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舞对中国古典舞的传承与借鉴
2022-10-08李雪瑜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李雪瑜(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当代舞是中国当代舞蹈家对舞蹈艺术的再发掘和运用,而形成的一种舞蹈形式。其融多风格之精华,除其糟粕,开创了当代舞蹈艺术的新天地。本文重点阐述了中国当代舞如何继承和借鉴中国古典舞蹈。
一、中国当代舞发展状况
(一)当代舞的发展及其特点
在新思想的冲击下,中国更多地引进了国外的舞蹈。而在国内,以欧洲古典芭蕾舞为主体的国家,出现了一大批“新舞蹈”的艺人和团体。这种“新舞蹈”正是当代中国舞蹈的一个雏形。“新舞蹈”既延续了舞蹈文化,又吸收了多种类型舞蹈的养分。它注重运用现有的舞蹈形式与要素,来表达新时代的主流观念,传递当下的社会讯息,并进行了大量的舞蹈创作与实践,从而形成了当代舞蹈。可以说,中国当代舞蹈在形式、舞蹈系统等方面都是一种“无形”的形态,没有固定的舞蹈形式、程序、表现方式和艺术形式。但是,它有着非常丰富的系统,有着广阔的艺术创造空间,同时也非常接近中国人民的感情与生活,多元化的融合造就中国当代舞蹈的繁荣。
(二)当代舞的多元融合范式
其一,“集体主义”是艺术美学的追求。当代舞蹈的发展始终是与社会的文化、思想、社会的主流观念相一致的。当代舞蹈顺应了这种集体经验,从集体经验中寻求主题。汲取以上类型的舞蹈形式,寻求“大同”,更接近集体情感,从而取得集体认同。
其二,“兼收并蓄”是艺术形式的追求。当代舞虽是一门极具中国特色的舞蹈,但它的形成是以各种形式为基础的,以传统舞、当代舞为主。从当代舞的视角来看,当代舞蹈既不能接纳当代舞表达个性的思想,也不能完全接纳当代舞的创作。从不同的传统舞蹈类型来看,当代舞蹈在形态、技巧、体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当代舞蹈艺术兼容并包,在视觉形式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很好地适应了观众对新事物的要求。从创作者和表演者的视角来看,当代舞蹈的创造与表演都是以其他舞蹈形式为基础的,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其三,“改良”是美学思维的追求。当代舞蹈是以其他舞种为基础,没有自己的一套程序,可以说是纯粹的创造性舞蹈。中国的表演性舞蹈受众基础比较弱,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所改善,但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而当代舞蹈的创作,更多的是青年舞蹈演员和编导,这是传统舞蹈所不能比拟的,因为他们更懂得年轻人,更懂得流行,所以当代舞蹈才会如此的富有活力。
其四,随着当代音乐的发展而兴盛。舞蹈与音乐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中国当代音乐,通常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音乐,它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但并不是具体的类型,它可以是对各种古老的音乐进行重新创造,也可以是当代音乐,它和当代舞蹈的发展方向是一样的。当代舞蹈也随着当代音乐的发展而步入繁荣时期。
二、中国当代舞的叙事性和情感性特征
(一)当代舞具有叙事性
当代舞是以中国当代人的思想和情感为基础,以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行动语言,表现出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反应。当代舞通俗易懂,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网络对当代舞的主题、舞蹈音效和表演者的情绪表现都有“真实”的含义。其以真实的叙述方式,折射出当代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精神。