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做了一本火星旅行立体指南

2022-10-09沈星彤

大学生 2022年9期
关键词:插画星球火星

文/沈星彤

立体书在毕业展览上全景展开

今年5月,我的研究生毕业作品《关于火星你需要知道的一切》制作完成。这本立体书是对我过去三年学习成果的总结,它装着我对未来火星旅行所有的想象。

心里住着一颗红色的星球

把目光转向天空,人常常感到孤独。宇宙间有那么多星星,我总在想,我们是不是这里唯一的居民?也许在离我们很遥远的地方,也有一个和我一样叫“大星”的友好生命,想要认识地球上的这个大星。

2019年在英国交换学习时,我偶然参观了一场在伦敦设计博物馆举办的关于探讨火星移民可能性的展览()。在这里,我见到了从宇航服、太空种植技术、航天设计图到概念建筑模型、火星栖息地样板间等全面而丰富的前沿火星探索成果。

当时的我还是个工科专业的学生,没有接触到立体书的制作。不过了解到了大量关于未来火星移民的概念,又刚好赶上我国首次执行自主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即将发射升空,我意识到“火星生活”也许在不远的将来真的会成为现实。受此启发,我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研学了大量与火星相关的文学作品、国内外文献,又经常整日“泡”在NASA和ESA的官网上翻看资料,我惊讶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我们对火星的了解已经有了令人超乎想象的成果。这些经过几代人积累下来的成就说服了我:火星上的世界美得惊心动魄,并且也有希望满足我们生存所需的条件。我开始相信火星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我们的第二个家。从那时起,我的心里有了一颗红色的星球。

火星探索与时尚可持续

出于对科学的敬畏和对未来的幻想,我一边很用力地学习理工科,一边不肯放弃绘画。不过,我“用力”,是因为这个选择对我来说并不轻松。我虽然通过高考进入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但相比其他同学,我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专业知识。学习服装工程专业,除了有良好的绘画和设计能力,还需要掌握材料学、物理学、化学和服装结构知识。并且由于学校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和竞赛,周围优秀同学的学习方向其实更偏向于服装结构和纺织材料学。我非常清楚自己不像其他同学一样对数字高度敏感,能够快速理解专业知识并推导,我大部分时候是依靠死记硬背、刷题通过考试的。加上我一直对绘制论文配图和服装设计稿有更大的兴趣,所以在刚进入大学时,我一直没有找到理论学习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平衡。

直到大三在英国交换学习时,导师理解了我的迷茫,建议我尝试“用艺术的方式去传递所知道的科学知识”,并帮助我系统地了解了插画行业。我的心里出现了一个声音:做选择的时刻到了。既然我没有钻研理工科的天赋,那我就做科普吧。文学作品激发了我的热爱,所以我坚信出色的科普插画作品同样具有感染力。就这样,我与导师交流了跨专业考研学习插画的想法,不仅得到了他的支持,还被建议在写毕业论文时侧重说明性插图的绘制。

也因为受到那次伦敦火星展览的启发,我了解到火星其实能带给人类很多关于时尚可持续性的思考,教会我们如何在贫瘠、极寒而干燥的环境下创造穿着条件。我决定在本科毕业论文中整理、归纳1960年至今由太空探索引发的时尚潮流,阐述火星环境下的服装需求,调查其研发前景和消费者对未来火星服装的期待。就这样,本科最后的时光中,我完全沉浸在对那颗红色星球的追逐里,很满足地告别了或许是人生中的最后一段理工科生活。

火星旅行立体指南诞生

我见到的第一本立体书,是来自美国立体书设计师萨布达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翻开这本书,我好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跳动的小人、逐渐绽放的花、缓缓升起的树林和建筑……随着书页翻动,这些不可思议的场景在眼前逐渐清晰,我被这种独特的工艺吸引了。

来到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攻读插画专业之后,我利用一切本校和美国立体书协会提供的资料继续系统而综合地学习了立体书的发展史和制作工艺。又通过参加艺术家集市、探访书店近距离观察了当地的立体书市场,也见到了“纸”这种材料可以被创造成各式各样的形态,与出版物、商业包装、展陈甚至是服装设计结合。

我意识到,和火星一样,书本艺术也有着无限的可能,两者的融合对我来说似乎是一种必然。于是在今年的研究生毕业设计中,我决定用立体书来呈现关于未来火星旅行我所了解的一切,以我自己的方式阐述我对这颗星球的理解。

主人公开启星际旅行

我最初的创作构思是,以长画卷的形式展示未来“火星一日游”的景象,读者可以完整体验从地球出发到火星以及在火星进行各种各样游览活动的过程。整个旅程分为“去往火星的航班”“到达火星的一刻”“入住火星酒店”“火星餐厅和时装店”“火星星港”五个部分。书中使用了大量的冷色与来自火星的橘红色相碰撞,创造视觉张力。书中的场景和情节设计大都启发于科幻电影、书籍和主题展览,而登上火星的角色则取材于我家里的小猫“卢卡”。

然而,这本立体书的创作难点并不在艺术设计,而在内容的编排上。我通过和导师的交流,与他得出了一致的看法:成功的科普作品必须兼具严谨性和趣味性,尤其在面向儿童市场时,“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传递科学严谨的知识信息”是我必须仔细考虑的。

以目前的技术,飞往火星的旅程可能会长达9到12个月;而如果以光速飞行,则有可能缩短至3分钟。因此在第一页飞往火星的船舱内,我花了很长时间反复设计舷窗外类似气流的线条,试图营造光速飞行下的飞船状态。机舱里人物角色所穿的服装是对1964年某品牌太空时装设计的致敬。为了在有限的画面里融入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我以一些“彩蛋”式的细节来添加叙事,比如在第一页,我以“旅行须知”的形式介绍了火星的基本环境温度、地貌特征和季节变化等信息。

立体书中的火星生物——“土豆人”

第一页的纸艺结构和视觉风格确定下来后,后面几页的绘制过程非常顺利。虽然插画和纸艺的结合创造出了令人惊喜的视觉效果,但我还是有一些顾虑:我担心这本书会给人们留下“火星生活先进高档”的印象。事实上,虽然火星是我们目前已知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外星球,但它仍然是一颗匮乏贫瘠的星球,生活在那里恐怕并不会像科幻片里描绘的那样“炫酷”。相反,火星也许能教会人类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如何进行可持续性发展,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我希望读者首先能从我的书里获知火星的基础信息,进一步能联想到未来火星旅行者在衣食住行各方面会产生什么样的需求,从而更好地理解在那样一个资源贫瘠的世界,我们为什么可能会发展出这些特定的科技和生活方式。

以前的我常会因做不完作品或者目标难以实现感到焦虑,但爱上火星之后,我关于创作的负面情绪全都消失了。空间探索对于地球上的我们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很多人穷尽一生也没有获得满足的领域。对我来说也一样,既然画画和追逐外星球都是一辈子的事情,那就需要细细打磨,慢慢求索。

我计划还会用很长的时间去完善这本立体书,去无限接近真实。如果有一天我们真能移居到了火星,我想看看真实的火星世界和我的书差了多少。

猜你喜欢

插画星球火星
就要紧紧粘住你
玩转火星
摧毁吞噬星球
无脸小插画
超暖萌治愈系插画
米弯弯的星球
插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