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保护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2022-10-11袁明龙段廷玉俞斌华李彦忠宋秋艳李春杰
袁明龙,段廷玉,俞斌华,李彦忠,田 沛,宋秋艳,李春杰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 草业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甘肃 兰州 730020)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实现教书与育人相协调的重要载体。当前,开展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关键途径,是贯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植物保护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在人类与有害生物长期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草地保护学是植物保护的重要分支,是研究草地有害生物引致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及有害生物可持续管理的科学。草地保护学是兰州大学草业科学专业的主干必修课,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全国招收草业科学专业本科专业的36 所高校中,大多院校开设该课程。同时,草地保护学也是草学学科的五大研究方向之一。将思政教育融入草地保护学教学的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浸润学生的心灵,彰显科学精神、人文情怀、逻辑判断和价值取向,构建草地保护学课程的思政体系,挖掘思政元素并探索其实现途径,是新农科背景下草业科学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将有力提升草业科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草地保护学课程包括有害生物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有害生物的系统观、有害生物的治理策略、草地重要有害生物的防控技术及新技术在草地保护中的应用5 个部分,每一章节均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深入挖掘、梳理草地保护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建立思政资源库,探索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的途径,创新教学过程及育人方法,将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推动草地保护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
1 重构草地保护学的课程教学目标,彰显思政理念
教学目标是经过教学过程或活动后使学生能够获得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也是课程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效果。传统教学设计通常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 个维度来阐述课程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或不重视体现课程思政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是课程思政的载体,而过程与方法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桥梁。因此,如何实现三维目标的一体化,决定着课程思政之目标能否实现及其实现效果。
草地保护学课程呈现出有害生物种类多(病原微生物、有害昆虫、啮齿类动物和毒害草四大类有害生物)、内容繁杂(有害生物的形态学、生物学、生态学、田间调查、预测预报及防治等)、知识点多(专有名词及概念多,原理丰富)等特点,既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往教学目标的设置,着重体现了知识与能力之目标,而较少或忽视了课程思政目标。重构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需建立在系统梳理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凝练课程的教学重点及难点,从而突出育人功能。融入思政的教学目标,不仅要体现“教”之目标,还应体现“教”之成效,将学习效果及育人质量作为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及是否达成的检验标准。
综上所述,融入课程思政的草地保护学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辩证唯物观,深入贯彻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理论上掌握各类有害生物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明确各类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发生、危害及成灾规律,在实践中能识别常见的草地有害生物、确定其危害,掌握基本的防控策略及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梳理中国科技发展中的植物保护思想与技术,凸显中国贡献及成就,提升学生的制度自信、大国自信、科技自信和专业自信,积极投身于草业事业。
2 挖掘草地保护学的课程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
2.1 明确草地保护学的课程思政维度
如何有效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是实现三位一体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障。当前,全国高校广泛开展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并从理论及实践的不同视角挖掘潜在的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不同的专家学者及专任课教师从各自的专业背景及自身教育教学体验出发,对课程思政理念及必要性、开展途径及实施策略以及课程思政评价等进行了广泛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进一步建设专业课程思政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开展草地保护学课程思政需重点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教什么”的问题,即到底什么是思政元素,如何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二是“如何教”的问题,即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课程思政元素如何以盐溶于水的方式嵌入到教学过程中,并获得“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实现“授业解惑”、“明德传道”。
