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临床观察

2022-10-11袁秋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8期
关键词:优良率踝关节手法

袁秋文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骨伤二科,江西 南昌 330000)

踝部骨折是由间接暴力引起踝部扭伤的关节内骨折,还伴随韧带损伤或骨折端脱位情况,患者主要表现踝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踝部骨折分为多个类型,主要为单踝、双踝与三踝。该疾病治疗以恢复生理结构为主,改善关节内生理功能。临床治疗踝部骨折的方法包括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手术切开复位联合内固定治疗等,上述方法都能纠正骨折踝部的解剖结构,可促进其生理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踝部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1]。其中手术切开复位联合内固定虽能固定踝部骨折端,但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术后恢复比较缓慢;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无创伤性,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无需损伤或破坏骨组织,而是依靠自身修复的血液供应加速骨折愈合[2]。有研究[3,4]表明,与传统切开复位治疗相比,中医闭合手法治疗踝部骨折效果较理想。鉴于此,本研究对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选择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70例踝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治疗时间分组,将2018年9月——2019年8月入院治疗的患者纳入参照组(35例),将2019年9月—2020年9月入院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35例),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研究同意书。参照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28~78岁,平均年龄(55.85±8.57)岁;高空坠落11例,意外车祸14例,跌摔伤10例。研究组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27~81岁,平均年龄(55.96±8.65)岁;高空坠落9例,意外车祸13例,跌摔伤13例。经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2组性别、年龄、骨折原因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具有外伤史,踝部疼痛、肿胀、畸形,持重行走不超过4步X线检查显示外踝间隙增宽,外踝骨皮质不连续,软组织肿胀。

1.3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X线检查确诊踝关节骨折者;存在活动受限、踝部疼痛、肿胀等症状者;交流能力正常者;符合复位指征者;自愿参与研究者。排除标准:中途退出研究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免疫功能障碍者;合并粉碎性骨折者;重度昏迷者;伴随软组织严重损伤骨折者。

1.4 治疗方法 参照组接受手术切开复位治疗:给予硬膜外麻醉,建立内踝处或外踝处切口,并分离皮下组织,使骨折残端充分暴露,牵引复位,置入解剖钢板,再使用可吸收螺钉行内固定,缝合切口;术后用抗生素抗感染,并给予石膏托外固定功能位,抬高患肢,术后14 d拆线,换管形石膏固定,借助拐杖下地,8~10周后拆除外固定,协助患者下地行走,待患者踝关节稳定后进行功能训练。

研究组接受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屈曲膝关节垂直,医师双手固定患侧外侧小腿上端,向上对抗牵引,再与之相反固定足跟与足背,针对外翻骨折者,应给予外翻牵引,对内翻骨折者,应给予内翻牵引,并纠正旋转移位,改正牵引方向,反向翻转。针对合并胫腓关节分离患者,医师用手掌适当挤压患侧两踝进行纠正移位,预防骨折端错位。若患者出现距骨后脱位,医师应后推患侧胫骨下段,并握住患侧前足,往前牵拉,将踝关节背伸,使足部和背部的角度接近90°。借助关节囊张力下拉后踝,或者用长袜套住整个下肢进行悬吊滑动牵引,使后踝逐渐复位,完成复位后,使用夹板对膝关节以下踝关节背伸90°,进行内外固定牵动,使外翻骨折固定内翻位,内翻骨折固定外翻位,抬高患肢,1~2个月拆除外固定,鼓励患者活动踝部背伸和足趾,并指导其功能训练。

1.5 观察指标 踝关节功能评分:使用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的踝部行走能力、疼痛、稳定性,每项15分,评分与踝关节功能呈正比关系。观察2组患者踝部疼痛缓解时间、肿胀缓解时间。

