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集聚视角下中小企业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2022-10-07罗利丽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价值链协同企业

罗利丽

(咸阳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小企业从少到多,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力量。2017—2022年中国企业经营项目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表明,到2021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有4 842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对GDP的贡献占60%左右,对税收的贡献占一半以上,创造了80%的城镇就业[1],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角。但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主要表现为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差,缺乏核心竞争力。由此,中小企业必须寻找新的路径,突破瓶颈,谋求发展。

1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源于20 世纪80 年代初的改革开放。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民间被长期抑制的创富热情被极大地释放出来。中小企业首先以乡镇企业的形式异军突起,企业数量迅速增加。根据1995年全国工业企业普查资料显示,1978 年至1994 年全国乡以上中小企业由34.7 万个增加到52.7 万个,增加了52%[2],成为满足市场需求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小企业的创富功能符合了当时经济建设的价值取向,从而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从90 年代后期开始,中小企业发展逐步陷入困境。随着分税制改革推进,“抓大放小”政策的实施,企业迅速发生分化,形成了少数大型企业集团与众多中小企业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一方面,在政府的政策取向上中小企业被边缘化;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又处在产业链最低端,缺乏核心竞争力。面对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的挤压,中小企业陷入发展困境,亟待蜕变。

“十一五”以来,随着“非公36条”“新非公36条”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中小企业绝处逢生,生存环境逐步得到改善,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2014年以来,国务院推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等多项措施,极大地调动了人们创业的积极性,注册中小企业数量迅速上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中心企业有1 100 多万户,占全国实有企业数的99%[3]。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激活了市场,使我国经济充满生机,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到2021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有4 842 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规模以上中小企业40 万户,营业收入超75 万亿元,利润总额达4.7 万亿元,较2021 年分别增长23.5%、38.7%、37.1%。

但从总体上看,中小企业目前发展仍然面临许多瓶颈,诸如资金困难、人才短缺、企业文化缺失、管理落后、竞争力低等。分析其根源,实质上均是由一些无法回避的深层问题所致。

1.1 发展基础上过分依赖于天然的比较优势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起步于家庭作坊或乡镇企业,进入领域的选择主要借助天然的自然条件、要素禀赋等,从而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以及在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如中小企业发展迅速的江浙地区,曾被高度推崇的“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就是利用自己资源要素区位的优势,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采用自主经营,实现了非农化发展。但是,这种比较优势并不持久,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演化,这种高度依赖于自然条件和要素禀赋形成的比较优势必然丧失,其后续发展就必然陷入困境。在短缺经济中,江浙地区中小企业低层次的商品加工可以说是独占先机,领尽风骚,但面对后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却是举步维艰,发展缺乏持续性,企业寿命短暂。相关学者研究显示,在中小企业中,5 年内倒闭的企业约占总数的68%,生存6~10年的企业占19%,寿命超过10 年的企业仅占13%。中小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成长型的仅占企业总数的30.4%[4]。

1.2 产业结构上以劳动、资源投入为主的传统产业占主体

在产业选择上,中小企业主要选择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鞋类、玩具、五金等,以及钢铁、水泥、煤化工等资源密集型产业。这类产业中,劳动、资源等基本的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很高,而高级的生产要素配置比例低,处于产业结构的低层次和产业链的最低端,导致中小企业出现“二低两高”现象,一方面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另一方面,成本高、污染高。缺乏高端的自主品牌,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被迫处于“产业微笑曲线”的底端[5]。

1.3 产业发展上产业集聚程度低、协同发展水平差

中小企业经历了一个“个人所有企业——创业家式或家族式企业——经理式企业”成长历程[6]。企业的进入领域、发展定位、经营模式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主个人拥有的资源和认知,致使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空间分布很零散,单打独斗,产业集聚水平低,既无法产生和享受产业集聚效应,因而市场适应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弱。

1.4 发展模式上是投资驱动的粗放式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面对供给严重不足的短缺经济,基于乡镇集体企业或家庭作坊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从起步开始,就选择了那些技术门槛和管理门槛相对比较低的领域。加之长期以来遵循比较优势理论,形成了“高物质消耗、低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的粗放式发展方式,造成了大量附加值低、污染严重、资源消耗量大的生产能力和产业体系。这种过分依赖资本投入而忽视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投资驱动型发展模式,导致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面对国家发展理念的提升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处境越来越困难,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1.5 经营模式上过度实施多元化战略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受高利润驱动,中小企业大多选择了内向型多元化经营战略。这种经营战略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获取高额利润。但长期实施的结果是企业战线拉得太长,摊子铺得太大。在主营业务没有做强做大、核心竞争力没有形成的情况下,盲目推进多元化战略,必然导致企业经营中管理失控,资金链断裂。面对跨国公司的冲击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只能以破产而终结。事实上,我国中小企业短命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受投资驱动,生产经营上盲目实施多元化战略。

