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烤烟+蔬菜多元产业组合模式分析
2022-10-06刘敏李震李保凯马骏
刘敏李震李保凯马骏
(1.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2.贵州省烟草公司黔西南州公司,贵州 黔西南 562400;3.南京农业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95)
作为贵州省支柱性产业,烤烟业成为贵州省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促进烟农可持续增收,推动贵州农业现代化建设。随着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推动,贵州省农村劳动力流失、生态环境破坏、多元产业竞争加剧。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烟田流失、产业设施毁坏或荒废问题突出,烟叶产业发展面临困境。在此背景下,贵州省烟叶产业综合体需进一步完善产业相关的配套设施,培育烤烟产业技术人员,统筹烟叶与其它产业协调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带动贵州现代农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目前,贵州省有9家全国“烟区产业综合体”试点和7个省级试点,围绕“烟叶强、烟区美、烟农富”的目标,按照“稳定烟区、完善设施、配套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培育先进生产方式”的总体要求,结合贵州烟区实际,将烟叶产业发展与助力脱贫攻坚相结合,探索“烤烟+蔬菜”多元产业组合发展新模式,同时推动建构烟区农业产业链、培育农产品品牌,推动贵州烟叶产业综合体可持续发展,建构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模式,带动现代烟草农业产业升级[1]。
基于此,本文对贵州省“烤烟+蔬菜”多元产业组合的基本内涵及主要成效进行简要阐述,并根据贵州烟叶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总结全年作物接茬8种模式,其中“烟叶+”4种,其他作物组合4种,对比分析每种基本模式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对8种基本模式进行方案组合,从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劳动力需求等方面对16个组合模式进行方案优选,从而充分利用烟区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1 “烤烟+蔬菜”多元产业组合的意义
1.1 “烤烟+N”多元产业组合的基本内涵
多元产业组合是以烟叶产业综合体建设为基础的创造性设计。2020年,中国烟叶公司在《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中正式提出烟区产业综合提概念,即以种烟面积千亩以上的核心烟区为单位,以烟叶生产为主导,融合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配套产业,形成要素互动、产业互补的多功能、复合型、创新型的农业产业聚集区,是产业转型升级、稳定烟区烟农的有效抓手。单纯的烟叶种植,不仅不利于地力培育和病虫害防治,对农业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和烟农收入的提高,也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最终不利于烟农队伍的稳定和烟叶生产供应的保障[2]。因此,为进一步精研烤烟产业,充分发挥烤烟产业在农民增收、产业升级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烤烟+N”多元产业组合,成为充分利用烟区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重要选择。
1.2 “烤烟+蔬菜”多元产业组合主要成效
1.2.1 精研烟叶产业
贵州烟叶产业综合体坚持以烟为主、产业融合、多元经营的产业融合建设思路,保障综合体内烟叶种植面积,坚持用养结合,科学确定种植制度,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大力推广以“水稻+烤烟”的水旱轮作,以“绿肥+烤烟”的隔年轮作种植制度。同时全面推广绿色使用生产技术,明确土壤保育、营养平衡、绿色防控等基本要求,大力提升专业服务和机械化作业水平,保障烟叶产业稳定增收[3]。
1.2.2 落实配套设施
坚持市场需求、注重特色、与烟配套、因地制宜原则,各综合体充分结合当地生态实际,深挖地方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与烟配套产业集群。目前,贵州省13个综合体形成了以特色蔬菜、精品瓜果、优质粮食、高价花卉、安全菌类、速生药材为主的配套产业6大类、22个、面积1580hm2,并制定各产业配套种植技术,“烤烟+蔬菜”产业配套体系逐步完善。
1.2.3 拓展多元产业
贵州烟叶产业综合体通过“烤烟+N”推动烤烟与蔬菜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同时,为多元产业组合发展构建新型品牌营销模式,横向拓展“烤烟+蔬菜”产业面[4],积极整合政府、烟草、社会设施设备,大力开展农产品深加工,有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提升了产业价值链。
2 贵州省“烤烟+蔬菜”多元产业组合模式分析
