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博领域公共外语标识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河南博物院为例

2022-10-10王志伟王梦洁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文博青铜器外语

王志伟,王梦洁

(郑州大学 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对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文明互鉴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河南博物院作为领略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华夏文脉的重要窗口,每年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为加强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规范工作,河南省于2019年由省委外事办牵头,与宣传、文旅、教育、卫健、民政、公安、交通、住建、市监等9个部门联合成立了“1+9”规范外语标识省级协调机构,全省18个地市共搜集现场图片3万余张,文字近20万字,为外语标识的规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2020年9月河南博物院重新开放以来,其外语标识使用状况鲜有相关调研数据和研究成果。基于此,本文结合实地调研,以该院青铜馆为重点案例,针对目前存在的不足,探讨文博领域公共外语标识的规范化问题。

一、问题分析

(一)翻译错误

这类问题主要体现在展馆名称及文物标牌的翻译错误。四字成语往往蕴藏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深刻的哲理,其意义只从字面很难推断。在翻译这类文本时,首先应理解中文意义,再根据中文释义译出英文。如有一展馆以“逐鹿中原”命名,原译文为“Hunting Deer in the Central Plain”,显然译者并不理解这一成语的意思。逐鹿中原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1]此处谐音双关,以“鹿”代“禄”。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汉英大辞典》给出的译文是“Fighting for the Throne”,采用了意译,意义表达较准确,但这也许会给外国游客带来一种中国人十分好斗的不良印象,而且漏掉了“中原”的解释。笔者建议译为“Starring in the Central Plain”,有各路诸侯群星闪耀、各放光彩的意象。

青铜器的器型多种多样,每种都凝集了古代人们的智慧,翻译这些器型时通常都采取音译,书写字体使用斜体以示区分。表1分析了青铜馆内外语标识的错译示例及错误类型。

表1 河南博物院青铜馆外语标识中的错译

(二)翻译遗漏

翻译遗漏是指文物的英译文本中存在漏译问题。一些是文物配件的漏译,比如“‘王子午’鼎(附匕)”缺失对“匕”的解释。要想准确译出“匕”,必须了解该文物的背景和功用。王子午鼎是楚庄王之子、楚国令尹“王子午”墓中所出七件列鼎之一。内腹与盖有铭文85字。大意为“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进行盟祀,我施德政于民,因而受到尊重,望子孙后代以此为准则”。由此可知,该文物是祭祀用的食器,“匕”是指如今使用的饭勺。

有一些翻译漏掉了文物附件,如“提梁”。提梁,意思是篮子、水壶等器物上供人提举用的把手部分。该文物的提梁是个环状提手,方便携带。据牛津词典,handle指(门窗,抽屉)的把手,拉手;刀柄;扫帚把等。还有“云雷纹扁足铜鼎”的译文缺少对“扁足”的解释。商周的青铜礼器中,有一种鼎足部为扁体,造型有夔龙形、鸟形、虎形、鱼形等,其形制独特、特征鲜明,一般称之为扁足鼎[2]。

还有的是对文物形状、纹饰漏译,有些文物仅提供了冷冰冰的名称译文,没有提供任何解释功用的信息,更不要说文物背后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了。博物馆是对外传播本国文化历史的重要窗口,外国游客不会记得每件文物的名称,但它的材质、外观、功能、制作工艺及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会对外国游客产生深远影响。表2是馆内部分漏译现象的分析和参考意见。

表2 河南博物院青铜馆外语标识中的漏译

(三)翻译失准

1.人名

博物院英译存在大量文化负载词,比如,“克黄升鼎”的文物背景介绍中出现了楚国特有的官吏名称“令尹”,该馆将其译为“prime minister”。《说文解字》对“令尹”的解释: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中国古代实行封建制,国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其手下的官吏都必须依照皇帝的指令办事。而英国的prime minister是行政首脑,真正的掌权者,国王是没有实权的。显然,用“prime minister”直接对应“令尹”与事实不符。笔者认为“imperial chancellor”更合适。此外,“周公”的译法也不够准确。馆中历史背景中介绍:“牧野之战,武王灭商,建立了天下共主的西周统一王朝。成王即位,周公辅政,迁殷遗民”“周公”译为“Duke Zhou”。duke,是一种地位极高的西方贵族。在英国,公爵是仅次于国王或亲王的最高级贵族。在中国古代,也有公爵这一官职,在《东周列国志》中,“公”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领土的国主,另一类是侍奉周天子的大臣。前者与英国公爵职能相似,故可译为duke,而后者在翻译时要考虑其姓名、身份和职位,不可与前者混用[3]。周公,姬姓,名旦。西周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元圣”、儒学先驱,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其采邑在周,故称周公。周公是武王的近亲,虽有封地,但没有明确的官职,“公”是后人对他的敬称,建议在翻译时将姓名音译,即“Ji Dan”。

