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间营造到文化生产
——清末广州花地馥荫园再考
2022-10-09彭长歆张欣
彭长歆 张欣
私园营造向有赓续传统,即以前人所造园林为基础,后人续貂形成新园,清末广州花地馥荫园即属此类。由于前后园主意趣品味及对宅园功能需求的不同,园林营造在保持相似空间结构的同时,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作为广州十三行[1]①时期行商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东园由潘有为所造,后售予行商伍崇曜,改名馥荫园,又称福荫园[2]。无论东园还是馥荫园,均有着十分显著的岭南园林特色,在清末广州经贸与社会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世纪初广州许多官员和知识分子都曾到访此园,尤其在馥荫园时期该园更以接待西方商人著称。这些中外人士留下了大量中西文字史料与图像史料,为考证二园历史变迁与空间营造提供了文献基础。
既有研究以馥荫园时期的空间营造为主体,取得了一定进展。从夏昌世等[3]开始,馥荫园在行商园林的研究中反复出现,彭长歆[2]、任文岭[4]对其园史的初步梳理,薛思寒和肖毅强[5]、陈哲舜[6]、陈谢炜[7]等对其空间格局及意匠的研究等,为世人展现了馥荫园时期的风华片段。然而,由于学界普遍对东园时期缺少关注,既有研究有着十分显著的结构性缺陷,存在的问题包括:1)在尚未甄别旧园遗痕的前提下,馥荫园的造园思想几乎无从谈起;2)从东园到馥荫园,空间流变所蕴含的时间性与空间性恰巧正是馥荫园深入研究的基础,也有助于发现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性格所在。通过文献考证及层次叠加法的应用,结合图像史料与图像分析,本研究尝试廓清东园时期的园址范围,以及馥荫园时期的旧园遗存与再造部分,并对不同时期的空间格局、造园艺匠以及文化生产进行讨论。
1 同文行潘氏东园
潘氏东园位于广州花地策头村,由清末广州十三行之一同文行②家族成员潘有为建造。潘有为,字毅堂,同文行创办人潘振承的次子,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中正榜进士,曾官至内阁中书,后从京中返粤不再复出,著有《南雪巢诗钞》[8]1。其个人意趣丰富,晚年好林泉声乐,诗名籍甚,善设色花卉,收藏书画鼎彝甚富,是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典型。潘有为喜爱园林胜景,曾于广州河南潘家祖业建南雪巢为居所,园外陂塘数顷,多种藕花,诗云“半郭半村供卧隐,藕塘三月鹡鸰飞”[9]。后又于广州河南潘园筑六松园,花地建东园,均以园林花竹为胜[8]1。
潘有为建东园一为侍奉母亲,二为寄寓情怀。作为孝子,潘有为谨遵礼节,侍奉母亲长达10年,自称:“册头村旧辟东园,选树莳花,为先大夫莫年怡情之所。自庚寅北上,迄遭讳南还,辛亥奉母版舆来停于此。”[10]282文中的辛亥指辛亥年,即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说明东园建成不会晚于1791年。所谓“版舆”即晋人潘岳奉母典故,潘有为借指居官奉养母亲。友人张维屏(清,1780—1859,工诗文词,著述宏富)也记述潘氏晚年好声乐,曾在园中排演戏剧以娱乐母亲[9]。
东园紧邻策溪涌。谢兰生(清,1760—1831,博学嗜古,工诗善画)诗有“东园啖荔……遂与泛舟策溪”[11]341,说明了东园与策溪的关系。另外,该地北有大通寺,即花地名胜“大通烟雨”所在,周边环境清幽,景致迷人,不仅是潘有为侍奉母亲暮年养老的居所,亦是抒发文人意趣所在。因北上为官多年,潘有为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游园赏玩经验,其中包括清漪园(颐和园)等皇家园林,曾自述“昆明湖畔筑堤植柳,夹以桃杏,春时红绿相间成阴,纡回十馀里”[10]290,描述游赏清漪园昆明湖畔春季美景的情景。南归广州后他闲居于河南潘园并营建六松园。其诗云“野竹锁烟移槛远,长萝牵翠补篱疏”[10]288,与潘氏崇尚高雅的审美观念和避世隐居的士人情节高度吻合。
