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昌起义的伟大历史功勋

2022-10-09周根保

中国军转民 2022年17期
关键词:起义军军魂南昌起义

■周根保

95 年前,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以它独特的历史功勋,揭开了中国革命史上新的一页。“八一”二字因此成为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亮丽的名词。

95 年来,对南昌起义的历史研究,已有不少巨著。南昌起义的历史功勋,已有多方面的总结。

但笔者认为,对南昌起义历史的研究,不是对历史的重新展示,而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概括,得到有时代价值的启示。

笔者只是个老年读者,无文史研究知识,又不善文字。但从十几年阅读南昌起义史料中,深深感到:南昌起义是一部无言大书,笔者十几年阅读这部大书,不仅对八一起义前辈腾生敬意,更是对笔者一次信仰的洗礼,斗志的激励,血性的提升,动力的催生。

笔者从近十年中,编著《南昌起义史料札记》(已由中共党史出版社2022年2 月出版)《关于南昌起义,我们还应知道的》《军魂永驻》《不朽第一枪》《一代英豪》等书稿中,深刻感受到在隆重庆祝建军95 周年之际,重视南昌起义历史功勋的研究,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强军目标,更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本文仅就南昌起义伟大历史功勋,从宏观上、学术上谈点个人浅见,与各位专家学者交流,以求共识。

一、南昌起义,功在第一枪

这已是大家的共识。

但真正读懂“第一枪”历史意义的,毛泽东是第一人。

1948 年2 月,中共中央军委提出了全年统一军旗。经过三个月,征集了500 多个样式,但均无“八一”二字……

周恩来在回忆这一经过时,说:“定军旗的图案的时候,正是解放战争快要取得胜利的时候,我和毛主席在一起工作,各种图案都选不上。毛泽东同志说,何必另选呢?把‘八一’两个字写上就是一个图案了。我说,红军获得成功是井冈山开始的,八一起义是失败的,恐怕用‘八一’两个字不一定恰当。毛主席说,不对,八一起义是向国民党反动派开了第一枪,秋收起义在八一起义之后。”

军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标志。八一军旗方案的确定,是对“八一起义,功在第一枪”的生动注释。

目前,史学界凡是涉及对南昌起义评价问题,一般都采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说法。

这一提法的形成,源于“文革”中,造反派声称要把9 月9 日的秋收起义,定为“建军节”。

1967 年7 月26 日,时任解放军代总长杨成武,向毛主席汇报,有人要把9 月9 日秋收起义纪念日定为建军节,毛主席说:

“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八一建军节是一九三三年中央苏维埃政府决定的,这件事不能改变。南昌起义是全国性的,是大政治”。“南昌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朱德也曾明确指出:南昌起义,“明确地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政治方向,它是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和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

史实告诉我们,从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大革命失败,党对军事工作实现党的纲领、任务和目标作用的认识,还十分不足。

大革命失败和国民党的屠杀,使中共对军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南昌起义,正是这一转变的标志。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模式,基本上照搬苏联做法,尤其是国共合作以后,党的工作基本点,基本上建立在帮助国民党发展上;共产国际所做的努力,在1926 年前,也全在帮助蒋介石强大……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党过去的错误,就是忽略军事,就是不要军队,只有在军队里派党代表,后来蒋介石把党代表一一驱逐,进行清党,由共产党直接控制的军队,就只有叶挺的独立团。”

历史是一个永恒的坐标,南昌起义,是在白色恐怖蔓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党为了挽救革命失败,在强大敌人面前,决定由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率领党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2 万余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赶尽杀绝”,中国革命,处于“命悬一线”紧急关头的奋起一搏!它不仅展示了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敢于担当的英雄气概,而且使共产党人深刻领悟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谛。从此,揭开了中国共产党走向领导中国复兴圆梦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大幕。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大历史的高度,从党的初心和使命,深刻揭示了“第一枪”的非凡意义,他说:“正当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背叛人民,向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血腥的屠刀。一时间,神州大地笼罩在腥风血雨之中,中国共产党面临被赶尽杀绝的严重危险,中国革命处于命悬一线的紧要关头。在严酷的斗争和血的教训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动派,就无法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就无法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无法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字里行间,透视出了一个重大的真理:南昌起义,不仅是党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的开端,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大的觉醒,是党走向新生的重要转折的开端。

二、南昌起义,功在上井冈

史学界多把南昌起义的句号,划在潮汕失败后的流沙会议上。据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原馆长徐巍介绍,八一馆编写的《南昌起义》一书,综述中原稿对朱德率领起义军余部艰苦转战历史的记述,原有近万字,按照中央党史征集委的要求,压缩成几句话。表明党史界对朱德上井冈与南昌起义关系的认知的态度。

1961 年2 月,朱德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陪同,参观八一馆,参观结束后,请朱德作指示,朱德说:“你们也许还有些问题要问我,我回到北京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邀请一些老同志座谈回忆,写点东西给你们。”

朱德后来果然这样做了,1962 年6月,发表了《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把南昌起义与井冈山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表明了他庄重的态度。

朱德在参观中,在井冈山会师的油画前,静静地凝视了很久,说:“起义部队到了井冈山,和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合。力量壮大了,更重要的是开始找到了开展武装斗争的正确道路。这时,经过了无数艰难险阻,许多同志英勇浴血牺牲,才终于创造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朱德的话,意味深长。

我们以前宣传南昌起义,往往只讲“第一枪”,而对朱德上井冈,这意义更深远、更重要、更关键、更艰难的这一步,却很少提及……

对南昌起义,功在上井冈的意义,认识最深刻的,应该是毛泽东。

“文革”中,当有人提出朱德是“黑司令”,要批判朱德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不管这个同志后来犯过多少政治路线错误,他把一支部队带到井冈山,这是一个大功,保留了很多干部,所以写历史总是把这件事写上。”

在毛泽东心目中,朱德上井冈的地位和作用,是何等重要!

