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青铜染炉的设计思想研究
2022-10-10郭林森
郭林森
(南昌航空大学,江西 南昌 330063)
海昏侯墓出土了许多饮食器具,其中两件青铜染炉颇有特色。从现代设计的视角去分析这两件青铜染炉,或许可以得出一些新的见解。鉴于此,有必要对它的设计特征加以分析,并从更高层面上去探究它的设计思想。
1 青铜染炉的出土概况
海昏侯墓出土了两件青铜染炉。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展出的一件为例,它由耳杯、炉身和承盘三部分组成(图1)。耳杯为盛食器,也可作为酒器。炉身镂空,平面呈长方形。炉身的上部由镂空的植物纹围合而成,两边对称,中部留有缺口,便于添炭;炉身的下部有四个兽足作为支撑。这种结构既起到了承托耳杯的作用,也有利于炭的充分燃烧。最底部为长方形浅盘,其作用为承接木炭燃烧后的灰烬。另外一件青铜染炉的形制相同,保存状况稍差(图2)。
图1 青铜染炉(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藏)
图2 青铜染炉底座、耳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藏)
据考古资料,青铜染炉多见于西汉,在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四川、湖南、江西、江苏等地都有出土。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1件染炉,出土于河南陕县,形制与海昏侯墓出土的染炉相当;河北鹿泉高庄汉墓出土5件,形制较为简朴。还有些地方出土的染炉较海昏侯墓要精美一些,如河南淅川李沟汉墓出土1件,炉口饰有几何纹,支架为云纹镂孔;山东昌邑汉墓出土1件,炉体有长柄,炉身围栏镂刻几何纹、云纹;河北出土的染炉,饰有龙首,承灰盘的底部装有滑轮。相对而言,造型复杂、纹饰精细的四神染炉出土数量更多,如内蒙古包头汉墓、内蒙古鄂尔多斯汉墓、陕西马泉汉墓、陕西西安东郊国棉五厂汉墓、山西毕村汉墓、山西太原尖草坪汉墓等。从考古发掘情况来看,海昏侯墓出土的两件镂空纹青铜染炉,造型、装饰较为简朴;四神染炉的等级最高,纹饰最精美,制作工艺也最复杂。
2 青铜染炉的设计分析
2.1 功能设计
染炉是炊器与盛食器的组合,为西汉新创。上部的耳杯为盛食器,也是一种酒器,在西汉较为常见。下部的炉身及承灰盘则是一种改造之后的炊器。染炉的结构设计较为合理,炉身的镂空设计既可以承托上部的耳杯,又是一种装饰。这一圈环形的装饰带,并不是完全封闭的,中部的缺口便于随时添加木炭,调节火候。炉身底部的镂空设计及兽腿的支撑,使得木炭可以得到充分的燃烧,并能将灰烬顺利地排入最下端的承灰盘。浅盘的分离结构,使得清洁更为便利。总体上而言,这款染炉的功能设计是合理的,便于使用。染炉的体量较小,与西汉时期席地而食、分餐制有关。西汉时期人们席地而坐,一人一案分而食之。染炉的整体高度约13厘米,耳杯的容量较小,比较适合一人食用。西汉的食案分为无足之案和有足之案,无足之案类似现代的餐盘;有足之案其实也不高,宴饮时摆在宾客的面前,染炉置于其上正合适。
染炉与西汉时期一种被称为濡肉的饮食习惯有关,类似于现代的蘸酱吃法。不过,濡肉用的酱为醯醢(xī hǎi),“醢为酱,醯为醋”。汉人先将醯醢盛于染炉的耳杯之中,通过下方的炭火进行加热,醯醢在高温之下散发出更为浓郁的香味,然后将切好的肉干蘸着醯醢享用。这个过程被称为“染”,随吃随染,染炉也因此而得名。古代文献中染的说法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当务》,该书记载齐国两个武士有一次偶然在路上碰见,可惜有酒无肉,彼此约定割对方身上的肉下酒,“于是具染而已,因抽刀相啖,至死而止”。高诱注:染,豉、酱也。再如《礼记·内则》记载“欲濡肉,则释而煎之以醢”,其中的“醢”即指酱料。西汉之前出土的器物中,结构与染炉相似的实物如战国时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铜炉盘,不过它是一种专门用来烹制鲫鱼的炊具。西汉时期出土的染炉较多,到东汉时期就较为罕见了。以上资料进一步证实了濡肉这一饮食习俗应存在于战国中晚期至东汉初期,西汉时期较为流行。此外,宴饮中使用染炉是一种较高等级的礼仪,有天子“执酱而馈”的说法。至于贵族之间宴饮时设染,则表示一种特别的敬意。由此可见,西汉时期的染炉不仅仅与濡肉的吃法有关,还是一种特殊的礼仪。
2.2 材料与工艺设计
染炉的材料为青铜,工艺则采用了分铸法、失蜡法等。它的制作有一定的难度,耳杯、承灰盘为单独铸造,炉身镂空的围栏应当采用了失蜡法。起源于西周中晚期的失蜡法,在春秋战国时期瑧于成熟。如曾侯乙墓出土的尊盘,周身布满了镂空的细密龙纹,腹部的龙、豹造型栩栩如生,经专家鉴定,“确认它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失蜡铸件”。到了西汉时期,失蜡法更为成熟,它的基本流程可以分为塑芯、制作蜡模、制范、浇铸、修整。工匠先用黏土制作泥芯,待其干燥之后将蜡料贴附于泥芯的表面之止,并刻画适当的细节,即可完成蜡模。蜡料是用一种特殊的技法做成的,可塑性很强,就跟陶土一样,非常柔软,可以随手拧成麻花状。正因为蜡料的特殊属性,使得器物的造型、装饰等可以复杂化、精细化。蜡模制成后,再将黏土敷于其表面,阴干之后成为外范。接下来进行浇铸,冷却后再对表面进行修整,一件精美的青铜器最终得以完成。
