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评 | 文旅融合与多学科协同视角下的遗产保护与旅游规划
——评《遗产保护性利用与旅游规划研究》
2022-10-09
书评作者
李 渊(通信作者)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liyuan79@xmu.edu.cn
梁嘉祺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博士研究生
赵 龙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博士研究生
书籍作者
吴承照 王 婧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月
“遗产是地球与人类在历史变迁过程中留下的一段特殊记忆与印记”[1]3-5,对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端正和提高对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仅关系到国家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国际形象。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整体形势仍然严峻。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是应对遗产保护与发展矛盾的重要策略,更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1]3-5。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如“让文化遗产活起来”[2]“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3]“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4],遗产旅游成为“文旅融合”新时代的重要课题[5-6],遗产保护性利用与旅游规划成为实现该课题的有效路径。在过往的研究和实践中,遗产保护性利用在保护的基础上强调“利用”,近10年来的既有案例多与旅游规划和城市文化复兴对接,这个过程存在方法、理论和范式上的不确定性。本文探讨同济大学吴承照教授专著《遗产保护性利用与旅游规划研究》的内容、价值及实践方面的协调路径,并进一步探讨未来遗产保护性利用与旅游规划的新话题、新路径及新方法。
遗产旅游是世界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内容。《国际文化旅游宪章》(2021)指出,“文化遗产及其独特性的品牌化和营销刺激并推动了遗产地旅游业的指数级增长;旅游业对拥有历史文化街区、独特文化景观的城镇和城市产生巨大影响,同时它还影响了历史遗址、古迹以及自然和文化景观”[7]。遗产保护性利用与遗产旅游成为国内外学术关注的热点[8-13]。但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由于缺乏对待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文化遗产利用的科学规划、遗产旅游发展的科学管理与评价等,这种方式同时可能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负面影响。自1985年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以来,“申遗热”影响着我国众多旅游地,如何精准评判资源价值等系列要素决定着我国如何选取遗产地、提高申请通过率、加强遗产保护、带动规划发展等。在这个背景下,以跨学科的视角统筹遗产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是非常有价值的课题。
《遗产保护性利用与旅游规划研究》一书以多学科、多案例、多方法的综合视角论述了遗产保护性利用、遗产旅游规划方法和遗产旅游空间技术,为弥补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短板提供了研究范式。此前,作者吴承照教授已经在旅游规划领域发表了系列重要成果[14-18],将旅游规划、空间技术和遗产保护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得到学界的广泛肯定。本书受国家自然基金委、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等全国各地政府、企业机构的支持,其中的理论、方法及案例引证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此基础上,本书有3个特点。