2020 年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称为《纲要》),为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思路和纲要性指导,笔者将其概括为政治信念、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法治意识、职业素养和科学精神6 个思政维度(图1)。每一课程思政维度,均具有丰富的内涵及外延,而每一思政元素可能体现出多个思政维度,具有鲜明的立体性特点。因此,草地保护学课程思政建设,需在《纲要》的总体框架下、围绕任继周院士提出的草地农业4 个生产层,挖掘潜在的思政元素,使每一思政元素内化到课程知识与能力培养之中,并体现出针对性、可行性、动态性和实践性,从而有效落实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目标。
图1 草地保护学课程的思政维度、思政视角和思政途径Figure 1 Approaches, perspectives and dimensio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grassland protection
2.2 挖掘草地保护学课程思政元素的途径
结合草地保护学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思政维度,可从以下8 个视角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2.2.1 从草地保护学的学科历史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每一门课程都有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是科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发展历史浓缩了学科发展中的重大事件,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引导学生树立唯物辩证的科学观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学科发展的历史,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学科发展的动力源于人类需求而又推动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历史集中体现了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彰显了学科在增进人类福祉的价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学科发展历史,不仅有课程的概念、方法及原理,还记录着科学家的思维风格、价值态度和研究方法,集中体现科学创新精神。讲述学科发展历史,不仅是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基本内容,也是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重要途径。
草地保护学是草学的主要分支,属于植物保护学的内容。植物保护与农业生产同时开始,并行发展,这集中体现出了唯物史观。草地保护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课程,其建立最早可追溯到1973 年任继周院士在甘肃农业大学倡导开设的草原保护学系列课程(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2002 年以来,南志标院士领衔的兰州大学草地保护学教学团队,将牧草病理学、草地昆虫学、草原啮齿类动物学及草原毒害杂草治理4 门课程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创建了一门完整的、新型的草地保护学(创新精神)。新的草地保护学课程,不是4 门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突出了系统性,增强共性,减少重复,强调四大类有害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唯物辩证法)。特别是,新增了草地有害生物的系统观,即有害生物既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和分解者,更是草地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分(唯物辩证法);突出人类活动、牧草、家畜对有害生物的作用,强调草地生态系统中草、畜与有害生物的复杂关系(唯物辩证法)。草地保护学课程系统揭示有害生物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4 个生产层的紧密关系,对于深刻理解草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替及生态、生产功能不可或缺。该课程显著不同于传统的植物保护,这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创新性明显,体现出中国特色(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科学精神)。通过介绍人类认识有害生物并与有害生物作斗争的历史过程,千百年来人类对控制有害生物的艰难探索过程和不懈的追求努力,既突出了有害生物的重要性和人类与环境的复杂关系,也增加了学生的唯物辩证思维、职业奉献精神和科学创造精神。
2.2.2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草地保护学的课程思政元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我国古代农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及数千年的可持续发展,对有害生物认识及防治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及技术体系。在讲述课程相关内容时,适时嵌入我国古代植保科技成就,不仅能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再认识,增强文化自信,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已成为当前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共识,也是当今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理念,值得挖掘并运用于现代农业生产实践。
