:选择任务内容、创设任务情境、拟定任务指令、确定评估证据。

1.选择任务内容。任务内容源自学习目标,核心是要确定学生应当做什么,即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行为表现与学习目标之间属于关系推理,是教师基于学生实现目标的假设后推测其可能会引发的表现,进而判断学生素养的真实状态和水平。如,评价“安全运动的意识”可观察学生在运动技能学练中的自我保护和给予同伴保护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同时要判断二者间是否为前提和结论的关系,因此其对应的任务内容可陈述为“做出自我保护和保护同伴的行为”。由于大单元学习目标的复杂性,单个大任务有时未必能准确推测学生是否达成目标,这时需要设置多个分任务判断其各阶段的达成度,这些分任务主要呈现并列、递进、混合3种关系。

2.营设任务情境。情境在整个任务学习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导向功能,串联认知、技能、行为与情感。体育教学中的任务情境是对真实生活或运动情境的模拟或复现,强调情境与任务的匹配度和支撑性,同时也要求学生在任务情境中和真实情境中所需的心理反应机制是一致或相似的。在任务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需构建开放、探究的学习情境,以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等方式,帮助学生以体育学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如,为了帮助学生探究并建立正确的身体认知,任务要求学生在指定的软式跳箱环境中,围绕“姿势”创编不同的爬跃练习方法,并予以展示。

3.拟定任务指令。表现性任务依赖于配套的指令要求得以组织实施,任务指令一般涉及完成任务所需的方法、步骤和基本要求。教师需要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明确的任务指令,从而指导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在拟定任务指令时,需要思考指令呈现的内容、方式、时间和顺序。

4.确定评估证据。单元的评估证据需要一定的指标进行描绘,可以围绕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个方面,从认知、技能、情感、行为4个维度进行刻画。清晰和恰当地划分指标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并且让判断具有一致性和公平性。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及复杂性,在确定具体评估证据的指标后,还需要对不同水平学生进行分级,并根据这些指标对不同级别群体的表现进行“画像”,以质性和量化的方式呈现。通过对各指标间内在逻辑形成的分级描述,就构成了整个评估证据。如,将评估证据分解为A级、B级和C级分别对应高、中、低3个等级。分任务1中,若学生在认知层面能够说出前滚翻的动作口诀和锻炼价值,在技能层面能够连贯、圆滑地完成动作,在行为层面能够结合“与物的关系”,与同伴创编并评价动作,并关注场地、器材安全,做出保护行为,在情感层面能够遵守课堂要求,则认为其达到了高等级别(表1)。评估证据的划分不是为了给学生贴上所谓的“好生”与“差生”的标签,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清楚自己在证据矩阵中的位置,以便回答“我要去哪儿?我在哪儿?我如何做才能缩短距离?”,最终实现促进学习的目的。

表1 三年级第1学期体操大单元表现性任务与评估证据示例

(三)设计单元活动群

活动是指某件事情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它的站位要低于任务,即为任务而活动。就体育大单元教学而言,无论是大任务抑或分任务的达成,学习者往往通过参与若干个活动所获得的成功体验的累计得以实现。这些活动是任务达成的路径和方法,活动的集合共同构成了活动群,而任务的设立增强了活动群的指向性,避免了活动群的无序性。

在确定活动时,教师应依据任务的要求设计具体的活动内容,可参考Gallahue的运动技能学习三级模型,按照“技能本体—技能联结—技能应用”的结构进行。其中技能本体是围绕单个运动技能展开的,主要包括激活、认知、探索、发现4个阶段;技能联结是指将单个运动技能同其他运动技能整合到一个流畅的时空序列当中,减少学生对技能本体单个元素的关注;技能应用则是强调技能本体在某种形式下的使用,旨在强化技能主体的迁移性和在多场景下的应用性。任务1所对应的活动群中,活动1至活动6属于技能本体,活动7属于技能联结,活动8至活动9则属于技能应用(见下页表2)。此外,教师在统筹安排活动群各内部活动时,要注意相互间的连贯性和难易程度。

表2 三年级第1学期体操大单元活动群示例

(四)明确课时学习内容

单元活动群并不能作为单元教学的直接依据,还需要将其转化成具体的课时学习内容,才能作为日常教学使用的直接资料。从活动群到课时学习内容转换的过程中,如何组织搭配是分配课时学习内容的关键。建议教师在拟定课时学习内容时,要根据学校实际教学环境、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运动能力水平、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自身教学能力,按照活动群的基本顺序进行组织,合理地选择一定数量的学习内容。因体育大单元教学跨度较长,在各个分任务临界点处应安排相应的形成性评价活动,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在单元后段,为了解和把握学生对大单元整体学习的基本情况,同时确保其综合运动体验,可设置总结性评价作为学习内容,多课时集中连续开设(见表3)。

表3 三年级第1学期体操大单元教学计划示例

猜你喜欢

表现性体操证据
高中说理性文言文表现性评价案例设计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手上的证据
家庭暴力证据搜集指南
头脑体操
手上的证据
论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性学习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