一是理论系统有深度。在理论层面,本书从多方视角建立起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的逻辑联系,从遗产价值衡量到遗产旅游规划、遗产地可持续发展,实现从强调保护到合理规划的理论呈现。该书对遗产保护性利用和旅游规划两者做了有效的理论衔接。其中,为平衡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提出的“三性”(同质性、同步性、同量性)原则具有时代先进性,即遗产保护性利用立足于遗产属性,并在可承载范围内结合时代需求,实现遗产功能的再生、延伸和拓展。总之,这本书的理论体系能够解释遗产旅游现实中的很多矛盾与争论,以及一些犹豫不决、模糊不清的问题,容易在不同学科之间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二是方法技术有创新。技术体系方面,本书在探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提出遗产旅游规划的特殊性、原则、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其中遗产社区家园价值、游憩价值、游憩适宜度、视觉质量评价,基于GPS与GIS的游客行为时空序列分析,游憩容量和客流调控方法,解说有效性评估等方法创新,涵盖行为主体(遗产地旅游者)、规划客体(遗产资源与景观)及旅游媒介(信息呈现与解说设计)的多方视角,有效提高了对遗产地价值和景观特征的认识深度,明晰了遗产旅游规划中主客衔接的技术路径。尽管国内学者也在积极探索遗产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策略[19]、方法[20]、路径[21]、模式[22]等,但因视角不同而对具体情境有较强的针对性,缺乏综合视角。同时,随着国土空间规划、国家文化公园等时代热点问题的涌现,旅游规划技术方法也需要具备更强的与时俱进的功能。本书所建立的旅游规划技术体系对各环节进行综合归纳,能够应用于不同尺度、不同角度的旅游规划情境,提供创新性的有效方法。
三是规划实践接地气。针对行业发展的现实问题,该书基于多年规划实践,提出遗产旅游规划的核心是遗产体验及其相关配套服务产业规划,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多方案优化的技术过程;适应性、创意与标准化、体验性是遗产旅游规划的基本特点,并就风景遗产、自然遗产、历史街区、历史古镇4种遗产类型展开重点介绍。书中对遗产地保护利用与旅游发展模式的归纳能够直观呈现不同情境下的行业实践问题和解决方法,对典型案例的重点分析也为遗产旅游规划在满足社会需求和提升旅游体验方面提供了实践证据,体现出本书在指导现实问题中的有效性、高效性和时效性。总体而言,全书充分体现了多学科多技术协同的思想,对于“文旅融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遗产保护性利用与旅游规划研究》以遗产保护综合效益为目标,多维分析、多层统筹、多规合一,建构遗产旅游规划系统方法论,实现遗产地空间、体验、产品、产业与人居环境的规划整合,推动遗产保护模式的转型,创新遗产地绿色发展的新机制、新动力。该书系统性地提炼了遗产旅游规划的基本理论,针对风景遗产旅游规划提出具体方法,结合典型案例探讨历史街区文旅融合的更新模式,论述历史城镇旅游规划中的问题和策略,并总结了自然遗产的可持续利用模式和游憩规划方法。本书内容可以分为3个主体部分:遗产旅游规划的主要理论(第1—2章),遗产旅游规划的主要方法(第3章),结合案例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实践(第4—6章)。
在遗产旅游规划的理论方面,本书第1章首先对遗产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理论梳理并指出,尽管国际上对遗产旅游的划分和界定具有不同的理解,但在遗产无法同所在环境分离方面达成共识。“真实性”是遗产旅游的重要话题,但长期以来存在遗产保护视角关注原真性而忽视利用、旅游界关注真实性体验而缺乏原真性保护的对立局面。遗产旅游的“真实性困境”引发了国内学者的系列探讨[23-26],吴承照教授和王婧博士早前也针对遗产旅游真实性的感知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27],本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理论深度。第2章提炼了遗产旅游真实性理论并具体论述了遗产价值传承、信息交互、容量、势力圈、社区可持续性等概念内涵。这两章内容充分体现了吴承照教授对遗产旅游规划研究的深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与指导价值。
在遗产旅游的预测方法中,主要包括针对旅游市场的预测和针对客流调控的预警,兼具发展和保护的双重视角。近年来的现实问题就是“五一长假”“十一长假”等假期旅游人数屡创新高,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旅游者的出游意愿高涨;同时,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的实现,旅游者的消费能力和意愿都大幅提高,遗产旅游地仍然面临游客荷载的管控问题。因此,对旅游市场的预测和对客流的宏观调控是在发展过程中减少遗产资源损害的重要且有效的措施。作为该问题在遗产旅游规划中的响应,本书第3章针对不同研究对象归纳了对应的评价、预测或规划方法。例如,在遗产旅游的评价方法中,包括对资源价值、游憩适宜度、视觉质量和解说有效性的评价,从供应方、需求方和媒介的角度进行了全方面的评价。最后本书以风景遗产旅游为例提出多层次、由宏观到微观的旅游规划方法,展现了遗产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同时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桥梁。