2.器物

一些译文采用直译的策略,显得过于生硬,缺乏文化内涵。例如,“乳钉纹铜斝”的译文“BronzeJiawith nipple design,wine vessel”。乳钉纹译为“nipple”过于生硬直白,且与中国人讲话含蓄的表达方式有所冲突。乳钉纹是几何纹饰的一种,几何纹饰是由几何图案组成的有规律的纹饰,富有形式上的变化和结构上的美感。高蒙河说:“乳钉纹,突起的乳突,排列成单行或方阵式。多见于商代晚期和西周时代。”[4]可见,乳钉纹是指器物上有规律的突起的圆形装饰物,建议改译为“BronzeJiawith Raised Bosses,Wine Vessel”[5]。又如“龙首双耳簋”译为“BronzeGuiwith two ears”,根据笔者对文物图片的观察和分析,“龙首双耳”指的是附在食器两边的形状为龙头的把手,而不是指耳朵。建议译为“BronzeGuiwith Two Dragon-shaped Lugs”。

有些文物名称的英译,对照中文逐字译出,看似完整,忠于原文,但与实际意义有所出入。比如,“卷云纹填漆鼎”的译文“BronzeDingwith inlaid with cirrus cloud lacquer design”,中文的每个字在英文中都有所体现,但传达的意思有误,问题出在“填漆”二字。据考证,该铜器花纹内填漆的髹漆工艺最早出现于商代晚期,不仅增强美观性,而且防锈。也就是说,卷云纹中填漆以防锈。笔者建议将该译文调序为“BronzeDingInlaid Lacquer with Cirrus Cloud Design”。又如“兽面乳钉纹铜方鼎”译为“Nipple-nailed squareDingwith beast face patterns,cooking vessel”,该译文的意思是带有兽面纹图案的乳钉方鼎,而仔细观察文物可知,此方鼎表面有兽面纹和乳钉纹两种纹饰,建议译为“Square BronzeDingwith Animal-mask Motif and Raised Bosses”。

3.器型

有的译文中青铜器器型翻译不准确,意象不对等。例如,“狩猎纹画像铜壶”译为“Bronze pot inlaid with copper hunting design”。据牛津词典,pot指锅;(盛食品的)罐,瓶,壶等。而此处的“壶”专门指酒器,属于青铜器的一种器型,直接将其转换为英语中类似的词语,不符合事实。笔者建议改译为“BronzeHu(Wine Vessel) Inlaid with Hunting Design”。此外,“盘”的英译也值得注意,如“蟠虺纹环耳盘”译为“Bronze plate with coiled serpent design”。据牛津词典,plate指盛食物的盘子等。古代的“盘”是一种用来洗手的水器,意义显然不等同于plate。建议采取音译,保留青铜器的文化特色,并用括号解释其功用。还有“兽面纹铜钺”的译文“Bronze axe with animal-mask motif”,直接把“钺”译为“axe”。据汉典,钺指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而axe在牛津词典的释义为有木柄和重金属刀片的工具,用于劈柴、砍树等。两者功用不同,不可相互转换,否则容易引起外国游客的误解,建议保留音译,译为“BronzeYuewith Animal-mask Motif (Weapon)”。

古代青铜器的器型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代表着古人制作生活器具的智慧,更是青铜器最初铸造的意义所在。这类与现代器皿名字相同但功用相差巨大的青铜器,均需采用音译加增译的方式将其与现代器具和西方器具区分开来,以体现青铜器器型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6]。

(四)翻译失范

翻译不规范是青铜器文本翻译,乃至文博翻译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有二。

一是翻译缺乏标准规范。例如:西周时期,武王灭商,择中建都,营建新都洛邑,把该地称为“天地之中”。标牌中“天地之中”的译文为“the center under heaven”,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官网上,国家所提交的非遗申请文本中,河南登封“天地之中”的译文为Historic Monuments of Dengfeng in “The Centre of Heaven and Earth”。可见,“天地之中”至今尚无统一的标准规范。