不同于普通的宅地园林,东园尤以花木胜。花地自古为广州花卉生产与贸易的集散地。东园园外即“花市”(又称“花圩”),为花地重要的花卉市场[12]。因兼具行商园宅和花卉种植及贸易的功能,东园中遍植松、柏、木棉等植物,四季林木葱郁,时花如菊、桂、金铃花、丁香等依时盛放,潘氏有诗“日给园丁卖碎花”[10]283,即描写每日清晨园丁采集园中花木进行买卖交易的场景。园中还颇多果树,潘有为称“园中香荔种极佳……夏至收其实……”[10]283另有枣和梅树于园中,可供赏玩食用。
东园因景色清幽雅致备受士大夫、文人、画家等青睐。潘有为赏园绝句“水榭风来面面亲,中央何地可容尘。轻蓑画舫绘竿影,却讶空潭映着人”[10]283,描写了风景优美宁静、亲朋相聚的场景。谢兰生在1819—1820年间多次到花地东园游玩,赏玩桂花、秋菊、牡丹和杜鹃等[11]。诗人张维屏1837—1846年间长期借住东园,其间著书《花地集》等,中有《东园杂诗序》描写东园景色:“虽无台榭美观,颇有林泉幽趣。”[13]他沉醉于东园的自然趣味,曾作春夏秋冬之诗,描写园林四季景观。借住期间他还在东园内举办各类活动,如曲水流觞、宴请宾客、饮酒赋诗、高歌击节、赏花啖荔等。游赏东园之兴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官商士绅在花地造园的热潮,著名园林有杏林庄、康园等,张维屏本人也在花地建听松园作为养老之所。
2 东园易主与空间流变
2.1 东园易主
东园的衰落始于同文行潘氏对行商贸易的疏远。潘有度(潘有为之弟)、潘有为相继去世后,同文行由潘有度之子潘正炜主持,潘振承的侄孙潘正威协理。此时潘氏对行商贸易渐生厌倦,潘氏后人逐渐转向仕途[14]。其中,潘振承一脉后人和潘正威居住于广州河南潘园,诗文歌赋也集中此处,而潘正威之子潘仕成在荔湾泮塘修建著名园林海山仙馆[15]。据此可以推测潘氏园宅营造逐渐转向河南潘园和荔湾泮塘附近,对花地东园则疏于管理,东园的变卖成为必然。
东园的变卖分为两部分。据广州芳村人谢璋介绍,北部主景区被辟为群芳园[16]③,南部宅院区于1846年由伍氏购入并进行改建,易名“馥荫园”,又称福荫园。伍氏在旧园基础上拓建营造并用于接待、商谈、休憩和居住等,园林名声较东园更甚,馥荫园成为西方人来粤必游之地[17]。1887年春广东南海人康有为在此著书《人类公理》,其日记云“春居花埭伍氏之恒春园”[18],并作诗“假寓花埭伍氏福荫园两月……哀感徘何而去”[19],其中“恒春园”和“福荫园”皆指伍氏馥荫园。19世纪末随着行商贸易的衰落,花地罗氏“罗时思堂”集资购入馥荫园,并将园林辟为6个园子作为出售花卉的苗圃,1938年广州沦陷后被毁(图1)。新中国成立后,馥荫园中的部分园林构筑物被纳入今醉观公园内,其中六松园石桥据称为馥荫园遗物。
图1 潘氏东园—伍氏馥荫园历史沿革Historical evolution from Puankhequa’s Garden to Howqua’s Garden
2.2 园址与园建
关于伍氏馥荫园的具体地点与园界范围,英国牧师约翰·亨利·格雷(John Henry Gray,1830—1884)曾描述进入馥荫园的路径:“这块地位于一条小溪入口的左边,该小溪连着花地河和伍家的花园。”[20]可见这条小溪连接着花地河和馥荫园,是游览花地风光的必经路线,与谢兰生所称“策溪”对应。东园位于策溪北岸,谢璋记载东园易主被拆分为两部分——馥荫园和群芳园,依据它们的位置可以反推潘氏东园的大致园址。
比对历史地图和谢璋所画《清代花地园林示意图》,经实地调研并应用层次叠加法,可以确定花地水系分布状况(图2、3)。结合格雷的“大通烟雨码头—鹫峰寺—翠林园—群芳园—馥荫园”[20]水路游线等文献材料,可以进一步确定策溪为现今涌岸街与东漖北路一带。馥荫园处在策溪北岸,位于东滘北路、大策直街和瓦土地直街一带。在英国学者威廉·S.弗雷德里克·梅耶斯(William S.Frederick Mayers,1831—1878)所著书中有指馥荫园位于花地策头村之东[21]。历史记载、地理图册及图像资料的综合叠加,可基本确定东园园址的大致范围(图2~4)。
图2 清代花地园林示意图[16]Diagram of gardens in Fa-ti in Qing Dynasty[16]
图3 基于层次叠加法的花地水系分布图Distribution of water systems in Fa-ti, Canton based on the hierarchical overlaying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