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2022-10-07吴明阳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陕西省高质量水平

冯 飞,吴明阳

(延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发展目标。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持与保障,金融体系可以通过聚集社会闲散资金来实现规模扩张以降低交易成本,通过信用扩张促进经济增长。陕西是西北地区重要省份,陕西经济发展不但关系本省的发展,而且对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及整个西北地区的繁荣与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陕西省实现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后疫情期陕西省经济的恢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学者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研究:李梦欣和任保平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测度[1];李强以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进行衡量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2];马茹等从高质量需求与供给、发展效率、经济运行等5个维度综合考量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3]。第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任保平和李禹墨认为高质量是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5 个方面的高质量[4];张涛认为高质量发展内涵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而不断丰富[5];金培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构和动力的过程[6]。也有部分学者在金融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林昌华实证检验得到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间接影响作用,其中金融结构、规模、深度和环境对经济发展质量有正向促进作用[7];李瑞和董璐探索了金融发展对不同区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8];王江和朱志军以长江经济带地级市为基础,探究得到金融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非线性关系[9]。

综上可得,上述研究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及测度略有差异,学者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高质量的关系看法也稍有不同。陕西省是西部大省,全面分析金融发展与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实现陕西省以及整个西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陕西省高质量发展与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VAR 模型,深入探究金融发展与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互动关系,为在疫情后期推动陕西省经济发展做出边际贡献。

1 研究设计

1.1 模型构建

VAR 模型将所有变量作为内生变量,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来估计各内生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笔者通过构建VAR模型研究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关系,模型设立形式如下:

其中T代表年份,n为滞后期数,ε为随机扰动项,LNECO 为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取对数结果,LNFT为陕西省金融发展水平取对数结果。

1.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综合考虑数据的可得性与代表性,笔者以陕西省2005—2020 年的宏观经济数据为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年鉴》以及统计公报。

1.2.1 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ECO)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复杂的发展方式,不仅要注重经济上量的增加,还要注重环境、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因此,为全面衡量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状况,笔者在参考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并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1)创新发展。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从创新潜力、平台、贡献、成果考量。(2)协调发展。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通过协调发展解决,以产业协调、城乡结构、就业来考量。(3)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况,采用单位GDP 耗水等7 个指标考虑。(4)对外开放,关注发展的内外联动,坚持开放发展,以充分发挥我国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与世界其他各国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主要从外资、外贸开放两个维度考虑。(5)民生共享,共享主要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之一是发展成果惠及全体,选取人均教育经费、人均医疗机构床位数等5 个方面来考量。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1.2.2 金融发展(FT)

为了全面衡量陕西省金融发展水平,在参考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构建包含金融结构、效率、规模3个方面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金融结构指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和各种金融工具,体现金融业内部各领域业务所占份额。采用股票市场市值与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的比值衡量。金融效率体现的是金融资源的配置状态,利用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的比值来衡量。金融规模主要体现的是金融活动开展范围及广度,由金融业总产值与陕西GDP的比值进行测量。指标体系见表2。

表2 金融发展水平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1.3 数据处理

采用综合指数法衡量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金融发展水平,设Yi为上述各项指标,Ri是上述每项指标的权重,综合指数=

为了避免主观赋权的随意性所带来结果的错误,采用熵值法确定上述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过程如下:

(1)由于上述选取的指标之前存在单位和量纲的不一致性,首先采用max-min 归一化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数据的不一致性给最后结果带来的消极影响。

正向指标:

逆向指标

其中i表示某项指标,j表示年份。

(2)确定指标熵值Ei:Ei=

2 实证分析

2.1 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分析

由上述计算步骤可得,5 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协调发展22.69%,创新发展22.44%,民生共享21.15%,绿色发展19.45%,对外开放14.27%。结果首先说明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及就业等有关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的指标对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其次创新是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民生共享位于第三位,开放的影响效果最小,原因可能是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理位置相对较偏,交通运输不够便利,不能在国内国际市场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以致于对外开放对陕西省的经济发展影响相对较小。

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表3),从2005 年的0.164 8 增长到2020 年的0.839 6,增长了80.37%。这也主要是由于陕西省近年来依靠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依靠优质的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新型现代信息服务业,积极引进先进人才,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经济发展质量逐年提升。

表3 2005—2020年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

2.2 陕西省金融发展水平分析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金融发展水平各项指标权重为:金融规模35.59%,金融结构37.92%,金融效率为26.49%,由权重结果可得其中金融结构的作用效果最大,这也要求陕西省政府要确保适度的金融结构,合理配置资源,与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相匹配,从而促进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其次是金融规模,金融规模扩大可以提供更多的信贷资金和资本支持,同时也能够提高技术研发资金分担技术研发风险,从而引起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但过度的金融规模扩张有可能会增加金融系统风险,陕西省政府近年来大力发展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水平起到了较大的提升作用。最后是金融效率,陕西省存贷款规模在近年来虽有所提升,但与同为西部大省的四川省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021 年陕西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4 130.14 亿元,贷款余额为44 053.75 亿元,而四川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98 645.1亿元、78 963.9亿元,金融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陕西省金融发展水平总体同样呈现上升的态势(表4),而相较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而言,增速较慢,由2005年的0.5提升到2020年的0.658 7,增速为31.74%。这也说明,陕西省作为西部大省,金融发展水平在稳步提升,但目前居民整体金融意识仍旧薄弱,导致金融环境较差,并且金融体系尚不完善,仍以直接融资类的银行信贷为主,今后加快提升陕西省金融发展水平,任重而道远。

