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语境下“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内涵和实践遵循
2022-10-06傅梅蓉
傅梅蓉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在观摩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场教学时,他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2022年,“守正创新”成为引领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符号。如今,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浪潮已然形成异彩纷呈的课堂生态,理应在“创新”的同时,坚持“守正”这一大前提,把握“讲道理”这一重要本质。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名师课堂,首次向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本质”层面的思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启发,那就是:以“守正创新”的姿态“讲道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应守护、始终坚持的责任担当,更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前进动力和根本指向。
一、深刻理解“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丰富内涵
“讲道理”三个字简洁而朴实,但思想丰富、内涵深刻,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最精准、最深刻的“把脉”“点睛”。深入理解其内涵,至少应该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
(一)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来领会——认清性质是前提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问题上,随着学科建设的深入,学界逐步取得了共识,对一度“去意识形态化”“去政治化”等剥离意识形态属性的认识进行了纠偏。历史上,人们对“意识形态”一词存在着误解,其原因,部分来自对经典作家观点的错误解读。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伪性时指出,意识形态家们“编造这一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当做主要的谋生之道”[2]152,这一观点容易被误解为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等于虚假的观念”。当然,人们对“意识形态”一词的敏感,更多来自于某些夸大意识形态作用的认识,形成了对“意识形态”的刻板认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西方以丹尼尔·贝尔为代表,提出“意识形态终结论”“意识形态非科学论”,认为“所有意识形态同反映客观真理的科学都存在着绝对的对立,因而一切意识形态都不可能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能够要求人们承认其对世界的解释符合真理的精神力量已经衰竭”,进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3]。承载着意识形态传播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因此长期被冠以“洗脑”的污名。
事实上,作为一个国家及其政治制度相关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的总和,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是任何统治阶级实现社会控制的手段之一。换句话说,使具有鲜明阶级性的主流意识形态得到广泛认同,这是任何国家意志的必然要求。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在各个国家历史与现实中以各种不同的名称存在着,并彰显自己的独特价值。尽管其课程设置、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上有很大的差异,但都毫无例外,包含了时事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制度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因其始终为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使其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而自带有意识形态根本属性,而且,这一点的地位始终高于“公民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人格教育”等其他的特征属性。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与资产阶级(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相比较而存在,在斗争中发展。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它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因而也决定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具有实践性、科学性、人民性和时代性等显著特征,并在坚持中发展、在坚持中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并多次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文化传承、实践成就,是我们上好思政课的底气。
在学术界,关于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关系。张华认为,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4];闵绪国认为, 意识形态性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发展的始终,是其最一般最稳定的属性[5];郑永廷认为,社会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相互融通,“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方向和目标,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方向和目标;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规范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6]。可以这么说,多数学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的定位,纠正了一段时间以来将其等同于“公民教育说”等认识偏差,倾向于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属性在于意识形态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政治立场旗帜鲜明,坚守意识形态这一本质属性之正,把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守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作为“讲道理”的根本追求。
