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传统植物彩色蜡染研究*
2022-10-08谢朝江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谢朝江(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彩色植物染色的现状
蜡染古称蜡缬,与绞缬(扎染)、灰缬(镂空印花)、夹缬(夹染)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印花技艺。早在汉代就有对蜡染的相关记载,以此推断,早在汉代以前蜡染相关技术就非常成熟了。在国内清末植物染色开始衰退,因日本的化学染色进入中国的市场,这种快速且成本相对低廉的化学染色能够大批量生产,且固色效果牢固,很快取代了国内的传统植物染色。直到今日,占据市场的依然是化学染色,但是随着人民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保健康的衣物穿戴开始提出更高的要求,加之非遗文化的热度不断提高,在国内开始出现各种植物染色的文化衍生品。这将大大促进植物染色工艺的兴起,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及传统工艺的春天即将来临。在地处我国西南的贵州,因历史及地势的特殊原因,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依然保持着大量的植物染色工艺及文化。如在黔东南的丹寨、雷山、黄平、凯里,黔南的贵定、荔波、平塘、织金,黔西这些地方的蜡染工艺在全世界也具有领先水平。尤其织金的细密蜡染工艺,是目前蜡染工艺中的技术翘楚。传统蜡染中的图案更是衔接了我国青铜器时代的经典纹样,如今的非遗文化元素中,这里也是保存的较为古拙更接近传统文化的地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离不开蜡染这个传统的工艺染织技术。在少数民族地区今天依然还保持有对各种染色的技术,如用于穿戴的蜡染技术、传统节日中的彩色糯米饭、彩色鸡蛋等,这些都是在当地山野里采集的各种植物提取的色素按一定的上色方式为生活增添丰富的多彩生活。当下非遗文化的兴起及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植物染色艺术及工艺将得到更好的环境和关注。这将是传统文化再次走进大众生活的又一关键时期,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将全力投身此事业的研究推广先锋。目前,有大量的非遗类公司,都在对贵州非遗文化做出贡献。只是在这个行业里奋斗的人员文化水平整体不够高,需要大量高学历人才注入,才能将非遗文化发展推向更高的水平。在与地方非遗人大代表的交流中深刻体会到,这个行业人才匮乏,他们能用最快的时间培养非遗传承人,很容易培养出能出活的绣娘、染工,但是只能继承常规的工艺技巧,很难做创作,大多停留在临摹、变相临摹或许只是打着非遗幌子挣点辛苦钱的普通大众。就算那些被评为非遗传承人或许工艺大师的少部分人,也只能在工艺技术上有些许突破,但是审美创新上依然匮乏的。同时,在民间高级工艺师和专家学者们的口述中总结得知,他们极其担忧,怕一生总结的东西丢失,没有得到真正的传承。所以呕心沥血的写作整理,出版可供后人研究学习的资料,希望有高校美术教师及艺术群体加入,壮大贵州非遗文化传承创新,能将此事业推向更高的高峰。
二、传统彩色植物染色的意义
(1)传统文化的再现意义。作为中国最早的染织艺术,它伴随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历史,其不仅包含有大量的人文信息,还有人类学等。在工艺上更是值得我们去传承创新,所使用的工具、原料、工艺整个一套系统是非常严谨且完整的程序。目前,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仍大量的使用,依然保留着最原始的制作方法。现在恢复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传统植物染就能为此事业添砖加瓦。目前,各级学校开设的美育课程中,大多围绕国画、书法或许素描、色彩等课程,这对提倡文化自信远不够。大量开设非遗课程选修学习体验,这会加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也能学到传统工艺严谨的研学精神。