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以西藏尼木地区为例
2022-10-08张文婷
张文婷
(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阳 712082)
引言
所谓“乡村振兴、文化先行、非遗引领”,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始终根植于农耕文化的土壤,凝聚着几代人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一定区域内乡民们的生活态度、生存方式和审美观念,它是联系乡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是维护乡村社会秩序、培育乡村道德风尚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各村镇在发展过程中,要想避免千村一面情况的发生,就必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的产业经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最具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独特地域文化,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推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丰富、种类多样,其中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以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为基础,通过手工艺人纯手工或借助一定工具手工制作而成,其产品兼具实用性、创造性及审美性,具有极高的产业开发价值。2019 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在“做精乡土特色产业”中,强调要“充分挖掘农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统工艺,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2022 年,文旅部发布《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同样提到要“依托传统工艺开展技能培训,带动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由此不难看出,传统手工艺在盘活乡村文化资源、振兴乡村特色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
西藏作为我国的边疆地区、民族地区,以及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的地区之一,是全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阵地。历史上,西藏民族手工业曾与畜牧业、种植业并称为三大传统产业,是西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深入了解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在西藏乡村振兴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和发展路径,本文将选取素有“拉萨的手工作坊”之称的尼木地区为田野调查点,通过实地调研,以期呈现一个传统手工艺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典型案例,并为之后其他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与传统手工艺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一、尼木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发展概况
(一)尼木传统手工艺发展的历史沿革
尼木县是拉萨市所辖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毗邻318 国道,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县。[5]尼木县吞达村是藏文创始人、语言文字家、翻译家吞弥·桑布扎的出生地,他同时也是尼木水磨藏香的发明者。由于个人功绩显著,吞弥·桑布扎一直备受藏族人民尊崇和爱戴,受此影响,据传当时西藏各寺院书写经书用的藏纸、礼佛的贡香均由尼木专供。藏文的推广和藏纸的出现,又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印经木刻雕版的制作,自此,尼木藏香、雪拉藏纸、普松雕刻被合称为“尼木三绝”。历史上,包括尼木在内的西藏各地区,因受重农轻商的自然经济观的影响,统治阶级十分重视农牧业,并采取种种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扶持农牧业发展,同时采取一些打击和排斥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并在思想上认同农民和牧人的地位,鄙视手工业者和商人。[6]受此影响,不仅手工艺人社会地位低下,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制约。新中国成立以后,伴随着民主改革的结束,西藏传统手工艺发展也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但受当时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尼木当地仍以发展保障温饱的农牧业为主,农闲时人们才进行一些包括传统手工艺在内的副业,并且规模都较小。到了20 世纪80—90 年代,尼木县开始发展多种经营和多种经济,当地传统手工艺业开始逐渐受到关注,并享受到了一些政府的扶持性政策。自2000 年至今,在国家大力支持西藏发展和大力保护西藏传统特色文化的背景下,尼木县不仅开设了众多传统手工艺工坊、合作社,当地很多优秀的传统手工艺人还被评为了非遗传承人,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得尼木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发展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二)尼木代表性传统手工艺类非遗
