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产业融合影响的实证研究

2022-10-08石璋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年19期
关键词:升级制造业工业

石璋铭

(湖北理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0 引言

自2018年起,工业互联网已连续5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变革的新风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工业互联网是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尤其是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仅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经超过1万亿元,预计全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将突破4万亿元。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与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现阶段,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步入规模化扩张加速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5月,基于国家级、行业级和企业级的多梯度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已初步建立,国家级或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联结工业设备近7 800万台(套),服务市场企业超过160万家。工业互联网正广泛影响我国40个国民经济大类,涉及原材料、装备、电子等制造业,还影响电力、矿产等实体经济重点产业,产业带动效应明显。

工业互联网产业下的平台经济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和服务载体,并渗透到产业与企业各个层面,深刻影响着一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与集成的产物,能够有效链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上下游各市场主体,通过数据、技术、业务等多层级整合加速与各行业深度融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通发展。在工业互联网时代,随着工业平台不断发展与推广应用,必然会助推平台经济的扩张与渗透。那么,平台经济发展水平是否会影响产业融合?其具体影响机制是什么?实现路径又如何?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聚焦工业互联网视角下平台经济与产业融合的关系问题,分析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对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探究制造业升级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经济赋能制造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文献回顾

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经济以及产业融合已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展开了大量研究。

1.1 工业互联网平台定义

不同于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融合发展,从网络、平台、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周勇等[1]认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目前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观点。结合我国《工业互联网白皮书2019》[2]和Meijers等[3]的观点,本文认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指服务制造业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需求的开放式工业云平台。目前学者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平台生态构建、平台赋能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如赵宏霞等[4]基于生态嵌入视角,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机制;孙新波等[5]通过案例研究方法阐述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数据化商业生态系统的机制;李君等[6]通过采集1 500家使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制造企业数据,设计出一套基于战略组织、基础条件、平台应用、创新与效能的多维度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体系。

1.2 平台经济内涵与测度

平台经济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浪潮中迎来快速增长,涉及范围广,对多个产业领域均具有深远广泛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学者主要从消费互联网视角研究平台经济的内涵与发展问题。如谢富胜等[7]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平台经济的特点与内涵、组织关系、劳资关系以及解放潜能与资本积累过程的矛盾;尹挣涛等[8]认为,平台经济是一种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对资源配置进行协调与组织的新型经济形态,是数字经济的重要一环,并对平台经济的内涵、典型特征以及垄断逻辑进行分析。在平台经济的测量方面学界还未形成统一口径,学者们提出了不同测量方法和评价体系。如纪园园等[9]以消费平台为研究对象,从平台化基础设施、平台交易和平台产品3个维度对平台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测度;李敏等[10]以行业平台发展水平为核心指标,选取行业电商平台贸易量占总电商平台贸易量的比值反映某一行业的平台经济发展水平。此外,还有学者通过“互联网+”指数[11]、互联网平台交易额等[12]测度平台经济发展水平。

1.3 产业融合效应及测度

学者对产业融合的研究起源于技术融合,随后延伸至产业经济领域,其主要特征是产业边界模糊化[13]。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中不同行业之间彼此渗透、相互交织,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最强内在驱动力,技术水平提高会对原有生产函数和成本产生较大影响,为产业融合提供推动力。Geum等[14]提出技术增强型、政策驱动型、环境增强型、服务集成型、社会企业产生型、技术驱动型和新价值产生型等产业融合类型。现有文献主要聚焦产业融合的内涵、测度、路径等方面,研究主题包括一二三产业融合[15]、农业产业融合[16]、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17]、区域产业融合[13]、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18]等多个方面。在产业融合测度方面,目前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科学的产业融合测度方法与评价体系,常用方法有综合指标法、赫芬达尔指数法、产值贡献度法以及投入产出法等。在产业融合效应方面,闫邵花等(2017)实证研究表明,高技术产业渗透到传统工业生产过程中,使传统工业逐渐走向成熟,从而实现两类产业的良性互动与融合发展;吴艳[19]研究发现,创新型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过程中,产品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引发生产者对范围经济的追求,促进生产过程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高级化发展;张晓蒂[20]基于信息产业对生产性制造业进行重整,发现技术融合对产业绩效的提升作用并不十分显著,但在加入市场结构水平、行业价值和供应链结构的融合后,融合系数显著提升。

