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轨道叶片边柱锁的技术开启痕迹研究

2022-10-11李朋林张裕祺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压板痕迹表面

王 猛 李朋林 张裕祺

(1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学院(法庭科学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5;2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新时代犯罪治理研究中心 辽宁 沈阳 110035;3 铁岭市公安局红旗分局 辽宁 铁岭 112000)

1 引言

自古以来,锁具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使用范围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当前安防需要的促进下,锁具的安全性能也不断进行改进,可以满足一定的安防需要。目前常见民用机械锁具按照制锁原理可分为销键制栓锁和边柱制栓锁两大类[1-2],而边柱锁是继销键锁之后近些年才广泛使用的一类新型锁具。随着锁具技术开启工具的不断更新,边柱锁的安全性能也受到了严峻挑战。

目前,针对单轨道叶片边柱锁的技术开启工具主要有快开工具、泡棉工具、边柱压板工具、读齿配匙工具[3-5]。技术开启工具的发展已经日趋完善,具有对操作人员的技术依赖较低、对目标锁具的开启率较高、对锁具开启的耗时较短等特点,使犯罪分子作案更加便利[6-7]。遗憾的是,目前并没有针对上述4种工具开启锁具进行痕迹分类及检验鉴定的系统研究报道。技术人员对于边柱锁技术开启类案件的侦查通常无从下手,即使存在非正常使用痕迹,也不能准确判断边柱锁是否被技术开启[8-9]。

鉴于此,本文以快开工具、泡棉工具、边柱压板工具和读齿配匙工具开启的单轨道叶片边柱锁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实验和痕迹分析,明确区分了边柱锁的正常使用痕迹和技术开启痕迹,系统总结了各类痕迹的遗留位置、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详细分析了各种痕迹的形成原因,逐一认定了各类痕迹的利用价值。通过本文研究,有望促进案件现场中单轨道叶片边柱锁技术开启痕迹的有效利用,补齐痕迹检验技术领域中单轨道叶片边柱锁技术开启痕迹检验的技术短板,满足侦查办案的迫切需要。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器材

2.1.1 实验锁具

欧利保C级叶片边柱锁(80mm中心插芯门锁,单轨道12叶片)。如图1所示,单轨道叶片边柱锁主要由叶片弹子、弹子弹簧、边柱、圆头弹子、AB转换钢珠、平头弹子、锁芯固定片、锁芯、锁体和钥匙组成。

图1 单轨道叶片边柱锁结构

2.1.2 技术开锁工具

技术开锁工具选用市面常见的几种工具,即:快开工具、泡棉工具、边柱压板工具、读齿配匙工具。

(1)快开工具的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快开工具

(2)泡棉工具的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泡棉工具

(3)边柱压板工具的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边柱压板工具

(4)读齿工具的结构如图5所示。

图5 读齿配匙工具

2.1.3 观测及拍摄工具

双臂十字万向架KS-STL2体视显微镜、Kaisi HDMI 2000万像素工业相机、佳能M2微单相机、佳能18-55微单镜头。

2.2 实验方法

取100把边柱锁平均分为4组,一组锁具为对照组,两组锁具为实验组,一组锁具为备用组。

(1)对照组操作。锁具一侧不使用,观测锁具的加工痕迹;另一侧先用装修钥匙模拟开闭锁200次,再用主人钥匙模拟开闭锁800次。

(2)实验组操作。锁具两侧均先用装修钥匙模拟开闭锁200次,再用主人钥匙模拟开闭锁800次。模拟使用1000次后,用快开工具、泡棉工具、边柱压板工具、读齿配匙工具分别对两组锁芯4侧部分分别进行2次技术开启。

(3)将上述锁具两侧分别拆解,并用微单相机垂直拍照记录。

3 结果与讨论

3.1 技术开启的共有痕迹

技术开启的共有痕迹,是指使用快开工具和泡棉工具对锁具进行技术开启后遗留的痕迹特征,且相较于正常使用痕迹均无明显区别。

3.1.1 边柱上表面碳粉附着印压痕迹

如图6所示,a为边柱上表面碳粉附着正常使用痕迹,b为边柱上表面碳粉附着快开工具技术开启痕迹,c为边柱上表面碳粉附着泡棉工具技术开启痕迹。边柱上表面碳粉附着痕迹,是锁芯内起到润滑作用的碳粉颗粒在边柱上表面于锁体边柱槽内相对运动作用下印压形成的光滑涂层。在使用次数相同的情况下,经过技术开启锁芯的痕迹较正常使用锁芯的痕迹清晰。但由于很难确定具体的使用次数且痕迹特征不稳定,该痕迹不具备认定价值,结合锁芯其他部位痕迹特征和损耗程度可大致提供检验鉴定方向。