目前,尼木县的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主要包括藏香、藏纸、雕刻、绘画、印经、藏鼓、铁艺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被称作“尼木三绝”的尼木藏香、雪拉藏纸和普松雕刻。
1.尼木藏香
尼木县吞巴乡作为尼木藏香的原产地,其与拉萨西郊堆龙德庆县、山南敏珠林寺并称为三大传统藏香生产地,当地制香历史可追溯到1300 多年前,相传是藏文鼻祖吞弥·桑布扎所创。不同于一般藏香的制作方式,尼木藏香以其独特的水磨工艺而著名,即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力资源,发明木制的水车来将藏香原料柏木研磨成泥。除了原料柏木泥以外,尼木藏香的主要配料还包括了藏红花、雪莲花、麝香、藏蔻、红景天、丁香、冰片、檀香木、陈香、甘松等名贵藏药及香草,且各家各户均有家传独特配方。[7]这也使得尼木藏香不仅用于佛事活动,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医疗功效,其香能除垢辟邪、养神益智、杀菌消毒、清心明目等。2008 年,尼木藏香以其悠久的制香历史和独特的制香工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雪拉藏纸
自唐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以来,中原的造纸技术传到西藏已有1300 多年的历史。藏族人民在借鉴周边民族先进造纸技术的基础上,就地取材,生产出了工艺、材质都极为特殊的藏纸。作为藏区纸制品的统称,藏纸根据产地的不同,又可分为堆纸、金东纸、工布纸、门纸等。雪拉藏纸,也称尼木藏纸,产于尼木县塔荣镇的雪拉村。当地制作藏纸的原材料为狼毒草,这种植物具有一定毒性,根茎柔韧,纤维性很强,用它做出来的藏纸有“虫不蛀、鼠不咬、不腐烂、不变色、不易撕破、叠后不留折纹”的特点,是印制各种寺院经卷、馆藏文献的佳品,很多用雪拉藏纸印制的藏经书,保存千年至今仍完好无损。虽然雪拉藏纸具有防虫、防蛀、防潮、保存久的特点,但由于制作工艺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利润率又相对较低,所以随着大量现代工业纸张的涌入,雪拉藏纸便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2000 年年底,塔荣镇仅3 人有制作雪拉藏纸的技术,雪拉藏纸制作工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2006 年,藏族造纸工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对其抢救和保护变得刻不容缓。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贴、创办合作社、进行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等形式,持续助推雪拉藏纸产业发展,使其销量和知名度不断提升。
3.普松雕刻
尼木县的雕刻主要集中在普松乡,当地以制作手工刻制的经版而出名,被称为“雕刻之乡”,全乡有一半的家庭都在从事雕刻和经幡的印制。吐蕃早期,造纸术还未传入西藏,藏族先民就开始用石片、陶、骨、木板、羊皮、丝绸等材料作为图文记录的载体。公元7 世纪,随着藏文字的普及和内地造纸技术、印刷技术的传入,西藏本土的雕版工艺在吸取内地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西藏特色的木刻雕版术。普松雕刻手工细致,工艺精湛,艺人们主要在经过打磨、质地考究的木制长板上进行雕刻。一般是先将印有经文的贴纸向内贴在木板上晾晒,待墨迹渗入木板后,将贴纸刮去。之后再用名为“切贵”的特殊工具挖去雕版上文字(图案)之间的空余部分,涂上清油,盖上湿布,静置一晚。待第二天,便可正式进入文字(图案)的细部雕刻。普松雕刻程序繁杂,如普通藏传佛教经文需9 道工序,佛像一般需要15—16 道工序,复杂的甚至需要20—30 道工序,雕刻所用的刻刀也非常讲究,每个雕刻师都有自己专用的刻刀,一般有20 多把。[8]普松雕刻形式多样,应用广泛,不仅有纯文字雕刻,还有图文相结合的式样;不仅应用于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播活动,还应用于藏区经幡的印制。拉萨周边的寺院、山口、河流等地的经幡,大多都是普松雕版印制的。2009 年,普松雕刻制作技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尼木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
(一)发展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助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一方面,西藏地区受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乡村经济长期发展缓慢,且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如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展优势明显、地域鲜明的特色产业就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西藏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色文化资源,而西藏各类特色民族文化资源又大多根植于乡村,因此西藏各地应充分利用其独特的文化资源,紧紧把握住乡村振兴这一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尼木县位于拉萨市西南140 公里处,域内以高山峡谷为主,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平均海拔在4000 米以上。自然生态环境的薄弱、地理位置的相对偏远以及资源禀赋的不足,使得尼木一直是拉萨市内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县。但是,作为“拉萨的手工作坊”以及远近闻名的“匠人之乡”,尼木却有着其他地方所没有的丰富传统手工艺资源。