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中国育种研发投入模式

2022-10-08彭丹妮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36期
关键词:农科院种业种质

彭丹妮

“卡脖子”问题,表面看是技术,背后都是创新机制、政策、市场发展等问题。对于中国的种子培育来说,尤其是这样。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的育种领域有着悠久历史,中国水稻的产量全球领先,大豆最早也是从中国驯化。中国也有着庞大的由政府投入的农业科研体系。然而,今天中国作物与禽畜育种领域依然存在诸多短板,比如突破性的大品种少、育种水平提升很慢、一些作物种子与国外品种在产量方面差距在扩大等等。

要改变这种局面,关键不在于“加强经费投入与政策支持”,而是应思考中国育种投入模式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我采访了湖南省农科院的育种专家和当地的种企,他们各自面临困境,一方表示和企业产学研合作开发品种时衔接不畅,企业难以发挥产品的商业价值,而科研人员却为申请科研经费发愁;另一方则表示利润低,没能力投入研发,难以做大做强。

美国、荷兰等种业大国已有了成熟的创新体系,即种业巨头投研商业育种,政府只投入基础性、公益性、长期性的研究。

一位研究农业经济政策的学者说,种业本质上是一种商品,但也有一定的公益属性。在希望政府退出育种、让种子企业做大做强的改革里,因为科研人员不愿意向企业流动、种企无法独立创新等原因,改革不及预期,政府只好继续向公共科研机构投入经费,强化了当前的这种模式。

该模式下,投入-产出的低效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课题组式的研发,无法满足育种所需要的多点、大数据、多年的选育过程,不利于大品种开发;另一方面,与跨国大企业高收益、高利润、高研发投入的模式比,政府投入的规模和效率都有限。

这解释了中国育种领域面临的诸多问题。比如,中国种质资源为何利用率低。在湖南省农科院的種质资源库,只有两三个研究人员,他们的日常要被大量的基础工作占据,没有经费与能力对这些种质材料进行基因挖掘,以帮助育种家们培育新品种。而在大企业,育种上下游打通,有人专门负责精准鉴定的工作,寻找“基因银行”里的宝藏。

而要打破这种低效投入的循环,需从多方面着手,如厘清育种领域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的边界,打击“套牌销售”等损害育种企业利润和育种家知识产权的现象等。此外,不应将转基因等新技术使用视为“洪水猛兽”,而要紧跟最前沿技术。

35/2022 总第1061期

既扶优扶强,又扶专扶精,注重培养种业产业链,走好种业突围路。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产量多了,价格差别多了,品质差异也大了。今年的体会。(@尹小圈)

猜你喜欢

农科院种业种质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贵州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库构建
种业名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