图6 边柱上表面碳粉附着痕迹

3.1.2 边柱下表面碳粉附着印压痕迹

如图7所示,a为边柱下表面碳粉附着正常使用痕迹,b为边柱下表面碳粉附着快开工具技术开启痕迹,c为边柱下表面碳粉附着泡棉工具技术开启痕迹。其成痕原理与痕迹价值与边柱上表面碳粉附着印压痕迹相同。

图7 边柱下表面碳粉附着痕迹

3.1.3 边柱侧表面碳粉附着印压痕迹

如图8所示,a为边柱侧表面碳粉附着正常使用痕迹,b为边柱侧表面碳粉附着快开工具技术开启痕迹,c为边柱侧表面碳粉附着泡棉工具技术开启痕迹。其成痕原理与痕迹价值亦与边柱上表面碳粉附着印压痕迹相同。

图8 边柱侧表面碳粉附着痕迹

3.2 技术开启的特有痕迹

技术开启的特有痕迹是指使用技术开启工具对锁具进行技术开启后,遗留的痕迹特征,且相较于正常使用痕迹有明显区别。其中主体痕迹是指技术开启工具直接作用于叶片弹子或边柱构件所遗留的痕迹,伴生痕迹是指非技术开启工具直接作用于叶片弹子或边柱构件或非开启过程中必要的作用于其他构件上所遗留的痕迹。

各主要留痕位置辨别标准:叶片牙花以突起表面为上表面,以近轴心方向侧表面为内表面,以远轴心方向侧表面为外表面;叶片内侧以近叶片V型槽为上表面,以远叶片V型槽为下表面;锁芯以闭锁状态下近边柱为上,远边柱为下;边柱上方近锁孔端弹子为1号弹子,远锁孔端弹子为2号弹子。

3.2.1 快开工具技术开启痕迹

(1)叶片牙花上表面擦划痕迹。如图9所示,a为叶片牙花上表面正常使用痕迹,b为叶片牙花上表面技术开启痕迹。叶片牙花上表面擦划痕迹,是快开工具插入或导针复进的过程中,导针牙花在叶片牙牙花上表面遗留的擦划痕迹,属主体痕迹。表现为三角形、梯形擦划线条区域,部分位置有棱角缺损现象,外侧叶片痕迹较内侧痕迹清晰。该痕迹认定价值极高,可认定为快开工具技术开启。

图9 叶片牙花上表面擦划痕迹

(2)叶片牙花外表面擦划痕迹。如图10所示,a为叶片牙花外表面正常使用痕迹,b为叶片牙花外表面技术开启痕迹。叶片牙花外表面擦划痕迹,是快开工具插入或导针复进的过程中,导针牙花在叶片牙花外表面遗留的擦划痕迹,属主体痕迹。表现为相对整齐平行的擦划线条区域,外侧叶片痕迹较内侧痕迹清晰。该痕迹认定价值极高,可认定为快开工具技术开启。

图10 叶片牙花外表面擦划痕迹

(3)叶片内侧下表面擦划痕迹。如图11所示,a为叶片内侧下表面正常使用痕迹,b为叶片内侧下表面技术开启痕迹。叶片内侧下表面擦划痕迹,是快开工具不能直接开启时,旋转摇晃并复进导针的过程中,导轨两侧下棱边在叶片内侧下表面遗留的擦划痕迹,属伴生痕迹。表现为较叶片颜色有别的光滑擦划区域。该痕迹具有认定价值,但由于其数量较少,需结合其他痕迹综合判断才可认定是否为技术开启。

图11 叶片内侧下表面擦划痕迹

(4)锁芯上梁上表面擦划痕迹。如图12所示,a为锁芯上梁上表面正常使用痕迹,b为锁芯上梁上表面技术开启痕迹。锁芯上梁上表面擦划痕迹,是快开工具插入或导针复进的过程中,导针牙花在锁芯上梁上表面遗留的擦划痕迹,属伴生痕迹。表现为相对整齐平行的擦划线条矩形区域,外侧位置锁梁痕迹较内侧痕迹清晰。该痕迹认定价值极高,可认定为快开工具技术开启。