近年来,当地在发展特色民族手工艺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以尼木藏香为例,为做大做强藏香产业,更好地服务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尼木县委提出了藏香文化产业“123”发展思路。[9]其中:“1”代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藏香的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有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品所实施的固态保护,也有通过保护民间艺人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的活态保护。[10]所谓活态保护,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为非遗传承人营造出一个更加适合他们传承的环境,使其能够将古老的技艺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尼木县当前共有25 名非遗传承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3 人,自治区级传承人4 人,市级、县级传承人各9 人。不同等级的传承人,每年会得到相应等级的补助资金,以保证其传技的顺利进行。此外,尼木县还组织了各类手工业技能培训、非遗技能大赛、非遗传承人走村入户为群众讲解非遗知识等活动。截至目前,尼木县制作藏香户271 户,从业人员已达525 人。“2”代表建设吞巴手工藏香制作中心和县城藏香产业园现代生产中心。其中尼木藏香产业园(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已于2018 年底竣工,并于2019 年7 月正式投产。该产业园是由北京援藏资金和国家产业扶贫资金资助,总投资4000 万元,集生产、传承、旅游观光体验、展示展销于一体,旨在推动藏香产业升级和规模化发展的同时,持续巩固扶贫,助推乡村振兴。“3”代表打造“产品体系、品牌体系、市场体系”三个体系建设。2008 年尼木藏香凭借独特的水磨藏香制作技艺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西藏三大名香之一,以及尼木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产品,尼木藏香的地标效应逐渐凸显。经过多年建设规划,2018 年3 月尼木藏香成功申请为国家地理标志。在上述两大“名片”的加持下,近年来尼木藏香的地区知名度和产品附加值都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市面上的尼木藏香品牌主要包括“吞弥圣香”“尼木香柏罗布仁青古藏香”“吞巴仓”“尼木藏香”“尼木古宝藏香”。虽然品牌不同,但这些藏香按形制基本都可分为线香、塔香、香粉以及香囊四种;功效方面,按添加藏药种类和味数的不同,这些藏香又可分为养生香、安神香、醒脑香等,一些藏香品牌甚至还推出特定用户定制香款。都说酒香也怕巷子深,产品是做出来了,下一步就是如何推广销售的问题了。2019 年,尼木县吞巴乡农牧民藏香合作社与西藏风马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在拉萨市《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演出地旁开设“一路香伴藏香体验空间”,该空间目前销售包括“吞弥圣香”“尼木香柏罗布仁青古藏香”“吞巴仓”三种品牌的尼木藏香,店内还开设藏香制作体验课,让顾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藏香及藏香文化的魅力。除了对外建立合作销售,尼木县还在位于八廓街南侧的古城旅游服务中心设立了“尼木藏香”销售点,并通过西藏自治区农村电商平台、微信及淘宝、京东等网站实现网络销售。2019 年,全镇藏香产值达3300 余万元,藏香纯收入1629.28万元,每户均增收入5.8 万元。
(二)发展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保障和改善乡村民生
自十八大召开以来,国家对于西藏民生问题高度关注,“改善民生、凝聚民心”成为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全域深度贫困地区,如何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就成了当前西藏改善民生、振兴乡村的基础性工程。2018 年7 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两个关于“非遗扶贫”的文件:一是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下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二是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手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两个文件将非遗特别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为我国各贫困地区利用非遗进行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凭借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2018 年尼木县被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但其实早在几年前尼木县就已开始探索“非遗扶贫”新模式,2016年年底,尼木县吞巴乡在“吞巴乡藏香农民专业合作社”12户藏香制作户的基础上,又吸纳23 户藏香制作群众,成立了第一个以藏香制作、销售于一体的企业——尼木吞巴藏香净土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由于该模式运营十分成功,随后便在全县得到推广。截至目前,该公司旗下成立有西藏香御藏香有限公司(吞巴仓)、尼木吞巴藏香净土产业有限公司(吞弥圣香)、尼木吞巴乡拉旺罗布藏香有限公司和罗布仁青古藏香有限公司(尼木香柏罗布仁青古藏香)4 家藏香合作社。公司股东共35 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困难边缘户、民政兜底户共22 户。每年公司在收益分红方面,都更多地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各藏香合作社在招纳社员时,也更多倾向于选择来自贫困户的员工。