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各种不适应?别急!
2022-10-09文并图李卫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文并图/李卫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突然黯淡的“星光”
最近,小黄每天晚上总是做噩梦,梦见自己突然坠入深渊。醒来的时候,他惊魂未定,气喘吁吁,很想和人说一下梦中之事,然而环顾四周,室友都在酣睡中。他盯着天花板,感到既焦虑,又孤独。
小黄的家乡在中西部一个偏远山区,他是当地高中的“明星”,成绩稳居全县第一。高中三年,他一直背负着学校、家长和亲朋好友的期望。“千万不能让大家失望,一定要保持第一,考上名牌大学!”这是小黄心中最强的信念。天道酬勤,他终于考上了北京某名牌大学。各种奖励接踵而至,从校长到当地政府领导,都殷切鼓励他在大学继续保持优异的成绩,做杰出人才,为家乡争光。
可事与愿违,来到大学之后,小黄发现周围的同学个个都是“家乡之光”,几乎人人都有辉煌的战绩和过往。开学第一次期中考下来,小黄的成绩只能勉强挤进中上。这让他非常焦虑,但不管如何努力,他始终不能名列前茅。看看周围的同学个个才艺傍身,或擅长体育,或口才极好,还有人特别擅长组织和策划活动,小黄越发感到自卑了。“他们才是明星,而我除了学习,其他什么都不会,如今学习也不行了……”在咨询师面前,他倾吐了自己的心声。
小黄的“星途”,真的如他所说的那样,从此要黯然无光了吗?
我们先来看看上大学前总是第一的“明星小黄”的行为模式与心理系统。小黄的想法是:首先,我要继续保持第一,这个我努力能做到;其次,一直以来我备受关注,要保持这种明星的感觉;最后,我不能辜负来自家庭、学校这么多人的期望,只要我符合他们的期望,就能继续享受到大家的关注、照顾和奖励,这我也能做到。“明星小黄”的心理系统在旧环境里运行得很畅通,其目标清晰、可操作性强,且通过他的努力可以达到。
到了新的环境里,这一套系统却面临崩塌瓦解:要继续保持第一?不可能,周围都是与我旗鼓相当的高手;我是人群中的“明星”?不行了,我并不具备其他的闪光点;我不能辜负那么多人的期望?他们根本不知道我目前什么样的状况,不管怎么努力,他们也不能理解我有多难达到优秀了……
进入新环境的小黄,到底该怎么办?
我在哪儿?
经历了忙碌的军训之后,小陈终于体验到了真正的大学生活:阶梯教室、图书馆、选修课、学生会和社团,不紧不慢的课堂……
再也没有早读时大家一起朗朗的读书声,再也没有晚自习时大家一起埋头做题的景象,再也没有放学时大家相约骑车回家的热闹场景,再也没有窗户上突然出现的班主任的面孔……
一切都变了,小陈仿佛突然被扔进一个充满海市蜃楼般繁华幻象的场景,一回望却发现是令人不知所措的荒原。她时而感到失控,时而又觉错愕: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吗?
于是国庆放假时,她买了一张火车票回到老家,7天假期结束了,她却不打算买返程票。辅导员一遍遍地打电话催促返校,她嘴上答应了,但就是迟迟不愿意回到学校……
所谓十年寒窗,小陈旧有的心理系统已经高度习惯了这样的场景:很多人一起早读、一起放学、一起晚自习,甚至窗户上班主任的脸一出现都会形成某种条件反射,她的心理定势和期待是:到了某个时候,就会出现什么样的情节。比如,早晨一坐下,就能听到耳畔其他同学的读书声,下午一放学,同学们就会相约去骑车。这种条件反射在大学新环境里统统被断掉了,和小陈有类似经历和感受的同学,就会产生巨大的失衡感。小陈回家迟迟不归,就是因为不自觉地想要停留在过去的平衡感里。
如此“恋旧”,小陈还能适应大学新环境吗?