1.4 产业升级测度及影响要素

现有文献主要从交通设施、区域合作、技术创新和政策环境等方面探讨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如孙伟增等(2022)以高铁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三大效应;郑军等(2021)以长三角城市为样本,研究区域一体化合作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韩峰等[21]以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杜宾模方法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郭凯明(2019)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会促进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流动,助推产业升级;余泳泽等[22]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考核政策能够促进本地产业结构升级。

1.5 制造业升级内涵与测度

Javaid等[23]认为,制造业升级是制造型企业从生产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的跃迁过程。从产业层面看,制造业升级的本质是随着生产要素的不断优化,制造业结构更加合理,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其核心是制造业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移,是一种价值链跃升。对于制造业升级的测度,学者主要从制造业增加值、劳动生产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如任碧云等[24]从产业规模、结构、效率、能环4个方面构建制造业升级测度指标体系;傅元海等[25]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方面测度制造业升级;苏杭等(2017)采用制造业各行业劳动生产率对制造业升级进行测度。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主要基于消费互联网平台视角研究电商平台、平台企业等平台经济问题,鲜有文献探讨工业互联网视角下平台经济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在产业融合与产业升级方面,大部分研究聚焦技术创新、基础设施、政策环境等因素对产业融合与结构优化的影响,较少有文献分析数字经济、平台经济这类新业态的影响。尤其是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整合与协调全产业链资源的重要载体,其平台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尚未引起学者关注。因此,本文以工业互联网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采集行业数据对平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融合以及制造业升级等进行测度,探讨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对产业融合的影响机制与作用路径,检验制造业升级对平台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融合的中介效应。本文聚焦工业互联网视角下平台经济对产业融合的影响关系,结论可丰富平台经济与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为促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技术融合

平台经济商业模式的本质是通过链接和聚合方式提升交易或生产效率[7]。工业互联网平台符合平台经济商业模式的基本特征,其主要特点是通过驱动资源重新编排[26-27],促进平台参与主体间异质性技术资源能力整合,实现工业资源的广泛链接与高效配置,从而为技术融合提供基础支撑。技术共享促进生产者通过平台进行技术交互,增进各产业间的技术联系,推进技术融合[28-29]。赵宏霞等[4]认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价值创造过程以价值共创为核心,通过场景共生推动技术融合。随着工业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经济平台在直接面对终端市场时,会整合大量交易通道资源、客户资源、产品需求链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的整合,为原先关系并不密切的两个或多个产业的技术融合创造机会,进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朱国军等[30]提出信息技术整合是平台经济发展的产物,主要体现在生产与消费环节通过技术共享整合资源,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平台经济打通了生产端与消费端,由于生产围绕消费运行,生产商通过平台能够及时掌握市场消费的最新信息,并对市场情况迅速作出反应,促进技术应用紧紧围绕消费发展,包括所有技术开发、技术商业化、技术循环等。范如国[31]研究认为,平台通过加强与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融合,使服务、技术或资本等因素有效进入到各产业环节,提升产业链的经济规模与服务质量,且整合后的产业对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滞后的正向影响。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水平对技术融合具有正向影响。

2.2 工业互联网平台与“两业融合”