(二)要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来领会——认清目标是关键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一代又一代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实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育人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其中的政治任务和“关键作用”,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应该紧紧围绕这一育人目标,科学设置课程、合理设计教学、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讲好一系列培根铸魂的“人间正道”和“科学真理”。
所谓“道”,一般是指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传之“道”,围绕着育人目标,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大“道”即信仰之“道”。马克思主义指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指引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道路和成功实践,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三个重大时代课题,在全面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历史快车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青年学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的系统学习和研读,学懂弄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等一系列蕴含历史规律性和历史必然性的“道理”,分析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之“道”、自信之“道”、奋进之“道”和发展之“道”这些“大道理”,从而解决深层次的信仰问题。
所谓“理”,汉字释义中有“道理”“事理”“治理”“辨别”“理解”“雕琢”等多种解释。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传之“理”,围绕着育人目标,包括人生之“理”、爱国之“理”、和谐之“理”、育德之“理”、尊法之“理”、自然之“理”等关乎成长成才的具体道理。教师应该努力挖掘课程内容的人文性与智慧性,了解学生的思想矛盾、心理冲突、情感困惑,把道理讲通,为学生解“渴”。
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传之“道理”,还应该包括“道”“理”本身蕴含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立场与方法。例如:应注重培养青年学生的历史思维,坚定历史自信,自觉站在党史、共和国发展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大坐标中,正确认识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内在必然性和独特优势,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进而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要引导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面对网络文化中的“内卷”“躺平”等现实和个人思想困境,能从“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汲取经验和智慧,激发奋进力量,积极作为,勇于担当,主动投身到社会实践中;要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方法,做到在复杂的形势面前,能够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理解认同并坚定执行党中央“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的抗疫总方针,以及“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工作部署;等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育人的主渠道,所讲的道理应该始终聚焦培根铸魂的目标任务。
(三)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视角来领会——掌握规律是根本
思想政治理论课陪伴着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全过程,是贯通大中小学教育各个学段的有机整体。针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党中央提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政策导向。基于此,各学段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在掌握和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及坚持思政课“八个相统一”总规律总遵循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相互衔接、各有侧重,相互观照、循序渐进的“接力式讲道理”“新秩序”。
人的认知发展是由低到高、由表及里、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量变积累到质变飞跃,不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的道德发展存在“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定向的差异,道德认知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征[7]409-412。简言之,大中小学生在成长发展的不同时期,具备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其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任务也就不同,各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优化、教学组织实施要与大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进程相匹配。2019年中办、国办制定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界定了各阶段教学目标如何层层递进、有效贯通,即围绕立德树人总目标,把各学段不同的目标定位为“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8]。这个文件为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讲道理”提供了宏观层面的总体要求。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讲之“理”,应该聚焦不同的学段目标,克服内容简单重复甚至目标倒置错位的现象,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视角掌握和运用教育教学规律。
