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熊孩子”的惩罚

2022-10-09Freya清华大学

大学生 2022年9期
关键词:熊孩子贴画代价

文/Freya(清华大学)

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森林面积减少……是全球范围的世界难题。面对环境保护议题,需要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携手应对。学前儿童也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对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吗?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的胡宸豪,在其毕业设计《学前儿童对环境破坏行为的道德判断与惩罚》中用3个实验证明,那些“少不更事”的“熊孩子”已经有能力辨别环境有关行为的正确与否,并作出自己的行为应对。

实验1:学龄前儿童能对不同行为做出道德判断吗?

在这项实验中,胡宸豪给来参加实验的4-6岁小朋友展示了画有不同行为的图片,通过儿童对手中贴画的分配情况,分析不同年龄的小朋友能不能对破坏环境与保护环境的行为作出道德判断。

103名4-6岁儿童的实验数据表明,学前儿童已经能够区分环境保护与环境破坏行为,就像在“幼儿园分配小红花一样”,他们通过给环境保护行为分配更多贴画来表示对这种行为的奖励;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奖励也会随之增长。也就是说,年龄越大的小朋友,越容易区分环境保护与环境破坏行为,并且对环境保护行为表现出更多偏好。

有趣的是,相比5或6岁的儿童将更多贴画“奖励”给环境保护行为的分配方式,4岁的儿童分配给不同类型行为的贴画数差别不大!

为什么4岁儿童在实验中的表现与5或6岁儿童略有不同?经过进一步查阅文献,胡宸豪发现3至4岁的儿童在道德判断上优先表现出在形式上对公平结果的偏好,这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实验中4岁儿童给不同的行为平均分配贴画的行为。但是当这些“小法官”置身于一个“迫选”环境中,不得不在两种行为中二选一给予正面或负面评价时,就会表现出像前人文献提出的“对环境破坏行为的认知能力”,即认为环境破坏行为是不好的行为。而这一点,也在胡宸豪的实验2中得到了验证。

实验2:学龄前儿童能惩罚环境破坏行为吗?

了解了儿童对环境破坏的态度,胡宸豪进一步引入第三方惩罚的研究范式,探究学前儿童对环境破坏道德判断的行为结果,即是否会惩罚环境破坏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三方惩罚研究范式,指的是一种探究既不属于施害者,亦不属于受害者的利益无关第三方,是否会对施害者实施惩罚的研究范式。

胡宸豪首先向参与实验的儿童展示了一段视频,视频中的两个玩偶分别做出了保护环境与破坏环境的行为,然后他引导儿童在分别标有“勾”和“叉”符号的两张图片中选出不喜欢的一张,把不喜欢的图片分配给视频中的一个玩偶。在这个选择的基础上,胡宸豪又提出儿童需要为分配“叉”这样一种惩罚行为付出减少游戏、休息时间等代价,并询问儿童在付出代价的情况下是否仍然愿意继续惩罚之前选中的玩偶。

对108名4-6岁的儿童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胡宸豪发现在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情况下,4-6岁的儿童都能对环境破坏行为做出惩罚。区别在于,当面临代价时,4或6岁儿童愿意付出代价坚持惩罚,但5岁儿童的惩罚选择在面临代价时表现得摇摆不定,倾向于拒绝惩罚。

年龄越大的儿童越偏好环境保护行为,这是一个常见的发展轨迹。但为什么在惩罚环境破坏时,5岁的儿童反倒不如4岁儿童更加坚定呢?

胡宸豪认为,之所以会出现5岁这样一个发展关键期,主要是因为4或6岁的儿童虽然都表现出了要惩罚环境破坏行为这样选择结果上的一致性,但是在内在动机上有明显不同。

6岁儿童已经能够清晰地区分行为的正确、错误,而且能够预见到惩罚行为可能产生的结果,因而在付出代价的前提下依然能够做出惩罚决定。而对于4岁的儿童来说,他们可能尚无法清楚理解“代价”的概念,因而也无法衡量个人付出的代价,所以倾向于做出与原有选择一致的惩罚选择。处在二者之间的5岁的儿童,对“代价”的含义有了一定认知,但又暂时理解不了通过“自我牺牲”来惩罚他人这样一种行为的必要性,于是在自我中心主义倾向的影响下,他们更加关注个人利益,选择优先保证自己的利益从而放弃惩罚。

实验3:学龄前儿童为什么会惩罚环境破坏行为?

实验2证明了儿童会对环境破坏行为做出惩罚,但这样的结果是人为向儿童介绍“惩罚”“代价”概念的情况下得到的,当排除主试的引导因素时,儿童还能独立认识到“惩罚”这一行为的意义以及行为背后的原因吗?在实验3中,胡宸豪增加了故事讲述任务,通过儿童自己的讲述,探究他们如何理解惩罚实施后环境破坏者的行为变化,试图以此还原学前儿童惩罚环境破坏行为的内在逻辑。

在这一实验中,胡宸豪用糖果和购买糖果需要的金币,实现了“惩罚”与“代价”概念的具象化。在惩罚行为完成后,他还引导儿童讲述可能发生的故事,对他们的讲述内容进行分析。

在隐去了“惩罚”的概念并将“代价”具象化之后,胡宸豪仍然得到了与之前的实验一致的结果,这验证了他的实验发现是稳健而可靠的。在最后的故事讲述任务中,他发现6岁儿童已经发展出对惩罚效用的远见能力,能够认识到惩罚可能减少环境破坏者未来的破坏行为,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责任感。

3个层层递进又相互补充的实验,共211名4-6岁儿童的参与,胡宸豪最终揭示了4-6岁学前儿童对环境保护和环境破坏行为的道德判断及惩罚行为的发展变化。研究证实“熊孩子”的能力超乎想象:他们表现出对环境保护行为的偏好,能够批评环境破坏行为并对其作出惩罚。从年龄发展上看,6岁儿童开始具有系统性思考环境议题的能力,并发展出更为充分的环境责任感。

结语

目前,胡宸豪在清华继续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当被问起当初为何将毕设的主题聚焦于儿童对环境保护行为的判断与惩罚时,他说需要感谢本科期间两位老师的启蒙。

胡宸豪偶然接触到环境心理学这个领域是在钱易院士开设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通识课上,在老师的鼓励下胡宸豪在300人的大课上做了一次课题展示,开始对环境保护相关议题产生浓厚兴趣。在专业学习期间,伍珍老师的《普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两门课程让他收获颇丰。除了讲授学科经典理论外,伍老师还增加了很多学科前沿知识的介绍,胡宸豪对课程中提到的“第三方惩罚”的概念印象深刻,在阅读了参考文献后灵机一动,提出“探究儿童是否会对环境破坏行为做出第三方惩罚”的想法。令人惊喜的是,这个符合学术逻辑的“灵感”当时还没有充分的研究证实,胡宸豪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头扎进了这项研究中。在伍老师的支持、鼓励和悉心指导下,他阅读了大量文献,一步一步搭建出完整的实验框架,并最终完成这篇本科毕业论文。

博士期间,胡宸豪又重新审视本科期间的这项研究,对原版论文反复打磨,最终,其论文以英文论文形式被环境心理学领域的权威期刊收录。他说:“要推翻自己以往的思路,新增大量阅读文献,并对材料进行重新组织、整理,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但也是很有收获的。”

猜你喜欢

熊孩子贴画代价
布贴画欣赏
一起做贴画吧
可爱布贴画
爱的代价
代价
成熟的代价
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