图12 锁芯上梁上表面擦划痕迹

(5)锁芯内侧下表面擦划痕迹。如图13所示,a为锁芯内侧下表面正常使用痕迹,b为锁芯内侧下表面技术开启痕迹。锁芯内侧下表面擦划痕迹,是快开工具不能直接开启时,旋转摇晃并复进导针的过程中,导轨两侧下棱边在锁芯内侧下表面遗留的擦划痕迹,属伴生痕迹。表现为较锁芯颜色有别的光滑擦划区域。该痕迹具有认定价值,但由于其出现数量较少,且错误钥匙试开也可能产生类似痕迹。因此需结合其他痕迹综合判断才可认定是否为技术开启。

图13 锁芯内侧下表面擦划痕迹

(6)锁芯下梁两侧擦划痕迹。如图14所示,a为锁芯下梁两侧正常使用痕迹,b为锁芯下梁两侧技术开启痕迹。锁芯下梁两侧擦划痕迹,是快开工具不能直接开启时,旋转摇晃并复进导针的过程中,导轨下槽棱边在锁芯下梁两侧遗留的擦划痕迹,属伴生痕迹。表现为较锁芯颜色有别的光滑擦划区域。该痕迹认定价值较高,可认定为技术开启。

图14 锁芯下梁两侧擦划痕迹

(7)圆头弹子头部斜肩擦划痕迹。如图15所示,a为圆头弹子头部斜肩正常使用痕迹,b为圆头弹子头部斜肩技术开启痕迹。圆头弹子头部斜肩擦划痕迹,是快开工具插入或导针复进的过程中,导针牙花在圆头弹子头部斜肩遗留的擦划痕迹,属伴生痕迹。表现为螺旋状擦划线条。该痕迹认定价值极高,可认定为快开工具技术开启。

图15 圆头弹子头部斜肩擦划痕迹

3.2.2 泡棉工具技术开启痕迹

使用泡棉工具技术开启的过程中,其直接作用于叶片牙花的部分为泡棉部分,因此一般不会留有主体痕迹。

(1)叶片内侧下表面擦划痕迹。如图16所示,a为叶片内侧下表面正常使用痕迹,b为叶片内侧下表面技术开启痕迹。叶片内侧下表面擦划痕迹,是泡棉工具旋转摇晃的过程中,导轨两侧下棱边在叶片牙花内侧下表面遗留的擦划痕迹,属伴生痕迹。表现为较叶片颜色有别的光滑擦划区域,且该痕迹于叶片牙花所在一侧的出现几率大于另一侧。该痕迹具有认定价值,出现数量较少时,结合其他痕迹综合判断才可认定是否技术开启,当出现该痕迹叶片数量占叶片总数2/3时,可认定为被泡棉工具作用过,但不能判断是否成功开启。

图16 叶片内侧下表面擦划痕迹

(2)锁芯内侧下表面擦划痕迹。如图17所示,a为锁芯内侧下表面正常使用痕迹,b为锁芯内侧下表面技术开启痕迹。锁芯内侧下表面擦划痕迹,是泡棉工具摇晃旋转的过程中,导轨两侧下棱边在锁芯内侧下表面遗留的擦划痕迹,属伴生痕迹。表现为较锁芯颜色有别的光滑擦划区域。该痕迹具有认定价值,但由于其出现数量较少,且错误钥匙试开也可能产生类似痕迹。因此需结合其他痕迹综合判断才可认定是否为技术开启。

图17 锁芯内侧下表面擦划痕迹

(3)锁芯下梁两侧擦划痕迹。如图18所示,a为锁芯下梁两侧正常使用痕迹,b为锁芯下梁两侧技术开启痕迹。锁芯下梁两侧擦划痕迹,是泡棉工具旋转摇晃的过程中,导轨下槽棱边在锁芯下梁两侧遗留的擦划痕迹,属伴生痕迹。表现为较锁芯颜色有别的光滑擦划区域。该痕迹认定价值较高,可认定为技术开启。