二、坚持守正创新,把握“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实践遵循
当前,教学改革浪潮下,新理念、新实践不断结出硕果:校园讲堂、网络平台、田间地头、舞台展馆都成为老师们一展风采的教学阵地;演历史剧、录音视频、手绘创作、情景表演方式方法的实践尝试各自精彩;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师队伍持续壮大,网络课程资源触手可及,红色文化资源大量涌现;新媒体手段附能课堂内外,大思政课直播凸现名师效应,课堂的丰富、生动已然突破了以往传统课堂的单调、枯燥之困局。
但不可否认,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仍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实践上的偏差,在个别课堂上可见到“讲道理”的功力尚有不足之处。例如,教学内容选择上迎合学生口味,舍弃重难点,乐当段子手;单纯追求教学方式手段的花样翻新,课堂热闹一场,课后隔靴搔痒。又如,基于各类比赛任务驱动的预设课堂,表演味道过浓,功利心过强,迎合评委口味,育人效果不佳;教学语言追求华丽辞藻,教学过程材料堆砌,缺乏理论分析演绎;在教学手段上,混合式教学变成简单的以MOOC远程学习课时代替传统教学课时,缺乏二者的有机融合;等等。
坚持守正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道理”的时代要求。因此,我们首先要明晰“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守正基础上的发展,失去了前提,任何的创新只能是异化;守正也是创新的目的,创新是守正的手段,手段是服务和满足于目的的,真正的创新归根到底是为了守正。守正,理应包括坚守课程属性、育人目标、教育规律之正,“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强调了“守正”的本位;创新,则应该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管理、育人场域的创新,交流机制、教研价值的创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强调了“创新”的价值。守正与创新并不是对立的,应该高度融合统一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
(一)守意识形态属性之正,创教学理念、技术手段之新,讲准“内容为王”的道理
讲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道理”,首先就是要讲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道理。课程属性决定了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和教学重难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教学要坚持内容为王,抓住根本,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最重要的“大事”,也是教师最难的本事,承担着为学科的科学性正名的任务。教改盛景之下,我们理应保持清醒的思考和严谨的态度:“讲道理”这个本质决不能迷失,避免片面娱乐化、重复活动化、简单概念化的“创新”倾向。以本质为根本,以内容为王,旗帜鲜明讲政治,要努力做到:既要聚焦理论重难点的突破,又要敢于直面社会尖锐的现实问题,回应社会公众舆论热点,正面引导学生思想困惑。换句话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就是:传马克思主义的“道”,解学生心中的“惑”。背离这一点,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抓不住根本,必然讲不好“道理”,甚至本末倒置,发挥不好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无论是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育理念的更新,抑或是媒体手段、实践教学、平台功能等教学手段的运用,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把这一“道理”讲准,讲好,讲透彻。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思想敏锐,充满激情,但对社会复杂问题容易走极端。教学如果刻意回避,避重就轻,甚至哗众取宠,那么学生疑惑将得不到解答,错误认识可能进一步蔓延滋生。2019年,东方卫视推出了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主讲的《这就是中国》的政论节目,就是“讲道理”的成功典范。张维为教授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直面现实存在的问题,以全新广阔的国际视野,权威精湛的理论研究,把中国自信的道理讲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吸引了大批的青年观众,给我们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很多启发。因此,作为教师,一方面要成为运用媒体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的行家里手,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被技术绑架,背离“讲道理”的本质,陷入形式热闹却收效甚微的困境。
(二)守人才目标导向之正,创教学管理、育人场域之新,讲透“培根铸魂”的道理
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道理,其次就是要从育人目标导向与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角度讲好各种道理,即“守目标导向之正”。这要求做到:把理论供给与个人需求、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理论建构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培根铸魂”的育人效果。
守育人目标之正,创教学之新,就要以学生成长需求为依据,确定教学策略,并以学生思想上的“获得”和“成长”作为评判依据。在教学管理实践中,要把育人目标放在第一位,以生为本,而非以资源、效益等为本。例如,管理中做到排课时间科学合理、班级规模适宜、评价客观全面公正;教学中做到目标多维可操作、教学方案因专业而异,克服急于求成的功利心。尤其是,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属性,不能用线上MOOC完全取代传统面对面的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具有权威性、统一性、针对性等特点要求,而MOOC课程具有建设周期长、内容时效性强、学习自控性要求高、情感沟通和个性化引导不足等特点,无疑会降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效果。因此,如何做到线上线下二者有机融合,相得益彰,需要加强整体教学设计和教学管理研究,在学时学分上做实抓牢。