正是这些深层问题,使中小企业面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陷入困境,发展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由此,必须探索中小企业发展的新路径,寻找新的突破点。从产业发展规律和国外企业发展经验来看,产业集聚视角的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无疑是一个科学的选择。

2 产业集聚下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产业集聚理论和协同发展理论为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协同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此分析可以明晰中小企业产业集聚视角下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进而厘清各中小企业的功能定位及发展策略。

2.1 产业集聚理论

产业集聚理论是由马歇尔最早提出的。产业集聚“是指同处于特定产业领域,在地理、资源区位上相互靠近而形成的相互关联、空间聚集的企业组织网络。”[7]在分工与协作基础上的产业集聚,一方面可以扩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从而降低发展风险和市场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企业有效地获取外部的资源要素,打破资源要素瓶颈,吸引投资,集中优势,强化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是促进产业集聚的根本动因。

第一,产业集聚会使规模收益递增。产业集聚有效利用了分工与协作,要素禀赋差异的不同企业在专业化分工中形成相对优势,通过协作会在经济活动中产生乘数效应,使规模报酬递增。

第二,产业集聚会导致外部性。这种外部性既包含外部经济,也包含外部不经济。正如马歇尔所指出的,正是这种外部经济性,才使产业集聚得以发生[8]。

第三,产业集聚可以降低成本和费用。产业集聚中,企业可以通过垂直和水平的分工与协作,以各种形式将生产活动进行分解、外包,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公共基础设施、外部经济、基础工业为辅助工业提供的生存前提也会降低企业的成本和费用。

第四,产业集聚可以获得竞争和发展优势。产业集聚强化了专业化生产,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同时也推动了企业向纵深发展,不断创新,有利于新企业和新服务的孕育。波特的“菱形架构”钻石模型也印证了这一点。产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的形成有赖于一定程度的产业集聚[8]。

第五,集聚具有学习效应。产业集聚下各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借鉴、模仿和学习,产生学习效应,这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即使企业、客户、供货商之间,存在着一个集体学习过程。而这种集体学习主要依赖于产业集聚形成的企业间的联系和结网,以及熟练劳动力在区域市场的内部流动来实现[8]。

总之,按照产业集聚理论的分析,企业在特定产业领域聚集,通过要素整合、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可以产生乘数效应,获得集群效益。这为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视角和思路,中小企业要打破发展瓶颈,谋求新的发展,加快产业集聚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2.2 协同发展理论

协同理论是由赫尔曼·哈肯创立的。它主要研究开放系统中有序结构形成的内在机理和规律,其核心强调内部子系统间通过“协同作用”而赋予一个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机制和驱动力。由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差异与协同,通过相互作用和整合过程,这种差异与协同的辩证统一获得整体效应时,系统就从无序转为有序,从而具有了新的结构和功能[9]。协同理论的价值更在于它的方法论意义,它揭示了改变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途径是控制参量的改变。

协同理论对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启示:

(1)“竞争”必须与“协同”并存。竞争是推动企业不断创新、谋求发展的动力所在。但也应该看到,一味地竞争,会使区域内企业之间产生更多的摩擦和内耗,无法形成整体发展的合力,以获得整体效益。协同作用会使中小企业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避免发展的无序状态,形成整体合力,在整体效益提高中受益。

(2)开放性是系统走向有序的重要途径。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只有在不断地与外部进行物质、能量等变换,才能获取动能,由无序走向有序,形成更有利的整体结构与功能。

(3)系统中的子系统必须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只有具有自主性、独立性的子系统,才能保证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而自发地相互协调与合作,使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

(4)控制“组织”能够有效地保证系统运行。建立自组织和控制的“组织”之间的合作与合成,通过控制的“组织”可以使自组织的效果趋于更佳。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中,通过构建调控机制和协调机制,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可以强化产业集聚系统与企业子系统之间的合作、合成功能,从而使结构的整体效果达到最佳。

3 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协同发展,要求在一定资源要素基础上,形成一个彼此联系、相互流通的“集聚体”。这就必然需要以一定的媒介为纽带,形成富有整体效应的发展路径。产业集聚理论揭示了产业集聚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链为基础的产业集聚现象,预示存在着以价值链为媒介的发展路径;协同发展理论揭示的系统或子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部进行物质、能量变换,以实现动态平衡的机理,预示在产业集聚过程中存在着以知识链为纽带的发展路径;互联网技术向不同产业和企业的迅速渗透,加强了它们之间的分工与协作,预示存在着以物联网为平台的发展路径。由此,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协同发展客观上存在着三种路径。