表4 2005—2020年陕西省金融发展水平

2.3 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2.3.1 平稳性检验

为避免模型出现伪回归对回归结果产生影响,首先需要对上述数据进行单位根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5。

表5 变量平稳性检验结果

2.3.2 协整关系检验

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需要先对变量进行滞后阶数的确定。笔者根据表6 FPE、AIC等信息准则的结果,遵循最小值原则,最后确定滞后阶数为2。

表6 VAR模型阶数选择

为进一步探究陕西省经济高质量与金融发展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采用Johanse 协整检验,具体结果见表7,检验结果显示两个变量之间至少存在两个协整关系。说明金融发展变量与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二者相互影响。仍偏小,金融结构不合理,存在着一定风险隐患等影响金融发展水平的问题。

表7 协整关系检验

2.3.4 稳定性检验

两个变量的外生性检验已经通过,初步得到VAR模型,接下来需要采用AR单位根检验判断模型是否稳定,结果见图1。该模型中方程的特征根均落在单位圆内,说明本文构建的VAR模型是稳定的。

图1 AR单位根检验

2.3.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采用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判断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结果见表8,表明LNECO 与LNFT 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可见金融发展会对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对金融发展水平影响效果不显著。可能原因在于金融发展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金融功能进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但陕西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用来发展金融业的水平较低,使得金融业整体规模

表8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2.3.5 脉冲响应分析

根据脉冲响应函数可以观察到在当期及以前值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给予扰动项一个标准差冲击时对其它变量当期及未来取值的影响。基于建立的2 阶VAR 模型,分别给予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金融发展一个标准差冲击,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如图2所示,具体分析如下:

图2 变量的脉冲响应

第一排是分别给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发展一个标准差冲击,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响应效果。由图2 可以看出,从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其自身的冲击来看,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对自身有正向影响;给金融发展一个正向冲击,经济高质量发展先呈现出正向影响,这也说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所带来的金融业规模扩大、金融结构的优化以及效率的提高等可以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之后出现小程度的负向效果,可能原因是金融发展水平相较于陕西省经济发展情况较慢,其金融结构与当下所要求的产业结构、要素禀赋结构不匹配,金融环境不稳定,此时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接着再次呈现正向影响,最后在第七期消失。

第二排是分别给金融发展和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个标准差冲击,金融发展的响应效果。由图2可以看出,从金融发展对自身的冲击来看,金融发展对自身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给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个正向冲击,金融发展水平持续两期出现在零值附近,之后在第三期呈现正向影响,但作用效果较小,最后在第六期趋于稳定,说明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金融发展存在一定的正向滞后影响,原因可能在于陕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技术革新、完善的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推动金融业发展,而陕西省主要以工业为重,经济发展的成果前期用来发展金融业的程度较低,使得金融资源匮乏,金融效率不足,以致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

3 结论与对策建议

笔者选取陕西省2005—2020 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构建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发展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与综合指数法进行测度,并基于以上数据构建VAR 模型。利用格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方法,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如下结论:

(1)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增速为80.373 2%。其中指标所占权重方面,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所占权重位于前列,即对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较大,其次是共享、绿色发展,开放的影响效果最小。

(2)陕西省的金融发展水平总体同样呈现上升趋势,增长率为31.74%。但相较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增速相对较小。由三个指标所占权重可知,金融结构对陕西省金融发展水平的作用最大,其次是金融规模,金融效率位于最后。

(3)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金融发展水平二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从二者的互动关系来看,作用程度和方向存在差异,金融发展水平对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呈现出正向—负向—正向,最后在第七期消失,这也说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可以促进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金融外界环境不稳定、金融效率低下等以致于出现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效果;其次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对金融发展水平有一定的正向滞后影响,并且影响效果较小,原因可能在于陕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技术革新、完善的制度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金融业的发展,但陕西省主要以工业为重,经济发展的成果用来发展金融业的程度仍旧较低,使得金融资源匮乏,金融效率不足,以致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1)深化金融市场改革,优化金融市场结构。目前陕西省金融体系主要还是以银行主导,需均衡直接、间接融资的比重,因此需提升直接融资的比重。大力发展公司信用债券,扩大中小型创新企业债券规模,加大支持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参与债券市场的力度;鼓励中小型保险公司发展,大力创新保险品种,加大对国有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革;完善衍生品交易制度,创新金融衍生品交易品种。

(2)扩大金融市场规模,提高金融效率,引领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陕西省政府应继续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明确金融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合理配置金融机构融资产品、企业融资需求等资源,积极引导资金融入绿色创新产业,不断提升金融规模;完善监管制度与政策,加强信用法制环境的建设,加大信用教育宣传,抓住数字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革新所带来的新机遇,加快金融工具、服务模式的创新。

(3)协调发展是促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坚定不移地走乡村振兴道路,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打破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阻碍。促进陕南、陕北、关中区域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关中的优势带动陕北、陕南的发展,加大陕南的投资力度,倡导绿色循环经济,保持陕北地区持续转型发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数字经济等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重视并不断提高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陕西省政府要加大对科研活动、科研经费的投入,鼓励创新型企业与金融业深度合作,加大对创新型项目的资本投入。同时要把握众多高校资源优势,完善人才引进政策,降低落户门槛,提高应届生的基础工资,给予一定的购房补贴以吸引更多人才,为创新体系提供人力基础。整合陕西科研院所、企业等众多创新主体力量,推动资源共享,攻克人工智能、新型材料、芯片等新兴领域。

猜你喜欢

陕西省高质量水平
张水平作品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作家葛水平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