考试太少,心里发虚
小张是个学霸,但进入大学之后,他整天打游戏,很少去上课了。高中时,他最擅长的就是考试,而且他有一个绝招:琢磨错题。每次考完试之后,他并不在乎分高不高,他只在乎错了哪些题。每次绞尽脑汁地搞清楚错误的来龙去脉后,他都感觉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以前我喜欢考试,高中阶段几乎周周考月月考,每次考试对我来说都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的不足。每考一次,改完错题,我感觉整个人都升级了!我就是这样一路提升考到这个大学的。”坐在咨询室里,小张无比怀念地说,“现在一学期才考一次试,心里很发虚,我也不太清楚到底学得怎样,最后的结果有点像开盲盒……”
说完,小张又低头玩起了手机。他投入地操作着,屏幕上不断出现“锋芒毕露”“三连决胜”“天下无双”的反馈,他已经忘掉了功课的烦恼和挂科的危险……
小张的失衡感来自于多年养成的学习习惯,他是高度依赖于反馈来学习的,这就像一颗石头扔进山洞后,要听到回音后才能知道深浅。而大学学习更倾向于自主学习,来自学校和班级的反馈极少,小张感觉没着没落,无聊的时候玩一把游戏,没想到一只脚踏进了游戏的海洋,不知不觉荒废了学业。在那里每秒钟都有非常绚烂又夸张的“反馈”——不管是赢了还是输了。
看来小张沉湎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旧系统里高频且确定的反馈感。
虚无缥缈的目标
“老师,我简直想退学,我学这些到底有啥用?复变函数、线性代数,这对社会有什么帮助?能有什么影响?”小李着急地说,“我宁愿去搬砖!至少能看到一块砖从一个地方挪到另外一个地方,我们现在学的这些,到底是为啥呢?”
辅导员听完之后,耐心地劝导:“当然有用,你以后毕业了要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需要这些专业知识储备呀。”
“可我未来能从事什么工作,我一点儿想法都没有,这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目标。”小李说。
辅导员问:“那你高中不也是这么学过来的么?高中也需要学很多不是立马都能用上的知识呀,你不也过来了么?”
“那不一样,高中的目标很清楚,就是为了考上一个好大学,那时候我的学习动力也很强。现在的目标是非常模糊的,确实没有动力。”小李说完深深地低下了头。
小李也同样也面对失衡的议题。在小李的旧系统中,他是靠目标和价值驱动的,目标清晰可见,价值实用可感,这是中小学应试教育的鲜明特点。它让学生们行动的方向感极强,又极具操作性,但也无形中使得他们难以在短期内理解抽象远大的目标,以及看上去模糊、实则有待探索的个人价值。
熟悉了就好了
适应问题的本质实际上是关于失衡的问题,原有的环境和生活方式让我们发展出了一套心理行为系统与之相适应,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很多同学的这套系统与原来的环境已经高度贴合,即便偶有轻度的失衡,它也能自行调校过来。当同学们踏入一个崭新而陌生的环境时,这套系统顿时面临一个较大的挑战,甚至是严重的失衡。
当环境发生变化,旧系统又无法保持时候,适应的本质实际上是“再造平衡”的过程。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1936年出版的《儿童智力的起源》一书中,创造性地将生物学原理移植到心理学和认识论中,提出儿童的发育会经历两个心理过程:一是同化,二是适应。当出现了新的知识或刺激,儿童会尽量用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心理定势来理解和容纳,这个心理过程叫“同化”。当新的知识和刺激让原有的认知和定势无法容纳时,儿童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结构以适应新的内容,这个心理过程叫“适应”。
“同化”和“适应”生动地诠释了人们心理发展的过程,不单适用于儿童,也适用于成人。纵观我们这一生,不就是在不断地“同化”和“适应”么?我们再回头看四位大学生的适应问题,或许可以轻松地吁一口气。在高手如林的新环境里,小黄同学一定比过去更强了,他只需要略略放松一下,把心理平衡点往下移一移,创造一个“我可以不是第一”的新的平衡点,就可以平稳适应;小陈同学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与大学里的阶梯教室、选修课、社团等新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让它们成为她的新的自动反应点,通俗地说,“熟悉了就好了”;小张同学则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刻意做一些反馈性不强的任务来提高自己的耐受度,试着设立一些相对长的目标来挑战一下自己,并找一些自我激励和反馈的方法来摆脱对外界反馈的依赖;至于小李,他还真的跟辅导员请了假去工地上搬砖,体验了一段生活。再次回到校园的时候,人们发现他已经成熟了不少,对抽象的专业课学习的动机实实在在地提高了。
面对全新的大学环境,一切都需要时间去适应,一切都需要我们主动去做一点什么,万万不能听任旧有的系统和习惯来摆布我们。要知道,失衡是暂时的,只要积极主动地去适应新环境,新的平衡很快就能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