“八个相统一”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成功经验的系统总结,进一步深化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等一系列规律的认识,为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科学化水平,与时俱进地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的创新提供了重要遵循[9]。守育人目标之正,创教学之新,要坚持以“八个相统一”这一教学改革创新的根本要求为指导。“讲道理”教无定法、教无定所、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不断探究学科领域新规律,不断创新育人的新场域。例如:微信公众号的文本撰写和平台管理,可以与课堂形成良性闭环互动;读书分享会、宣讲小分队等可以延展课堂有限时空,内化理论认知;等等。这些均是以成长体验获得感为考量的育人新场域新方式。
除此之外,守育人目标之正,创教学之新,还要继续探索总结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课题、新规律、新方法:一是善于把握“讲道理”和讲故事的尺度。故事,是文化传统赓续和价值理念传承的重要载体,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增强文化自信,传播中国形象的依托,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要达到“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不可缺少的内容。说理离不开故事,低年龄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巧妙地融道理于故事中,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则不能堆砌故事冲淡说理的过程。如何将红色革命故事、历史典籍故事、名言谚语故事有机有度融入课堂,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让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我们可以从习近平总书记“讲故事”的场景得到很多启发。二是精于处理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的融合。情真意切、情理交融的课堂取向,尊重、信任、平等的师生关系,所讲之理才能入脑入耳入心。正面讲授时,教师用真心真情的投入赢取学生的情感共鸣;议题设置时,选取认知或情感上有矛盾、有冲突点的议题,能够激发思维碰撞和情感激荡,产生深刻情感体验;组织素材时,要精选打动人的情节和细节,搭建思维的链条,让说理能够水到渠成。三是研究处理教学语言与教材文本的关系。要避免过多抽象枯燥的书面语言,应在备课上下足功夫,在“读厚”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读薄”,化严谨严密的学术语言为亲切的、接地气的、贴合教学对象的教学语言,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做到融会贯通。四是善于分辨西方语境和中国话语的不同。说理,首先要掌握中国话语体系,其次要善于分辨并跳出西方话语体系。
(三)守学科教学逻辑之正,创工作平台、教研价值之新,讲好“循序渐进”的道理
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讲之道理,学生往往会感到“似曾相识”,容易产生厌烦心态。其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讲之道理,有深厚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感和严密的逻辑性,“道理”呈现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因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目标不同体现鲜明的学段区别。因此,要“讲好道理”,教师必须按教学内容的逻辑发展,讲好“循序渐进”的道理,把握本学段的教学侧重点,守好自己的“责任田”:既胸怀整体性,又落实体现差异化;既重点关注本学段,又兼顾相邻学段,做到“既瞻前又顾后”。守住教学逻辑之正,才能得以解决实际教学中内容交叉重复,教学目标模糊或提前拔高、衔接性差,实践教学方式手段多有雷同、缺乏实效,理论深度把握不准等诸多现实问题。
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落实循序渐进“讲道理”,正是遵循教学逻辑发展的必然要求,势在必行。因此,这也是当前和今后国家大力推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之大举措大思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既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理念上的顶层设计,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宏观层面即“共性”上加强创新,也需要教师个人的教学实践落地,在教学设计理念、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案例选取、教学方法改革、教学重难点突破等教学组织实施过程微观层面即“个性”上加强创新。目前而言,后者尤为关键。
当前,各地正在积极行动,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大中小学一体化工作平台。教学指导委员会、大中小学幼一体化教学研究联盟小组等机制平台纷纷建立,畅通了各学段教师沟通交流、集中教研的渠道。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真正推进,教师层面的努力甚至每一个教学主题的实施才是“最后的一公里”,需要更多一线教师提高自觉性,致力于“接力式讲道理”的教学实践。以下以大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学为例(表1),尝试在“大中小学一体化教学联盟”这种新的工作平台基础上,探索“分段同题”教学逻辑递进关系及其教研价值,讲好“循序渐进”的道理。
表1 大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侧重点
“分段同题”教学展示与集中教研的价值,对一体化教学落地实施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是,集中教研破除了不同学段的物理空间阻隔,教师在较为直观可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纵向培养进程中,体会如何找准各学段学生的思想发展区,找准任务点。二是,集中教研使教师体会到不同学段如何以问题为导向,以学情为基准,既“瞻前”又“顾后”,对知识供给、能力培养、素质养成形成合理分工和重点突破。三是,集中教研促进了教师对各学段目标定位、教学策略、教学效果的反思,有利于对教学目标进行精准定位,并据此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策略,做到“到位”不“越位”、“到位”不“缺位”。
教研价值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意义更加凸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处于人才教育培养的终端,直接衔接社会的人才需求,既不能把着力点放在小学阶段要解决的情感层面问题,也不能放在中学阶段要解决的常识性判断层面问题,必须在“瞻前”的基础上,着重解决本学段的“核心任务”——在“精神信仰”层面上下大力气,见真功夫,展示特色与亮点。唯有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0]讲好思政课固然还面临不少困境,但只要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责任担当、科学的专业精神,齐心协力,不断探索,就一定能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育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