当代舞虽然没有明显的舞蹈形式,也没有固有的形式,但却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意象和风格,将中国传统舞蹈与西方现代舞蹈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融合的艺术形式。舞蹈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长于巧情而拙于叙事”。舞蹈是一种以身体为主体的表演,它不能讲故事,也不能唱。但当代舞的创作必须以叙事性的文学为蓝本,让舞者得以叙述,让听众了解舞蹈中所讲述的“故事”,以及“故事”中所崇尚的精神,以产生情感和艺术上的共鸣。当代舞以抒情为终极目标,以叙述性舞蹈为表现手段。舞蹈是一种视觉形式,现代舞者要实现抒发情感、展示精神的目标,但如果离开它,就会变得虚幻。
(二)当代舞富有情感性
任何一种舞蹈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因素,而传统舞蹈是以“情”与“景”相融的方式进行情感对话,而当代舞是以“事”和“情”的交错来达到情感上的升华,当代舞者以情抒情,以情映事。有了感情的交汇。当代舞使观众与舞蹈的关系更加紧密,在视觉和情绪上得到了巨大的影响。当代舞注重对事件的情绪起伏,重视对动作、形体的情感表达。如果一支舞蹈只是一种舞蹈,不需要任何的情绪来表现,那么它的艺术就会达到一种视觉上的美感,而这种艺术就是一种空洞的艺术。
三、当代舞之于古典舞的借鉴应注意的问题
当代舞蹈具有一定的优点,但是对中国的舞蹈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古典舞在中华根深蒂固,它的形态与精神应当形成一座活化石,并在舞蹈界形成一种经典的类别,而非以现存的形式,沦为其他舞种的元素。从字面上来看,当代舞蹈和古典舞蹈在内容上是有矛盾的,但是,在前面的描述中,当代舞蹈包含了古典舞蹈的形式、结构和文化。当代舞蹈的发展对传统舞蹈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也有一些值得学习和关注的地方。首先,当代舞蹈的“现在”观念,在表达内容上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一观念得到了中国人的高度认同。其次,当代舞蹈是一种融合了多种舞蹈文化的艺术形式。因为它没有特殊的技巧,所以它可以吸收其他的舞蹈元素。最后,当代舞蹈中“改良”的审美观念,使得它既不具备独到的基本技术和审美法则,又不具备典型的形式。
“古典”一词在古典舞中包含了时间和文化的双重含义。在梳理了当代舞蹈发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三个值得学习和关注的问题,即时间问题、文化问题、美学问题。一是古典舞蹈中的时间观念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方面,古典舞蹈研究的时空类型(包含时空的相应);另一方面,古典舞蹈创作中的“时间”思考,应该更多地关注当下时代的思索,而非当代舞蹈中的“当下”。二是古典舞是一门很专业的舞蹈,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古典舞。但是它所涵盖的范围却很小,必须从历史文献、文物和民间非遗中不断学习、整理,使中国的传统舞蹈文化得以再现。三是与当代舞蹈审美上的改进不同。古典舞蹈应该是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审美风格,而不是借鉴其他舞蹈,特别是国外舞蹈。
四、中国当代舞对中国古典舞的传承与借鉴
中国当代舞是舞蹈家对舞蹈艺术的再发掘和运用,而形成的一种舞蹈形式。其融多风格之精华,除其糟粕,开创了当代舞蹈艺术的新天地。
(一)中国当代舞在气势方面对中国古典舞的传承与借鉴
目前中国当代舞蹈艺术的创作主题,多以反映人文、抒情为主,在表达上,强调力量的迸发和阳刚之美。当代舞蹈是中国古典舞蹈的先驱,虽然其风格与中国当代舞蹈的风格相似,但其实质却是迥然不同的。中国当代舞蹈与古典舞两者虽然在创作上稍有差异,但实质上是紧密相连的。比如,古典舞和中国当代舞蹈艺术一样,都非常重视“势”和“气”的表现,而人物的阳刚、雄壮之美则是其塑造的关键。因此,要想展现出一幅大气磅礴、内涵丰富的当代舞蹈作品,就必须从形、神、力、律四大要素中汲取中国传统舞蹈中的形、神、力、律四要素,从而使作品形神俱备,从而达到人与舞的统一。
(二)当代舞蹈艺术在训练方面对中国古典舞的传承与借鉴