图18 锁芯下梁两侧擦划痕迹

3.2.3 边柱压板工具技术破坏痕迹

使用边柱压板工具技术开启的过程中,多数情况需要使用手电钻等工具进行辅助性破坏,因此会留有部分破坏性工具痕迹。

(1)锁体内侧钻削痕迹。如图19所示,a为锁体内侧正常使用痕迹,b为锁体内侧技术开启痕迹。锁体内侧钻削痕迹,是边柱压板工具的边柱压板不能直接插入边柱前端锁芯锁体缝隙中时,用手电钻钻削于锁体遗留的钻削痕迹,属伴生痕迹。表现为宏观缺损,且钻孔大小明显不足以将边柱从锁具内部抽出,符合传统金属钻痕特征。该痕迹认定价值极高,可认定为边柱压板工具技术破坏开启。

图19 锁体内侧钻削痕迹

(2)锁芯外侧钻削痕迹。如图20所示,a为锁体内侧正常使用痕迹,b为锁体内侧技术开启痕迹。锁体内侧钻削痕迹,是边柱压板工具的边柱压板不能直接插入边柱前端锁芯锁体缝隙中时,用手电钻钻削在锁芯遗留的钻削痕迹,属伴生痕迹。表现为宏观缺损,且钻孔大小明显不足以将边柱从锁具内部抽出符合传统金属钻痕特征。该痕迹认定价值极高,可认定为边柱压板工具技术破坏开启。

图20 锁芯外侧钻削痕迹

(3)边柱上表面擦划痕迹与钻削痕迹。如图21所示,a为边柱上表面正常使用痕迹,b为边柱上表面技术开启痕迹。1为边柱上表面擦划痕迹,是在压落边柱并旋转锁芯的过程中,边柱压板在边柱上表面遗留的擦划痕迹,属主体痕迹。表现为相对整齐平行的擦划线条。2为边柱上表面钻削痕迹,是边柱压板工具边柱压板不能直接插入边柱前端锁芯锁体缝隙中时,用手电钻钻削在边柱上遗留的钻刺痕迹,属伴生痕迹。表现为宏观缺损,且缺损程度远不至于影响边柱的限制作用,符合传统金属钻痕特征,但出现几率较小。上述两种痕迹认定价值极高,可认定为边柱压板工具技术破坏开启。

图21 边柱上表面擦划痕迹与钻削痕迹

(4)边柱前表面擦划痕迹与钻削痕迹。如图22所示,a为边柱前表面正常使用痕迹,b为边柱前表面技术开启痕迹。1为边柱前表面擦划痕迹,是在插入边柱压板的过程中,边柱压板前端在边柱前表面遗留的擦划痕迹,属主体痕迹。表现为少量单独的擦划线条。2为边柱前表面钻削痕迹,是边柱压板工具边柱压板不能直接插入边柱前端锁芯锁体缝隙中时,用手电钻钻削在边柱前遗留的钻削痕迹,属伴生痕迹。表现为宏观缺损,且缺损程度远不至于影响边柱的限制作用,符合传统金属钻痕特征。上述两种痕迹认定价值极高,可认定为边柱压板工具技术开启。

图22 边柱前表面擦划痕迹与钻削痕迹

(5)边柱弹子头部擦划痕迹。如图23所示,a为边柱弹子头部正常使用痕迹,b为1号边柱弹子头部技术开启痕迹,c为2号边柱弹子头部技术开启痕迹。边柱弹子头部擦划痕迹,是边柱压板工具插入的过程中,边柱压板前端在边柱弹子头部遗留的擦划痕迹,属伴生痕迹。其中1号边柱弹子表现为螺旋状擦划线条,2号边柱弹子表现为集中于一侧的矩形擦划线条区域。该痕迹认定价值极高,可认定为边柱压板工具技术开启。

图23 边柱弹子头部擦划痕迹

(6)叶片内侧上表面擦划痕迹。如图24所示,a为叶片内侧上表面正常使用痕迹,b为叶片内侧上表面技术开启痕迹。叶片内侧上表面擦划痕迹,是边柱压板工具叶片拨动针拨动叶片的过程中,叶片拨动针棱边在叶片牙花内侧上表面遗留的擦划痕迹,属主体痕迹。表现为较叶片颜色有别的光滑擦划区域,且该痕迹全部出现于叶片牙花所在的一侧。该痕迹具有认定价值,但由于其数量较少,需结合其他痕迹综合判断才可认定是否为技术开启。

