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创作奖金奖大赏
2022-10-09思雨图片提供中国美术学院及作者本人
文/思雨 图片提供/中国美术学院及作者本人
6月16日,中国美术学院2022届毕业典礼上,又一批优秀的毕业作品被宣布获得了林风眠创作奖。林风眠创作奖,以中国美术学院第一任校长、绘画大师林风眠的名字命名,是对中国美术学院优秀毕业创作的嘉奖,分金奖、银奖、铜奖三个等级,是每一位获奖者简历上靓丽的一笔。
苏州河畔,一面斑驳的墙面上布满了弹孔,它平静地叙述着历史。注视着一个个枪眼、炮洞,作者思绪走进血鏖淞沪的历史时刻。这幅山水画重现这块墙壁,没有刻意去营造阴郁沉重的氛围,没有去渲染战时的场景。
生命数字化存储的设计,源于人们对数字科技的思考:是否身体死亡后,意识能独立存在,并能够以数字的方式延续生命?
作品在生命信息数字化概念和意识由人脑作用产生的理论上延展,以生命认知的角度为切入口,设计出存储的装置,让逝者将代表意识的记忆、思维、情感,和代表身体的DNA,在未来科技手段下转换为数字信息。该生命信息存储体,还能够形成以亲缘互相连接、与自然共生、联结人文精神的未来“逝”界的科技“山水”景观。
作品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畅想。未来人将意识上传到机械,而获得了意识后的机械,本身带有创世纪的新生物概念,也是探讨一种未来人与未来生命体共存的可能性。“提纯与净化”是炼金术中的核心,整体造型取自中世纪“炼金术”的仪器设备。
展览时,装置整体处在水雾之中,以向观众喷射水雾与投射影像的形式,与观众互动,像是一场狂欢,也好像是未来生命体对病毒环境消毒“净化”的方式。
倒塌的躯体是蝶变之墟,断面与伐痕中涌动着强大的生命力,诉说着生命本质的挣扎与不屈。破茧带来了开放,开放意味着可能性和新空间的产生,当光由开放处重新进入物质形体内部,生成与蜕变代替了衰朽与混沌。
这是一款配合剧情的单机生活体验类游戏,使用手柄操作。玩家以第一视角的扮演方式进行露营的生活体验和浙江山水游览,意在鼓励当下年轻群体积极走向户外,同时为每一段旅程设计一个个人收藏的空间,保留旅行中文字图片物件的所有记忆,将玩家对旅行的终极意义的追求做升华。作品选择了以浙江舟山市花鸟岛为试点,以当地实际场景为原型设计并实现游戏,以达到足不出户也可以玩遍浙江山水的结果,同时打通线上线下,将游戏机制里的鼓励和激励转化到现实生活的运营相融合新模式。
还原日常生活中动人的瞬间。
由各种不同风格的印章组成的篆刻印屏,加以书法作形式上的补充。
作品灵感来自于古代的提盒,以传统器物和工艺为蓝本,不囿于旧习,用陶瓷与木头结合,关注两种不同材料的对话,凭借巧用材料和精湛技艺改变传统器物模式化的造型,演绎出融古出新的形态,自然古朴的木头纹理与素雅细腻的陶瓷语言相得益彰,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和装饰风格,融通跨界,协同创新。
水印木刻从工具的选择与准备、制版的工序与选材,再到印制的技法与媒介,都带有浓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的文化基因。在多个物象的组合、交融、再构中,探索理性与感性、混沌与澄明的平衡。作品表现了水印木刻特有的印痕赋予画面清透的层次感以及独特的通透力和张力。
这是长幅山水手卷,创作灵感来源于2018年西湖大雪后作者的一次游湖经历。作品依附于现实又脱离现实。作者通过笔墨、物形、位置的语言重塑在湖山间游走时的种种所感之意。根据游览节奏的需要,镜头时而推远时而拉近,拓展了心目所能涉足的空间,也在手卷这一“长途旅行”中不时地主动请观者入境。
利用人造卫星在行星轨道上构建光学系统,将太阳光传输至行星背光面,照亮一座城市、一座山丘或一片海域。
全球疫情环境下,人类有意识地限制自身活动的同时,自然世界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件作品是透过疫情反思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作者选取极具自然属性的树皮、青苔和人造的纸质材料,碎片化处理再重组为一个整体,“自然”与“人造”互相交织、构成一个带有“纪念碑”属性的构筑物。同时融入“声音”和“影像”,让观者凝视这座“纪念碑”便是在凝视物、空间、人三者间的联系。
作品《罹·铭》,黎明的谐音。罹,在此所指的是在疫情期间所遭遇的诸多不幸之事;铭,其本身带有纪念碑的意思。两个感受上较为悲观的字组合在一起又是黎明,其中含义一个是寄希望于疫情早日结束,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否极泰来。
以“一棵树的寓言”为创作主体,在“一树一世界,一花一菩提”的创作定位中,“以小见大”表述作者对社会、生活乃至生命的理解。将树剥皮抽茧,更好地阐述生命最高境界的担当,大树的铮铮铁骨,负担起了堆积其上的万千生命的寄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