除藏香以外,尼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还涉及藏纸、雕刻、藏鼓、藏靴等其他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这些扶贫工坊(合作社)一般都由当地的非遗传承人或专业人员作为生产经营的带头人,他们在传授技艺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和就近就业。2018 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专门拨付100 万元,用于尼木县开展非遗扶贫培训、设计、展示等工作,尼木当地政府也对参与到“非遗+扶贫”工作中的工坊和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补贴。通过各方共同努力,目前尼木县共设立10家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共为111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传授技艺并提供就业岗位,受益群众多达556人。[11]由于扶贫成效显著,2019 年尼木县被评为全国非遗助力扶贫的典型案例。
(三)发展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自古乡村不仅是人们聚居而成的生活空间,同时也是人们的文化空间和精神家园。乡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受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族风俗影响,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犹如一条纽带将人们连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汇集成一个民族、一个地方、一类群体所特有的文化根脉和乡愁记忆。
但是,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农耕文明构架下的多种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都在不断受到侵蚀和瓦解,乡土文化的凋敝与衰落也越来越制约着新时期乡村的全面振兴与发展。
尼木县历史悠久,“藏传三绝”享誉区内外,素有“拉萨的作坊”之称,作为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的家乡,近年来,当地不断挖掘与传承以传统手工艺为代表的特色民俗文化,并着力打响“文香故里”这一文化新品牌。尼木县下辖的吞巴乡是吞弥·桑布扎的出生地,同时也是尼木藏香的原产地,当地紧紧围绕这两大核心优势,即以吞弥·桑布扎为代表的藏文字及藏族历史文化,和以水磨藏香制作工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农业与农村生活、历史保护与旅游开发、工艺传承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2012 年,尼木县委、县政府引入西藏尼洋河风光带旅游有限公司,并成立全资子公司西藏吞弥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对吞巴乡吞达村进行文化旅游开发。为了更好地发扬“藏文鼻祖之乡,水磨藏香之源”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当地不仅对吞弥·桑布扎故居、吞巴庄园进行了保护性维修,还陆续建立了藏香博物馆、藏香研发中心、水磨长廊景观带等文化景点。除吞达村外,尼木县卡如村也充分利用当地民俗文化和非遗产品制作等优势资源,建立了卡如村特色民俗文化展示体验中心。当地的村民不仅现场演示藏香、藏纸、雕刻以及青稞酒、氆氇等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还亲自指导那些感兴趣的游客进行体验。对于村民来说,这些曾经在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传统手艺,现在却成了当地重要的文化遗产和致富手段,这让他们重新认识到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并逐渐增强了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进而产生对家乡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基于尼木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由于历史、自然与地理因素的制约,我国西藏地区乡村社会发展程度一直相对滞后,是当前乡村振兴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地区。近年来,尼木县利用丰富的传统手工艺资源不断推进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构建出具有尼木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尼木经验”让人们看到非遗,特别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在乡村振兴中所起到的核心要素作用,这也为西藏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深挖文化价值,重塑乡村文化风貌
传统手工艺中蕴藏着人类最本质的创造力,几乎涵盖了民众乡土生活的全部,形成一个个持有历史记忆、勾连文化脉络和传播文化价值的基因密码,存续于中华民族乡村价值共同体的每一个细胞中。[12]传统手工艺最初的产生只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性需求,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逐渐开始追求产品背后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工艺价值。相比批量的流水线速成品,有故事、有温度、个性化的手工艺品更能受到当代大众的欢迎。近年来,尼木县深挖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主打“藏文鼻祖之乡,水磨藏香之源”这两大特色主题,不仅为当地发展传统手工艺注入了本土文化内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当地乡村的文化品格和风貌。传统手工艺根植于乡村,它与乡村文化具有一体共生的关系。尼木传统手工艺的振兴,不仅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条件,同时也激发了当地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了其对家乡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引领了人们的心理、行为和关系,继而带动乡村整体文化氛围的提升。