当代舞蹈艺术以创作主题丰富为代表,强调统一与阳刚、雄壮之美。所以,一个人的气质才是决定一件作品好坏的最好标准。当代舞蹈艺术是中国古代舞种的先驱,其表现形式虽然与今天的舞蹈有相似之处,但其实质却是迥然不同的。当代舞蹈艺术是主阵,人物的舞者是主士。然而,虽然两者的创作方式稍有差异,但实质上是紧密相连的。比如,当代舞蹈艺术非常重视“势”与“气”。其中,人物生活、人物形象是其塑造的关键。因此,要想演绎出大气磅礴、内涵丰富的舞蹈,首先要从基本功开始,以基本功为基础进行分析。
当代舞蹈艺术的基础训练系统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以传统舞蹈艺术中的“毯子功”和“体韵”作为基础的动作练习,其重点在于“精、气、神”的培养,为当代舞蹈艺术中的“阳刚之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以西洋芭蕾为主要式的系统,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精神气质和身体的质地。本文着重论述了传统舞蹈中“毯子功”和“体韵法”在当代舞蹈艺术中的作用。
传统舞蹈中的“毯子功”和“体韵法”的练习,是当代舞蹈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其中,“毯子功”主要训练的是翻、腾、扑、跌、滚、摔等动作,最初是从戏曲中继承下来的,是所有戏曲演员都要学会的一门技术。经过改进其现已被引进到当代的舞蹈艺术培训系统中。它的目的,就是要让演员的动作变得更加灵活,更加自如地使用自己的身体,进行各种艺术创作和主题的展示,从而达到人与人的和谐统一。而同样出自古典舞蹈的身韵技巧训练,较之毛毯动作,其表现形式更加复杂。古典舞蹈中的体韵技巧训练,讲究四要素:形、神、劲、律。
形:具体表现形式的表现和塑造,主要是以腰部中部为轴线,进行最大幅度的动作。这包括拧、倾、圆、曲等动作,充分表现出运动和紧张的协调。
神:神是心灵的灵魂,是人类精神的象征,是舞蹈艺术的精华。神韵与气质的完美结合,是一部作品的精神面貌,也是一位表演者精神状态和艺术修养的重要标志。
劲:是古典舞蹈中的节拍和发力方式。就像中国的太极拳一样,它是一种虚幻的、真实的、虚幻的。它的精髓在于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又能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大限度地表现出动态的节奏,让表演者可以充分地运用空间的节奏。
律:“神”是舞蹈的精髓,而“律”则是舞蹈的灵魂。节奏是一种艺术水准和综合素质的综合反映。他是“意象”的内部支点和“形式意识”。只有打破了这种联系,他才能真正地做到人与舞的结合。
这些方法都是当代舞蹈艺术从中国传统舞蹈中学习的基础。它的重点在于对表演者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的训练,不仅能使表演者具有良好的内涵,而且还能使其外形宽厚、有力。其以此作为未来当代舞蹈艺术的创作依据,以使其更加阳刚、雄壮,更加精确地反映了当今当代舞蹈艺术的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中国当代舞在创作表演方面对中国古典舞的传承与流露
中国当代舞蹈在创作和编排上,大多是模仿中国传统舞蹈,运用作者的个人感受作为创作的主题。它的特点是二次创造和塑造作品内部环境。在作品的表达方式上,多以当代表演艺术作为其作品的表达方式,以传统的精神和古典的内涵为其创作的核心。突出“写实性”和“浪漫性”的创作方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一大批具有当代社会和人文特色的精品力作。比如,当代舞蹈《穿越》就是以表现斗志为主要内容的,强调中国传统舞蹈中的“精气神”。当代舞蹈艺术除了从日常练习中汲取中国传统舞蹈的基本训练要素外,在作品编排上也多是以其内涵为创作主题。其主要特点是二次创作和表现作品的内涵。当代舞蹈艺术的文艺创作,开始重视材料的来源和材料自身的内涵,以当代表演艺术作为其表现支点,以古代的精神和古典的内涵作为其内在核心。在“写实性”和“浪漫性”的融合上,在新时期,大量的历史题材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当代舞蹈艺术的特征。比如当代舞剧《穿越》,这些都是表现士气,注重精神的表现,而与当代舞蹈艺术的舞蹈相比,两者在创作上却略有差异。比如,当代舞蹈艺术在创作中重视感情的发泄和思想的传递,而在编排方式上却显得太过保守。