“除草垦荒,开辟农田”,除草即植保措施。“顺天地时利之宜,识阴阳消长之理,则百谷之成,斯可必矣”(《陈旉农书·天时之宜》)。“水陆之稼,各有定时;顺其时以稼,自无五贼寒热之患”(《知本提纲·修业篇·农业之部》)。我国大量古籍中不仅集中体现了“顺天时,量地利”的植保思想,还探讨了病虫害成灾原因(《马一龙农说》),记载的不少植保技术体现出了现代科学价值。例如,改变栽培制度(《吕氏春秋·任地》《陈旉农书·善其根苗篇》),提倡实时播种(《吕氏春秋·审时篇》),选育抗病虫作物品种和种子处理(《齐民要术》《氾胜之书》)等方式,在当今仍是行之有效的植保技术。我国利用食物诱杀防治病虫害已有1 400 多年的历史:瓜田有蚁者以牛羊骨带髓者,置瓜科左右,待蚁附,将弃之,弃二三,则无蚁矣(《齐民要术》)。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在《除蝗疏》中系统总结了蝗虫的发生规律、行为习性及除蝗技术等,对我国及世界的蝗虫治理都有深远影响。
2.2.3 从国家需求中挖掘草地保护学的课程思政元素
恩格斯说,科学的发展从来是由生产需要所决定的,一旦社会具有需求,将比10 所大学更能推动科学的进步。2020 年9 月,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2]。开展科学研究就是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坚持需求为导向,要为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服务。草地保护学的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地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彰显课程之重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草原是我国第二大陆地生态系统,不仅是少数民族居住区、畜牧业生产基地,更是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2021 年8 月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各类草地面积2.64 亿hm2,其中天然草地面积占80.59%。目前,由于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有害生物危害等)和人类活动(过渡放牧、矿产开采等)的共同作用,我国天然草地整体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原病原微生物、虫害、鼠害和毒害草导致的生物灾害严重威胁着草原生态健康和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进而制约着草原地区扶贫攻坚、民族团结、边疆安全和社会稳定等事业发展。在此背景介绍的基础上,向学生展示鼠害、虫害、毒害杂草及病害等草地有害生物危害性之严重(如蝗灾、鼠害导致的黑土滩和鼠疫,检疫性草地植物病原物及其对危害农作物的风险等),并指出有效控制草地有害生物是保障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基础,从而使学生理解草地保护学与食物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及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需求的密切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学好课程的动力和热情,涵养学生“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
2.2.4 从草地保护学的科学前沿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习近平多次强调,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内容不能拘泥于课本中的“旧知识、旧理论、旧案例”,而必须立足高起点的世界科技最前沿,激发学生掌握科技发展潮流动态之激情,使学生内心树立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寻找重大突破之志向。学科前沿进展是大学课程的重要特征,是课程高阶性的集中体现,也是课程思政、打造“金课”的重要依托。纵观世界科学发展史,科学前沿进展不仅体现了重大原创性和突破性成果,而且是当前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大智慧结晶。在课堂上加入国内外重要科学前沿进展不仅可拓展、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而且挖掘其中的来龙去脉及其背后的故事,极具思政价值。
近年来,我国草地保护学相关的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进步,科技发展日新又新,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要实时将其纳入到课程教学中。民以食为天,蝗灾与水灾和旱灾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自然灾害,一直是影响农牧业发展的重大阻碍。揭示蝗虫的成灾机制、开发控制技术既是国家重大需求,也是科学前沿。历史上对蝗灾发生时的景象,有“遮天蔽日,赤地千里”的描述,但长期以来一直不清楚蝗虫周期性聚集成群的原因。著名昆虫学家、生态学家康乐院士几十年如一日探索蝗灾的成灾机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领衔完成的“飞蝗两型转变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荣获2017 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首次发现并证明4-乙烯基苯甲醚(4VA) 才是蝗虫的群聚信息素[3],回答了“蝗虫为何会集聚引发蝗灾”这一世界难题,为国际昆虫学和蝗虫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将最新科学研究前沿进展融入课堂,有助于激励学生树立攻克世界科技难题和关键技术的远大志向,启发学生建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肯下苦功夫、迎难而上的科学精神。
2.2.5 从日常生活中挖掘草地保护学的课程思政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组合拳怎么打,最终要落到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来[4]。草地保护学的研究对象是病、虫、鼠、草四大类有害生物,目标是在研究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进行有效防控。草地保护的主战场是草地,其目标是服务于草地生产和生态,但其内容与日常生活又密切相关。基于日常生活的视角进行课程讲授,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更好地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而且有利于提升课程亲和性和感染力,增加学习兴趣,提高课程参与度,建立文化自信。
