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粒珍珠照亮深海

2022-10-08安宁

知识窗 2022年9期
关键词:珍珠珠宝神话

安宁

波斯神话认为珍珠是众神的眼泪,印度神话认为珍珠是由坠入贝壳的露珠幻化而成,希腊神话认定珍珠是贝壳被闪电突然击中形成的,丹麦神话相信珍珠是美人鱼的泪珠所化,其他海湾地区的人们则大胆猜想,珍珠是为了包裹一粒沙子而生成的。中国的神话对珍珠的形成,也充满浪漫瑰丽的想象:“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搜神记·卷十二》)。”李商隐在《锦瑟》中则借用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同样表达了珍珠是由鲛人(美人鱼)对月哭泣所流的眼泪幻化而成的奇特想象。

不论是澄澈的露珠还是眼泪,抑或是圣洁的月光,古今中外所有关于珍珠形成的神奇想象,无一不向世人展示珍珠的出身高贵神秘,它由天地孕育而成,是这个在宇宙中存在了四十五亿年的星球上,唯一和人类一样散发着生命光华的珠宝。

但事实上,珍珠的生命远比人类更古老。早在距今两亿年前的三叠纪时代,贝类就开始繁衍,珍珠也相伴而生,这散发幽静光芒的珍珠几乎与恐龙诞生在同一个时期。无人能够确切知晓,第一枚珍珠究竟是何时、被谁发现的。或许是我们的祖先在吃牡蛎的时候硌了牙,才意外从贝壳蚌肉中获得了这奇特的珠宝,自此踏上狂热地追寻收藏珍珠,并制作珍珠饰品的漫長历程。

不管是对天然珍珠的发现和应用,还是人工养殖珍珠的实践,中国都当之无愧地被誉为“珍珠之邦”。中国的珍珠史写于大禹时代,最早记载珍珠的书籍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的《海史·后记》,其中记载着中国传说中五帝之一的大禹将“南海鱼草,珠玑大贝”定为贡品。历史学家根据大禹的生活区域分析,当时的南海应是今天的江南地区,珠玑与诸暨谐音,诸暨被称为珍珠之乡,或许就源于此。在历史上,秦昭王把珠与玉并列为“器饰宝藏”之首。《庄子》中记载:“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汉初时期,第一本词典《尔雅》也明确记录了“珠与玉”的字样。中医书籍《海药本草》中,则称“珍珠”为“真珠”,意指珍珠至纯至真的药效功用。

在中国,珍珠被用作装饰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周朝初始。据《格致镜原》记载,周文王非常喜欢用珍珠装饰发髻。秦汉以后,珍珠成为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的奢侈品,皇帝开始接受献珠。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明月之珠,出于江海,藏于蚌中。”“掌上明珠”“献珠求媚”“珍珠换绿珠”“割股藏珠”等历史故事,几乎构成了一部用生命书写的中国珍珠史。

西方国家开始认识珍珠,约在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时期——比中国晚了3500多年。在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征服印度和波斯的过程中,珍珠及其装饰风尚也随之传入欧洲。珍珠一经传入欧洲,就被视为爱与美的象征。到了公元1世纪,古罗马帝国取代古希腊称霸地中海后,他们将珍珠镶嵌在小型黄金首饰中,这种首饰成为早期的珍珠镶嵌装饰品。中世纪,海湾地区的珍珠通过与伊斯兰教国家、拜占庭帝国和威尼斯之间的贸易不断涌入欧洲,珍珠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高。发现新大陆后,大洋洲及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也一度成为重要的天然珍珠产区,珍珠逐渐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装饰时尚,成为“珠宝皇后”。到了19世纪,珍珠又吸引了资产阶级的注意,成为蓬勃发展的珠宝首饰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珍珠开始出现在著名的珠宝品牌中,引领着向美、向善的时尚,经久不衰。

对珍珠的认知历程,也是人类对美的认知历程。珍珠在天地间一经孕育而出,这藏于深海的熠熠闪烁之美,就照亮了人类的历史。

猜你喜欢

珍珠珠宝神话
“小珍珠”
丢珠宝的人
东方神话
为了喝到珍珠
我的珠宝之途(之十三)
“种”珍珠真神奇
绿珍珠城(上)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珠宝被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