而当代舞蹈艺术的舞蹈艺术,讲究的是多种艺术的结合,以“广泛吸收并为其用”的创作理念,无论是在动作上,还是在情感上,都能完美地展现出人物的阳刚与雄壮。谈到中国古典舞在中国舞蹈艺术中的传承和表现,当代舞蹈艺术中的代表剧目都是具有鲜明和典型意义的经典剧目,而当代舞蹈艺术则是借鉴了传统戏曲的“虎头” “猪肚”和“豹尾”作为其创作思想,在演出的时候,往往将平圆、八字圆与戏曲技巧,以其为中心,对整个舞蹈的情绪和背景进行了渲染。其让作品从低谷到高处,逐步把听众的情绪逐步推进到高潮。而当代舞蹈艺术以点翻身、野马分鬃、圆场步等基本要素为主要的动作要素,以艰难和希望为切入点,强调了角色的情感和积极的精神,在技术上,特别是在“翻、腾、挪”等方面,表现了人物面对危难、不惧艰险的英勇与无畏。无论从创作结构上,还是在动作形式上,都充分地反映了舞蹈艺术对传统舞蹈艺术的传承和表达。而当代舞蹈艺术的舞蹈艺术的创排,则更多地侧重于“精、气、神”的运用。比如当代舞剧《穿越》,就是当代舞蹈艺术的一种,它以其“精、气、神”为核心。舞蹈中使用的主要是简单、形式化的身体语言。每一个动作都呈现出一种水平的形式,即出手、跳跃、倾斜,形成突破、穿越的形象。在创作的编排上,始终围绕着突破的主题进行了持续的改变。在作品中,更多的是“遮挡”“挣脱”和“突破”,突出了主题。它的布局充分发挥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协调作用。一批又一批的人物不断向前“突破”和“穿梭”,其阳刚、雄壮的内涵也随之显现出来。这就是古典舞蹈中的“精、气、神”的精髓。通过对“精、气、神”的总体气质的刻画,展现了“气”的磅礴和“神”之气。该作品的配乐,富有当代男性气息,将影片的主题和人物情感完美地衬托出来,突出了当代人物形象勇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同时,它也运用了“浪漫主义”式的抒情结构,使得小说的情节更加柔和、写意,使得整个作品的精神层次,在不失豪迈的前提下,还融合了一种兄弟间关怀的温暖,使得《红楼梦》的情节表现更加直接、鲜明,也更易于被当代人所接受和了解。
(四)中国当代舞对中国古典舞基础元素的继承与借鉴
中国古典舞蹈是中国当代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本质和形式都对当今中国当代舞蹈的发展和革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中国当代舞蹈的结构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中国古典舞蹈传统上有“阳刚”和“阴柔”两种类型。中国当代舞蹈在对二者的继承和借鉴下,形成了一种既有相似,也有区别的新的舞蹈形态。就拿当代舞蹈《喜雨》来说,这部舞蹈并不是那种疯狂的动作,也不是那种激情澎湃的音乐,而是一种以演员为中心的舞蹈,以柔和的舞姿和健壮的肌肉为背景,整体呈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与当时的当代舞蹈风格截然相反。总结古典舞蹈对当代舞蹈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选材上,选用符合古典舞蹈元素的创作材料,使其更接近现实,更能反映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优秀的精神品质,更易于为大众所接受。其次,是作品的创作风格,借鉴古典舞的形式,可以更好地表现中国的民族特色,也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取向。总之,中国古代舞蹈在中国当代舞蹈艺术的创造和排练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当代舞蹈必须以中国传统舞蹈的精髓为核心,在多元的世界性艺术团体中不断发展壮大。
五、结语
当代舞蹈艺术是对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的肯定,而舞蹈的历史发展也是如此。当今是历史的一部分,人类要面对的是对历史的传承和创造。中国现代舞蹈的蓬勃发展,说明了没有舞种的基础,可以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不断继承其他舞种,从而取得巨大的成就,并赢得口碑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