讲授草地昆虫学时,引用飞蛾扑火(趋光性)、蜻蜓点水(产卵)、作茧自缚(化蛹)、蚕食鲸吞(取食)、金蝉脱壳(蜕皮)、噤若寒蝉(越冬)、朝生暮死(交配)、螳螂捕蝉(生物防治)等耳熟能详的成语,有利于学生掌握昆虫的形态及生物生态学特性。在介绍害虫危害时,引用古诗《咏飞蝗》(明·郭敦):“飞蝗蔽空日无色,大枝全空小枝折。牵衣顿足捕不能,野老田中泪垂血。去年拖欠卖儿女,今年苛税向谁说”,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蝗虫发生之特点,危害之严重,而且反映了蝗灾导致的百姓疾苦,更引发了社会动荡。还可引用2012 年上映的《一九四二》,该影片讲了抗战时期河南大饥荒的故事,而大饥荒背后的原因是大旱加之蝗灾。
草地保护的三大任务是识别、调查和防治。识别是回答是什么有害生物造成了危害,通过调查明确危害有多重,造成了多大的经济损失。在识别和调查的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之下。因此,识别和调查是防治的前提和基础。相比虫害、鼠害和草害,病害的识别与诊断难度最大。说到病害诊断,大家很自然会想到我们人类疾病的诊断。我国中医对疾病的诊断,讲究望闻问切。植物病害的诊断也可以通过望(全面、细致地考察发病植物的症状)、闻(有的病部有臭味,如细菌性腐烂病)、问(详细询问发病历史及相关情况)、切(采样及检查,通过镜检、剖检、DNA 条形码等方法综合确定病因)实现。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不仅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植物病害诊断,增强授课的亲和力,也提升了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2.2.6 从社会热点中挖掘草地保护学的课程思政元素
社会热点问题及事件,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资源。很多社会热点都与草地保护学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甚至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密切关注社会热点,结合课程内容,巧妙运用社会热点,将课程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地讲授清楚,无疑更为学生所接受,产生更好的思政育人教学效果。2020 年初,正当我国众志成城抵抗新冠疫情时,沙漠蝗从非洲东部起飞,飞跃红海,一路向东,肆虐至南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是近25 年最严重的蝗灾,造成了蝗灾发生地严重的粮食危机。由此引导学生思考蝗灾与粮食安全,并讨论:沙漠蝗已到达我国的边境,会不会入侵我国。然后结合康乐院士科学准确的判断,来阐述科学家一切依据事实的严谨性。在此基础上,针对有人提出可以吃掉蝗虫来对付蝗灾的观点,通过讨论纠正一些片面的认识。最后进行总结,虽然沙漠蝗入侵我国的风险很低(事实是没入侵),但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就像新冠疫情,要有大国担当,不能独善其身,我国相关工作组协助巴基斯坦实地调研并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讲苜蓿病虫害时,由“三鹿奶粉”事件导入。引发该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优质牧草,即所谓的“牛不吃草何来奶香”。一些不法之徒利用凯氏定氮法的缺陷将含氮量高、但对婴儿具有毒性的三聚氰胺掺入奶粉,以期弥补牧草氮含量偏低的问题。霉变牧草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奶牛采食霉变牧草而影响奶制品质量,牛奶里就曾经检出过黄曲霉毒素。因此,发展优质牧草是提升奶制品的关键内容,而苜蓿大规模产业化种植导致日益突出的病虫害,已成为限制苜蓿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然后分别列举苜蓿病虫害对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从加深学生对防控苜蓿病虫害重要性的认识,这不仅关乎草业、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还关乎我们自身的生命健康,引导学生增强法制意识,提高职业素养,培养学生采用唯物辩证法锐意进取、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讲草地重大害虫草地螟时,由草地螟入侵奥运会会场馆导入。2008 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之际出现了大量灰褐色蛾子。在讲解草地螟基本生物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草地螟在2007 年发生还很轻,为何2008 年发生如此之重?为什么偏偏在奥运会期间发生?如何是你,如何应对草地螟来袭?通过讨论,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最关键的两点:一是扎实的科学研究,二是同心协力的联合防控。在此基础上讨论新冠疫情防控并指出,正是因为众志成城的制度优势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取得的巨大成绩,我国新冠疫情才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
2.2.7 从中国贡献中挖掘草地保护学的课程思政元素