正是朱德,在起义军主力失败,不少人主张散伙时,朱德振臂一呼,八一南昌起义旗帜不能丢。武装斗争道路一定要走下去。我是共产党员,有责任把南昌起义种子保存下来!

也正是朱德,在这支部队师团干部先后离去,部队就要瓦解之际,朱德发表了天心圩讲话,给大家指明了胜利的方向,在陈毅、王尔琢的协助下,通过“赣南三整”,终于把部队稳定下来;

也是朱德,在率领起义军西进千里转战中,通过开展游击战,特别是通过和范石生合作,使频将溃散的部队,得以生存和发展,终于迎来了朱毛红军诞生,使起义军成为井冈山中坚力量,成为中国革命骨干力量。

历史已经表明:南昌起义主力失败后,但——

南昌起义的旗帜,没有倒!

南昌起义的火种,没有灭!

南昌起义的队伍,没有散!

朱德率领起义军余部,艰难转战,功不可没;

朱毛井冈山会师,名扬天下。

三、南昌起义,功在铸军魂

南昌起义,不仅开创了一个新时期,诞生了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而且开始了铸造我军军魂的伟大实践。

早在建军80 周年,2007 年7 月27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题为《伟大壮举不朽军魂》一文,文章写道:

“南昌起义揭开了铸造人民军队军魂的序幕。”

在庆祝建军九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军队军魂铸造,作出了深刻论述,他说:“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要把这一条当作军队不变的军魂”。

他还说:“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

在纪念朱德诞生13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指出:“朱德同志从一开始就注重思想建军,政治建军,他领导南昌起义余部进行‘赣南三整’,在部队建立党支部,实现党对军队的全面领导。”

南昌起义全过程,生动地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

我军军魂的铸造和形成,“发端于南昌起义”,随着革命实践不断深入,军魂铸造得到不断丰富与发展。

从南昌起义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南昌起义功在铸军魂的生动轨迹:

南昌起义前,中央就决定“组织前敌委员会,指挥前敌一切”。

1927 年7 月27 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在南昌成立,并对南昌起义作战计划,起义时间,起义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的确定等事项,进行了研究。标志着南昌起义,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前敌委员会的设立,开创了党对军队领导的新模式,作为中共指挥军事工作,这也是第一次,意义十分重大。

特别是起义开始,不仅任命了由中共党员担任各级部队党代表,而且在部分条件好的单位,设立了师、团党支部和连党小组,体现了党对军队全面领导。

尤其是起义军南下广东主力溃散后,面对部队混乱涣散形势,朱德果断进行了“赣南三整”,有力地巩固和稳定了部队。

南昌起义的参加者杨志诚,在回忆起义军西进这段艰难日子说:

“回想起来,当时部队之所能保存下来,是有一种巨大力量在起作用,那就是党的坚强领导”。

朱德在回忆“赣南三整”时说:“通过这次整顿,部队走向统一团结了,纪律加强了,战斗力也提高了。”

在大革命失败的低潮,在面对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起义将士对信念的执着,对党的忠诚,显得尤为重要。起义军永远奋战在党的旗帜下的决心,在以后的建军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听党指挥”,已成为我军不变的军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军九十周年对我军历史功勋总结中,论述了“六个伟大力量”,在南昌起义中,已开始显现:

“功在第一枪”,是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血性胆魂,敢于斗争,敢于担当,敢为人先的战斗精神的生动写照;

“功在上井冈”,是朱德、陈毅在起义军行将溃散,面临绝境的茂芝会议上,毅然抛开原来方针的束缚,作出北上西进的伟大决策,走上了一条以农村为中心的正确道路;

“功在铸军魂”,则深刻揭示了起义军“之所以能攻坚克难,战无不胜,发展壮大”,关键是起义将士听党指挥、为崇高理想而英勇献身的执着追求。

在建军九十周年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南昌起义的历史功勋,作了深刻阐述,他说:“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

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对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概括,为我们研究南昌起义提供了基本遵循。笔者热切期望,史学界专家、学者们,在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南昌起义的故事,越讲越精彩,南昌起义精神,一定能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起义军军魂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主力军为何多为粤军
———纪念八一建军节95周年
读《大国军魂》有感
无头兵马俑
故宫的匾额上插着一支箭
故宫的匾额上插着一支箭
沐猴而冠
洪水漫家园军魂筑长城
南中国海军魂
红色旅游视角下的红色文化传承研究
南昌起义敌情相关问题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