1.6 疗效判断标准 患者治疗后2个月的复位优良率评定标准如下[5]:患者踝部肿胀压痛、骨摩擦音、活动受限等症状完全消失,X线检查骨折处复位正常,则评为优;患者踝部肿胀、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X线检查显示骨折处复位正常,但行走姿态不自然,则评为良;患者踝部肿胀、疼痛等症状有所改善,X线检查骨折处复位正常,但不能长时间行走,则评为可;患者踝部肿胀、疼痛等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且活动受限,则评为差。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患者复位优良率比较 研究组复位优良率高于参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踝部骨折患者复位优良率的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踝关节功能评分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踝部骨折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 分)

2.3 2组患者踝部疼痛缓解时间、踝部肿胀时间的比较 研究组踝部疼痛缓解时间、踝部肿胀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踝部骨折患者踝部疼痛缓解时间、踝部肿胀时间的比较

3 讨论

踝部骨折是由间接暴力导致胫腓骨远端和距骨脱位或骨折的一种关节内骨折,以疼痛、肿胀和不能行走为主要临床特征,根据骨折位置、暴力方向和暴力程度可引起不同类型骨折,若不及时治疗踝部骨折,会引发继发性关节僵硬、关节炎等合并症,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临床通常根据患者骨折位置和暴力方向对患者骨折进行评价和归类,包括旋后外旋型、旋后内收型、旋前外旋型、旋前外展型,结合患者的骨折类型针对性治疗,切开复位疗法、内固定、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是踝部骨折治疗的常用方法,既能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又能促进骨折愈合,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6]。但是有研究[7]认为手术切开复位联合内固定在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快速恢复方面收效不佳,这可能与手术创伤性和手术感染有关。有研究[8]指出,中医闭合手法复位可以避免手术治疗的弊端,无需损伤患者踝关节血管和周围组织,就可以使其踝关节解剖功能恢复正常,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复位优良率为94.28%(33/35),高于参照组的77.14%(27/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杨学文[9]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观察组复位优良率为91.4%(32/35),高于对照组复位优良率88.6%(31/35)],该研究表示中医闭合手法复位可显著提高患者骨折复位优良率。由此可见,使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的效果优于传统切开复位联合内固定。这是因为手术切开复位联合内固定会损伤周围韧带组织,若操作不良,可能会影响患者踝关节的稳定性,不利于行走功能的恢复,而中医闭合手法复位能针对不同骨折类型,选择适合的力度与角度进行关节复位,进而准确复原踝关节解剖结构,促进踝关节稳定性的恢复,所以中医闭合手法复位的治疗效果较理想[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的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后的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中医闭合手法复位可有效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这是因为医生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使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准确摸出骨折部位,借助力学原理,选择合适的角度复位骨折关节,使脱位关节对位准确,能增强复位固定性,促进韧带张力、跟腱和肌腱的恢复,从而提高踝关节稳定性,增强活动功能;此外,切开复位可能损伤周围软组织,引起二次创伤,还容易发生感染,患者恢复速度较缓慢,难以有效缓解患者关节疼痛,而中医闭合手法复位不会增加对周围关节组织的损伤,还能促进踝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所以疼痛得到有效缓解[12]。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踝部疼痛缓解时间、踝部肿胀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中医闭合手法复位在改善踝部骨折患者踝部疼痛、肿胀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是因为切开复位手术切口较大,骨折端需要充分暴露,容易增加感染风险,同时手术创口愈合时间较长,需要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不可自主活动,这不利于骨折部位生理组织快速恢复,所以患者踝部肿胀、疼痛缓解时间较长。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是闭合性恢复骨折端解剖结构的方法,无需暴露骨折端组织,创伤性较小,不会增加疼痛负担,同时有助于患者复位后缩短活动时间,使患者尽早参与功能恢复训练,加速踝关节周围组织血液循环、淋巴循环,使关节内创伤得到有效愈合,进而缩短患者疼痛缓解时间、肿胀疼痛时间。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复位优良率,还可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也能缩短患者踝部疼痛缓解时间和肿胀缓解时间,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优良率踝关节手法
拟人手法真多情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画与理
崴脚可不是小事
七步洗手法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足部按摩(二十二)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