3.1 以价值链为媒介的协同发展路径

每一个企业所从事的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以企业内部价值活动为核心,建立在一定的价值链基础上的。而每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又不是孤立的,其价值链也都包含在更大的价值活动群中,形成庞大的价值系统。这个价值系统既包含价值链在产业内部的纵向延伸,也包含价值链在不同产业企业之间的横向延伸。纵向延伸与横向延伸的结果就在产业集群内形成了一张贯通的价值网。价值网内形成错综复杂的价值流转路径,每条路径的每个节点都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物质、资金、技术的交换关系,形成一个价值递增过程。处在价值网络每个节点的企业就获得了利润增长空间,由此,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在集群内实现更大程度的协同,从而促进产业集聚下的协同发展。

如图1所示,在以价值链为基础的产业集聚过程中,处在价值网络不同节点上的企业都能从其他企业的发展中直接或间接地获得利润,而这种利润又具有稳定性。由此,使得企业的协同发展成为可能。以价值链为基础的产业集聚协同发展路径具有以下优势:

图1 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协同发展模型

(1)能够促进专业化分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以价值链为媒介的协同发展路径中,每个产业价值链被分割成许多个环节,各个企业只能根据专业化分工的要求进入某一环节的节点进行经济活动。由此,要求每个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要素禀赋、资源约束情况针对性地进入某个节点,这样可以避重就轻,集中优势资源,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竞争与协作并存。由于在产业价值网络的各个节点上存在着大量的中小企业,满足同一市场需求、在同一利润池中分取利润的企业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竞争,这样,在价值链的每个节点内部不乏进步的动力。同时,为了获得协同效应,各环节之间的企业又相互密切协作。而这个协作是通过市场交易形式实现的,由此决定了各个企业必须遵循竞争规则,自觉去适应和维护这种协作关系。竞争与协作并存的格局,保证了整个产业价值链的高效运转,避免了经济活动的僵化与无序,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3)稳定性与动态性并存。产业价值链中,存在着丰厚的利润,参与每个环节竞争的企业都面对相对稳定的利润池,企业只需在此环节上向纵深发展,避免了在各个环节之间乱窜,产业价值链具有相对稳定性。由于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中众多企业之间又存在着激烈竞争,必然会优胜劣汰,促使整个价值链不断创新升级,从而具有动态性。稳定性与动态性并存保证了价值链的高效有序运转。

(4)知识转化高效快捷,服务针对性强。知识创新与研发部门将针对产业价值链某一具体环节的需求进行创新活动,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创新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价值链的经济活动,高效快捷地转化为产品。中介、金融等服务机构也会针对产业价值链的某一环节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性服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促使交易成本大大降低,提高了产业集聚效益。

3.2 以知识链为纽带的协同发展路径

产业集聚视角的知识链是指产业集聚中集群内的知识流动所形成的知识网络结构,主要围绕知识的投入、转化、创新、共享与扩散而展开。以知识链形成的网络结构中同样存在着许多网络节点,而处在各个节点不同企业知识势差的存在,使知识在不同节点之间循环流动,并借助知识创造、转移和共享等活动,进而实现知识增值。由此,产业集聚模式演变为知识联盟模式,具有不同能力和目标的企业构成了一个协同发展共同体。因为知识链具有收益递增性,各节点上企业可以通过协同创新、协同发展,共享创新收益。

以知识链为纽带的协同发展路径关键在于处在知识网络结构各节点上的各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创新(图2)。由此,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图2 以知识链为基础的协同发展模型

(1)有知识和技术的创造、转移及共享所依赖的共同平台。它包括由高校、科研院所等研发机构组成的知识创新平台,提供科技咨询培训、科技孵化、投融资等服务的科技中介平台,以及进行科技创新、促进技术转型升级的技术创新平台等。

(2)主体具有独立性、自主性。产业集聚系统中各个创新主体应具有充分的自主性,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组织,能够自由、充分地进行竞争,这样才能保证知识创造、协同发展的动力源。

(3)以知识链为纽带形成的网络结构应是一个开放系统。只有一个开放的系统,才能在不断地与外部进行物质、能量变换中,汲取有利的因素,摈弃和淘汰落后的、无用的因素,实现系统自身的优化和升级,形成更有利的整体结构与功能。

(4)建有调控机制和协调机制。虽然知识链具有内在的制衡性,但还不足以保证整个链网规范有序。需要通过调控与协调,强化知识链中各主体之间的合作、合成功能,从而使链网结构的整体效果达到最佳。

因此,必须把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加强知识链各环节之间和每一环节各企业之间的知识创造、转移及共享。

