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画像石上的龙及其折射的社会意识

2022-10-10纪洲丽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6期
关键词:龙虎汉墓画像石

纪洲丽

(临沂市博物馆,山东 临沂 276000)

龙是蛇类爬虫图腾的综合体,是中国人幻想且加以神化的产物。早在5000年前就已经有了龙的概念。龙的形象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如山西省的襄汾陶寺陶盆,其上面就有着龙的图案。又如,河南省濮阳县城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被考古学者验定为“中华第一龙”。先秦时期龙已成为人们心目中崇敬的神物。商周青铜器、玉器中有大量的龙图案,表明在当时人们的信仰中龙已成为神灵。在最为原始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龙可以被当作当时整个社会以及自然发展的精神支撑点。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奴隶社会时期,龙逐渐被当作当时统治者的祖先。汉代,龙开始受到当时最高统治者的爱戴以及格外重视。《史记》中记载汉高祖皇帝刘邦就是“龙种”,其母亲曾经梦见过与龙交而生,且在刘邦喝酒之时,头会出现龙的形状。因此,龙就成为当时皇权的代表与象征。所以,自古以来就有“真龙天子”之说,当时统治者所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统治者三令五申,专龙权于皇家,民间不得使用。

1 龙的形象因时代的发展而形态各异

有的说龙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有的说龙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说文·十一》曰:“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广雅·释龙》曰:“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未升天曰蟠龙。”汉人王符言龙为“九似之物”,即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闻一多在《伏羲考》中指出:“龙是以蛇为主体,接受了鳄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传说龙的出现与水有关,《考工记·画缋之事》云:“水以龙,火以圜。”这是用龙的形象来象征水神,因此青铜水器中常出现龙的图卷或立体形象。

2 传说龙生九子

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各有所好,皆不成龙。通常用以比喻同胞兄弟性格、志趣各不相同。其实,所谓龙生九子,并不是简单字面上所体现的龙正好生了九个孩子,而是用数字九以夸张手法表现出极多的含义,其只是个虚数,也可称之为贵数,正好用其描写龙子。龙生九子在不同朝代都有着不同的说法,如明朝李东阳的《怀麓堂集》把龙的九子进行了以下区分:老大为囚牛,性好音乐,今胡琴头上所刻之兽是其遗像。老二睚眦,性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老三嘲风,性好险,行似兽,可灭火,今殿角上走兽是其遗像。老四蒲牢,行似龙,性好吼,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老五狻猊,形似狮,性好烟火,故立于香炉,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老六赑屃,形似龟,性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老七狴犴,形似虎,性好讼,故立于狱门,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老八负屃,形似龙,性好文,今碑两旁文龙是其遗像。老九螭吻/鸱尾,形似龙,性好文,今碑两旁文龙是其遗像。另有说法为:老大赑屃,老二螭吻/鸱尾,老三蒲牢,老四狴犴,老五饕餮,老六蚣蝮(应为趴蝮),老七睚眦,老八狻猊,老九椒图。此外,还有其他的叫法儿,有人会把螭首、麒麟、朝天吼(犼)、貔貅也列入龙子之一。

3 龙的形象分为三个时期

龙的形象的分期:战国以前是早期,汉代是过渡期,六朝以后是晚期。《山海经》中的龙还没有变成后世人想象中的龙,还没有变化无穷的本领,只是神人的役畜,其形象也比较简单,除头上有角、颌下有须、上下唇反卷之外,同一般兽无多大区别。商代多表现为屈曲的形态;西周多表现为几条龙相互盘绕,或头在中间,分出两尾。汉代时期,龙的形象大多围绕兽身展开,其形象特点较为显著,躯体显得更加短小,外形神似老虎又像马,颈非常长,而且尾巴很细小。大部分图像中的龙身子没有后来那么长,有的继承战国时的形象,比较像一般的兽,有的则身体似蛇躯,有鳞甲、鸡爪、长尾,形如后代的龙的形象。到了南北朝时期,龙的身体形态特点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即龙的外形变得更加修长,整体形象显得更加活泼、洒脱以及奔放,而且其形态也变得愈加削弱,增加了很多蛇的形态特点。但是,龙的尾部逐渐与老虎的尾巴相似,促使龙的整体行走速度非常快。近代,龙的形象也发生了改变,龙的上唇逐渐呈现出上弯的特点,须发也出现后拂的特征,龙的颈以及龙的尾部逐渐有了其他纹路,呈现出火焰的形式,龙的尾巴上有毛,形态基本上还是与走兽的身形相似。

4 汉画像石上龙的形象具有多重寓意

4.1 龙是“四灵”或“四神”之一,可以避不祥

龙是四灵—龙、凤、龟、麟之一,亦是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一。汉代人对龙非常崇拜,汉画像石上随处可见龙的形象。汉画像石上常有二龙穿璧图,取“避”之谐音,有辟邪守门之寓意。不仅如此,其还能够规避不祥的预兆。《论衡·解除篇》中写道:“宅中主神十二焉,青龙白虎列十二位,龙虎猛神,天之正鬼也,飞尸,流凶,安放妄集,犹主人猛勇,奸客不敢窥也。”汉代铜镜中也常有“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雀玄武顺阴阳”的句子。