2.3 造型与装饰设计
3 青铜染炉的设计思想
青铜染炉是一种食具,对于重视饮食之礼的西汉来说,仅仅满足功用是不够的,它还蕴涵着较为深刻的设计思想。因此,除了对它的功能设计、材料及工艺设计、造型与装饰设计进行分析之外,还应当从更高层面上揭示它的设计思想。
3.1 致物为用
西汉建立之初,历经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受到重创,百废待兴。统治阶层吸取秦王朝劳民伤财、修筑阿房宫等的教训,制定了无为而治的基本国策,整个社会崇尚节俭,反映到造物层面则以“致物为用”作为准则。《淮南子·要略》提出:“托小以苞大,守约以治广,使人知先后之祸福,动静之利害。”此处的“守约以治广”原指写文章要以少胜多,从造物的角度可以理解为简朴、简约的意思。在这种思潮的引领下,西汉时期的造物活动整体上呈现出简朴的趋向,强调器物的实用性,一直延续到海昏侯所处的西汉中期。因此,染炉的设计以致物为用作为指导思想之一,其工艺、造型、装饰等都做了简化,与春秋时期的青铜器相比,要简朴许多。从制造成本来说,染炉力求节约,比同时期的漆器低许多。漆器在西汉时期属于较为典型的奢侈器,制胎、髹漆等工艺复杂,其成本较相同体量的青铜器要多出三至五倍,有些甚至高达十几倍。对于墓主人刘贺来说,身为汉武帝的孙子,幼时继承昌邑王位,青年时期一度登基为帝,去世前几年又恢复了侯的身份,他的财力足够雄厚,置办这两件青铜染炉,可以说是较为简朴的。
3.2 祥瑞寓意
青铜染炉器身的镂空卷草纹是一种祥瑞寓意。这种卷草或许并不是自然界真实存在的,有可能是神话传说中的仙草一类。纵观整个西汉,特别是汉武帝时期,统治阶层比较重视谶纬之学,封建迷信思想较为严重。以西汉时期的漆器来说,其装饰纹样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谶纬之学的影响,表现出一种神秘感。与漆器不同的是,青铜染炉尽量避免了这种神秘感,采用镂空的卷草纹设计,营造出一种祥瑞的气氛。这种气氛的设定,对于宴饮这种场合来说是非常合适的。贵族之间的宴饮有着“和合”的目的,即通过宴会的形式增加彼此之间的亲和力,以求利益最大化。试想,宾主双方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举杯对饮,案前的青铜染炉又透出祥瑞寓意,可以说是锦上添花。此外,祥瑞寓意也是中国传统设计中一种常用的手法,且经久不衰,一直延续至今。如民间器具设计中的吉祥图案、谐音文化等,即是祥瑞寓意在现代设计中的演化。器具设计中注重祥瑞寓意,既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特色,它对与中国人而言有特殊的情感。现代设计对于祥瑞寓意的设计手法除了继承之外,适当地加以创新,也许是一种更为合理的传承。
3.3 等级与身份的象征
设染在西汉时期是一种较高的礼仪,在贵族阶层中较为讲究。西汉时期,特别是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呈上《天人三策》,其中写道:“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武帝采纳了这一建议,在学术领域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总纲,从此儒学便成为显学。在儒学的影响下,高等级贵族之间的宴饮与封建礼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受制于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贵族阶层特别重视彰显自己的身份。以刘贺来说,他虽被贬至海昏小国,但仍旧恢复了侯的身份,享受高等级贵族的待遇。因此,刘贺置办两件青铜染炉,事实上也是等级与身价的象征。此外,设染在西汉时期应当有一套规范的礼仪,有可能仅用于贵族之间的宴饮,表示对于宾客的尊重;或者在重要节日的家宴中使用染炉,大家一起享用浓香的濡肉,共同庆祝。
3.4 组合化的设计
青铜染炉是炊具与食具的组合。这种组合是较有新意的,在西汉时期的饮食用具中并不多见。青铜染炉的组合式设计,创造了一种新的饮食风俗,即濡肉。试想,如果没有耳杯与炉的结合,是无法做到随吃随染的。染炉的组合式设计,一方面保证了食材的新鲜程度,提升了用户对于味觉的感受;另一方面,贵族们在濡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决定干肉的烹制时间,增强了进食过程中的体验感。这是一种较为初级的体验式设计,与现代设计强调的用户体验有相通之处。不同之处在于,现代设计中的体验式设计是以用户为中心、以设计师为主导的自觉行为,染炉的设计则是以功能为主导的。此外,染炉的自助方式与后世的火锅有较为相似之处,它或许对火锅的诞生有某些启发也未可知。