让真正感兴趣的青少年队伍加入这个领域的研究学习,对传统文化就不只是停留在传承这个环节。把经典的文化元素运用到生活中,将这些元素转换成流行高级趣味,自然而然地展现在大众面前,大众以拥有这样的文化符号感觉到骄傲而主动去为这些文化元素宣传代言。(2)植物染色的环保健康意义。随着社会发展需要,人们对生活中的物质要求越来越高,不满足于温饱的基础消费,而是在追求品质、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活消费。植物色素来源于大自然中的各种植物筋、干、根系等,大多都是中医使用的中草药材料,使用在人体上有天然的治疗保养功效。例如蓝靛,原料就是板蓝根,这个色彩染出的衣物就是蓝色,有丰富的蓝色,可深可浅,极具美观。其植物本身具有消炎的自然功效,没有任何负面作用,我们若能大量推广,且不是一举多得,并且这个工艺现在依然流行着,过去的经济条件下化学染色对市场的影响较大,蜡染依然有它独有的市场,足以说明,植物染色有其不可代替的价值。今天能把彩色植物染色重新做出来,一定有其不可小视的推广使用价值。比如说槐花,槐花本身可以直接使用,泡水喝等,再用其来染衣服,其色彩鲜艳亮丽,适合年轻人服饰,尤其小孩子的衣饰,具有相当的拓展市场。(3)传统植物染色的工艺意义。在过去一味追求经济价值最大化的时代,大多数人都把精力放在来钱快的领域里,如大量投资房地产,做网络寡头垄断,各种融资等。现在这样的经济将成为历史,生活节奏将会降温,慢下来,虽然不一定是实体经济。能但掌握一门精湛技艺将是未来普通大众的生存之道,届时不得不重新思考传统工艺的价值。是否拥有一门手工艺将是和普通大众拉开差距的重要标志,大学毕业生过剩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没有真正能具体做事的能力,他们有远大抱负,有空泛的理想,就是没有具体去实践的技能。所以,企业找不到拥有技术的人才,而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就失业。在此情形下,毕业生若能掌握某种传统的手工艺,就算没有企业聘用,他们也能自主创业,因为,他们具有产生社会价值的手工艺技能。
三、初级植物染色步骤及植物采集
(一)黄色素采集
黄色系列是自然界中最为容易提取的植物色素,提取的备选植物也是最多的。比如槐花、黄檗皮、黄栀仔(金黄色)、姜黄、荷花叶(新鲜的荷叶加明矾)黄连、老虎仗根、桑叶(黄绿色)等。在贵州首推槐花,因为槐花容易收集且量大,在每年的4 月份左右,就有大量的槐花盛开,只需要将其采摘晒干备用就行。使用的时候将槐花用5 倍也上的清水熬煮2 个小时左右,将槐花过滤后得到的汁液就是黄色素。使用的时候也是首推槐花提取的汁液,因槐花汁液的颜色鲜艳,其最为接近美术绘画颜料中的三原色之一黄色。如图1 所示,我们在染色时可以大胆和其他颜色混合,得出更多丰富的色彩。如将被染物先染黄色后再和蓝靛染缸碰撞出非常多得绿色,这个在操作过程中染的时间决定着绿色的深浅。
(二)红色采集
红色素也是很容易提取的色素。我们大致可以在苏木、火龙果皮、藏红花、茜草、红刺根、毛春芽树皮(固色效果极好)、芷草根等植物中提取红色素。苏木有大量种植,获取容易,提取的色素也相对比较接近美学三原色中的红色。将苏木用十倍以上的清水熬煮2 小时左右,就能获取到红色素。苏木也是一味中草药,有药用价值,我们用于衣物染色也是上好的原材料。如图2 所示,春芽树皮,火龙果这两种植物,在贵州都有大量种植,容易获取。春芽树皮熬煮出来的汁液相对浅但染出来的颜色雅致,我们可以单独收集染类似大量色彩的衣物;而火龙果的色素偏冷有点冲淡后的玫瑰红效果,如果追求这种色彩,这个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色素。芷草根所带的红色接近大红色,在偏远经济欠发达物质欠缺的农村,村民提炼这个植物根加在白蜡里一起融化熬煮,就会得到红色的蜡烛。红色是农村早年用于迎娶新娘的必备色素,也是收集红色素最有效的办法之一。这个植物颜色稳定,是一种极好的红色素,但是量不大,现在已没有人种植,全凭山野采集,成本相对较高。
图1 丝染黄色(图片来源:个人原创)
图2 丝染红色(图片来源:个人原创)
图3 棉染黑色(图片来源:个人原创)
图4 丝染绿色(图片来源:个人原创)
(1)蓝色采集。蓝色素是贵州最为成熟的一种色素,这个不需要自己去收集制作,市场上有大量的成品蓝靛泥,价格在几块到二十几块不等。以下四种蓝靛草:马蓝、蓼蓝、木蓝、菘蓝,主要在贵州南部和广西北部地区大量种植。在贵州大小集市有靛农售卖,但要能辨别好与不好的靛泥,好的靛泥取一点涂抹于手臂上,干后有带光泽的视觉感觉都是不错的成品。
图5 丝染紫色(图片来源:个人原创)