通过对全国51个烟区产业综合体(特别是贵州省9个烟叶产业综合体)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不难发现各地在“烤烟+蔬菜”多元产业组合方面已经摸索出很多行之有效的组合模式,在种植业方面,主要有烟粮轮作、烟蔬轮作、烟蔬接茬等。本文选择16种模式进行结构优化和比较选择,对每种组合方案的茬口安排和劳动定额进行设计,在保障烟叶种植用工需求的前提下,尽量使当地农业劳动力资源充分、均衡地得到利用,通过轮作制度的实施来恢复地力和抑制病虫害。
表1 产业组合基本模式分析
2.1 产业组合方案选择的基本原则
在“烤烟+蔬菜”多元产业组合模式的选择方面,需要考虑目标的综合性,保障烟农有满意的经济效益,再好的方案,没有经济效益,就难以实施;必须要有利于生态效益提升,没有生态效益的保障,再高的经济效益也难以持续;要有前瞻性,必须考虑未来农村社会的发展趋势(如农业劳动力会越来越少,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会越来越好,农村公共服务与城市的差别会越来越小等),也要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如高品质农产品需求会越来越旺盛)和农业技术发展趋势;要考虑有利于商品化、专业化、标准化趋势,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要考虑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开放性,所选择的产业与外地相比要有一定竞争优势[5];要充分均衡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经营主体队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2 贵州省产业组合基本模式分析
结合贵州烟叶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总结全年作物接茬8种模式,其中“烟叶+”4种,其他作物组合4种,对比分析每种基本模式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
2.3 贵州省多元共生产业组合模式分析
考虑烟叶种植的稳定性要求,本文设定每2a为1个轮作周期,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个烟叶产业综合体有50%左右的土地用于烟叶生产,其余50%左右的土地轮作粮食或蔬菜。通过轮作的方式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几率,也有利于土壤的养分平衡[6]。如此,上述8种基本模式的组合方案共有16个。
从劳动生产率角度,组合16是最优的。若采用组合16,即(烟+羊肚菌)/(双季鲜食玉米),人均一个周期(即2a)能创造38.9万元增加值,其土地产出率也达到6238.5元,位居第2。组合4的土地产出率最高,平均达到6883.5元·667m-2,其劳动生产率36.2万元,位居第2。此外,组合8、组合12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也明显高于其它组合。但从劳动用工的均衡性来看,组合8的离散度最高(为2.5),即月度用工的均衡度最低。在用工高峰月份,平均需要投入9.9工日·667m-2。月均用工5.2个工日·667m-2。
表2 多元共生模式组合的方案评价及选择
从千亩烟叶产业综合体的劳动力需求来看,组合4需要19人,在所有16个组合中,用工总量最大。而组合11用工总量最小,只需要13人(按每人全年300工日计算)。但组合11的劳动生产率只有18.7万元(1个周期),远远低于组合4的劳动生产率。一般来说,在较高劳动生产率的情况下,用工量大的综合体,可以理解为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这个角度看,组合4优于组合11。
根据上述分析,由表2得出各种组合方案对应的优选结果可以看出,组合4、组合8、组合12、组合16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与主导产业烟叶接茬的是羊肚菌种植。如果在这4个组合中进一步筛选,组合8因为用工需求的离散度最高,不予考虑。余下组合4、组合12、组合16应为最终优选方案。其中组合12(水稻轮作模式)不仅对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而且其销售压力也最小。
3 结论与讨论
贵州烟叶综合体通过对烟叶、羊肚菌、水稻、蔬菜等进行产业配套,能够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销售压力,从而充分利用烟区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一二三产业融合是现代农村社会的重要经济现象,是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烟叶产业综合体的诞生对于推动烟叶产业转型、促进烟农持续增收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是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目前,贵州省烟叶综合体建设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摸索了贵州省烟叶产业综合体建设的乡村振兴新路径。然而,烟叶产业综合体知识体系不完备、地区非均衡发展、烟农持续增收路径模式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未来,贵州省烟叶综合体建设仍需进一步探索新型产业融合模式,平衡烟农、企业及合作社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贵州烟叶多元产业组合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