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法治企加强会计监督杜绝会计造假

2022-10-10乌鲁木齐刘钰涵

现代企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监督企业

□ 乌鲁木齐 刘钰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企业和会计人员铤而走险,为了一己私利进行会计造假,这种行为致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扰乱了股票市场的秩序。可是,越来越多的财务造假令人震惊,这与我国当前会计监督体系的不完善存在着很大的关系。本文以会计监督的制度演进和会计造假的具体分析进行探析,寻找完善当前会计监督的办法并提供相关建议,力求帮助更多企业以警示及借鉴。

一、会计监督的制度演进

我国会计监管的演进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到1991年的起步阶段;1992年到1998年的发展阶段;1999年到2005年的形成阶段;2006年到至今的深化阶段。在起步阶段我国的经济模式较为简单,会计人员具有对企业对国家的“双重身份”,给会计监管带来了一些困难,为改善这种情况,国家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在发展阶段有着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操纵会计信息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国务院和财政部制定法律法规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在形成阶段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国家采取措施强化会计信息的披露、加强外部监管力度,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管体系。此后则是强化“三位一体”会计监管体系时期。

二、会计造假

(一)会计造假的原因

会计造假是指企业管理层或会计相关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企业制度做假账或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的行为。会计造假对企业、对投资者的影响是很恶劣的,失真的会计信息会导致投资者做出错误的会计投资行为,限制了企业的平稳发展。

通常会计造假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造假的内因分析。①利益驱动。政府的政绩跟当地企业的效益有很大的关系,尤其对于一些知名企业更是如此。企业的效益好既能为当地的税收做出贡献,又能吸引外来投资者进行投资。企业效益下滑的时候往往采取虚报利润的做法,有的政府会为了维护形象默认企业暂时这样做。此外,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有效帮助企业进行融资,这时企业管理者为了提高企业形象会进行财务造假的行为。②会计人员受到公司压力。财务人员一是会受到来自企业高层的压力致使其不得不按照高层的意图进行造假,二是一些企业会制定业绩完成标准,财务人员的薪酬与业绩完成程度挂钩,完成得越好其拿到的薪酬越高,这就使得一些财务人员铤而走险进行财报报表的虚假编制和汇报。③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a)高负债水平、低偿债能力。这类企业往往存在着严重的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通常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远远大于60%的警戒要求且比例逐年上升,甚至有的企业能在三年的时间里增长三十个左右的百分点。此外,这类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通常较低,一般几年内的数值均低于安全指标1%,有的公司管理层后期会意识到这一问题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力求在合理区间内使得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提高,然而往往效果并不太好,会又一次低于1%,流动资产不能偿还到期的债务,这一系列现象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较为薄弱。(b)盈利能力和变现能力弱。一些企业的营业利润率低于正常水平,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子公司的营业收入远大于营业亏损,公司的低价硬件销售策略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亏损状况。自身的“造血”能力较弱,更多地依靠外部融资造成了公司资金链容易断裂的情况。(c)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企业持股比例一家独大,拥有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损害了其他股东的利益,内部审计系统不独立,无法合理规避风险。(d)关联方幕后股东同源。企业子公司、孙公司众多,同时企业母公司与子公司的控制人是同一人,这为子公司承担巨额亏损提供了便利条件,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却违背了市场秩序。④公司采取了错误的投资行为。过度的投资扩张行为。过度投资造成了运营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抬高。一些轻资产企业会在短时间大量融资并且将大部分资金用于投资汽车、房地产等重资产行业领域。然而重资产领域所需投资金额大且回报期较长,但企业的大部分板块处于发展初期无法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可见其投资行为已经远远超过其融资速度,给企业资金流动带来了不利影响。

2.财务造假的外因分析。①相关准则、制度不够完善。滞后的会计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会计人员的财务行为,而会计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灵活性,会计人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根据公司的情况进行会计处理,这就为财务人员虚增销售成本、偷税逃税的会计造假行为提供了可能。此外,配股资格线要求企业最近三年内净资产平均收益率在10%以上,且每一年达到6%以上的标准。由于上市公司在初次发行阶段需要做到连续三年盈利,且企业通常采取配股的方式在社会上进行资金募集,这就导致一些刚刚上市的企业进行财务造假。②监督不力。民间审计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但是注册会计师的经济利益主要来源于其审计的对象,所以一些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不恰当的隐瞒。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企业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然而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数量跟不上企业的增长速度,这就导致监督力量不足,有时难以做到细致的披露,甚至是准确的披露。③惩罚力度不足。国家的惩罚力度不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注册会计师和审计机构的惩罚力度不能起到完全的震慑作用;二是对违规企业高管的惩罚力不能起到完全的震慑作用;三是对违规企业的罚款力度不够。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机构和违规企业高管多采取行政惩罚,缺少足够的民事惩罚,警戒力不够大,才出现了这些人或是机构对法律法规的无视行为。

(二)会计造假的手段

证监会发现公司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会计造假:(1)利用实际控制公司和第三方公司进行业务的虚增,营造资金循环的假象。

虚增广告业务收入和利润,冲(2)

抵应收账款进行成本等方面的财务造假。(3)与客户签订虚假协议,利用广告互换合同达到业务的虚增效果。(4)少数股东权益分担亏损。一些企业的非全资子公司承担了巨额亏损,母公司则依旧处于盈利状态,这可能是企业借此调整母公司利润的一种方式。(5)计提巨额存货跌价准备。一些企业的存货跌价准备呈现剧增的状态,从而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而提高了企业的利润。(6)研发支出资本化。个别企业的费用化研发支出高于当期的管理费用,很显然这是不合理的。(7)改变投资方式,例如:出售土地、出售固定资产来提高企业的收益。(8)通过对利润方面进行造假。借助虚开发票提前确认销售,以此提高当期的销售收入,同样的对成本、费用进行延迟确认。即通过人为调整资产、成本的方式会计造假。(9)税法与会计法有差异,一些公司会利用这个不同进行偷税漏税。(10)一些企业会利用往来款项隐瞒收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