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成为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趋势[32]。工业互联网下的平台经济可以作为发展中介,加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互渗透,有效促进产业融合(孙正等,2021)。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将有效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企业为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大生产性服务业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投入(Fernando等,2022)。生产性服务业依附于制造业而存在,二者的连接能够加强彼此的沟通、协调,提高产业效率,从而建立起稳定的互利融合关系。孙正等[33]实证研究发现,交易成本降低会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产生正向影响;王欠欠和夏杰长[34]认为,降低制造业投入成本,可以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发展。平台经济引出的产业连带需求,需要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对制造业价值环节进行调整。制造业、工业产品技术等级的提升,使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变得更为复杂,如零部件数量的增多及在安装上更加追求精密,使产品生产、销售、流通等环节的服务难度增大。因此要求相对应的技术能够匹配产品的各个环节,对专业技术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促使制造业服务性活动规模扩大,逐渐向技术性制造业演变。良好的平台发展环境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关联产业协同发展,进而模糊产业界限,融合现象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应运而生。

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2:工业互联网平台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具有正向影响。

2.3 工业互联网平台与价值链融合

数字化赋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有效实现供应链、价值链、服务链融合发展。从微观层面的工业企业看,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网络外部效应能够拓宽合作网络结构,大量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有效提高企业供应链上下游资源联系的紧密度,促进平台价值链的增值与融合[35]。目前,数据技术已成为平台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利用平台的数据收集分析等功能重塑产业链,越来越多的用户从消费者角色向企业生产活动者转变。

平台终端可以帮助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以形成资源共享,避免生产浪费,减轻存货损失,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企业收益增加进而向价值链渗透发展。从技术层面看,供应链每个节点通过利用平台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使产业供应链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不断提高,供应链与价值链的边界趋于模糊,产业价值也由此得到提升[36]。先进技术通过嵌入制造业价值链等多种方式对产业进行价值渗透,进而促进技术扩散外溢,推动价值融合。供应链互联网平台是嫁接和推广先进技术的重要载体,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有利于参与主体企业的价值融合[37]。

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3: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价值融合具有正向影响。

2.4 制造业升级对工业互联网平台与价值链融合的中介效应

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制造业全产业生产要素与生产效率,实现制造业升级,进而进一步促进供应链与价值链融合,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探索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产业融合的传导路径,须进一步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业升级和产业融合的关系。因此,本文引入制造业升级作为中介变量,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平台经济—制造业升级—产业融合的作用机制。一方面,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够促进企业流程数字化、交易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的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整体实力。另一方面,随着制造业升级不断加快,数字经济赋能效应作用下的产业间边界将被数字技术模糊,更加有利于制造业向服务业、农业等产业延伸并实现融合发展。现有文献主要从需求和供给视角研究平台经济与产业融合的关系。在需求视角下,学者们主要聚焦消费互联网,包括电商平台、跨境电商等,认为网络平台商业模式将改变消费者结构,衍生新业态、新模式,扩大消费需求,从需求端倒逼企业、行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融合,以满足灵敏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纪园园等[9]以消费平台为研究视角,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解释平台经济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论证平台经济对制造业升级的正向影响。从产业供给侧出发,一些学者认为平台经济对供应链、价值链融合的影响路径主要是通过新一代技术赋能和平台化等方式,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制造业升级,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合发展,助力产业融合。耿子恒等(2021)以平台经济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内地29个省份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促进制造业升级。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4a:制造业升级对平台经济与技术融合具有中介效应;

H4b:制造业升级对平台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具有中介效应;

H4c:制造业升级对平台经济与供应链、价值链融合具有中介效应。

本文实证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实证模型Fig.1 Empirical model

3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3.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3.1.1 被解释变量

本文主要考察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对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考虑到产业融合作为一个产业经济学中不断演化的概念,在实证中的度量指标十分丰富,结合前述理论机制,本文选择技术融合度、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度以及价值链融合度作为度量产业融合的被解释变量,以观察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对产业融合的影响情况。上述指标均选取省级面板数据进行采集与测度。

(1)技术融合度。共同技术是推动产业融合的基础,产业融合的第一阶段是技术融合。对技术融合度的测量是相关实证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目前大部分学者选择基于专利法的思路近似测度产业融合。借鉴杨志浩等[38]、石璋铭[39]的做法,采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法测度产业融合。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法可通过某一行业技术专业数量与整个产业技术专业数量的比值测度技术融合度,最早被用于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融合度测量,其公式表示为:

(1)

其中,X表示某产业的总专利数量,Xi表示某一行业的专利数量。HHI的数值范围在0~1之间,HHI取值越大,说明产业技术融合度越低;反之,HHI取值越小,说明产业技术融合度越高。

数据获取方法如下:通过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检索各省份某一行业每项专利对应的ICP号,按照ICP号查询相应技术分类。201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专利分类和行业映射关系,使得该指标数据更易查询与获得。

(2)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度。对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度的测量,本文参考赵玉林[40]关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率的计算方法,采用仁慈型DEA交叉效率模型,衡量各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质量。

(3)供应链与价值链融合度。本文选择行业集中度指标近似测度供应链与价值链融合度。通过国泰安数据库查询各省上市公司前十大供应商情况,计算行业集中度CR10指数,其数值越大,说明行业集中度越高,价值融合效率越高。

3.1.2 解释变量

本文主要从供给端出发,研究工业互联网背景下的平台经济发展。李敏等[10]认为,在消费互联网中,可以选取电商平台销售额与总销售额的比值近似测度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参照消费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指标,同时为避免单一指标测度的局限性,结合工业互联网发展特点,借鉴Meijers等[3]、纪园园等[9]的做法,本文从工业互联平台化基础设施、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和平台核心产品3个维度综合测度解释变量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水平。其中,平台基础设施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接入工业互联网企业数量和接入工业互联网设备数量衡量,平台经济发展水平用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和工业互联网产业企业数量表征,平台核心产品用工业互联网软件、APP数量表征。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取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以此为基础,运用综合指数法测量平台经济发展水平。为了便于实证分析,尽量增加数据的变异性,本文选择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总量(Platform Economics Aggregate/Province)指标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和测量各省工业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水平。

3.1.3 中介变量

本文选择制造业升级作为中介变量。参照苏杭等(2017)的做法,制造业升级水平采用制造业各行业劳动生产率测度。具体测算方法如下:

(2)

其中,MIri表示第i个省份的制造业升级水平,Iij表示第i个省份制造业第j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Kij表示第i个省份第j个行业生产总值占所有制造业生产总值的比值。上述制造业细分行业总产值和就业人数相关数据来自《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

3.1.4 控制变量

影响产业融合的因素众多,在参考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企业规模、盈利水平、治理水平、省级科技发展水平、GDP和产业结构作为控制变量。其中,企业规模(Size)用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和衡量;盈利水平(Roa)用净利润表征;治理水平(Governance)采用某一时期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累计持股比例之和衡量;省级科技发展水平(Science and Technology)用各省专利批准数衡量;GDP用各省国内生产总值衡量,反映不同区域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产业结构(Industry Structure)用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衡量,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越小,说明向第三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越快。变量及测量汇总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与测量方法Tab.2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3.2 数据来源

自2012年开始,中国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平台经济呈现出蓬勃向好的趋势,而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平台经济受到较大冲击,因此本文选取2013—2019年作为研究时间段。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工业互联网产业研究报告》《工业互联网平台新模式新业态白皮书》等。中国内地27个省份(考虑数据可得性和地区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剔除5个自治区)的产业融合、GDP、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等宏观经济发展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CCER金融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与各省统计年鉴、国家专利局、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利统计信息。

本文对来自数据库的样本进行筛选,剔除数据异常以及某些数据很小而可能导致计算误差的样本,最终从50 000条平台经济相关数据中选取3 000多条数据,对于部分缺失数据采取插值法补齐。最后得到本文实证研究数据样本,运用Stata1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与检验。

3.3 模型构建

根据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构建以下模型进行验证:

TIyit=β0+β1PEA+βkln(Xit)+εit+ai+yeart

(3)

PMyit=β0+β1PEA+βkln(Xit)+μit+ai+yeart

(4)

SVyit=β0+β1PEA+βkln(Xit)+vit+ai+yeart

(5)