图24 叶片内侧上表面擦划痕迹

(7)叶片内侧下表面擦划痕迹。如图25所示,a为叶片内侧下表面正常使用痕迹,b为叶片内侧下表面技术开启痕迹。叶片内侧下表面擦划痕迹,是边柱压板工具叶片拨动针拨动叶片的过程中,叶片拨动针棱边在叶片牙花内侧下表面遗留的擦划痕迹,属伴生痕迹。表现为较叶片颜色有别的光滑擦划区域,且该痕迹全部出现于叶片牙花所在的一侧。该痕迹具有认定价值,但由于其数量较少,需结合其他痕迹综合判断才可认定是否为技术开启。

图25 叶片内侧下表面擦划痕迹

(8)锁具面板钻削痕迹。如图26所示,a为锁具面板正常使用痕迹,b为锁具面板技术开启痕迹。锁具面板钻削痕迹,是手电钻钻削在锁具面板遗留的钻削痕迹,属伴生痕迹。表现为宏观缺损,且钻孔大小明显不足以将边柱从锁具内部抽出,符合传统金属钻痕特征。该痕迹认定价值极高,可认定为边柱压板工具技术开启。

图26 锁具面板钻削痕迹

对于能熟练掌握边柱压板工具及其技术开启方法的操作者,在进行钻削后仅会于锁具面板的锁体部位遗留一个恰好可以插入边柱压板的扁平状孔洞,且在完成技术开启后存在用金属铜胶泥等填充物进行填充隐藏孔洞的情况。该操作者在钻削过程中几乎不会接触破坏到锁芯和边柱结构,因此极少遗留锁芯外侧钻削痕迹、边柱上表面钻削痕迹、边柱前表面钻削痕迹。

3.2.4 读齿配匙工具技术开启痕迹

(1)叶片背面擦划痕迹。如图27所示,a为叶片背面正常使用痕迹,b为叶片背面生疏技术开启痕迹,c为叶片背面熟练技术开启痕迹。叶片背面擦划痕迹,是读齿配匙工具读齿钩读齿旋转的过程中,读齿钩探头在叶片背面遗留的擦划痕迹,属主体痕迹。生疏操作表现为数量多且杂乱的擦划线条,熟练操作表现为数量少且整齐的擦划线条。该痕迹认定价值极高,可认定为读齿配匙工具配匙开启。

图27 叶片背面擦划痕迹

(2)叶片V型槽棱边擦划痕迹。如图28所示,a为叶片V型槽棱边正常使用痕迹,b为叶片V型槽棱边技术开启痕迹。叶片V型槽棱边擦划痕迹,是读齿配匙工具读齿钩读齿旋转的过程中,读齿钩探头在叶片V型槽棱边遗留的擦划痕迹,属主体痕迹。表现为单一的擦划线条。该痕迹认定价值极高,可认定为读齿配匙工具配匙开启。

图28 叶片V型槽棱边擦划痕迹

(3)叶片内侧上棱边擦划痕迹。如图29所示,a为叶片内侧上棱边正常使用痕迹,b为叶片内侧上棱边技术开启痕迹。叶片内侧上棱边擦划痕迹,是读齿配匙工具读齿钩读齿旋转的过程中,读齿钩探头在叶片内侧上棱边遗留的擦划痕迹,属主体痕迹。表现为棱边少量的擦划线条,且线条角度接近为45°。该痕迹认定价值极高,可认定为读齿配匙工具配匙开启。

图29 叶片内侧上棱边擦划痕迹

(4)锁芯上梁上表面擦划痕迹。如图30所示,a为锁芯上梁上表面正常使用痕迹,b为锁芯上梁上表面技术开启痕迹。锁芯上梁上表面擦划痕迹,是读齿配匙工具读齿钩读齿的过程中,读齿钩探头在锁芯上梁上表面遗留的擦划痕迹,属伴生痕迹。表现为单一的擦划线条。该痕迹具有认定价值,但由于其数量较少,需结合其他痕迹综合判断才可认定是否为读齿配匙工具配匙开启。

图30 锁芯上梁上表面擦划痕迹

(5)锁芯内侧上表面擦划痕迹。如图31所示,a为锁芯内侧上表面正常使用痕迹,b为锁芯内侧上表面技术开启痕迹。锁芯内侧上表面擦划痕迹,是使用读齿配匙工具的读齿钩部位进行读齿的过程中,读齿钩探头在锁芯内侧上表面遗留的擦划痕迹,属伴生痕迹。表现为单一的擦划线条。该痕迹具有认定价值,但由于其数量较少,需结合其他痕迹综合判断才可认定是否为读齿配匙工具配匙开启。

