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研读与落实

2022-11-05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课程标准技能

研讨背景: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施行。此次教育部门针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课程标准(2011年版)》]做出多处调整,全面提升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权重,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当前,如何深刻认识《课程标准(2022年版)》并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有效落实,是当前体育教师应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期《群英荟萃》栏目针对体育教师如何有效研读《课程标准(2022年版)》,并能较好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践行进行研讨,以期实现《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培养学生课程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的目的。

话题1:您认为《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哪些方面的改变?

《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培养学生的课程核心素养提供了思路,针对当前体育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思路:1.明确课堂运动负荷要求,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2.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抓手,构建“学、练、赛”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体系,以真正“教会”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3.引导学生将体育锻炼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和终身锻炼的习惯。

1.《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化核心素养培育,增加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个方面的课程核心素养内容,将课程核心素养贯穿始终;2.《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体育课堂要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明确指出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基本理念;3.《课程标准(2022年版)》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全面育人,注重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国防教育的融合。

对比《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以下变化:1.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2.《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部分,是以水平段梯度划分,设定学生在不同年龄段所应达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而《课程标准(2022年版)》针对专项运动技能提出了相应的课业内容,如,专项运动技能中的新兴时尚运动、冰雪运动,这也是为了解决“部分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问题;3.新兴体育类运动体现了能够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和地域体育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好奇心与冒险精神等方面的独特的育人价值。其中时尚运动类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与《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比,《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更强调体育课堂上对于学生“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提倡结构化的运动知识和技能教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还倡导大单元教学,强调对一个项目的完整学习和体验,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也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此外,《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标准做了界定,每节课应达到中高运动强度,每节课学生的平均心率应在140~160次/min;同时,对幼小衔接、学生个体差异、提升女生体育课兴趣与参与度等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每节课的群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75%,个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50%,每节课应达到中高运动强度,班级所有学生的平均心率原则上在140~160次/min;不仅专门设置了体能学习内容,还提出每节课约有10min体现多样性、补偿性、趣味性和整合性的体能练习,以保证每节实践课都有足够的运动负荷,让学生获得充分的运动体验,真正改善“不出汗”的体育课现状;通过提高学生的运动负荷,使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得到好转。此外,《课程标准(2022年版)》还强调结构化运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侧重学生在应用情境(如,对抗练习、比赛或展示等)中学习知识与技能。

《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课程性质”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这是与《课程标准(2011年版)》不同的一个方面。

《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以下改变:1.各个水平段之间衔接更紧密,强调一体化,前一个水平技能为下一个水平技能服务,一个项目贯穿学段,但是同一技术每一水平段都有所提升;2.教学方式有所改变,从教师主导转变为教师引导,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3.在教学模式上有所改变,强调小组合作、小组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4.树立了生命安全与健康意识,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与自我保护能力。

课程性质方面,《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体育与健康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具有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方面:“主要目标”改为“主要目的”,增加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字样,强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增加了“具有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的描述,强调了体育学科的特点和体育学科的重要性。

课程目标方面,《课程标准(2011年版)》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4个学习方面。《课程标准(2022年版)》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由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4个学习领域转变为核心素养的3个维度,即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使目标体系更加明确、清晰,更容易落实。

与《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比,《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以下改变:1.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核心素养是育人价值的体现,使学生能在复杂情境下解决问题;2.强调了课程内容结构化和大单元设计教学的内容;3.强化了学科实践及跨学科主题学习,推动了课程及教学的实践性、综合性,充分发挥了育人功能;4.学业质量更加具体,分别从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方面对学业质量进行描述,便于体育教师更直观和具体地操作。

《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如下改变:1.强调核心素养、大单元、跨学科,评价更加全面、具体,明确课堂运动负荷要求;2.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抓手,构建“学、练、赛”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体系;3.从“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从“单一技术导向”向“结构化知识和技能导向”转变,从“简单情境”向“复杂情境”转变,从单纯的“体育教育”向“体育与健康教育及多学科融合”转变。