上述模型分别对应检验H1、H2、H3。其中,i表示省份,t表示时间,β0表示常数项,βk(k=1,2,3,4)分别对应变量的解释系数,Xit表示省份对应的控制变量,εit、μit、vit表示经典随机误差项。

4 实证结果及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

对客观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去除量纲后,得到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Tab.2 Variable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results

4.2 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

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避免伪回归现象,本文选择单位根检验LLC方法对时间序列面板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各变量均通过平稳性检验。

表3 单位根检验结果Tab.3 Unit root test results

4.3 回归结果分析

考虑到各省平台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对式(3)的实证分析采用面板分位数估计,实际估计时选择的分位点为10%、25%、50%、75%、90%等常见代表性点位,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对技术融合影响的回归结果Tab.4 Regression results of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Internet platform on technology integration

表4结果显示,在所有分位点上,工业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对技术融合度的影响均为绝对值较小的负数,且不显著。H1未得到验证,即工业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对技术融合没有起到先前预期的理想效果。究其原因,可能是当前平台经济发展还不规范,在平台经济发展过程中,未能达到通过平台促进资源整合的效果,而某些大型平台企业对平台经济涉及的产业领域采取垄断措施,通过垄断攫取超额利润,过度追求纯经济利益回报,而忽视通过平台经济驱动创新和技术深度融合的社会效益与产业发展效益。这种不规范的发展形态,使得本应该作为中介通道的平台经济未能发挥其作用。

式(4)也采用面板分位数估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 与制造业融合影响的回归结果Tab.5 Regression results of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Internet platform on integr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and manufacturing

表5结果显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经济总量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度的影响系数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且不显著。H2未得到验证,即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没有起到推动作用,与先前预期情形相悖。原因可能是,生产性服务业未能真正借助平台为制造业服务,制造业也未能通过平台提高服务化水平。这表明当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仍然不够科学成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战略有待深化。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端信息直接通过平台向生产端传递,促使先进的科技设备、成熟的管理思想加快向生产性服务业渗透,充分发挥平台经济的驱动作用。

根据式(5),利用企业平衡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分位数进行估计,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对价值融合影响的回归结果Tab.6 Regression results of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Internet platform on value integration

表6结果显示,工业互联网平台总量对供应商行业集中度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H3得到验证,即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供应链与价值链融合起到推动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企业保持快速高效发展需要对生产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各个环节进行高效整合。平台经济借助深入供给端的数据基础优势,促进企业沿着产业链向价值链与供应链延伸,摆脱简单依靠压缩销售与生产制造成本进行产业升级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

4.4 中介机制检验

根据上述回归结果,H1、H2未得到证实。根据温忠麟等[41]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可以判断制造业升级对平台经济与技术融合、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的中介效应不存在,拒绝原假设H4a、H4b。因此,本文重点检验制造业升级对平台经济与供应链、价值链融合的中介效应。

温忠麟和叶宝娟[42]提出基于乘积检验法(Bootstrap)进行中介效应检验,该方法可避免因中介效应不够强引发的精度不准确问题,是目前公认最合理、最适用的中介检验方法之一。基于此,在模型(3)~(5)的基础上,构建省级面板数据的计量回归。

首先,构建平台经济发展水平与制造业升级的关系模型。

MIryit=r0+r1PEA+rkln(Xit)+εit+ai+yeart

(6)

其中,i表示省份维度,t表示时间年份维度,其它符号含义与上文相同。

然后,分别构建平台经济、制造业升级与产业融合的关系模型。

SVyit=θ0+φ1PEA++θ1MIr+θkln(Xit)+εit+ai+yeart

(7)