(二)保持原真性,适度产业化开发
在挖掘非遗产业价值的过程中,要坚守非遗保护的底线,而守住底线的前提是要明确什么是该坚守的,什么是可以创新的。[13]对于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而言,在生产流通过程中如何保护传统工艺流程的完整性以及核心技艺的原真性,对于其传承与发展至关重要。商品经济时代,机器化生产的高效率和低制造成本不断冲击和渗透着传统手工艺业的发展。在对尼木县藏香产业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部分藏香厂或制作工坊存在着机器生产或半手工半机器制作的情况。在尼木吞巴藏香净土产业合作社,藏香的磨料、搅拌、挤香等环节均是机器制造,工匠在旁边协助完善。藏香制作最核心的牛角挤香环节,更多是作为文化展示活动,在有游客和参观的时候进行演示。对于机器的使用,据当时在场工匠介绍,使用机器磨制出来的原料粉质更细,搅拌、挤香也更均匀整齐。尼木县这一情况并不算个例,传统手工艺业被机器化渗透的问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针对这一情况,陶丽萍、李技文、俞钰凡(2019)从产品定位的角度给出了一些解决思路,即非遗传承人纯手工制作的产品,可走高端精品路线,用于展览展示或定制收藏;传承人或作坊从业人员核心技艺手工制作,大部分由机械化小批量制作的产品,走中端路线;[14]文化企业提炼非遗元素,将手工生产方式与现代机器工业生产方式相结合,衍生出的非遗文创产品,可定位低端市场,满足一般老百姓需要。无独有偶,学者苑利(2009)也曾提过相似的观点,他认为应将传承人的“传承”与开发商的“开发”放置在不同的平台上,让保护与开发“同时并举”“分别实施”,这样既让非遗的原真性得到了保护,同时也为非遗的产业化开发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15]
(三)树立品牌效应,拓宽销售渠道
品牌是一种商业名称和标志,其作用在于直观辨识市面上的产品和服务,以达到与其他竞争产品相互区别的目的,好的品牌效应能够对消费者的购买选择产生正向影响。当前尼木县在发展传统手工艺类非遗时主打文化品牌,不断扩大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尼木三绝”这一旅游品牌和文化口号的提出,让人们迅速记住了极具当地特色的尼木藏香、雪拉藏纸以及普松雕刻。其中,相较前两者尼木藏香在树立品牌效应上的表现可谓可圈可点。早年间,由于尼木藏香生产分散、缺乏品牌意识以及有利的销售渠道,所以当地藏香售价非常低廉且缺乏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尼木县从独特的制作技艺和文化内涵出发,秉承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态度,主打水磨制香古法以及藏文鼻祖之乡这两大核心优势,并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两大标识作为身份背书,逐步构建出品牌的特殊性和文化价值。目前在尼木藏香这一大的区域品牌概念下,当地各藏香企业合作社也成立有自己的品牌,并注册了商标。各品牌在包装、种类、功效、等级上各有不同,实行差异化经营。销售渠道方面,目前尼木当地传统手工艺除了依托直营店、经销商、展销会等传统渠道外,也逐渐开始探索电商这一新领域和新平台,以期打造多元化销售网络。
(四)多方协作,发挥乡贤力量
利用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进行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又复杂的工程,需要调动包括当地政府、企业、高校、传承人、村民等在内的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尼木县政府作为当地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主导者和策划者,近年来在政策保护、资金扶持、非遗工坊设立、业务培训、招商引资、对外宣传、拓宽销售渠道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并形成了“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非遗扶贫运作新模式,逐步将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纳入到乡村振兴的发展轨道中来。而企业在产品生产、市场经营与销售方面,具有先天的特长和优势,将其引入到乡村产业发展和振兴中,既是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同时也为其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除政府、企业外,2015 年,尼木县政府还与西南民族大学签署了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希望可以通过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在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的同时,也为尼木县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外部的支持固然重要,但乡村振兴最终还得靠村民内部自身发力。乡村的非遗传承人大多是乡村手艺的掌握者和乡村历史文化的持有者,他们见证了乡村的变化,并对家乡抱有深厚的感情,是乡村新时代乡贤的重要代表。尼木县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的带头引领作用,通过鼓励并帮助非遗传承人创立非遗工坊,成立非遗扶贫志愿服务队,安排非遗传承人知识讲座等活动,逐渐培养这些非遗新乡贤成为当地推动传统手工艺振兴以及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