《课程标准(2022年版)》加强了学段衔接,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对“如何教”有了具体的指导;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在课程理念方面,有了更详细、深入的转变;不仅关注学生健康、基本知识与技能,更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的养成。

话题1小结:《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主要变化:1.强化了综合性、实践性,体现了全面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学科间的融合,对体育教师的学习力、执行力、自律力、指导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义务教育阶段首次明确了核心素养要求,对其内涵进行了解读,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对人的培养更加重视和突出;3.课程性质更具时代性,方向更明确,注重育体与育心、体育与健康教育相融合,此外,《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修订的,更加富有时代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准确把握了政治方向;4.改变了理念,更新了观念,完善了内容,增加了跨学科的内容,强调大单元教学实施,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更注重培养人才;5.强调由“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注重教学方式改革,注重构建“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体系,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

话题2:通过研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您认为给体育教师带来哪些挑战?

《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创设应用的情境,开展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教学,这对长期习惯单一技术教学的体育教师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核心素养的形成不能脱离相应的学习情境,教师在创设体育与健康学习情境时应紧紧围绕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培育,根据课程目标,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方法,挖掘教学资源,创设应用情境。

《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体育教师不再是针对某项专项、某个点进行授课,更多的是以大单元的形式设计上课,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更应该精读教材,做好每堂课的衔接。《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进行学科融合,要求体育教师平时在备好体育课的同时,要经常走进别的学科课堂听课,体育教师不仅是教会学生运动技能就行,更需要提升自身跨学科的教学能力,提升学科间相互融合教学的能力,如,体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等,这都是体育教师面临的挑战。

《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对体育教师是机遇也是挑战,体育教师要想让课堂出彩,就需要具备扎实的体育理论基础,根据《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计“学、练、赛”一体化的大单元体育课堂,一个大单元18节课时及以上,要有衔接性、递进性,“学、练、赛”一体化课程模式需要体育教师认真设计每堂课,同时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等媒介让课堂更加直观、生动。

课堂教学的有效落实关键在教师,所以体育教师最根本的任务就是积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强化体育教研能力。在教学设计时关注教学内容的衔接性,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构建大单元教学时注意其合理性,关注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和与学生的适切性。

初中体育教师要从中考体育“应试中考”中走出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应能具有大单元教学的整体建构能力,将“教会、勤练、常赛”与课外、校外有效衔接,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锻炼,养成锻炼的习惯,达到培育核心素养的目标。

坚持健康第一,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加强课程内容的整体设计,注重教学方式改革,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同时要具备心理健康辅导能力,在教学中若遇到学生出现学练方面的障碍时,教师要能够积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挑战,如,考验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认知理解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力,对体育品德和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对大单元教学设计和创设情境的把控能力,对学业质量的调控能力,对“学、练、赛”一体化的组织能力。

话题2小结:《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要给体育教师带来了以下挑战:1.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及实施;2.开展新兴体育项目教学时应多掌握一些专项技能;3.《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师有更广博的知识体系,现有的知识结构很难满足《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4.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怎样才能持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5.如何进行多维度评价;6.教学设计上需要改进,如,按照新的理念和“学、练、赛”要求重新设计教学流程,按照构建大单元的要求整体设计教学等;7.《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段内容的衔接,这不仅是对学校的考验,还给体育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8.在有限时间内如何保障个体练习密度和群体密度,同时还要确保学生掌握动作技术要领;9.如何进行学科融合。

话题3:您认为体育教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落实《课程标准(2022年版)》?

