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显魅力 教研促发展
2022-10-09周兵南京师范大学210048
周兵 (南京师范大学, 210048)
足球运动具有对抗性、多变性、易行性等特点,是小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笔者在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校园足球专题教研活动中,通过观摩3节足球课,针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学生表现和运动密度等方面,阐述看法。
在《足球脚内侧踢球》一课中,执教教师巧妙地运用小球门,引导学生运用脚内侧踢球的方式向球门传球。课堂上,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情境中,具备饱满的足球热情,充分感受足球运动的乐趣。但是课程中呈现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仅局限于2名学生之间的对传球练习,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建议执教教师根据足球脚内侧踢球技术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如,在教学中,应先向学生介绍并让学生体验准确的触球部位,然后从踢固定球开始练习,并逐渐拉大踢球距离,也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脚内侧踢球技术动作,并在课堂上展示预习成果,以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足球正脚背射门》一课中有2个亮点,一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即在准备活动中,执教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组进行与足球有关的准备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挂图自主探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足球正脚背射门,并分小组进行练习。二是执教教师在示范足球正脚背射门时动作标准,引起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之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在各项分组练习中,学生活动不够积极,都是在慢走中完成练习,运动强度较低。此外,执教教师的讲解时间超过20分钟,导致学生练习密度不足。建议执教教师精讲多练,把讲课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动起来。
在《足球双脚交替踩球》一课中,执教教师组织有序,精心布置场地,运用多种颜色的标志盘,较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营造了具有趣味性的学习氛围。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分组较少,练习强度密度较小,且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建议采取多种形式的练习方法,如,行进间红绿灯游戏、踩球转身等,并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针对协调性较好的学生进行行进间快速踩球(前进及后退),针对协调性较薄弱的学生进行原地慢速交替踩球练习,分组练习时,前排学生应向前移动,其他学生应当原地练习,同时由无球练习过渡到有球练习,以此强化练习效果。
通过观摩3节足球课,笔者认为足球课应从学生的自主体验和结构化教学等方面开展,不要以单个足球技术作为本节课的主题。在组合练习中,应侧重于某一个足球技术练习,如,在运球绕杆射门组合动作中,应侧重于正脚背射门技术练习。同时,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充分活动起来,在激发学生足球兴趣的同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运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