本书的第4章至第6章引证了不同类型的遗产旅游地实践案例,并结合理论和方法探讨归纳对旅游遗产进行可持续性利用的模式。第4章通过对典型案例地的综合性分析,归纳历史街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第5章将范围扩大至历史城镇,对其旅游资源、面临问题和规划方法进行论述,并结合多个案例进行论证。这两个章节所针对的对象及引证分析的案例地具有较为浓厚的“文化气息”;第6章先行总结了自然遗产的持续利用模式,而后针对自然遗产旅游规划展开了有关社区认知、社区共管、社区评价与调控的论述,将“自然”与“文化”两个维度紧密联系,并引证了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区规划实例,探讨了基于入口社区生态旅游业发展解决自然保护区严格保护与社区发展矛盾的自然途径;在石林风景名胜区风景游赏规划中针对石林彝族文化特点,在风景区入口社区提出非遗体验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方法,为风景区域发展的文化旅游途径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实现自然与文化有机结合的可持续性遗产旅游。
本书的另一特色体现在数据与空间分析的可视化表达,书中丰富的图示和表格展示了序列化的推理过程和数据呈现。153张图示包含研究过程中的层次、逻辑、评价等模块,具体涉及旅游规划的技术路线、旅游真实性的理论体系框架、旅游景区的资源价值评价、地理区位与空间分析、景观质量评价、游客流动与停留,以及细化至案例地如古城的规划总图等。此外,116张表格不仅体现了对于遗产旅游规划理论的充分探讨与梳理,同时为实践应用提供了一系列的标准和指标参考,如文化遗产价值的分类与评价标准,以及市场需求、景区容量、设施配置、发展规模等方面的测量、统计、评估和预测。图表与论述内容的有机结合令本书的结构性更加系统、完整,并且有助于读者理解理论和运用方法,对于开展该领域研究或教育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阅读本书可以激发读者对遗产旅游的后续思考。其一,本书中关于遗产价值的讨论主要关注遗产价值的类型、表现和传承度评价,那么如何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量化评测与表达?其二,本书的旅游规划主要针对供应方视角,能够指导实际规划、管理、调控等方面内容,那么旅游者作为遗产旅游地的空间使用主体,如何考虑旅游者对遗产资源的感知从而直接反映保护和利用效果?其三,本书中的案例地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素材,主要针对景区、社区等微观尺度,那么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宏观、中观尺度的适用性如何?是否有多尺度的差异?其四,遗产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实施路径探索、社区的整体发展、社群参与、身份认同、利益相关者分析等议题需要在“前规划、中评估、后监测”的框架下进行通盘考量。
本书为今后的遗产旅游研究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新方向。首先,可以进一步开展有关文化遗产量化评价的研究,探索旅游规划如何促进遗产价值表达与利益相关者感知的融合[28-29],拓展案例地的类型和范围,探寻不同尺度下应对遗产保护与旅游规划的适宜策略等。其次,遗产旅游离不开对遗产价值的阐释和展示,在《遗产保护性利用与旅游规划研究》一书的基础上,未来对遗产旅游地遗产价值的量化研究、结合人因实验的遗产旅游地遗产价值的感知研究、结合3DGIS和HBIM的遗产价值的数字化和可视化表达研究是未来亟需进一步深化的方向。再次,学科交叉融合的视角也为遗产旅游研究提供了更多跨机构、跨部门合作与协同的契机,从而在更广泛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系统、完整地探讨遗产地空间、遗产价值,以及旅游者感知、互动、体验的“人地关系”问题,如通过遗产保护空间、游憩空间、商业空间、外在文化空间的价值强化旅游体验的深度与遗产价值的传播效能,共创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游憩体系的耦合式发展[30]。
总体上,《遗产保护性利用与旅游规划研究》一书兼顾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两个原则,在合理利用和科学规划的立足点上赋予遗产地保护与转型的新动能,促进地方生长性。该研究范式回应的不仅仅是现实问题,也是长远的战略性问题。该书囊括了以吴承照教授为代表的20余位学者、老师和学生的智慧成果,其思想深度与视角广度非常契合目前遗产地保护性利用与规划的现实问题,无论是在理论建设还是在实践指导方面都可视为是一部高质量的著作。因此,本书能够为遗产保护、遗产旅游、旅游规划等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借鉴与实践参考,兼具理论、方法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