落实《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先是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内容,准确把握《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要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师资培训和个人学习相结合;其次,尝试依据《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计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再细化到每一个课时计划;最后,学期、学年后及时总结个人实践《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经验,多与同行交流,相互学习借鉴。

体育教师要解决以下几个基本问题:1.明确课堂运动负荷要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抓手,真正“教会”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至少掌握1项运动技能;3.重视体育锻炼,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究其精髓,并积极运用到教学实践中;2.认真钻研大单元教学设计;3.在教学中贯彻《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敢于创新;4.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订有效的体育家庭作业,并落到实处;5.积极开展针对符合《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的教学、教研活动。

1.明确大单元教学的概念,熟知大单元教学的构建模式;2.理解“教会、勤练、常赛”;3.合理组织课堂教学;4.优化体育课堂并不断提升课堂质量;5.加强自我认知,充分把握综合育人的教学宗旨。

先育人再育体,以掌握学练方法、培养锻炼习惯、提升锻炼意识为根本目的,以“学、练、赛”为教学手段,逐步落实《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达到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的目标。

要立足课堂,以《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一步一步地扎实推进和落实《课程标准(2022年版)》,真正做到育体、育德、育心。以点带面,将运动技能和体育与健康知识更生动、更具情境化地呈现给学生,同时以大单元为依托,让体育课的互动体验学习真实发生。

从理念方面来看:1.转变思路,确认是否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的教学思维模式转变;2.实现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优化及跨学科融合;3.将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通过大单元、一体化设计、结构化教学或者一体化教学,以“教会、勤练、常赛”为实施路径,让学生真实、有效地“学会、勤练、常赛”,在不同的情境下真实地反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体育教师自身能力方面来看:1.首先需要体育教师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同时具备多学科知识,以更好地开展体育专项及多学科融合教学工作;2.具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使用多媒体、自制教学器材等;3.及时了解学情,如,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运动发展规律等,从而有效地设计教学策略;4.提升教师个人素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实现健体育人的新时代学校体育的教育价值。

体育教师要注重学习《课程标准(2022年版)》,了解《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变化,知道《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并了解各学段项目的具体要求、学业要求,以及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提示。要增强学科教学能力,提高认识,紧扣《课程标准(2022年版)》,融合情境,以体育人。

1.反复学习《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重要、关键字词要“读厚”“读宽”;2.参考义务教育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和内容,从根本上理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统筹本学科教学内容,在做好独立内容的基础上优化整体内容设计,呈现螺旋式、结构化的内容;4.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5.保持教师的学科专业技能优势,坚持身体素质锻炼,身体力行地学习新的动作技能;6.对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进行常态化学习;7.保持学习意识,养成思考习惯,并记录、分析。

落实《课程标准(2022年版)》应解决以下问题:1.体育与健康课中德育内容的挖掘;2.大单元学案的编写;3.跨学科主题的学习;4.落实核心素养路径的学习;5.实施大单元教学的策略;6.学业质量的评价;7.挖掘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抓手,构建“学、练、赛”的课堂教学体系,真正“教会”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使学生掌握至少1项运动技能,变革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

以大单元教学为抓手,让学生“学会、勤练、常赛”,使学生真正能够掌握受益终身的体育运动技能;教师要打破原来单一学科的局限,教学视野要更宽广。

体育课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也是体育教师需要掌握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化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之一,体育教师要借助各种多媒体手段,增强自身的信息化体育教学能力,让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最大化地践行《课程标准(2022年版)》。

面对《课程标准(2022年版)》,体育教师在教学方式改革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实践性和实用性。体育与健康课程依据体育学习实践性和体育教育实用性的特点,强调由“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所以体育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中要多创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特别是水平一至水平三)。在课堂教学中,要将动作示范、讲解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有机结合。课程理念倡导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在课堂教学中,要将集体练习、小组练习与个人练习相结合。2.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一堂课是否能达成目标或者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有效,很大程度上,看教师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基础,不同身体条件、兴趣爱好的学生,要采用多样的分组及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公平的学习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话题3小结:1.转变观念,主动学习新知识,革新自己,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课程标准(2022年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师资培训和个人学习相结合;2.更新课程设计思路,将“教会、勤练、常赛”具体化、落到实处;3.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分析学生现状,根据实用性设计、选择内容、方法和操作手段,同时注意差异性;4.加强教师相互间的学习与交流,与组内教师、同地区的教育工作者组建推动教学改革的学习团队,在交流学习中优势互补、取长补短;5.研读《课程标准(2022年版)》,参加相关培训,积极反思与实践。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课程标准技能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高校课程标准编制质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