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转,多方寻

2022-10-09钟鑫

大学生 2022年9期
关键词:绩点天坑汉语言

文/钟鑫

专业的探索是个漫长的过程,对很多人来说远不是一次转专业就可以一劳永逸的。未来考研读博和工作都会遇到这门课。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热爱,当然“热爱”有时也会减弱或消失,但新的热爱又会出现,关键是探索、发现。

转入“天坑”又何妨

厦门大学实施大类招生政策以来,新生在大一都是从通识课学起。这为学生转专业提供了较大的便利,课程相通也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实现平转(不必降级)提供了可能,因此在厦门大学谈论转专业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按照厦大的转专业时间安排,大一、大二的下学期,以及五年制大三的下学期,同学们会迎来厦门大学的转专业浪潮。每位同学在校期间可以有至少两次转专业的机会,而且每次可以填报两个转专业志愿。

厦门大学的转专业政策是转出不限,转入有要求。同学只要提出申请即可转出,而转入的学院会通过不同形式的转专业考试对同学们进行考核、筛选,最后确定转入学生名单。但只要肯在大学里努力,转到热门专业进行学习其实不难。在大一下学期成功转专业的黄同学说:“从同学们的学习劲头来看,这样的政策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动力,当有机会重新选择时,大家都非常认真。”

与转入热门专业不同的是,黄同学称自己是转专业群里的“另类”。大学里有生化环材被称为“四大天坑”的传说,大部分转专业的同学选择从这个四个专业转出,而黄同学从环境专业转到了生物学专业,即从“天坑”中的一个转到了另一个,在别人看来可能依然没有跳出“天坑”。新专业班级里有同学对他的选择表示不解,但他却非常坚定地选择学习生物学。当然,厦大较为宽松的转专业政策也给了他底气,如果学得不理想,他仍有机会在大二下学期转入其他专业,他有试错的机会。

转出原因与原专业无关

王豚豚于2021年9月被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中法创新实验班录取,这在家长和老师看来是非常理想的录取结果,但是王豚豚却高兴不起来。

王豚豚从小喜欢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在高中阶段还担任了学校五花文学社的社长,也曾有一些诗歌和散文作品见刊。随着学习的深入,她在高中语文老师的启蒙下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产生了浓厚兴趣,高考志愿都报了文学类专业。选择了“服从调剂”的王豚豚被华东师大录取,但未能进入心仪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她的转出与原专业关系不大,她说:“转专业最大的理由是对中文系的热爱和执念,可能跟原专业的关系不大,即使去了另外一个专业,我也会筹划转专业的。”

华东师大的转专业政策是对转出和转入都有要求,转出需要满足绩点,转入需要参加转专业考试。但部分专业因考虑到对学生的系统化培养,新转入的同学需要降级从大一重新学起,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华东师大典型的热门专业,王豚豚的战线准备不可谓不长。一进校,她就开始了解学校转专业的政策,她还加入了一个转专业交流群,时时获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信息。在保证原专业课程学分和绩点的同时,她还去旁听了几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在课余时反复阅读了该专业的必读书目,为转专业做着充分的准备。

2022年6月她迎来了转专业考试。当时由于正值上海疫情防控隔离阶段,王豚豚通过线上参加了转专业的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考察了古文断句、现代文阅读理解和命题作文写作等三个方面;面试则是由评委老师再次考察意欲转专业的同学对新专业的学习意愿和学习潜力。王豚豚冲过一道道关卡,于6月底收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录取通知。去年今日还是些许遗憾,今年今日,她终于转到了自己热爱的专业,2022年9月,王豚豚将重新从大一开始她在华东师大的“新生活”。

有的同学是因为清楚自己的目标专业,所以选择转专业;有的同学是因为清楚现在的专业不适合自己,或者现专业里的一些具体科目令自己望而却步,所以选择转专业。于2018年入读南京农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的李同学就属于后者。