(三)会计造假的表现

不同的企业会计造假的特点不同。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表现形式是通过多列收入达到虚盈实亏的目的,国有企业也多通过多列收入增加虚假利润进行财务造假。外商会计造假的表现形式是通过少列收入达到虚亏实盈的目的,私人企业也多通过少列收入、多列费用进行财务造假。

(四)会计造假的危害

通常情况下企业会计造假的后果如下:(1)会计信息失真。企业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导致了投资者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忽略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企业纵使在初期吸引到了大量资金,但却失去了长久的融资能力和经营能力。(2)扰乱了市场秩序。一些企业财务造假使其发展前景被高估,扰乱了投资者正常的投资,从而扰乱了股票市场的正常运行,降低了社会市场的效率。(3)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公司声誉属于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些企业会计造假事件后的负责人会被列为严重失信人名单,导致此后整个公司的股价持续暴跌,公司也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会严重损害投资者对其的信任。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控股股东多次进行减持掏空企业,进行资金转移,损害了公司及其中小股东的利益。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信息不对称、内部控制制度缺乏、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为大股东的自利行为提供了方便。此外,在发展初期将大部分资金用于重资产行业的投资导致了后期企业发展受限,以至于使后期企业深陷困境。

(二)建议

1.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出发:(1)树立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影响一个企业立足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当前大多数企业的危机意识较弱、应对能力较弱。企业应该在日常运营中制定一系列应对管理的方案、设立常设机构、建立预警系统,加强集团内外部的传播流程管理。(2)树立战略意识。在现在的企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管理阶层开始重视企业战略管理的学习和运用。企业的相关管理者要把握准确的战略定位,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同时要考虑到涟漪效应,谨慎地实施企业营销,避免因为小失误导致其他环节的失败,帮助企业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3)树立团队意识。团队意识是一个企业凝聚力的体现,也为企业的强大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企业应该采取会议、讨论等形式加强员工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同时制定更加完善的奖惩机制提高企业内部的合作质量,创造一个合作共赢、其乐融融的工作环境。(4)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比较高,这就导致了企业的坏账风险较高,容易造成资金短缺的情况。企业可以制定符合客户情况的制度加快客户资金回流速度,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5)引入专业领域人才,例如引入管理经验更充足的人员进行企业内部管理,使企业管理更专业化、更效率化。

2.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出发:(1)融资方式要合理,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融资,平衡企业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的比例关系。同时要拓展融资渠道,调整负债结构,加强财务风险管控意识和能力。(2)实行稳健的公司投资策略,不能急于求成,盲目扩张,确保资金回流速度能跟上公司的发展速度。(3)扩张后的整合工作要及时跟进。互联网业务作为新兴业务对一个企业的后期发展有很大影响,公司可以适时恰当放弃不能盈利的长期板块,也可以先发展某一部分板块避免大规模发展业务板块造成资金短缺影响到全部板块业务。(4)优化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其发展受到公司每一个成员的影响,在选举时公司成员要实事求是,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

3.从会计监督的角度出发:(1)完善监督体系和法律法规。细化监督法规,尽量做到使企业的每一个行为都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明确各个法律条文间的关系,做到各个法律之间是相互协调的,提高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对于违法乱纪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保障市场竞争环境的公平性、透明化。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针对关联方交易的法律法规,明确关联交易的定义及范围,为审计人员的审计活动提供细致的依据。(2)注重广义会计监督的实施,拓宽会计监督的范围。以往我们更注重狭义会计监督,轻广义会计监督,但是我们要把对会计事项的监督和对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监督结合起来,保障会计信息更加全面、更加真实。(3)尽可能做到事前监督。事前会计监督是会计在经济活动开始前所进行的监督,会计人员要做到及时跟进会计事项进行结算,相关部门要做到及时监查企业财务状况,预防企业出现财务舞弊的情况。(4)实行多平台监督。要不断创新监督服务平台,将传统监督方式与新型监督方式相结合。建立大数据平台进行会计监督,收集来自财政、税务、证券的信息,对国内外的信息进行分类以及对国内不同地区的信息进行分类,借助互联网实时监控,做到精准监督、高效监督。此外在加大监管部门监管力度的同时也要认真考虑到来自社会团体的反馈,做到政府监督与非政府监督相辅相成,共同为减少财务造假等行为努力。(5)增加会计监督人员的培训学习。对会计监督人员进行信息化系统的培训,帮助会计监督人员更好地掌握大数据平台的使用技巧,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同时增加会计监督人员的专业学习培训,专业化监督能及时准确地找到会计舞弊的情况,避免使更多的投资者受到失真会计信息困扰造成的投资失败。

4.从国家部门制定法律法规角度出发:(1)完善投资者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关部门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与时俱进地制定相关法律,尽可能最大程度地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对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要制定处罚条款。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做到在中小股东困难时期予以政策帮助。(2)健全大股东减持的相关规定,对大股东首次减持的数量和比例予以限制,避免出现一股独大的情况。

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很多发展空间,寻求多元化发展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企业管理者要谨慎遵守法律法规,保证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真实有效。监管部门要完善监督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创新多形式监督方式,提高会计监督的整体质量,使企业健康稳步发展,使投资市场公平公开,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监督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