(2)黑色采集。按绘画三原色用色原理,我们将三原色等比混合后会得到一个较为深的颜色,它接近黑色。上面我们找到了红、黄、蓝三个基本色彩,按照先热染后冷染的原则同样能够染出相应的深色,只要最后一遍是通过蓝靛染出来的颜色,就无须固色剂。因染池在发酵的时候本身具有天然固色效果,色彩稳定,这个程序还能染出非常丰富的深色。若要直接染黑色,可以通过搜集以下植物熬煮可以获得:乌桕叶、青杠叶、茶叶等。乌桕叶熬煮出来的染液需要加硫酸亚铁作为媒染,将提取出来的乌柏液烧开放入被染物一起熬煮20 分钟左右,再将硫酸亚铁按按被染物3%的比例调入清水煮开,用70 度左右的温水媒染20 分钟左右捞出就会得到一个黑灰色。如图3 所示,青杠叶和茶叶都是容易获取的原材料,可以作为大量的加工使用。
图6 丝染棕色(图片来源:个人原创)
(3)综合调色。同类媒染剂都可以混染,同样按照先热染后冷染的规律。例如,黄色染出后可以进入蓝靛染缸,可根据被染物色彩需要控制时间长短即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绿色调成品。用各种植物提取出来的红色素先染红色后,再放入蓝靛染液中,根据时间的控制都会得到不同的紫色。棕色系列的颜色可由也上的方法混染而得,当然也可以从署莨中提取。将薯莨根切片加10 倍的水熬煮成液,将被染物放入染液里煮染20 分钟左右,再放入石灰水中媒染20 分钟,无须染液。这样就可以得到熟褐色,这个色彩比化学染的稳定,它会根据不同的材料得出不同的熟褐色来,如图4、图5、图6 所示,这里指的材料是丝、绵、麻等。
四、蓝靛植物蜡染起缸方法
图7 弯月亮蜡版
图8 弯月亮
在市场上采购足够多的甜酒(作用是糖分,使用发酵的这种糖分会稳定的多)、高度白酒(最好是粮食酿造的高度白酒如苞谷酒、高粱酒等)、植物蓝靛泥、食用碱等备用。依次按以下方法逐步进行。(1)煮甜酒:水酒比例1:1 熬煮至开,然后冷却到60 度左右。(2)过滤:将多余的酒糟用纱布过滤干净待用。(3)放入蓝靛:将水与蓝靛用手搓揉,再用木棍搅拌均匀(闲置10 分钟左右)。(4)放高度白酒搅拌均匀(闲置10 分钟)(一斤酒一斤靛)。(5)用温水融化食用碱备用,将碱水慢慢加入靛中至染液有中度滑腻感为佳。(6)加入试布条测试,等待。(7)待染缸中有墨绿色的状态,并且有试布条变绿便可加入蓝靛与白酒。
五、绘蜡版
准备好蜡(蜂蜡、白蜡)、丝、绵、麻等布、蜡刀、溶蜡锅、画蜡版等。
(1)将蜂蜡加热到60 度左右备用,蜂蜡不容易断离,韧性较好。也可以用其他代替蜡的材料,大概有:枫香树脂、松树脂、粘膏树脂与水牛油调和使用(使用此材料渗透力强,可以用于画厚的布料)。白蜡(矿腊58—64 度)、隔离胶等。
(2)画蜡,将融化后的蜡均匀画于备好的图案,温度沁透到染布的三分之二为最佳(布匹密度密集的稍好一点,如图7 所示)。
(3)封蜡,若有大面积需要呈白色的部分,可以用蜡将其全面封满,防染。
六、植物蓝靛侵染
画好的蜡布需要简单处理才进染缸里侵染(如图8)。
(1)将蜡布在清水里平放浸泡半天以上,捞出沥干备染,可以在30 度左右的温水里浸泡20 分钟左右也能快速染色。
(2)提前一小时觉缸,然后在被染物上固定两个角,垂直均匀放入染池(注意池底的泥,要放隔离物)每次进缸控制在15 分钟左右,反复此步骤就可以染出自己满意的蓝色。
(3)观察缸里的情况,出现绿色和黄色都属于正常,如果出现赭石色证明蓝靛饱和不能再加蓝靛,绿色变浅就不能染,蓝靛不够饱和。同时,观察染液的滑腻感,需要保持碱性足够。
(4)一斤靛一斤水能染一平方米布,注意每次的被染物,不能超负荷,不然将得不到更深的蓝色。
(5)若是老的染缸稳定性强,则颜色浅,反之深。平时不用无须搅拌。
(6)注意染液温度的控制,温度25—35 度左右为佳,温度不到10 度就不要继续染(时间难控制)温度越高上染率越好,所用时间短,温度最高不能超过50 度,否则蓝靛素便焦了。
(7)将上色后的染布氧化,氧化时间最少得10 分钟以后才能用,放入清水清洗渣滓晾至半干后就可以继续侵染,氧化需要一天后才能退蜡,确保纤维里层氧化。
(8)退蜡、氧化干后的蜡布需要清水洗净,然后放入开水煮3—5 分钟再捞出,准备30 度左右的清水用于平赶再次清洗,如图8 所示。
(9)水洗,可放入洗衣机洗,可适量加入洗衣粉或许肥皂清洗。
(10)保色,染后清洗掉浮色就不会掉色。洗的时候尽量不要搓揉,可以捶打。植物染色变化无穷,且色彩饱和稳定,不过部分颜色上色效果不是太好,需要借助固色剂固色,稳定色彩,确保不掉色。植物染色信息量大,本文已只是冰山一角,希望更多人的加入,能丰富彩色植物染色工艺及创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