3.3 以物联网为平台的协同发展路径

物联网是利用信息传感设备,借助互联网对物质资源进行智能化、可视化管理的一种网络,是互联网在物质资源领域的应用与拓展[10]。物联网技术实质上就是将物质资源以虚拟化形式呈现,以便对物质资源进行可视化管理。以物联网为平台将各个企业连接起来,就意味着将产业集群内各个企业的物质资源及非物质资源整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可视化管理的资源库。这个资源库的使用不再受时间、空间、产权归属等条件的制约,只要遵循一定合约,按照特定的交易方式就可以及时满足市场上个性化需求,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资源的价值增值能力极大化。

这种发展路径实质上是一种资源共享模式,是一种企业联盟模式的回归,它具有自己独有的优势:

(1)物质资源虚拟化。物质资源往往由于无法有效地进行市场流动而闲置得不到有效使用。以物联网为纽带,将物质资源虚拟化,搭建一个物质资源流动和共享的平台,使产业集群内各企业的资源有效流动起来,形成一个共享资源库,为企业发展突破资源瓶颈约束提供条件。

(2)资源管理的可视化。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很难做到供求完全对接,而往往表现为一种事后配置,具有自身无法避免的自发性、盲目性。物联网的虚拟化、可视化管理,就能使产业集群内部各个企业对各自的资源供求状态做到一目了然,明确自己的所有及所求,供求双方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对接。由此,就有效地克服了信息不对称的局限,极大地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为企业发展开拓了空间。

(3)资源使用的共享性。协同发展的核心就在于产业集聚的企业群内要形成一种共享机制,进而各企业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避免单打独斗的局限。产业集聚中以物联网为媒介就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平台,企业可以更加智能化、柔性化、动态化地寻找物质平衡,实现其经营目标。

总之,产业集聚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价值链、知识链、合作平台等媒介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协同发展路径。各个中小企业应结合所在产业集聚的特点参与其中,寻求适合自己的协同发展路径。

4 促进产业集聚,加快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 统筹规划,促进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自然规律,但若仅仅依赖于产业的自然演化,积聚进程将会比较迟缓,积聚规模也会比较小,同时,产业集聚过程中的优化升级也会滞后。由此,政府必须加强引导,积极推动产业集聚。政府规划部门要统筹规划,合理优化布局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发挥极化扩散效应。政府在制定地区总体规划时要立足于推动产业集聚和中小企业协同发展,通过科学规划,或以产业价值链为媒介,或以知识链为纽带,或以信息平台为基础,将众多的中小企业纳入区域产业发展系统中,促进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4.2 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虽然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是依赖于市场作用的,但政府必须为其提供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制度保障。一方面要借鉴先进国家产业集聚区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经验,探索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协同发展的基础制度、监督制度;另一方面,从实际出发,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强化保护公平竞争的市场法规,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等,为企业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4.3 构建协同发展机制,保证集聚系统有效运转

大量中小企业的集聚发展往往受到环节不畅、对接困难的制约。必须构建协同发展机制,打通各个环节对接通道,实现系统性整体发展。一是构建动力机制。协同发展系统的运行在于动力机制,它强调的是市场本身的力量,即扮演“经济人”角色的市场主体在自动追逐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促进产业集聚各个层面的中小企业加强合作、协同发展。这要求必须有公平的竞争环境,放宽的市场投入,强化的契约制度、信用制度和裁判制度等完善的市场交易规则,以维护市场主体的合理利益,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协同发展系统自身良性运行。二是构建协调机制。在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协同发展系统中,涉及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等一系列关系,需要从整体上构建合作的协调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中介机构的管理、协调作用,打通各个环节对接通道,建立有效的信息协调机制,加强企业之间的协作。

4.4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物联网的积聚协同作用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协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对以物联网为平台的协同发展来说,更是实现物质资源虚拟化,加快物质资源流通与共享的前提条件。要加强各类知识库建设,完善机制,提高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处理能力,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以便有效融入协同发展系统。另外,要提升对物联网建设的扶持力度,整合社会信息化建设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协调各单位、各部门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加快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给物联网构建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形成健全的物联网长效发展机制。

4.5 鼓励技术创新,提升中小企业内生增长能力

产业集聚过程中,中小企业能否参与、融入到协同发展系统,关键在于企业自身是否具有内生增长能力,是否具有自身“造血”功能。而这依赖于有知识和技能的劳动力。由此,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研发机构合作,利用社会人力资源,不断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必须通过企业、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和培训机制,提高人力资源素质,进而提升中小企业的内生增长能力。

猜你喜欢

价值链协同企业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企业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企业
企业
数字化转型与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