我国是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的农业大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我们的祖先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有害生物治理经验。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蚕”、“蝉”等字。《吕氏春秋》不仅记录螟害和蝗害,还将耕作技术用于害虫防治。《管子·度地》将水、旱、风雾雹霜、厉、虫并列为“五害”,并将治虫之效提高到了治国要务之高度[5]。南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有“大麻连作,有点叶夭斩之患”的记载。在唐代,我国还设置有专门负责治蝗的机构,并根据“蝗既解飞,夜必赴火”的生活习性,创造了“夜中设火、火边掘坑,且焚且瘗”的开沟诱杀捕蝗法。到了宋代,我国的治蝗工作上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颁布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两个治蝗法规[5];南宋董煟的《救荒活民书》收录有“捕蝗法”七条。公元12 世纪宋朝韩彦直的《橘录》中也记载了多种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明确指出烂橘会传染,并提出了“定期翻楝,可以通风,去果病”的防治方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并开展生物防治的国家。《诗经》记载“螟蛉有子,蜾赢负子”,记述了胡蜂类捕捉蛾类幼虫的现象;而到晋代,就有采用黄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防治柑橘害虫的生物防治实践。公元304 年出版的《南方草木状》记载:“蚁赤黄色,大于常蚁;南方柑桔若无此蚁,则其实皆为群蠹所伤,无复一完者矣”。这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生物防治的记录,而国外典型的生物防治直到19 世纪后半叶才有(美国引进澳洲瓢虫防治柑橘蚧壳虫)。明末清初陈世仪在《除蝗记》记载了用鸭治蝗的经验:蝗尚未解飞,鸭能食之,入稻畦中,蝻顷刻尽。民国初期出版的湖北《蒲圻县乡土志》记载:用鸭子捕食蝗虫、飞虱、叶蝉等。目前,牧鸡治蝗仍是控制我国草原蝗虫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在多个省区的草原进行推广并取得了很好成效。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植物保护及草地保护的防治策略、思路及技术手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例如,我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不仅很好体现了国外提出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特点和要求,还创新地强调了“防”、“治”并重的辩证关系。实践证明,这一在长期实践经验及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而来的植保方针,到如今仍行之有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贡献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在此理念下,草地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既要服务于草地生产,更要注重生态保护,即生态与生产并重。由于草地有害生物的发生及成灾的独特性,加之草地生态系统不同于农业生态系统,南志标院士不仅创建了草地保护学课程、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草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扭转了草地保护长期与植物保护的同质问题,为草地有害生物的科学持续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深入研究新型草地利用模式及气候变化下的草地有害生物发生规律,开发监测预警技术,并构建绿色可持续的草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新模式,将有助于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全世界的草地保护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2.8 从科学家事迹中挖掘草地保护学的课程思政元素
科学家事迹是课程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介绍著名科学家的事迹,不仅可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而且其中蕴含的坚持不懈、实事求是、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淡泊名利、敬岗爱业、勤奋执着的崇高品德和家国情怀,都极具教育意义,是青年人成才的宝贵精神财富。南志标院士是我国著名草业科学家,也是杰出的草类植物病理学家,草地保护学课程的创建者。南志标院士青年时期从大城市到山丹军马场,从技术员到洋博士,从教授到院士,长期扎根西北偏远地区,始终坚持在高山草原、荒漠草原、黄土高原农耕区开展退化草地治理、草类植物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新品种选育及草地病害防治工作,勤奋严谨、不辞劳苦、平易近人,创造了我国草业科学领域诸多第一,其个人奋斗事迹极具感染力,是青年草业学子学习的榜样。
周尧先生是我国杰出的昆虫学家,蝴蝶分类专家,昆虫学史专家。抗战时期,周尧积极投身抗日救亡中,他说“报国之日短,求学之日长;不杀大虫,杀小虫何用”,拳拳爱国之心可见一斑。杨集昆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昆虫分类学家、农业教育家,他亲手采集20 多万号昆虫标本,搜集2 000 余件昆虫艺术品,分类涉及昆虫纲18 目100 余科,命名2 000 多新种,是中国昆虫分类学和文化昆虫学的先驱之一。杨集昆先生的很多事迹都极具激励和感染力,原名杨济焜,因爱虫而易名。中学毕业后不忘热爱昆虫之初心,仍梦想成为职业昆虫学家,最终通过勤奋的工作、惊人的毅力、聪明的才智及赤诚的心地而成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6]。周尧先生在其著作《彫虫话沧桑》深情地说“我在科学领域内,并没有作出重大的贡献,但我对祖国、对人民的火热的心,为学术艰苦奋斗的旅程,和半生坎坷的命运,也许体现了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共性和特性”。
在授课内容中融入著名科学家事迹外,广大科技工作者,包括授课教师忘我的职业责任、坚持不懈的工作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都能够让青年学子深切感受到科学家的爱国、敬业、奉献、创新的科学家精神,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提高个人奋斗意愿。
3 创新草地保护学的教学过程及方式,探索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
3.1 树立草地保护学的课程思政理念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自身首先要明道、信道,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7];“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8]。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正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育人先育己。