“大学物理、工程制图等课程在我看来枯燥晦涩,为完成作业,我要花很长的时间死记硬背,但几个月后又是头脑空空。”采访中,李同学这样说道。

如果大学一直这样下去,摆在她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和工科死磕到底,毕业后寻找相关工作;二是学习上以不挂科为目标,把精力放在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上,毕业后找一份对专业要求不那么高的工作。

因为不想混日子,不想做没有专业本领傍身的人,李同学认真分析了自己的情况后决定转专业,重新开始。

南农的转专业政策是转出不限、转入有要求,原专业大一学年的学分绩点和英语成绩是主要考核标准。根据专业的不同,绩点要求略有差异。类似于高考分数线一般的选拔作用,学生学分绩点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转专业的可选空间。如绩点3.8的同学可以选择相对热门的金融类专业,而绩点3.0的同学多半只能选择冷门一点的专业。此外,个别专业还会要求原专业与目标专业有学科交叉,如申请转入食品专业的同学,大一必须学过化学。为了不再学习工程制图类专业,同时又能转到虽不是热门,但却是学校实力相对较强的专业,李同学最终选择了植物保护这一南农A+专业。

李同学通过转专业找到了合适的专业,后来她被保送至浙江大学农学专业的结果证明了这一点。

数学,是真的喜欢吗?

第一志愿报考了北京工业大学数学专业的高同学,被调剂到了自己不太喜欢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这个结果让高同学的整个大一都沉浸在失落之中。高考数学考试中的一道数学题出现了疏忽,他因4分之差与目标中的数学专业失之交臂。

北工大的转专业政策是转出不限、转入有要求,转入要考察大一学年两个学期的成绩排名,有些专业还要重点考核某个科目的具体分数。如转入信息安全专业的同学,除了两个学期的成绩排名要符合标准,物理学科的分数要在80分以上才行。

高同学明确不喜欢自己的原专业,对理想中的专业也只有一些浅显的了解。在实际准备转专业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心中所谓理想的专业,其实并不理想。如大一在旁听数学专业的数学分析课时,他发觉数学分析更加注重定义、证明,这和他想象中的数学专业不太一样。一时间他不禁自问:“我喜欢的真的是这样的数学吗?”

自高中时,高同学开始对数学产生了特别的兴趣,但那时的数学是更加注重应用的数学,对应到大学的专业里,应该是工科类、更加偏向应用的高等数学。在经过一番质疑和论证后,他终于在实践中重新校准了自己理想的专业,即对数学有较高要求的计算机类专业——信息安全。

转专业成功后,高同学的心结终于打开。他在转专业的过程中,发现原本以为喜欢的专业,其实并不如自己想象中一样。他在探索中,发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

以“跨考”实现转专业

2022年6月,已经本科毕业的小娴也曾在大学期间想过转专业,但结果却不甚理想。因高考调剂被录取到园艺专业的她,其实第一志愿是文学。园林艺术专业属于农学范畴,需要学习高数和化学,同时还有许多实验课,而这些都不是小娴同学喜欢的科目,她在大学之初一度感到痛苦和迷茫。

小娴所在的学校是东北农业大学,这所学校的转专业政策是转出有要求、转入不限。同学需在大一下学期提出申请,满足大一学年成绩在年级前30%的条件即可从原专业转出,而新专业对转入的学生不做要求,可以直接升入大二,也就是所说的“平转”,一些未修的课程需要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安排补课。像此类对转出有要求、转入不限的政策,对真正想转专业的同学来说并不轻松,因为要把自己并不擅长的专业学到年级前30%的程度,也就是可以拿奖学金的水平,其实并不容易。

小娴没能如愿转入文学专业,但这并没有妨碍她的文学梦想。升入大二后,她开始了文学专业的自学和探索,从现当代文学到文学评论,从文学创作到创意写作,从每天固定的写作训练到开始创作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她一路都以“成为作家”为动力,最终她以跨专业考研的方式实现了“转专业”。

猜你喜欢

绩点天坑汉语言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基于完全学分制下的独立院校的平均绩点计算方法
天坑探奇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长寿之乡——乾龙天坑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国内高校学分制绩点度量模式的比较与研究
学分制下绩点设定形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