模型(3)~(5)中,系数β1表示解释变量平台经济(PEA)对被解释变量供应链价值融合(SVy)的总效应;模型(6)中,系数r1表示解释变量PEA对中介变量MIr的效应;模型(7)中,系数φ1表示控制中介变量MIr后,解释变量PEA对被解释变量SVy的直接效应;系数θ1表示控制解释变量PEA后,中介变量MIr对被解释变量SVy的效应。根据温忠麟等[41]的模型构建方法,本文中介效应等于间接效应,即r1与θ1的乘积。乘积检验法(Bootstrap)的思路是通过重复抽样的方式,构成r1θ1_hat 95%的置信区间,即[Boot LLC, Boot ULCI],若该区间不包含0,则拒绝原假设H0(存在中介效应),若包含0,则不拒绝H0。若中介效应存在,可以通过计算中介效应占比系数反映中介效应程度,中介效应占比系数=中介效应/总效应,即r1θ1/(r1θ1+φ1)。表7报告了制造业升级对平台经济与产业融合中介效应的回归结果。

表7结果显示,中介变量制造业升级的系数占比为r1θ1/(r1θ1+φ1)=95.51%,即φ1取值趋于0。表明制造业升级对供应链与价值链融合具有中介效应,且接近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95.12%。

表7 制造业升级对工业互联网平台与产业 融合的中介效应机制检验结果Tab.7 Test results of mediating effect mechanism of manufacturing upgrading on industrial Internet platform and industrial integration

4.5 稳健性检验

为确保制造业升级对工业互联网平台与产业融合中介效应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本文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替代劳动生产率测度产业升级水平。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计算方法如下:

lnTFP=lnY-αlnK-βlnL

(8)

其中,Y、K、L分别表示制造业总产值、制造业资本总存量和制造业劳动就业人数。参照杨汝岱[43]关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方法,结合上述公式,计算出各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以此测度制造业升级。相关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以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中介变量,同时考虑是否在模型中加入控制变量,对制造业升级的中介效应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中介效应的稳健性检验结果Tab.8 Robustness test results of mediating effect

表8结果显示,模型相关系数符号和显著程度均与前文保持一致,仅存在系数大小的差异。此外,模型中加入控制变量和未加入变量的结果与前文模型结果的显著性程度均相同,说明该基准模型回归结果具有稳健性。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选取2013—2019年工业互联网平台与产业融合相关数据,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对产业融合效益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对技术融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供应链与价值链融合有较为突出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发现,制造业升级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供应链与价值链融合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进一步规范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确保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技术融合起到应有的作用。工业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生产数字化、数据互联互通有助于产业基于技术边界扩展实现融合发展,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企业上云。当前中国上云企业数量偏少,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业互联网的治理水平还较低,存在不规范现象。对此,要完善相关立法工作机制,规范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平台经济发展,尽快出台相关法律,进一步规范工业互联网下的平台治理,对产生垄断的巨头企业采取惩戒措施,为工业互联网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加大对工业互联网的风险评判、监管力度,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及时梳理、修订和完善平台经济配套法律体系。

第二,进一步推动基于工业互联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一方面,要基于工业化生产方式和互联网思维,赋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网络优势,整合信息、技术、资源,提高服务业的信息化应用发展水平,加快制造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标准化,推广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生产制作具体场景和可复制的生产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的技术优势,赋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借助平台为制造业服务的积极性,推动产业融合。

第三,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对价值链融合的推动作用,出台系列针对性政策。首先,鉴于产业升级在工业互联网推动价值链融合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应鼓励建立各类基于工业互联网发展形成的新型供应链关系、模式,加大财政奖补力度,激励新型供应链管理运作平台创新发展,进一步筑牢价值链融合的供应链基础。其次,引导工业互联网参与主体在工业互联互通过程中形成基于价值链的合理分工。发挥工业互联网链接的生产主体在价值链中的价值创造作用,保障工业互联网搭建者的合理价值诉求,避免一方主体利用自身优势对弱势参与主体的价值掠夺行为。

本文主要从供给侧出发,关注工业互联网视角下平台经济对产业融合的影响。下一步可拓展研究视角,从供需两端同时出发,研究工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双重视角下平台经济对产业融合的影响,以期形成更加准确完善的结论。

猜你喜欢

升级制造业工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自主阅读,快乐升级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