要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理念,需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系统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有关教育教学的系列论述;二是扎实梳理课程内容,钻透课程内容。教师要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做到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才能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教育目标。
3.2 拓展草地保护学的教育教学维度
实现三全育人的教育教学理念,仅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实现的,必须拓展教育教学维度,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讲授、实验与教学实习,线上与线下3 个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草地保护学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增加教学内容,相反是在系统梳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炼教学内容,更加聚焦教学目标。课程思政不是“加法”[9],相反可能还是“减法”。那么减掉的内容到哪里去?作为线上教学内容。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已成为当前课程教学之趋势。将学生可通过自学掌握的内容、拓展阅读资料、图片视频资料以及学习目标、预习要求、课后作业等,全部线上化,不仅拓展了教学内容,增加了课程容量,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选择性学习。同时,寓教于科研,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训练项目,立足新农科,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文化自信和职业素养;寓教于实习,在实践中落实“思政课程”。
3.3 创新草地保护学的教学策略,丰富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策略,丰富教学方法,是解决课程思政“硬植入”问题的关键。绝不能将课程思政单一模式化,更不能单调宣讲思政内容。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点、线和面相结合的策略将思政元素根植于专业内容之中。点,即画龙点睛,在讲授知识点之前或之后,从思政的角度进行提问或进行解释和补充,启迪学生,引发思考。线,即专题讨论,围绕某一主题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将多个思政元素集中凸显出来。面,即案例探究,不是为思政专门准备案例,而是专业课本身具有的案例,该专业案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教师通过和学生一起深入分析案例,将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立体式展示出来。画龙点睛宜与知识点结合,且学生更容易接受,应在课堂中广泛应用。专题讨论和案例探究,使思政内容集中凸显,给学生最大冲击的同时,将专业学懂弄通。积极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探究式、讨论式和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将“教”和“学”统一起来,实现点、线、面的课程思政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每一课程思政元素,都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切不可脱离专业内容,授课过程中还要时刻观察学生的状态进行灵活调整,既不能长篇大论、过度延伸,也不能画蛇添足,更不能引起学生的反感。
3.4 强化草地保护学课程的多元化教学评价
草地保护学以往采用的是出勤成绩、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等以知识和能力为核心的考核手段,未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思维、情感和价值判断等思政维度。开展草地保护学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将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构建和思政的实现融为一体,从而实现长效的育人成效。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主要考虑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更加突出过程性考核,强化思政有效性评价,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既注重“教”之效果,课程目标是否达成,更显“学”之成效,学生的获得感;既注重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更重视教学督导、同行和学生的反馈。多渠道收集学生的教学评价,包括调查问卷、个别谈话、网上留言等,并及时记录、反思,从而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提高下次的教学水平和育人成效。
4 结语与展望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如课程思政的内涵,思政元素的范围,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契合的方式等。本文在系统梳理草地保护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重构融入思政的教学目标,结合典型案例探索了从6 个思政维度和8 个思政视角挖掘草地保护学思政元素的路径,并对“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有机衔接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从而达到“授业解惑”的同时“明德传道”。在今后草地保护学课程思政实践中,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将教书育人的成效作为唯一的检验标准,积极探索、总结、提升,动态更新课程思政资源库,将价值引领作为课程思政的灵魂,坚定学生的4 个自信,将学生培养成为又红又专知农爱农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