4.2 龙是最大的祥瑞,可作为升天的乘骑

在道教中,龙被认为是“三轿”—龙轿、虎轿、鹿轿之一,是上天入地、沟通鬼神的乘骑工具。神人多乘龙,龙可以负载人们在天地之间来来往往,人死了之后也能够乘龙升天。《周易·乾卦》曰“飞龙在天”“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山海经》一书中“祝融乘两龙”“夏后启乘两龙”等多处提及“龙”及“乘两龙”。宋玉《九辩》载:“左朱雀之茇茇兮,右苍龙之跃跃。”这也说明了龙是一种可以飞升的神物。《淮南子·览冥训》载:“乘雷车,服驾应龙,骖青虬。”应龙传为引魂升仙之神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人多乘龙,《大戴札·五帝德》载:“颛项……乘龙而至四海。”《史记·五帝本纪索引》载:“鼎成,黄帝乘龙升天。”《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龙是最大的祥瑞。《后汉书·襄楷传》云:“龙形状不一,大小无常,故《周易》况之大人,帝王以为符瑞。”王充《论衡》云:“龙,潜藏之物也,阳见于外,皇帝圣明,招拔岩穴也。瑞出必由嘉士,佑至必依吉人也。”“世谓龙升天者,必谓神龙。不神,不升天;升天,神之效也。”汉画像石中有许多乘龙升仙的图像,且常与羽人刻在一起,这充分体现了汉代的升仙思想。

4.3 龙具有兴云雨、利万物的吉祥内涵

《左传·昭公十九年》载:“郑国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国人请为崇焉。”《山海经·大荒北经》载:“应龙已杀蚩尤,有杀整夫,乃去南方,故南方多雨。”由此可见,龙不仅可作为升天的乘骑,还具有兴云雨、利万物的吉祥内涵。民间遇旱年常拜祭龙王祈雨。《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郭璞注曰:“应龙,龙有翼者也。”

5 龙在汉画像石上的形象造型

汉画像石上龙的形象很多,临沂境内的汉画像石上,其形象表现亦多种多样。

其一,龙、虎出现在同一画面上。在中国历史上,在龙凤崇拜之前,曾有过一个相当长的龙虎崇拜的阶段。古人认为“云从龙,风从虎”。龙虎相斗、龙虎相交图案造型在东周至西汉时期大为盛行;东汉时期,龙虎多表现为相嬉戏、相追逐的画面,表示阴阳和谐。图1~图3中龙虎出现在同一画面上,相对或交盘。

图1 龙、虎出现在同一画面上(苍山县文管所藏)

图2 龙、虎出现在同一画面上(沂南汉墓博物馆藏)

图3 龙、虎出现在同一画面上(沂南汉墓博物馆藏)

其二,双龙穿璧或五龙、七龙穿璧。璧是尊贵的象征,龙是权威的象征,二龙相交亦是生殖崇拜的象征。双龙穿璧中的“璧”一般为奇数,偶数罕见,且多为三璧,因为三是阳数、极数,即道教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璧即多璧。亦稍有双龙穿五璧、七璧之汉画像石。图4、图5刻双龙穿璧。

图4 双龙穿璧(沂南汉墓博物馆藏)

图5 双龙穿璧(沂南汉墓博物馆藏)

其三,二龙、四龙盘结、交缠或相随、相对。图6、图7刻双龙盘结;图8、图9刻二龙相戏或相随。

图6 双龙盘结(苍山县文管所藏)

图7 双龙盘结(莒南县博物馆藏)

图8 二龙相戏或相随(莒南县文管所藏)

图9 二龙相戏或相随(沂南汉墓博物馆藏)

其四,单独或与其他兽类作为祥瑞出现在同一画面上,或与虎作为方位神出现在相对应的二石上。图10、图11龙作为瑞兽单独出现,或上行左向,或上行右向,或回首右向。

图10 龙作为瑞兽单独出现(沂南汉墓博物馆藏)

图11 龙作为瑞兽单独出现(沂南汉墓博物馆藏)

其五,在表现仙界的画面中,作为骑乘或拉车的工具出现。图12祥禽瑞兽、厅堂、车马出行图。画面分三层。一层:一龙、一鹿、一虎,皆右向,其中龙、虎身上各骑一人。二层:一兔、二龙、三虎。三层:刻二輂车过桥,右向;厅堂之前一导骑,桥上刻有五鸟,桥下二人撑船,左右各一人执罩捕鱼。临沂五里堡汉墓出土,临沂市博物馆藏。图13五天神出行图,画面左上二人骑二龙为前导,后有三龙拉车(车残),中有三龙拉一鼓车,上有一驭者,一天神,车后一人击连鼓,一人舞动长袖做舞蹈状,后有三龙、一鹿,鹿上一人,鹿前一人做击鼓状。鼓车下三人,一人戴三山冠站立,二人单腿跪立手托车轮。左下角有双鱼拉车。

图12 祥禽瑞兽、厅堂、车马出行图(临沂市博物馆藏)

图13 五天神出行图(临沂市博物馆藏)

6 结论

综上所述,自古以来龙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就是非常伟大的,其受到人们的尊敬与爱戴。但是,龙又是虚无缥缈的形象,其只能被当作一种精神寄托,并不能代表一种物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龙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逐渐成了一种文化的沉淀。汉画像石上的龙能够折射出不同层面的社会意识,代表着不同的思想文化。

猜你喜欢

龙虎汉墓画像石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泰国是拉差龙虎园宣布永久停业
徐州汉画像石历史文化研究探微
章宏伟
蟋蟀争霸赛
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绢缘印花草编盒的修复研究
汉风新韵
西安地区汉墓出土陶灶分析
汉代画像石艺术在现代动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河北满城荆山汉墓发掘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