西汉的饮食器具中偶尔也能见到另外的组合方式,如同为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温鼎,上方的鼎与下方的炉盘即是一种组合。不过,温鼎的组合式设计是为了保持酒的温度,以获得较好的口感。温鼎并没有催生一种新的饮食方式,这一点恰恰是染炉最大的创新之处。由此可见,染炉的组合式设计是一种新颖的、具有突破意义的设计,它间接推动了西汉时期濡肉这一饮食风俗的流行。从现代设计的眼光来看,濡肉在西汉时期之所以大受欢迎,除了贵族们对于新口感的极致追求外,也不排除自助式烹饪带来的新鲜感。特别是对于贵族阶层来说,他们早已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方式,而濡肉过程中由于自己的参与带来的成就感或许是他们之前没有体验过的。
3.5 大美的审美意趣
大美是西汉时期主流的审美意趣。《淮南子·俶真训》记载:“其道可以大美兴,而难以计算举也。是故日计之不足,而岁计之有余。”这种思想影响了西汉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器具设计。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器型较为复杂,装饰纹样丰富,有些甚至颇为繁复,整体上传递出一种奢靡之风。西汉时期的青铜器则不同,器型趋于简单,装饰崇尚简朴,大体呈现出一种大美之风。染炉的设计就表现出大美之感,它不再像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那样重视纹饰之美,而是强调器物的整体美感。此外,染炉的这种美感是靠轻巧的造型、简洁的装饰实现的,追求的是大雅之风。它不再依靠繁复、错综复杂的装饰纹样对青铜铸造工艺大吹大擂,也不再通过贴金贴银等方式对主人的财富进行炫耀,相对而言要雅致许多。从审美风向的变革来说,染炉的大美之感是在审美意趣上的一种进步。
4 结语
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染炉,是炊具与餐具的组合,它是针对濡肉的饮食风俗专门制作的。其制作材料为青铜,采用了分铸法、失蜡法等工艺。它的造型及装饰并不复杂,较同时期的漆器而言,要简朴许多。总体来看,青铜染炉的设计思想包括致物为用、祥瑞寓意、等级与身份的象征、组合化的设计,并表现出大美的审美意趣。尽管如此,青铜染炉的成本仍然偏高,只有高等级贵族才有足够的财力定制,在平民阶层当中并不像普通商品一样流通。对于当下的饮食器具设计来说,在吸收青铜染炉设计精华的同时,也要注意摒弃其中的糟粕。
注释
①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鹿泉市文物保管所.高庄汉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7-39.
看了题目,你是不是觉得拥有如此大嗓门的人是个男生?哈,那我可要告诉你,你猜错了,我们的班长是个看起来很柔弱的女孩子。
②叶植.河南淅川李沟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15(3):367-448.
③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山东省博物馆.山东文物选集:普查部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75.
④井中伟,李轩鹏.河北邢台南和左村汉墓出土铜器[J].文物,2016(3):76-78,91.
⑤刘尊志.汉代铜染炉浅析[J].南方文物,2020(2):180-188.
⑥唐邦城.刘东瑞谈海昏侯墓出土的几件文物[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1):38.
⑦陆玖.吕氏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2011:137.
⑧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6:347.
⑨王仁兴.曾侯乙炉盘功能研究—兼论公元前5世纪初中国煎食炊器的文化渊源及其出品的流传[J].美食研究,2016(1):1-5.
⑩华觉明.技术史的研究方法:以失蜡法学案为例[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3(3):348.
⑪华觉明,王安才.中国古代的失蜡法[J].铸工,1978(4):350.
⑫刘安.淮南子[M].陈广忠,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1007.
⑬董仲舒.春秋繁露[M].张世亮,钟肇鹏,周桂钿,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8.
⑭郭林森.青铜温鼎的设计分析及启示[J].工业设计,2019(10):107-108.
⑮刘安.淮南子[M].陈广忠,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