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不典型肝脓肿与肝内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22-10-07汤光宇张海鹰崔志军通信作者
吉 利,汤光宇,张海鹰,崔志军(通信作者)
(1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放射科 上海 202157)
(2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放射科 上海 200072)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其患病率较高,起病较为隐匿,且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故漏诊率较高[1-2]。肝脓肿多由真菌、细菌等感染所致,受多因素影响,近年不典型肝脓肿发生率逐渐增加,且影像学表现缺乏典型性特征,从而给临床诊疗带来较多困难[3-4]。由于两种病症的临床表现较为相似,临床诊断时易混淆两种肝脏病变,而由于两种病症的治疗方案存在较大差异,一旦漏诊、误诊,则极易引起严重的后果,故需寻求一种快速鉴别诊断的方式[5]。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的70例不典型肝脓肿与ICC患者的病历资料,旨在仔细对比不典型肝脓肿与ICC的CT、MRI以及DWI的差异,以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的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意见。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的70例不典型肝脓肿与ICC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不典型肝脓肿(阴性)48例,ICC(阳性)22例。70例患者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0.78±2.61)岁;体质量指数18~26 kg/m2,平均(23.69±0.57)kg/m2。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具有较高的依从性;②患者的病历有关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存在神经疾病患者;②伴有凝血功能异常者;③合并严重的脑器质性疾病者;④有酒精、药物依赖史者;⑤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⑥存在检查禁忌证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施以CT、MRI与DWI检查,首先行CT检查: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CT16 Slice和联影UCT760-64排CT,调节仪器参数(管电流150~200 mAs,管电压135 kV,层厚、层距均为5 mm),对患者肝区施行扫查,将得到的数据传送到后处理站实施三维立体重建。MRI检查:采用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联影,型号:uMR560)配备相控阵体部线圈,患者取仰卧位,把线圈放于患者胸壁前方,嘱咐患者均匀呼气、吸气,行横断面扫描(T1WI、T2WI序列)与冠状面扫描(T2WI序列),仔细观察患者的肝脏病变情况。DWI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引导患者均匀呼气、吸气,行DWI横断面扫描,设定b值分别为600 s/m2、800 s/m2、1 000 s/m2,于获得图像后把原始图像传送到工作站处理,对校正后的相位图与磁矩图施行多次叠加处理,检查在不同b值下的表现弥散系数(ADC)值。
1.3 观察指标
①不同检查方式检查不典型肝脓肿与ICC的检出情况;②以病理检查为诊断的“金标准”,探讨CT、MRI、DWI在不典型肝脓肿与ICC中的检查效能;③比较不典型肝脓肿与ICC不同b值的ADC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Kappa>0.75表明一致性极好,0.4~0.75表明一致性较为理想,<0.4表明一致性差);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检查方式检查不典型肝脓肿与ICC的检出情况
70例不典型肝脓肿与ICC,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22例ICC(阳性),48例不典型肝脓肿(阴性);CT共检出14例ICC,MRI共检出19例ICC,DWI共检出21例ICC。
2.2 不同检查方式检查不典型肝脓肿与ICC的诊断效能
DWI与MRI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检查的特异度以及DWI与MR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显示:CT、MRI与金标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为理想(Kappa值=0.412、0.759,P=0.000、0.000);DWI与金标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0.899,P=0.000)。见表1、表2。
表1 不同方式检查不典型肝脓肿与ICC诊断结果 单位:例
表2 不同方式检查不典型肝脓肿与ICC的诊断效能比较[%(n/m)]
2.3 不典型肝脓肿与ICC不同b值的ADC值对比
ICC患者在不同b值下的ADC值均显著低于不典型肝脓肿患者(P<0.05),见表3。
表3 不典型肝脓肿与ICC不同b值的ADC值对比(±s)
表3 不典型肝脓肿与ICC不同b值的ADC值对比(±s)
疾病类型 b=600 s/m2 b=800 s/m2 b=1 000 s/m2 ICC(n=22) 1.43±0.26 1.40±0.29 1.33±0.23不典型肝脓肿(n=48)1.95±0.38 1.85±0.35 1.76±0.29 t 5.814 5.255 6.120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ICC在临床的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属常见的肝癌类型,此类患者预后较差,死亡风险较高[6-7]。因ICC早期无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经临床诊断时已丧失手术治疗时机,从而给患者的生存时间、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8-9]。临床对于ICC需施行积极的诊断,但ICC的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主要以肝区疼痛、上腹不适等未主要病理学特征,与不典型肝脓肿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从而造成临床诊断ICC时出现较高的漏诊率、误诊率,以至于临床选取错误治疗方案,最终引发严重后果[10-11]。因此,选取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查措施及时明晰两种病症的差异,指导临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对于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意义重大。
影像学检查为现阶段临床鉴别ICC的主要措施,其中以CT较为多见。CT主要是运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针对患者病变组织施以多层薄层扫描,以此获取患者病灶区域的多层数据,并利用CT机自带的后处理软件重建图像,继而清晰、立体地显示病灶构造[12-13]。然而该检查方式软组织分辨率较低,ICC与不典型肝脓肿的CT表现存在较多相似点,从而导致其检出精准率较低。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MRI与DWI得以在临床大范围使用,且以取得一定成效[14]。本研究结果显示,DWI与MRI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CT检查;Kappa检验显示:CT、MRI与金标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为理想(Kappa值=0.412、0.759,P=0.000、0.000);DWI与金标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0.899,P=0.000),提示与CT检查相比,DWI、MRI更能够有效鉴别出ICC与不典型肝脓肿,但DWI与病理检查具有更为优良的依从性,表明DWI鉴别效果更强。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其主要是针对患者肝区施以多个序列扫描,进而获取不同平面与方位的图像,从而对肝脏病变情况予以清晰显示,进而提高检出精准度[15]。而DWI是MRI的功能成像方式,是唯一能够于活体内无创性检测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状态的手段,其通过对病变区的ADC值施以测量并进行量化分析,以此对病变性质进行评估,继而进一步地提高检出精准率[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ICC患者在不同b值下的ADC值均低于不典型肝脓肿患者,表明ICC与不典型肝脓肿患者在DWI检查下存在较多差异。分析原因在于ICC患者的病变组织大部分为凝固性坏死,使得其水分子运动遭受限制,继而造成DWI图像中的ADC值降低[18-19]。本研究结果还显示,DWI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均较MRI高,提示DWI诊断ICC的效能更强,但两者相比无明显差异,究其原因可能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有关。因此,后续临床还需不断地完善试验设计,继续扩大样本量的纳入,以此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从而进一步证实DWI鉴别诊断ICC与不典型肝脓肿的效能,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
综上所述,DWI能够更为有效地鉴别诊断ICC与不典型肝脓肿,可有效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此保障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