图31 锁芯内侧上表面擦划痕迹

(6)锁芯内侧下表面擦划痕迹。如图32所示,a为锁芯内侧下表面正常使用痕迹,b为锁芯内侧下表面技术开启痕迹。锁芯内侧下表面擦划痕迹,是读齿配匙工具读齿钩读齿的过程中,读齿钩探头在锁芯内侧下表面遗留的擦划痕迹,属伴生痕迹。表现为单一的擦划线条。该痕迹具有认定价值,但由于其数量较少,需结合其他痕迹综合判断才可认定是否为读齿配匙工具配匙开启。

图32 锁芯内侧下表面擦划痕迹

(7)读齿工具断头整体分离痕迹。读齿工具读齿钩探头精密脆弱,操作不当会导致其头部断裂遗留在锁芯内部。如图33所示,当锁芯中有该断头出现时,可认定为读齿配匙开启,且可以根据断头上的整体分离痕迹完成对读齿工具的同一认定。

图33 读齿工具断头

3.3 痕迹分析

快开工具、泡棉工具、边柱压板工具与读齿配匙工具所形成的技术开启痕迹分为共有痕迹与特有痕迹两大类。

3.3.1 共有痕迹

共有痕迹包括边柱上表面碳粉附着印压痕迹、边柱下表面碳粉附着印压痕迹、边柱侧表面碳粉附着印压痕迹,以上痕迹特征表现不稳定,不具备认定价值。因此共有痕迹不具备认定价值,结合锁芯其他部位痕迹特征和损耗程度可大致提供检验鉴定方向。

3.3.2 特有痕迹

特有痕迹根据其认定价值的不同,分为典型痕迹I、典型痕迹II、非典型痕迹3种痕迹类型。

(1)典型痕迹I,可通过该痕迹认定锁芯是否进行过技术开启,以何种方式进行技术开启。典型痕迹I认定价值极高。典型痕迹I包括叶片牙花上表面擦划痕迹、叶片牙花外表面擦划痕迹、叶片V型槽棱边擦划痕迹、叶片内侧上棱边擦划痕迹、叶片背面擦划痕迹、边柱上表面擦划痕迹与钻削痕迹、边柱前表面擦划痕迹与钻削痕迹、边柱弹子头部擦划痕迹、锁芯上梁上表面擦划痕迹、圆头弹子头部斜肩擦划痕迹;锁体、锁芯内侧钻削痕迹、锁具面板钻削痕迹。

(2)典型痕迹II,仅可通过此类痕迹认定是否进行过技术开启,开启方式为快开工具或泡棉工具技术开启,不能认定具体以何种方式进行技术开启。典型痕迹II认定价值较高。典型痕迹II包括锁芯下梁两侧擦划痕迹。

(3)非典型痕迹是当典型痕迹不清晰时,可对其进行辅助判断,认定是否进行过技术开启,以何种方式进行技术开启。当无典型痕迹特征时,可通过多种类别非典型痕迹的痕迹特征进行认定。非典型痕迹的认定价值一般。非典型痕迹包括叶片内侧上表面擦划痕迹、叶片内侧下表面擦划痕迹、锁芯内侧上表面擦划痕迹、锁芯内侧下表面擦划痕迹(其中,使用泡棉工具进行技术开启所遗留的叶片内侧下表面擦划痕迹于总数2/3以上叶片出现时,可进行认定)。

(4)分离痕迹,可认定开启方式为读齿配匙工具技术开启,并可对读齿工具断头于读齿配匙工具的整体分离痕迹进行同一认定,认定价值极高。

4 结论

本文对市面上可见的快开工具、泡棉工具、边柱压板工具和读齿配匙工具针对单轨道叶片边柱锁的技术开启痕迹进行了研究与分类,主要包括共有痕迹和特有痕迹两大类。同时,还对4种工具的特有痕迹依据其鉴定价值进行了分类与认定,有望促进案件现场中单轨道叶片边柱锁技术开启痕迹的有效利用,补齐痕迹检验技术领域中单轨道叶片边柱锁技术开启痕迹检验的技术短板,满足侦查办案的迫切需要。

猜你喜欢

压板痕迹表面
太阳表面平静吗
难忘趾压板
小偷留下来的痕迹
生命痕迹
教训
表面与背后
指压板并非人人能用
3.《黑洞表面》(英/美)等
神回复
二次回路压板在线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