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长沙窑行草诗文壶之艺术美

2022-10-08杨国许

江苏陶瓷 2022年4期
关键词:行草章法书法作品

杨国许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 333403)

长沙窑诗文壶书法是我国民间书法的代表之一,它在有意无意之间体现出了诸多书法家所追求的效果——天然,它在用笔、结构、章法上都突显出了书法的美感,所表现出的质朴的书风通过陶瓷表现出来,这一点是极具创新意义的。此次研究行草诗文壶是因为其自然朴质的艺术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正是这种不成熟的行草书节奏美才蕴含各种发展的可能,使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更加绽放异彩。

1 唐代长沙窑行草诗文壶概述

1.1 长沙窑

长沙窑是我国唐代极具盛名的制瓷名窑之一,也是我国南方发展规模较大的一个窑场,因出土的窑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郊铜官镇附近,所以又称为“铜官窑”。它始烧于初唐,唐中晚期达到鼎盛,最后衰落于五代。早期的长沙窑陶瓷器皿做工粗糙,造型装饰单一,后经过不断发展改良,造型种类逐渐丰富,首创釉下彩,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为唐以后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长沙窑行草诗文壶

长沙窑随着造型和纹饰的发展改良,形成了一种新的装饰方式,这种装饰手法是将书法艺术和陶瓷工艺美术相结合,为书法艺术提供了新的载体,为陶瓷艺术发现了新的装饰,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大创新,也是中国釉下彩绘的一个里程碑,直接影响到了宋金元磁州窑陶瓷书法及元明清各大名窑的发展。

2 唐代长沙窑行草诗文壶艺术风格研究

2.1 古拙质朴、端庄严谨

唐代长沙窑行草诗文壶上的行草书因为其书写材质的特殊性,表现出了一种朴实无华的审美特征,因此,不少唐代长沙窑行草诗文壶行草书的书法风格倾向于古拙质朴、端庄严谨。

这件“诗文壶”(见图1)文字内容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此句出自荀子《劝学》篇。这幅作品共八个字,分为三列,章法布局新颖、富有意趣。这件作品楷书中夹杂行书,用笔古拙,大部分用了藏锋去书写,书法风格倾向于颜真卿书法作品,线条宽博而雄厚,结字率意自然。“诗文壶”上的文字内容“仁义礼智信”五字,出自《孟子·告书上》,这五字是中国最核心的价值体系之一,这幅作品章法布局别有意趣,五个字分为三列,“仁义”和“智信”四个字将“礼”字包围,两边字小,中间字大,将视觉张力集中到了“礼”字,两侧的四个字相互依偎呈环抱状,中宫收紧,用笔同样以藏锋为主,古拙质朴、藏而不露,线条笔笔中峰、圆浑厚重,结字也表现出古拙美,颇有颜真卿《自书告身帖》的书法风貌。

图1 诗文壶

2.2 率意天真、遒劲生动

唐代长沙窑的书法大多是下层工匠所写,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所以在书法技艺上并不娴熟。相比于唐代主流书风,他们书写更加率意天真,不去拘泥于一点一画,同样也更富有创造性,正如明末清初书法家傅山在《训子帖》中提出的“四宁四毋”,即:“宁丑毋媚、宁拙毋巧、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也正是因为工匠们这种自由的书写状态,才使得唐代长沙窑诗文壶显得更加自由生动。

图2文字内容“悬钓之鱼,悔不忍饥”八个字,其上的书法潇洒生动、神采飞扬,用笔率意天真、纵横恣肆。第一列“悬钓之”三字字字独立,笔画偏多,用笔圆中带方;第二列“鱼悔”二字笔短意连;第三列“不忍饥”三字笔画较少,用笔较轻,总共三行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变化无穷。图3“罗网之鸟,悔不高飞”八字,书法纵横恣肆、飘逸生动,这幅作品分为三行,第二列“鸟”的两个横和“悔”的竖折打破常规写法,奇正相生、颇有新意。长沙窑中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书法通过陶瓷得以流传下来,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可估量。

图2

图3

这种率意天真、遒劲生动的书法风格,在书法史上很多书法家都极为推崇,如苏轼在《论书》中曾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提出了书法创作中大象无形的书写状态。在长沙窑这两幅作品中我们能看到诸多书法家所追求的率意天真,正是因为这种不计工拙、自由挥洒,才使得书法的笔墨情趣在长沙窑诗文壶上得以体现,也使得长沙窑的影响源远流长。

2.3 行云流水、纵横恣肆

草书发展到唐代已经极为成熟了,在唐代长沙诗文壶上出现了一批纵横恣肆、极为奔放的书法作品,这种书法作品有利于情感的抒发。图4是一首五言诗:“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反映了离别和相思之苦,诗文内容字迹清晰,书法用笔酣畅淋漓、一气呵成、挥洒自如。图5同样是一首五言诗,诗的内容“上有东流水,下有好山林。主人居此宅,日日斗量金。”这一首祝福诗,其上的书法率意自然、大开大合,通过字的大小错落让章法呈现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视觉效果,字与字之间笔断意连、洒脱自如。

图4

图5

虽然这两件作品的文字内容表达的情感不同,但从书法风格来看都是属于纵横恣肆,用笔行云流水的书法作品,在这两幅作品中虽然没有颠张醉素的高超技艺,但工匠们行云流水、挥洒自如的书写状态感染着观者。

3 唐代长沙窑行草诗文壶的艺术价值

长沙窑行草诗文壶给人朴实无华、自然而然的视觉效果,它将敦厚朴实的器型和不拘一格的书法结合在一起,为陶瓷艺术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长沙窑诗文壶书法艺术虽然是民间书法,但它的艺术风格和取法方向极为讲究,用笔的精到、字形的欹侧变化以及章法布局的合理安排都恰到好处,使得陶瓷艺术和书法艺术更加相得益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之,唐代长沙窑诗文壶每一件都足以打动人心,对于唐代长沙窑诗文壶的研究远不及此,需要更多的学者去挖掘它的美。

猜你喜欢

行草章法书法作品
詞作章法的藝術辯證法講究
陈海良《古人诗》
书法作品选登
质地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从舞剧《行草》谈舞蹈与书法的融合
天下第一行书
多一分不平凡
浅谈《行草》中舞蹈艺术与书法的审美融合
我行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