其二,翻译不够严谨。有的文物解说词,同样的中文却有好几种不同的英译。比如,在介绍“云纹铜禁”及其制作方法“失蜡法”的英文文本中,存在两个不同的英译。一个文本中将“失蜡法”译为“the lost wax casting method”,另一个则译为“the mold-melting method”,前后不统一,会令外国游客感到疑惑。

又如,“尊缶”一处译为“Zunfou”,一处译为“Fou”。“浴缶”一处译为“Foubathtub”,一处译为“Fou”,还有一处译为“bathFou”。这些英译文本不仅前后不一致,而且还存在歧义。“尊缶”是古代的一种酒器,而“浴缶”是古人用来盛洗澡水的水器,二者功用不同,却译法相同,实在令人费解。建议分别统一译文,并对其各自功用加以解释。

另外,馆中表纹饰的翻译也各不相同,有design,motif和pattern三种表达。这三个词都有“纹饰”的含义,理论上使用哪个都问题不大,但作为公共外语标识,各种译法混用显得过于杂乱,建议统一标准。

(五)翻译争议

馆藏有许多以铭文命名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刻有铭文,并因此得名。铭文的英译通常将其看作一个整体,采用音译,如“妇好”“樊夫人”都可直接音译为“Fuhao”“Fanfuren”。大部分采用音译都没有争议,但涉及多音字的铭文就有待商榷了。馆中有一物为“‘长子口’铜簋形觥”,译文是“BronzeGui-shapedGongwith inscriptions ofChangZiKou,wine vessel”。经考证,长子口三字中,长为国名,子为爵位,口为私名[7]。长国是商王朝的重要盟邦,大部分学者的论文的英文摘要里都使用“Changzikou”这一读法,但也有人使用“Zhangzikou”的读法,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探索发现》栏目中有一集讲述长国是一个怎样的“方国”,这里“长”读作“zhang”。故对于此类有争议的音译,可译为“Changzikou”或“Zhangzikou”。

二、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译者专业素养

做好文博翻译不仅需要扎实的英语基础,还要了解考古学的相关知识,学习古文字,对文物的制造工艺也要有所涉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不熟悉的专有名词或拿不准的汉字读音,应及时查阅相关专业资料、古汉语字典,准确理解原文后再进行翻译。另外,由于文博文本的特殊性,很容易造成译文枯燥、冗长,在英语语言表达方面,应考虑文本的可读性,译者可参照国外博物馆的文物介绍,了解目的语受众的表达和阅读习惯,使译文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此外,译文审校也是一个译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二)建立统一规范标准

正是由于不了解文博翻译标准,不同译者在翻译相似文本时往往因选词不同,造成译文混乱,不规范等现象。译者可参照国内外具有权威性的博物馆内的英文文本,如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瑞典东亚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等。此外,各博物馆应加强馆间的合作交流,积极组织业内人士与专家学者制定规范标准,必要时建立博物馆外语标识语料库,为译者提供统一参考。

(三)培养文博翻译人才

每年都有大批翻译专业的毕业生进入翻译行业,但具有文博翻译能力的人才十分紧缺,缺乏新的活力注入文博翻译领域。因此,各大高校应重视文博翻译人才的培养。可聘请校内考古学、历史学、古汉语系的教授到外语学院开课,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积淀。同时还可以邀请校外专家到校开展文物介绍的主题讲座,加深学生对文物时代背景、用途以及制作工艺等的了解。此外,学校可定期组织学生举办如“讲好文物故事”“文物翻译”等类型的娱乐竞赛活动,并给予奖励,激发学生对文博翻译的兴趣,培养精通翻译和文物知识的高素质人才。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中原文化是中国东西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展现中华文明深厚而独特的魅力,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对中原文物的英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博领域的翻译人才和资源目前仍存在大量空白,望更多学者参与到该领域,为讲活文物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文博青铜器外语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关于文博场馆宣教工作的些许思考
基于文博信息技术下的创新体系研究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浅谈高职院校文博人才的培养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认识“晋式青铜器”
我是怎样走上青铜器研究之路的
梁带村里发现的微型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